一粒五香花生就一口茉莉花高末,能嚼出五香牛肉味

翻砂花生怎么做好吃(王大昌茉莉高末就一粒五香花生)(1)

喜爱喝茶,尤喜茉莉花茶,这份特别的喜爱缘于父亲嗜茶。记得小时候,常跟父亲到王大昌茶叶店买茶,父亲最喜龙井,但迫于生活拮据,只能喝高末。高末——老开封人对茉莉花茶茶末的俗称。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茉莉花茶久负盛名。这里虽不产茶,制茶技艺却闻名天下。茶庄老字号王大昌,清末民初至今长盛不衰。王大昌早年在福州开设茉莉花茶加工厂,如今在广西横县拥有自己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其制茶窨花的独门绝技世间少有。

王大昌茶叶店的光线笼罩着神秘的昏暗,店堂里茶香氤氲,弥漫着悠闲的气息。这里的茉莉茶窨制得好,高末虽是茶末却不降茶香。小时候的夏天,一小撮高沫可以冲一大壶茶水,放凉了,是解暑的最佳饮料。

高末价位低但茶香不次,半斤简装的高沫7分钱一袋,一壶香茶荡漾在夏夜里,能镇住夜来香的娇媚、降了夹竹桃的刺鼻。每个夏夜,母亲总会早早预备一大茶壶凉好的茶水,我把这壶茶叫“香香茶”。趴在小方桌上闻着香香茶,盯着座钟等待父亲归来的日子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父亲总会顺路买一小袋五香花生米,一粒花生米就一口香香茶,你能吃出五香牛肉的味道。

翻砂花生怎么做好吃(王大昌茉莉高末就一粒五香花生)(2)

父亲说,人与茶是有缘分的。许多年后,我和女儿到扬州拐道平山茶场,亲自体验了一把做茶的感觉,才深刻理解了父亲这句话的含义。

平山茶场紧邻瘦西湖北的一片丘陵坡地,清明前几日,这里氤氲着新茶的芳香。坡地上、山坳处,茶树丛绿绿的,新芽一层层稻米般顶着尖直冲昊日。

车行半个小时,避开景区的喧闹,于丛绿风清处戴一顶斗笠携竹篓学茶妇采茶,想象着定是最风雅不过的韵事。没想到,原本纤细的手指在细嫩的茶芽面前如此笨拙,两个小时下来,上曝下蒸早已汗流浃背,累得快散架了,合格的茶芽却只采了一捧。

从采摘、验收、醒茶、捻揉到制作花茶茶坯,我和女儿用一整天时间体验了每一道工序。边体验边猜测,我们辛辛苦苦亲手采摘制作的这一小捧茶,不知最后会入了哪个有福之口?

黄昏时分,茶场渐渐陷入静谧的夜色。瘦西湖的水汽袭来,白天的暑气降了许多,移步瘦西湖边的温馨客栈,只想好好冲个热水澡,美美睡上一大觉。

做茉莉花茶需将茶坯冷藏两个月,待新茶戾气消散、茉莉花苞将开才能窨制。约好了盛夏再来,我以不贵的存储价位预订了那捧新茶。

翻砂花生怎么做好吃(王大昌茉莉高末就一粒五香花生)(3)

茉莉花茶伺花时节,我又一次赶往平山茶场。经历了茶花拌和、堆窨、通花、起花、烘焙、提花、匀堆等数十道工序。

“窨花”工序最讲究。一层茶叶一层花,层层铺开再过筛挑拣。全开的花和不开的花苞都不能窨出香气,必须从花茶堆里剔除,然后茶花分离,将沁了茉莉花香的茶叶重新烘焙,这样才算是一次窨制。

莫里在《这个夏天最奢侈的事》中描述:好的花茶要经历5-7次的窨制,最后还要进行“提花”,也就是用少量茉莉再窨一次,短时间静置,不通花也不复火,筛掉花粕,让茶的表面留香。所以好的花茶都称“五窨一提”或“七窨一提”。

两天的辛苦让我在慢慢体验提升了对茶对茶人心生的敬畏。在细细体会每一次经历每一个步骤时,都无数次深深地想,平日喝茶,或嫌弃不对胃口、或刚喝两口即刻倒掉,竟不知其中茶农如此辛苦。

我知道,制茶的每一个环节都似对茶的唤醒,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茉莉花茶如待嫁的女儿被封袋装盒的时候,制茶人心里一定会有一种联想——那个吃茶的人是谁?ta能如我一样如此怜惜这来之不易的茉莉花茶吗?

茶与吃茶人是前世早就定了的缘分,不然这道道工序如此辛苦地与之预备,不是前世的缘分么?

翻砂花生怎么做好吃(王大昌茉莉高末就一粒五香花生)(4)

制茶间隙,问制茶师黄大姐制茶的感想,她笑了笑只愿每一片茶芽都不辜负。她说,这话是她外祖父从祖上传下来的。问及祖籍,原来祖籍河南。提及开封的王大昌,黄大姐由衷感慨,原来她外祖的父辈竟是开封王大昌人!

邂逅一个人或为缘分,爱上一种茶也是缘分。萍水相逢众里相遇是缘分,敬畏相惜刻骨铭心也是缘分。在注定的缘分和际遇里相见,是缘分,遇茶犹如遇人。

茶有高低贵贱,人分三六九等。黄大姐说,茉莉花茶的窨制多像人生啊!采茶、凉茶时的精心,拌花、起花、烘焙时的精准,提花、匀堆时的精细,哪一步都得手净、心静,马虎不得。即使是包装,手法必须精准。轻了封不了包装会失了茶味,重了揉碎酥脆的条索会让成茶为沫,一切都永远存有敬畏之心。

或许人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是永远。我千里迢迢赶赴平山茶场赴约这场制茶,不过两天还会骤然离开,再相逢时,或平山尚在,平山茶场也在,而茉莉花茶呢,彼茶已非此茶了。

茉莉花茶在制茶人的敬、净、精、警里延续香香的生命,就如人生,从年少到耄耋,时时处处都不可懈怠懒散,不然,缺一点都是大亏欠。(玉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