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琳青同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清明时光至,风景尤可追伴随着清晨和煦的阳光,我们十七小第八周隆重的升旗仪式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主题队会如期而至因疫情你们虽然呆在家里,依然穿着整齐的校服,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站在手机或电脑前,严肃而又专注地参加本次升旗仪式活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给抗疫老师的感恩信简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给抗疫老师的感恩信简短(一封信一片情一颗心)

给抗疫老师的感恩信简短

“亲爱的琳青同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清明时光至,风景尤可追。伴随着清晨和煦的阳光,我们十七小第八周隆重的升旗仪式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主题队会如期而至。因疫情你们虽然呆在家里,依然穿着整齐的校服,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站在手机或电脑前,严肃而又专注地参加本次升旗仪式活动。

亲爱的琳青,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就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学习先烈精神,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履行我们做为一名小学生的义务,做好我们做为一个子女应该做的事情,尽到一个社会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亲爱的琳青,你是个聪明懂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但是在学习上还需要再专注认真些,尤其是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像漫无目的小鱼四处游荡。孟子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能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意思是说:下棋只是一种小技巧,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投入,也是学不到的。要学会聚精会神地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一件事儿上,不被外物所干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永远爱你的赵老师,2020年3月30日”

2020年的超长寒假注定会被写进历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七小学女教师赵喜风,这位看起来漂亮、柔弱的师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战“疫”:她要给班里学生每人写一封信,如今已经写下近10万字的“抗疫家书”。

一天一封,风雨无阻。她写给每一个学生的信都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做”的,对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每封印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家国情怀。

这些信在学生和家长中间迅速引起了巨大反响。

学生们满怀感动,纷纷回信。

“亲爱的赵老师:

您好!

今天收到您的来信,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收到您给我写的信了,天天看到您给班里同学写的信,心里在想:什么时候赵老师能给我也写信呢,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您给我写的信。紧张的是我性格内向又不爱表达,不知道该怎么给你回信,但是当我和妈妈一起仔细看完你写给我的信后,我就没那么紧张了,妈妈还说,赵老师比她还心细,发现了我的不足之处,要我好好把您的话记在心里,以后做个自信,阳刚,活泼的男孩子……想您的学生:陈毅轩,2020年3月30日”

“尊敬的赵妈妈:

您好!

收到您的来信我很激动,怀着忐忑的心看了一遍又一遍,愿来我的名字可以这样理解,任重道远,努力拼搏,我会把这八个字铭记在心,知道这是您对我的期望。听到您在直播中的声音就如见到了您,想着您在我上课时走神您会用那严厉的目光看我,正如您上次说的,有远见的老师都会带点绝情,也许两年前我还不太理您对我的严厉,但经过这次的疫情让我深深的理解了,只有好好学习,学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您的学生:高远博”

信件在家长中间也产生了巨大共鸣。“亲爱的赵老师您好,收到您给孩子的信,孩子的激动和我们感恩的心无以言表!孩子更是兴奋的赶着黑儿给您回信,今早又早早起来,重新抄写一遍!而且要亲自发给您,还藏起来不让我们看,说是给您的。从性格到学业,看着他逐步向好的变化,我们由衷地高兴,衷心感谢您!”郭孜航同学的妈妈给赵喜风的信息里,满满都是感动。

邱意询同学的妈妈说,“看到赵老师给孩子们的写的信,内心无比感动,辛苦了,赵老师!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赵老师却没有休息,给孩子们把脉,给孩子们加油,赵老师的信把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优缺点总结的如此清晰,真的是比我们做父母的都了解孩子啊!”

“给学生写信的想法始于上学期期末。”赵喜风老师说,作为一名班主任,不管带学生多长时间,都要给学生留下点终生难忘的记忆。她想给每一位学生写一封信,最后编一个集子,作为班级永久的纪念。在上学期期末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她透露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叶琴校长的肯定和支持,这使她更坚定了写下去的决心,寒假一开始,她便开始了这次“长途旅行”。

“写一封信就像生一个孩子,从拟定题目到形成书信,就是一个艰难的孕育过程,写好了,就像把孩子生下来一样轻松。”赵喜风说,给每一个学生写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每一封信她都要写出特色,都“与众不同”。一走上征途便发现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还好一些,先选一些特点鲜明的学生来写,还比较顺手,越往后写越难写:普普通通写封信容易,要写出多篇各不相同的信来可就难了。

“亲爱的宛楠:在班里的孩子中,你是老师最最不舍的牵挂……多少次老师悄悄的把你拉在身边:告诉你,我们无法改变家庭,无法改变出身,只能改变自己。”在赵喜凤老师第一封是写给班里一位名叫“宛楠”的小男孩,题目是《用知识改变命运,让拼搏创造未来》,单亲又贫困的他在进入这个班级前,胆小、孤僻,成绩差,在赵老师的多次家访和呵护下,目前这个小男孩进步很大。

在她写给班长夏伯苓的信中,把学生比作“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古有木兰今有你!您努力的样子很美!你的踏实勤奋、责任心、进取心、荣誉感,已经深深烙印在老师的脑海里。从你炯炯有神的眼睛中,老师看到了你的坚毅;从你全神贯注的目光中,老师读出了你的专注、认真。你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们诠释着"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初心;冲锋在前的人民警察、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争分夺秒的科研团队、隐姓埋名的爱心人士等,他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民战"疫"就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坚定信念,崇尚科学。亲爱的孩子,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尽量不出门,在家多通风,多喝水,勤锻炼”(摘自2月17日致松豪的一封信)

“这场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本丰厚的教材,是危机也是契机。亲爱的孩子,疫情下让我们对人生有了很多思考,社会就是课堂,榜样就是力量”。(摘自2月22日致孜航的信)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赵喜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做有温度、有记忆的教育;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逐渐完美;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赵喜凤说,她从不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追求目标,坚持从不同角度入手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她在班里设置“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说出他们不愿与别人说的话,了解学生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她创建“班级日志”,每天由学生轮流记录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成了班级一部“历史”;她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学生在家表现,送去温暖和鼓励,让学生和家长感动不已;她把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选择一篇成功作文,配上照片和学生自创座右铭,制作成册,留给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永久的纪念;她邀请学生们分批到家里吃饭,亲手教学生做饭,让来到老师家里的学生们自豪又骄傲,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她在班级里给学生集体过生日,让学生接受全班同学的祝福,体会大集体的温暖,家长们再也不在家里单独给孩子过生日了……

赵喜风今年43岁,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一个乡村教师之家。父亲曾是一位民办教师,卧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毛笔制作工艺”传承人。受父亲影响,当一名好教师是她的梦想和追求。1996年师范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潦河镇潦东小学任教,2007年被选拔到十七小。一晃24年过去了,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但不变的是她倾情教育、无私奉献的初心。她先后荣获“南阳市学科带头人”,“南阳市文明教师”,“南阳市文明班集体班主任”,“南阳市社团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目前她还是“秦守洁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骨干成员。

“她把心都扒给了学生,只要她感到幸福快乐就好。”丈夫心疼的说,“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年纪轻轻也是一身的毛病,写信大都是她在忙完家务、上好网课、夜深人静的时候先手写再弄到电脑上,劝了也不听,只好多分担些家务,支持她的工作了。”

河南南阳十七小副校长魏传会这样评价赵喜凤老师:“赵老师啊,心地善良、性格开朗、干事利索,又知感恩,还特别勤奋虚心。属于心理年龄至多28岁的自带光源型的才女。‘爱生如子’这一词可以说是她对待孩子的真实写照。尤其擅长给孩子写信、创设班级日记、分批家访等多种方式点燃孩子幼小心灵,很值得点赞”。

“每封信能给孩子带来一点点改变,我都已经很满足了。信还在继续写着,这几天抽空还在家访。”赵喜风老师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累并幸福快乐着,收获太多的感动和满足,我热爱孩子,我愿做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的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