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贝贝做事情拖拖拉拉的时候,他已经上三年级了。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1)

记得在三年级以前,他总是雷厉风行的完成各种事情,无论是组拼玩具,还是吃饭睡觉,亦或是完成作业,预习课本。但是,上三年级以后,他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

最开始,是从起床开始的。叫唤他起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每次总是轮流着叫唤他,到后来,时间太紧,快赶不及上课时间,只能大声吼他起来。一大早,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贝贝被大声吼斥,一整天都郁郁寡欢。我们要上班,早上被这样折腾一下,心情自然也不好。

再后来,发现贝贝做其它事情,也开始拖拉起来。

譬如,玩具不按规定地方放回,每次提醒他,他总是推托,以至于后来根本不理。家庭作业不是回家就做,而是和小朋友在外面玩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回家慢慢做,有时候会做到22点半,甚至23点。

因为他年级越高,每天课余时间安排就越紧凑。哪怕有一个环节拖拉了,后面就会更拖,以至于效率低,时间也浪费得久。不但小孩累,我们大人也累。

我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和贝贝沟通交流一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2)

找了一个周末的晚上,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和贝贝单独散步的情况下,我和他开始了沟通。贝贝有一大推的理由和抱怨,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对于我们大人,他也有很多不同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上。

晚上回到家,我居然失眠了。回想和贝贝的聊天,原来要改变的不止是小孩本人,而是整个家庭。小孩的行为只是家庭的反映,而真正要改变的,不止是小孩,还包括家庭里的所有成员。

其实,综合考量了一下,小朋友在出现拖延行为,其背后背后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1.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加感性,缺乏理性和自制力,对于利害关系的把握没有那么明确和透彻,更多的是遵循天性。所以,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一定会主动去做,而且乐此不疲。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难免会畏缩,甚至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根本不愿意去做。又因为孩子本身比较弱小,无法采取有效的办法实现逃避,所以无奈的他们更多地采取拖延的办法,尽量延迟事情的到来!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3)

父母要想消除孩子的抗拒心理,让孩子不再拖延,不能只是一味地强制孩子变得雷厉风行。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征求孩子的意见,给孩子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孩子就有积极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父母再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孩子自然不会再以拖延的方式消极抵抗了。

2.选择性拖延症正是趋利避害的道理。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4)

父母应该追根溯源,先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有的孩子抗拒一件事情是因为未知或缺乏经验而造成的内心恐惧;有的孩子是因为此前关于这类事情有过不好的记忆和体验,等等。

父母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孩子展示,很多事情看到的和真实的并不一样,每个事情都有它魅力所在。对于孩子非常排斥的事情,如果原因贺礼,父母应该理解,切记不可强迫孩子。对于难度较大的事情,可以协助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分阶段完成,降低难度的同时,让孩子能够知道所有问题都有迎刃而解的办法,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动脑筋。

3.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本身已经很聪明,很优秀的孩子。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会比一般的孩子更高,更严格,会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常常因为不满于结果而深陷痛苦中。父母不要以为完美主义只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觉得孩子还小,心思少,就不去重视他们拖延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5)

实际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绝对的完美,更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完美主义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传达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他们认识到不完美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评价。

很多孩子是因为从小就在父母的高期待中长大,所以无法正确认识和客观自己。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多认可孩子已有的成绩,给予积极的鼓励。

4.

逆反心理拖延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6)

当孩子对父母的意志表现出逆反态度时,不要着急发火,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是否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会变得越来越强,这在男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父母再与叛逆期的孩子说话时要格外注意语气和用词,避免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呼来喝去,更不能透露出强迫,威胁的意味,避免进一步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关心和重视他们内心的感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尊重,被重视的,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有价值的。

5.

依赖型拖延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7)

虽然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第一项保护伞,但父母及老人的全权包办,对孩子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明智的父母们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尽早经历风雨,茁壮成长。

6.

太琐碎,超出能力范围的拖延症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因而接受能力有限。当父母要求太过琐碎的话,超出孩子的接受范围,孩子自然会因为无所适从而两手一摊,迟迟不肯动手。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8)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又因为孩子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意思。有些父母会心急如焚,责怪孩子。其实,父母先不要着急,反省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是否到位,再认真想想孩子此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如果没有,那么详细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或是父母先为孩子做示范。相信当孩子明确自己该如何做之后,就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而拖延了。

7.

缺乏耐心造成拖延

曾经有心理学家说,人的先天条件其实相差无几,之所以后天发展悬殊就是因为他们后天的努力不同,各自的耐心和毅力也不同。

很多父母为孩子拖延感到焦虑苦恼,殊不知孩子拖延有时并非故意,恰恰是因为缺乏耐心。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9)

首先,对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因此,他们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

其次,孩子的耐挫力不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这个时候,父母更应该给孩子塑形。父母本身性格急躁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缺乏耐心。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一旦发现孩子缺乏耐心,父母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爱迪生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贝贝的拖拉斯基)(10)

而我家贝贝正是因为凡是太过完美,事事要求起点很高,导致他现实和要求产生距离,加之我对他要求很严格,他更是害怕达不到目标,故而一拖再拖,最后成了凡是都要拖延的情况。

和贝贝沟通了以后,我决定要改变我的教育方法,当孩子顾虑过多,对自己要求太高时,他们就无法放开手脚去面对人生。想要孩子拥有更好的人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孩子悦纳自己,宽容自己。当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不可能把凡是都做得那么完美的现实时,他们就开始成长。

最先开始的是,他学习钢琴。以前要求他一周必须流利的弹会3首曲子,现在只是要求每周一首曲子,而且不像以前硬性要求,而是让他自己制定计划。刚开始,他还有点胆战心惊,觉得上钢琴课的时候,老师会责备他,父母会骂他。但是恰恰相反,因为适度的让他接受不完美,他其实做得更出色。

再次,他的作业,以及他的课余时间,我都让他自己安排,拟出一份计划表。作为家长,我只是给他参考意见,更多的,是让他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这样坚持了三个月,他的拖延症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自己做事情更有计划性。

而作为父母,因为他的拖延,我也认识到,父母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孩子,父母不能急躁的对待孩子的某些问题或小缺点,而是应该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帮他慢慢的改掉这些问题或不良习惯。

相信,只有父母坚定而又和善 的教养,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最好的教育,找到最好的行为示范榜样。

养育孩子是一份需要用心,用爱进行的事业,父母必须有耐心,有恒心才能把这份事业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