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

在交通便捷、信息发达的今天,现代人可以乘飞机跨越大陆海洋,可能上午还在北京胡同里吃早点,隔几天就在非洲南端的库瓦图自然保护区里看狮子了;也可以足不出户,只待在凉风阵阵的避暑小院里,通过网络一览天下事,前一分钟观巴黎铁塔,后一分钟赏新开樱花。

但是在古代,没有网络、没有飞机,古人尤其是帝王又是如何看世界的呢?

一、古之《兽谱》《鸟谱》《海错图》:堪称最权威生物百科图鉴的博物奇书,乾隆皇帝都爱不释手

在古代,服务于宫廷的画师们要用自己的画笔将宫中的大事要事做真实绘录,除了历史事件,画院也看重对自然风光、花鸟虫兽的描绘。

皇上日理万机,不可能凡事都参与其中,但通过画师们技艺精湛、细腻生动的画作亦可以了解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

所以,一定程度上,不出宫墙,皇帝们也可以透过画作看世界,在栩栩如生的绘画里满足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好奇心。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2)

康熙年间,画家兼生物学爱好者聂璜常徘徊于沿海一带,对海洋生物做研究描摹。因为当时没有关于海洋生物的详细记录,所以聂璜索性就自己着手绘制海洋生物图鉴,终于在康熙三十七年制成了《海错图》。雍正四年,该书被带入皇宫之中,之后乾隆等皇帝阅后皆爱不释手。

《海错图》饶有趣味,除了涵盖各种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还搭配着小诗,以及海味的各种不同做法。怪不得乾隆帝如此青睐,这么有趣,谁能不爱呢。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3)

乾隆年间,宫廷画师张为邦余省奉皇帝之命,绘制《鸟谱》与《兽谱》。《鸟谱》与《兽谱》绘制时间一样,皆着手于乾隆十五年,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历时十一年,可谓工程浩大

《鸟谱》是临摹蒋廷锡绘制的设色鸟谱十二册再加以整理注文而制成的,内容灵巧生动、详细有趣。

《兽谱》则是将兽类按瑞兽、异兽、神兽和普通类动物进行分类,共绘制了一百八十幅动物图画。

除了图画,该图鉴还对每种动物的名称、习性、生活环境等备注了详细解释,有助于人们了解其来龙去脉,研究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另外张为邦与余省还在其中运用了西洋绘画的光影技巧。所以不管是内容上还是画艺上,该书皆有极高的价值。

乾隆帝将此三书奉为珍宝,时时阅读并处处盖章,足见其对这套书的喜爱。也足见在探索大千世界的面前,好奇惊喜之心连帝王也概莫能外。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4)

二、今之《故宫里的博物学》保留古书原画韵味,辅以现代解读讯息,贯彻通识教育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5)

到2020年,故宫就六百岁啦。近几年,故宫文创、故宫彩妆等相关周边把古老与时髦、厚重与新鲜相结合,让故宫从遥远的历史走来人们身边。人们越来越了解它,也越来越爱它。因为它凝聚了太多太多中华文明的优秀精髓,值得每一个人将文化弘扬光大。

故宫出版社与中信出版社为儿童和青少年联合策划的这套丛书《故宫里的博物学》,初衷就是希望优秀文化能顺利地传承下去。熏陶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强则国强。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6)

1.汉语之美与文化之灿

去年,陈柯宇的一首《生僻字》之歌在网络上风靡一时,大家边讨论歌词里的生僻字怎么念边感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就如歌词里写的“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在《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兽谱》一书中,许多兽类的名字也是生僻字,比如“罴”“駮”“兕”三个字,你都会读吗?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7)

每个生僻字的背后,是故事,也是文化。孩子们若能在快乐学习中既欣赏了名画、又多识得几个汉字、更了解了深层意蕴,何乐而不为呢?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8)

罴同熊很相似,只不过它能站立起来,故称之为“人熊”。柳宗元《柳河东集》里有一篇《罴说》,写楚猎吹竹,开头便是“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

楚国这个猎人总是借助模仿更厉害动物的叫声来吓跑前一个动物,但终归还是被最厉害的那个动物给吃了。

于是柳宗元说“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这告诫我们要完善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一次次地假借他人之力。只有个人的内部力量强大了,才不会徒有其表假厉害。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9)

  • “駮”即“驳”。“驳”意为马毛色不纯,引申为混杂,颜色不一。

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有一句“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里“绛皓驳色”指有白色有红色,颜色交错混杂,用以形容日出的斑斓壮丽。

《管子》卷十六《小问》中还有一则小故事: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洀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

在这里“駮”即毛色驳杂、头上长着一只角的高头大马。桓公问管仲为什么老虎见了他反而退缩了呢?管仲猜测是因为桓公所骑的马跑起来像駮,駮以虎豹为食,老虎遂不敢造次,伏地不起。

这告诫我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表面的相似实际内里大不同,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0)

  • 《山海经》之《海内南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这是讲兕这种兽,多出没于湘水南岸。而它长什么样呢?青色,头上有一个角,身重,像野牛。

说起大青牛来,不由地让人想起《西游记》中的“独角兕大王”,这个原本太上老君的坐骑,趁看守人不注意,偷了金刚琢偷偷下凡,成了山大王,掳走了唐僧,与孙悟空大战几十回合不相上下,还用金刚琢收走了众人的兵器。最后还是太上老君前来将其收服。

除了像青牛,还有一种说法是兕更像犀牛,但不管哪一种,兕在古代都是瑞兽。青铜器上也常常出现兕的图像,用以象征高尚品德。

在《红楼梦》元春判词里也提到兕:“虎兕相逢大梦归”,意为两种猛兽争斗,喻指元春身亡以及大家族由兴转衰的结局。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1)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是寥寥几个生僻字便能引申出如此多的典故与文化小故事,足见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璀璨夺目。

2.想象之丰与通识教育

毛姆说:“幻想可以成为独创力的基矗。”

创新力作为新时代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要从小培养、从小锻炼。儿童与青少年本身就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人生阶段,更要顺势引导,促其成长,切不可用大人的常规视角进行打压或无视。

这套动物百科图鉴适合亲子共读,儿童乐在其中,大人亦增识不少。家长可以跟孩子口头描述一种兽,让孩子先在白纸上画下自己对于这种动物的理解,然后看一下古代宫廷画师是如何绘制的,没有正确错误答案之分,只是让孩子在对比之中发现更多细节,也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通识教育。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之道。学习面宽广,知识涉猎多,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套图鉴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有趣,涵盖历史文化、动物故事、神话传说、地理变迁、民俗生活等诸多方面,可谓一书在手,知识都有。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2)

三、培养孩子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保卫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青年作家张云在“动物三部曲”之二的《白驯鹿的九叉犄角》里描述过现代文明发展保护自然资源此二者的交锋角斗。人们猎杀驯鹿,鹿皮被做成高档外套,鹿头被做成标本高高挂起,鹿肉用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地位、权利、享乐的代价是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在《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兽谱》里,也写到麋这种动物。麋,即麋鹿——集鹿角、马脸、牛蹄、驴尾于一身的“四不像”。麋鹿与鹿性格迥异,“鹿善警,麋善迷”,即麋相对要温顺一些。

古代麋鹿的数量还很多。近代,野生麋鹿曾经分布于中国东北到华南的湿地,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发展,加之麋鹿的几个身体部位都有药用价值,被捕杀加上生活领域被侵占,麋鹿的数量锐减。现麋鹿已被列入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3)

所以保护动物已刻不容缓,人类要对大自然常存敬畏之心,保护动物、爱护生态环境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立于世,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平衡一旦被打破,人类的处境也会举步维艰。

谁都不想给后代的小朋友讲述这些古代兽类的时候,才倏地发现这些动物已然不存于世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与动物为善,保护自然,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和谐之中。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4)


乾隆帝曾提出过关于“何处生春早”的二十个疑问,并且自问自答,写了二十首《生春诗》,答春生积雪中,春生仙木中,春生祈谷中……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帝具有善于求真知、喜思考、有极强探索精神的优秀品格。

那么想长知识的你,不妨跟着乾隆帝,翻阅他的这套枕边书,去看世界、收获新知、探索新鲜吧!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乾隆异书价格(罴駮)(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