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唐唐(威风公爹唐彬长鼓舞跳了50年)(1)

“他的歌声里有非常有质感的东西,饱含着民族情感。”深圳民谣歌手李凌在听到唐彬高昂嘹亮的瑶歌后激动地说。

来自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基层宣传文化名人唐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8岁的他自幼能歌善舞,几十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演出,热心于传承瑶族传统艺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瑶族文化。

一千多年的文化遗产

“那时候大家都在学跳长鼓舞,很自然的事情,觉得就是要把这个传承下来,就开始学了。”唐彬(见左图,资料图片)头盘瑶族传统红布帽,身穿传统服装,多年的歌舞练习让他身体十分硬朗,面色红润。

连南瑶族长鼓舞有一千多年历史,表现的内容模拟瑶族生产和生活,目前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62年,15岁的唐彬开始跟师傅学习长鼓舞,之后便经常参加本村举办的耍歌堂表演长鼓舞。2000年起,唐彬先后参加粤桂湘南岭地区瑶族盘王节·耍歌堂和连南瑶族自治县耍歌堂表演长鼓舞,并于2005年参加县首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表演《欢乐长鼓》。2008年,他还带领南岗瑶族文化传统学习班学员参加首届瑶族文化艺术节。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连南长鼓舞,2004年开始,“不甘寂寞”的唐彬又成为南岗古排景点演员,表演长鼓舞和瑶歌,并负责向演员们传授欢乐长鼓的技艺和跳法。

“阿公的长鼓舞跳得很好,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寨子里的年轻人对唐彬的“舞技”非常服气。

培训人数达800人次

农历三月初三,瑶族新一年的开耕节在南岗千年瑶寨举行,在一片的庄严肃静中,身着瑶族盛装的唐彬用瑶语念起了祭祀的瑶经。在瑶族人的观念里,“开耕节”是一个比春节更加重要的节日,有“开耕大过年”之说。除了向神灵和祖宗祈福之外,瑶经里更多的是对族人后辈的劝勉,警戒后人要勤劳善良。瑶族的文化传统,就在这唱念之间默默地传承给下一代。

如今,唐彬每年举办瑶族耍歌堂传承培训班20期以上,累积培训人数达800人次,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表演活动、比赛及各类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除此以外,他还对很多群众进行长鼓舞以及瑶歌的培训。

同时,他还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提供瑶族耍歌堂活动的录像、照片及纸质资料,获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颁发首届“威风公爹”大赛荣誉称号。

唐彬所掌握的瑶族传统民俗绝学,受到越来越多瑶族年轻一代的喜爱,他们纷纷向唐彬拜师学艺。特别是唐彬最擅长的念瑶经,“现在来学念瑶经的徒弟已经有70多个了”。

刘阳 李忠华 唐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