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论语》之后,不再与条友们争论什么是非对错,因为常常用孔子的教诲提醒自己:“君子不争。”

今读《论语·里仁》篇第十七章,又得到孔子的教诲:“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

原文注释——

论语关于对人处事(论语里仁十七对条友正确态度应是)(1)

美好的事物真的太多了,关键还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贤德的人。 齐:看齐,以之为榜样。 省:反省,检查。

启蒙译文——

论语关于对人处事(论语里仁十七对条友正确态度应是)(2)

花型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鲜艳和香味。

孔子说:“同学们一起学习,你发现比自己品德好、学习优秀的人,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你看见有的人出现不好的行为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千万不要犯与他们一样的错误。”

启智译文——

论语关于对人处事(论语里仁十七对条友正确态度应是)(3)

浑身是刺儿的东西,千万不要摸它,扎手是很疼的。

孔子说:“仁德的君子,见到贤德的、有学问的人,就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并以之为榜样;遇到不贤德的、蛊惑人心的人,就要远离他们,并认真反省自己有无类似不贤德的行为。”

憨聊俗解——

论语关于对人处事(论语里仁十七对条友正确态度应是)(4)

世界至少是三个颜色,包容是最重要的。

“见到好的就以之为榜样学习,见到不好的就反思自己”,这个浅显易懂的启蒙道理,孔子的学生应该非常明白,因为这些人都是青年人或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孔子跟学生们讲这段话,一定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他认为有必要加以重申。

学生们在外边会见到什么人有必要“思齐”“内自省”,有必要老师郑重其事的一再嘱咐呢?

在当时,最需要学生判别的人,就应该是像少正卯一样也活跃在开坛讲学领域的学者。因为孔子的学生,不但跟孔子学习,也常常到其他学者那里听课。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孔子就不得不委婉而严肃地重申有关从师学习方面的有关立场。

这样分析,启智译文,可能更接近孔子当时讲话的实际语境。

孔子是不主张与坏人坏事当面作斗争的,他提倡学习、修身、省心、向善、去恶。认为这样的行为,才是仁德君子应有的表现。

孔子的观点,对于老年人修身养性,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见贤思齐。

战胜他人是英雄,战胜自己是伟人,一生向善是圣人。来网络平台来开心,向善良仁德、传递正能量的人学习,修养自己的德行,既利己又利于社会和谐,也是老年人该有的样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见到释放传播负能量的人,躲他远远的,不与之争辩,不给他们添那柴火,有法律法规管着,你这把老力还是省着点用吧。

经常反省,理性看待自己,清楚杂念,改掉缺点,完善道德境界。每日“三省吾身”不必要挤兑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还是能够做到的。

浅悟零存——

论语关于对人处事(论语里仁十七对条友正确态度应是)(5)

您都看到了什么?

见贤思齐,见不贤,先躲,心静再自省;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和谐,永不逞强感情用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