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高考、中考的落幕,关于学校的讨论纷纷冒了出来。

每年七八月份,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入学都免不了奔波一遭,石家庄的家长早就不满足于“有学可上”,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挤进一席难求的头部名校。

为了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近两年,随着石家庄各项公共配套的补足,教育配套也在不断发力。近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石家庄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跃升总体方案》,明确指出:

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民办教育普惠优质、均衡和多元化发展;

市区高中向二环外布局建设,2022年启动石家庄一中实验学校、石家庄一中滨河学校和石家庄二中铭德学校建设;

释放二环内部分完全中学高中段学位举办义务教育,用于补充二环内义务教育资源;

“十四五”期间,全市共规划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97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000个、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普通高中教育学位3.4万个;

一系列6个专项行动,23项具体任务。

这不仅仅是教育承载能力的扩容,石家庄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正在发生明显的迁移。

例如在正定新区,三所重量级学校挺进,让这片区域被重新激活。

石家庄主城区学区试点(石家庄开启名校扩张模式)(1)

学校位于西临济街-和谐路-尉佗街-隆兴路围合区域,复兴大街旁,根据地块规划显示,总占地面积约480亩,是涵盖小学及中学的九年一贯制教育学校。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一中正定新区校区就已启动了开工典礼,但并未有实质性推进,直到今年石家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正定新区分校建设,这所学校才有了新的眉目。

学校位于太行大街与恒阳路交叉口,在奥体中心的斜对过,校园用地241亩,建筑面积约14万平米,可容纳6000名学生,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设计。

石家庄主城区学区试点(石家庄开启名校扩张模式)(2)

进入2022年,河北师大附中在正定新区的新校区也有了进展。

3月14日,正定新区一行领导调研河北师大附中正定新区校区建设,针对校区规划、改建、装修等工作进行座谈,并表示确保学校如期开学。

石家庄主城区学区试点(石家庄开启名校扩张模式)(3)

近日,河北师大校长在参加某房地产项目论坛时明确表示,河北师大附中正定新区校区是一所半封闭半住宿的初级中学,预计今年9月份招收第一批初中学生。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正在进行全方位的装修改造。

后续师大的基础教育集团跟正定新区区域政府还有比较大的框架合作,包括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等。

除此之外,在石家庄新房市场上,也有许多项目在教育配套上下足了功夫。

例如万科翡翠书院配建的荷园路小学划入翟营大街小学学区;金地峯汇引进草场街小学分校;龙湖天璞与东风西路小学牵手联合办学;刚刚入市的汀香郡引进了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打造12年一贯制教育配套;东胜未来云与长征街小学达成合作,组建长征街小学成员校等等。

另外,绿城诚园引入的合作路小学国源分校、旭辉公元建设的翟营大街小学学区成员校都将在今年九月开学。

不难发现,以上提到的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名校分校。但模式不同,差别也很大。

一般而言,分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这类分校属于名校的“嫡系”,由本部直接管理和派遣老师教学,分校和本部属于统一集团,教学管理等保持一致,教学质量相对有保障。

这类学校属于名校兼并附近的薄弱学校,学区范围、教育管理和师资力量等完全一致。

这类分校是目前新建的名校分校主要采取的办学模式,不如直属分校那样享受更多名校本部的教育资源,办学质量、升学率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通过名校托管办学后,薄弱学校将与名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调配老师,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考核评价。一般来说,这类“分校”不一定会有本部派去的老师,但是老师会与名校老师在一起统一备课。

而我们常常听到的“成员校”,则是出自2016年开始实施的“学区管理制”。

在石家庄主城区的56个试点学区中,每个试点学区都有一所牵头学校,下设多所成员学校。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就是“强”校带“弱”校,通过学区内校长联谊沟通、教师交流互派、集体教研备课、活动资源共享等等方面工作,以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按照计划,这种以“强”带“弱”的学区管理制将在2025年实现全覆盖。

人口疏解的一个重要动力是优质公共资源的吸引,这其中,教育资源所占的分量很重。

如今,石家庄教育资源的旧圈层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正在重新布局,二环内人口疏解的难题也正在被教育改革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