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439年使混沌的北方大地重归一统。北魏素来有“子贵母死”的惯例,太子得立后,其母即被处死以防止母后擅权。实行百余年后,宣武帝元恪时废弃此项制度,故元恪子孝明帝元诩即位后,其母胡氏被尊为太后。

作为北魏首位名副其实的太后,胡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子贵母死”制度的先见之明。胡太后擅权跋扈,528年甚至毒杀孝明帝,另立3岁的元钊为帝。此举直接导致河阴之变(尔朱荣率兵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沉入黄河,并屠戮王公臣僚两千余),北魏动乱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1)

辽朝行将败亡之际,宗室亲贵耶律大石因疑虑天祚帝追究其擅立新君之罪,加之养兵待时之策遭驳斥,遂西向遁亡。(1122年耶律大石拥立耶律淳在燕京承继皇统,是为北辽开端)

耶律大石开创的西辽国祚历3帝2后88载。1141年卡特万决战,大破塞尔柱突厥帝国十数万众而称霸中亚,鼎盛时高昌回鹘、花剌子模等皆其藩属。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2)

3.金朝

国祚历10帝120年(1115-1234年)。同宋朝的交往几乎贯穿始终,整个宋金交往史,金朝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宋朝则处被动屈从地位,“金欲和则与之和,金欲地则与之地”。

1141年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朝皇帝需起立接受金朝国书。虽然两国关系在1164年和1208年分别变更为“叔侄之国”和“伯侄之国”,然双方的地位仍然是不对等的。1234年南宋联蒙灭金,彻底洗刷了束缚在身的不堪回首的枷锁。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3)

4.大理

分“前理”和“后理”两个阶段。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借助滇东蛮部开创大理国祚,至1094年段正明禅位高升泰止,为前理;1096年高升泰薨逝后遗命归政段氏,此即为后理。然高氏却世袭为相,执掌权柄,世称高国主。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4)

大理段氏皇族取名,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其世代以一个字相重,如“思”、“素”、“正”、“智”等,同时辅以连名,如“智祥—祥兴—兴智”(祖孙三代各名段智祥、段祥兴和段兴智),颇具地域特色。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5)

5.西夏

共传10帝189载(1038-1227年)。而崇宗李乾顺(1086-1139)和仁宗李仁孝(1140-1193)两朝即占去108年,颇为有趣。

西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凭借黄河上游两岸富庶的银川平原和畜牧甲天下的河西走廊,屡次争雄宋辽诸强。1227年末帝李睍降蒙军后被杀,西夏亡。

西夏历史十大皇帝(北魏辽金西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