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小课堂怎么开启(品读行幼升小课程)(1)

不一样的朗读能力

大家好,我是品读行高照婷老师。今天为大家分享。大声朗读诗词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同时也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好办法,品读行一直坚持带领孩子大声朗读。

古人最重诵读:中国文人重“气”,“气”与声调有关,而声调又与喉舌运动有关。声本于气,所以想得古人之气,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即不能不朗读。

我们怎样带领孩子朗读和背诵呢?

首先,读什么?

现在我们在群内进行古诗打卡,朗读古诗,暑假每节课【朗声拼读】环节,我们会读拼音、古诗、成语、声律启蒙,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顺利过渡到秋学期一年级的学习。

我们可以提前看一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有哪些模块:识字、汉语拼音、课文。

朗读小课堂怎么开启(品读行幼升小课程)(2)

要求认识笔画、笔顺,会写。

拼音要会认会读。

课文(包括儿歌、古诗、短文)要求背诵。

朗读小课堂怎么开启(品读行幼升小课程)(3)

这些都是最开始学语文要打好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到了高年级就比较吃亏。我们完全可以把工夫下到前面的。

怎么读?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说:

1、仪式感

2、朗读材料

3、平时怎么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

4、课堂怎么读

5、多感官学习

6、读后要有思考

1.仪式感:

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固定的朗读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我们的古诗打卡,这就是一种仪式感,孩子们都用心对待。

我们的课堂非常注重朗读的仪式感,每节课最开始都是全体师生一起大声朗读。每次读完,孩子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后面一整节课的学习就会非常顺利。

2.朗读材料:

早期我们朗读有韵律感的童谣、儿歌和几行字的绘本,现阶段古诗词无疑是很好的朗读材料。还可以朗读小古文、儿童故事、短篇的现代散文等。

我们也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和主题。鼓励孩子自行挑书。偶尔我们也可以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大脑。

暑假学习,我们要读的内容很丰富哦,除了古诗外,我们还会读成语、读名著《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的名篇,例如《普罗米修斯、狮子和象》《夏日痴》《时间的富人》《丑小鸭》等等。

这些故事本身很有趣,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平时怎么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

(1)要向孩子明确提出,读书不可添一字,不可减一字,也不可改一字。要把每一个字看清楚,把每一个字读清楚,做到“字字响亮有力”。我们要一直坚持这一要求。

(2)朗读的身姿要正: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讲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

(3)读书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鼓励和支持:如果孩子做得好,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正向的反馈会让孩子更有兴趣学下去、更能坚持下去!

这次打卡,我看到很多宝贝都是在家长的指引下诵读的,这种共读经历,可以让孩子对小学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日后更会成为了孩子的美好回忆。

朗读小课堂怎么开启(品读行幼升小课程)(4)

4.课堂怎么读:

(1)课前环节:只读,不过多解释,但是我们强调要“读准字音”。

中高年级语文考试中,同学们默写古诗文出现错别字,有时候就是因为音读错了,比如把“城春草木深”写成了“城村草木深”,很明显,没有生僻字,就是音读错、记错了。

平翘舌音(zcs zh ch sh r)、鼻音边音(n l)、唇齿音(f)、舌面前音(jqx)都是容易读错的,在课堂上,我们会重点教孩子们怎么控制自己的唇、齿、舌的位置、力度等来正确发音。

朗读之后的学习环节,要学习的内容是很细的。以古诗为载体,增加识字量,会读、会写,理解含义;练字,学习握笔、笔画等。了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学习诗意审美和鉴赏。孩子因为阅历有限不能感知文章某些句子的意思,我们就要带着孩子来梳理一下,让孩子尝试理解,这样才能更好朗读。

我们课堂读名著的方式是多样的,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所以我们要换着花样来读:齐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故事表演等等,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孩子们“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读成语,成语接龙,每次课讲1-2个其中的成语故事,切入历史的角度。成语典故、文学常识也是日后小高年级常考内容。

5.让孩子利用多感官来学习,和知识之间建立更为丰富的连接:

用手或者笔指着朗读的文字;

看老师的讲解视频、听音频;

配图片,拼音、古诗、成语、名著等等的学习,都可以配图或画图帮助孩子理解;

大量运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变声调,扮演人物。

我们鼓励孩子自己朗读时,加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这样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周六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提前诵读《画鸡》这首诗,边诵读边加上手势,就像是为这首诗编了一个舞蹈,非常棒!

6.读后要有思考:

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下,读后的感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比如读完《古朗月行》《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等,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诗仙李白的浪漫与想象。读完《咏鹅》《画鸡》等古诗,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并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特点,等等等等。这也有利于孩子以后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学习。

我们课堂有一个语言运用的环节:说说唱唱。有口头表达:古诗里的我、我的朋友、我和我的朋友、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有童诗仿说:《夏天在哪里》《蝴蝶》《桂花》。还有古诗童唱,唱古诗。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训练文思和语言表达能力。

与古诗词相伴一生的叶嘉莹老师,还不会认字就开始背诗了。伯母教唐诗,不讲诗体,只是让她背,姨母教四书,不讲意思,只是让她背。叶老师说:“我早年背诵《论语》并不理解,但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论语》也仍是我背诵得最熟的一本经书,这使我终生受益。”

小孩子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的时候,此时,即使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吧!

朗读小课堂怎么开启(品读行幼升小课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