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咙是意外还是疾病(鱼刺卡喉可大可小)(1)

胃镜显示屏里,被刘奶奶强行吞咽卡进食道的鱼刺(白色部分)

小小一根鱼刺,有时候会让你大伤元气,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这样的案例,已经多次见诸于新闻媒体。然而还是很多人在鱼刺卡喉时,选择用喝醋、大口吞饭等一些土方法,最后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

快过年了,大鱼大肉的生活开始了,爱吃鱼的人千万莫要胡乱吞咽鱼刺,家住千岛湖镇开发区的64岁刘奶奶深有体会。

嬉笑之间鱼刺卡进食道中段

喝醋、大口吃馒头都不管用

近日,刘奶奶的女儿女婿都陆陆续续从外地回家了,看到孩子们都回家,她特别高兴,做了一大桌饭菜。

晚饭期间,一家人开怀畅饮,无所不谈。刘奶奶平素最喜欢吃鱼,一边吃着鱼,一边跟孩子们唠嗑。女儿的一个笑话让刘奶奶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她突然咳嗽不止,咽喉部疼痛不已。原来,是一根鱼刺卡住了。家中老伴发现后,让老太太喝下20ml左右的白醋,再吞下几口馒头,想让鱼刺顺利咽下。

半小时后,刘奶奶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觉得疼痛较前剧烈,连喝开水都会胸痛不止。为了取出鱼刺,一家人不得不连夜打车来到县一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耳鼻喉科陈医生认真询问病史,用喉镜检查咽喉部时并未发现鱼刺,但患者仍有吞咽困难,为了明确鱼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诊断,陈医师给患者安排了肺部CT检查。CT片清晰可见一根鱼刺卡在刘奶奶的食道中段,非常危险。为了将这根顽固的鱼刺取出,解决病患吞咽的疼痛感,陈医生只有请出消化内科医生会诊。

在胃镜下用异物钳取出鱼刺

是个功夫活

“如果患者在鱼刺卡喉第一时间来就医,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要做个喉镜,拢共就70元样子。胡乱吞咽,让鱼刺上不上下不下,反而更‘劳民伤财’了。”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王巨峰说。

那日,王巨峰接诊患者后,告知患者这样处理鱼刺很危险,建议采取胃镜异物取出术。也就是平常做胃镜一样,用异物钳通过胃镜的管子,伸出到食道内钳出卡住的异物。

刘奶奶经胃镜检查后,发现食道中段果真有一根长约2.5cm的长条状鱼刺。胃镜取异物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患者极力配合,尽量不要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否则很容易导致异物再度滑落或进入更深处。

王巨峰在为刘奶奶取鱼刺时,一边安慰着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一边耐心细致,小心翼翼地用异物钳钳住鱼刺,待患者呼吸平稳时再慢慢取出。既要担心不能划破食道血管及主动脉弓,又要担心小小的鱼刺会随时脱落,手术虽小,难度及风险却是极大的。

鱼刺顺利通过胃镜异物钳取出后,王巨峰让刘奶奶先喝一口水试试。“喝水,主要是为了让患者试试,疼痛感是否减轻或消失,另外也是为了测测患者体内是否还有其他鱼刺没有发现。”刘奶奶喝完一口水,很高兴的说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症状已经消失了。

看到取出的鱼刺,老伴和刘奶奶开玩笑说,这根小小的鱼刺差点要了你的命啊!而这顿欢聚的晚餐也让一家人折腾了一晚,代价确实太大了,以后吃鱼可千万要小心,否则得不偿失啊。

鱼刺卡喉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

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杭州曾有一位40岁的男性,因鱼刺卡在食道,鱼刺刺破主动脉弓,当晚未去医院及时就诊,患者次日因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酿成悲剧。

而作为AAAAA级旅游城市的千岛湖,鱼文化源远流长,游客及本地人都爱吃鱼头及各类鱼产品,因此每年有大量鱼刺卡住喉咙的患者络绎不绝。自去年以来,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夜间急诊已有多次胃镜下异物取出术,取出的异物有鱼刺、枣核、假牙、硬币,甚至打火机等各种异物。

为此,县一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王巨峰提醒广大读者,在进食与鱼刺有关食物时,应细嚼慢咽,避免嬉笑打闹等情况,如有鱼刺或异物卡住时,不可盲目而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当鱼刺卡住喉咙时,千万不要吞咽大块馒头饼干等,这样做,可能让鱼刺卡的更深,严重者会出现感染症状。

二、鱼刺卡在食道最危险,人体食管有三个狭窄处,第一个狭窄处是食管入口处,如鱼刺卡在入口处,可引起吞咽困难。第二狭窄处是在食管入口后的7cm左右,这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这里的食管处紧贴着主动脉弓,一旦鱼刺刺破食管壁,可能会造成致命性大出血。第三狭窄处在食管最下端,鱼刺卡住的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喝醋不能软化鱼刺鱼骨,有的醋浓度较高,还会烧伤口腔咽喉部和食道粘膜,导致食道狭窄粘连,因此不建议随便喝醋。较大或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做吞咽动作,疼痛不能缓解,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四、一般情况下,鱼刺或骨头等异物最容易卡住扁桃体的下端,舌根部,吞咽也很困难,如果异物刺伤粘膜,会出现剧烈咳嗽,最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等。

五、如果喉咙卡了鱼刺,可以用汤匙或者牙刷压住舌头的前部,在亮光下观察扁桃体,舌根部,如果找到鱼刺,可以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不能,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喉咙卡住了其他异物,可以设法刺激咽喉部让异物吐出。如是孩童,可将其头部朝下抱住,俯卧在救护者的两腿之间,救护者用手掌猛拍患者背部,试图将异物排出,可反复多次操作,同时要将患者及时送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救治。

(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