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自家的店

长按右边二维码,

识别后,

便可入店选购。

更多折扣和定制服务,

请联系我们

微店地址:

http://weidian.com/s/830822453?wfr=qfriend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1)

考点三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与周期

1.地球运动的轨道与速度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2)

图1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3)

图2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4)

图3

如上图所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圆椭圆,地球在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快,在远日点附近慢。

易错点提示

1.应注意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地轴倾斜方向与近、远日点的配置关系,如图2中所示配置是错误的。

2.冬、夏至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与近、远日点的位置不同。如图3所示,b、e分别为远、近日点,而c、f分别为夏、冬至日。

2.周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

(1)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的倾角;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倾斜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轴的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以上两个特点引起了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于太阳直射点这种位置的变化,引起了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划分了五带。

2.黄赤交角与五带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也就决定着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度数。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5)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②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③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3.黄赤交角与季节变化

黄赤交角是形成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若是黄赤交角等于0,就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也就没有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也就不可能有四季的变化。

三、太阳直射点

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间的某条纬线上的所有点。但在某个时刻,则只直射其中一点,该点地方时为正午12:00。

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求算:

(1)直射经度的求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经度,即地方时为12:00的那条经线。

(2)直射纬度的求算:即δ的确定。可通过如下途径得到:

①特殊日期:依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确定特别日期太阳直射纬度。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②极昼极夜范围:等于90-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

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1)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其判断方法是:“东昼晨,西昼昏”

(2)昼夜长短,即昼与夜的比例关系(昼弧与夜弧比例),昼长 夜长=24小时:

(3)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

由于昼是以正午12:00点为中间,上午与下午对称于正午,则: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 昼长/2

(4)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并且越向高纬昼越长,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特别提示

①赤道终年昼夜平分;②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分布: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对于最大值: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因有太阳直射现象,在直射时达最大值,且此最大值为90°。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最近时达到最大。

对于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误区警示

认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该地昼一定最长是错误的,因为这一结论不适用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20°N昼长最长的时间是6月22日,但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太阳直射该地的时间。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运用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即:H=90°-(φ±δ);②运用三角涵数:tanH =h/L

3.太阳方位与影子朝向及长短变化:

(1)日出、日落方位:日出、日落方位是站在晨线、昏线上看到的太阳所在方位。

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正午太阳方位

正午太阳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在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在太阳直射点以南各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则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是位于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是位于正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有时位于正南,有时位于正北,直射时位于头顶。

(3)影子朝向及长短变化: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4.对称现象:

(1)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关于当地正午(12:00)对称。

(2)在同一天中,φ°N的昼长等于φ°S的夜长;φ°N的夜长等于φ°S的昼长。

(3)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相等。

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见下图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6)

(4)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则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

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见下图。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7)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8)

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讲解(谭木地理课堂高考前静悟课)(9)

北斗地理

权威考试资讯,

名师指导备考,

尽在北斗地理。

搜索微信号

或长按图下二维码加关注

beidoudi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