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本身没有错,无效往往是你无法与他人策略进行有效配合。

人应对人、事、物的模式。

每个人处理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伴侣,都有自己的关系模式。

策略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都是为我们所用的。

策略有时我们会感觉无效了,不会用了,通常是我们的策略太单一了。或是太自我,我捍卫者我的策略,而无法理解他人的策略,无法与他人的策略去沟通,在关系里的共赢理解性就变得很难达到。

策略本身没有无效,没有错,而无效性在于:

无效的不是策略,是你策略的单一。

(任何场合都用一种策略)

有问题和困扰的人往往都是策略单一的人。

无效的往往是你无法与他人策略进行有效的配合。

亲密关系辅导中:

女士会表达女士的观点,男士则表达男士的观点。

两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家庭的状态,确仿佛看到两个场景,事实是我用我的眼睛,我用我的策略来看与评判这段关系。而他用他的视角,用他的策略在解读这段关系。所以完全像两个家庭一样,这就是策略的单一性。

环境可变策略的演练:

为什么找个爱人?他对我好点,生活幸福点,这是我们潜意识的目标、别人对我好点,我就幸福点。我的策略,我的幸福需要对方做出一些行动,我才有可能。一但出现矛盾,我不动或他不动,这里就出现一些问题了。出现的心声:我现在不幸福是因为你。

女方台词:我现在不幸福都是因为你,你做男人不会保护我,你每天不回家,不会教育孩子,对我父母不好,不会赚钱,不干家务。

以上是抱怨他人的策略。

达到的关系效果是:策略是有张力的。这里是推开的张力。

事实上是想要,想要,而我们的策略是推开,推开。而我们的焦点是放在对方那里,我一旦和你亲近,我就把遥控器放在对方的手上。这就是环境可变策略,环境好,我才能好。

环境可变策略,通常的表达方式:

做企业的会说,我做的不好,是大环境不好。

我教育不好子女,是因为现在的教育体制不行。

我的孩子这样,是因为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他爸如何如何。

这叫被动策略,环境可变策略,非常有局限性、

切换到因何更有效。焦点,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如果焦点放在我这里,我希望创造一个爱我的人,这么去做,不是直接表达我不要怎么样。你每天如何如何,那些通通都是我不想要的,而是表达我想要的,我希望你怎么对我呢?

行动可变策略:

女方台词:你能不能对我好点,今天回家可不可以给我个拥抱,我想让你对我好点,我想让你对我好点,我想让你给我一个拥抱,我爱你,你是我们家的支柱,都靠你了。我选择了你,我决定把我交给你,我相信我们可以很好的处理我们的关系,我相信我们可以互相相爱,我们一起创造,相互拥抱。

同时我自己成长,改变,增加人格魅力,吸引对方靠近。策略不仅用语言,要身心动起来,不能光用道理,还要行动。

初访者表达的受害者状态,别人如何造成我现在的困境,环境可变策略就是受害者状态,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外界上,我把所有的能动性放在外在,我现在的人生没有那么好,那么不尽人意,都是外面的原因。

表面上看是外界的原因,环境,生长环境,父母,投诉父母,如果我的爸爸妈妈不这样对我,我就可以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把责任交给外面,其实把能动性改变的力量交给了别人。

行动可变策略:我是主动的,我的事情我做主,我能够决定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前者在外面,后者在发展内在的力量。

眼睛向内看的策略,而向内看,真正的能动性出来了,更开放,更灵巧,如何转化呢?

由环境可变转化到我们不熟悉、不适应的行动可变策略里,就是我来改变,我的改变引发外在的改变策略,这个策略更主动,我的关系我主导。

心理学的焦点,是研究一个人的状态,人的上层叫模式。这是我的心智模式,模式在上一层叫策略,策略就是应对方式,介于行动和信念之间的,我采取什么视角,什么样的行动方案来应对所有的问题,不是来源于策略。既然你拥有这个策略,你选择用这个策略也就是说,这个策略一定是在成长的经历里面的哪一刻,曾经有效过,只不过是你认为,它到了所有地方都有效,也就是说你抱着那个策略不放,就是策略单一化。策略没有问题,策略单一化才是问题。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使用这一招。

所以我们学习心理学不是改变我们,很多人说我们改变我自己,改变有些负面的印记,否定了过去,好像我们的过去是不好的,所以我们才要改变,不改变怎么办?不是改变我们的策略,而是增加我们的应对模式。

改变VS增加:策略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增加。

凡事有至少三种以上的可能性:策略同样需要灵活。

就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你的工具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策略也越来越多的时候,运用就会更灵活。

策略本身没有问题,策略单一化有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策略。

我们每个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主动策略的,行动可变策略也没有,这是成年人在成年人世界发展出来的。因此我们会去好奇,原来这个环境可变策略似乎人人都有的,那他到底从哪里来的?

那我们就想在我们人生的什么阶段我们是纯被动的?

这就是我们的婴儿期。

心理学研究的是我们这些策略是如何安装在童年期的。

策略形成的途径:

早年成长的经历。

原生家庭关系模式。

自己的亲身经历。

目睹或听说他人经历

重要他人的说教。

通过视、听、感等加工出的自我感觉,导致一个人潜意识决定了学会某种策略。

过我们的学习,原来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模式里面,好多都和原生家庭里面相关,比如说,以为女士指责男士,那么他在原生家庭是谁指责谁?妈妈指责爸爸,孩子就学会了,如果一个女士,她会指责男士,那就说明她和说一样?她和她妈妈一样,所以她从妈妈指责爸爸学来的。她在妈妈的故事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型,这就是她的背景。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因为人的策略不仅仅是在原生家庭习得,还可以从外部的环境里,所以她可能有一些重要的他人,要么就从他的互动中产生的,就是实际经验产生的,还有一些是别人告诉她的;“你不能如何如何,你不要如何如何,你不要去水边,不要相信男人,会很危险。”她相信了重要他人说的,她看到了重要他人做的,然后形成了一系列模式。然而最核心的是哪一部分呢?对一个孩子来说,最核心的是她最爱的人。所以原生家庭这个部分最碰触她,这些通通是她的背景,指责伸出手指的背景,是她背后一系列的原因。

所以表面上看。她在指责她的伴侣,这是我们很多人看到的部分,我们叫故事的部分,当我们探索到这个部分的时候,也许她并不是在指责伴侣,而是在指责她的爸爸,只是一个惯性运动,也就是策略的单一化,她没有读懂妈妈对爸爸指责背后的期待。其实,这只是妈妈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她传承下来的是指责的形式,所以当她看到爱的部分的时候,她在回到关系中来,她就可以改变她的策略。

所以说从原生家庭传承下来的一些,这个意思不是遗传,而是自己决定下载了一个东西,当我们知道是从原生家庭那传承下来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再投诉你的原生家庭了。

学心理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要投诉你的原生家庭,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决策的层面,是我可以改变,我可以和妈妈不一样的表达,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不一样。

建立爱的更新鲜的决策。前提是她如何能放下背后那一切沉重的部分,这也是心理辅导中经常发现的。我们说没有退行就没有治疗,退行不是真的变了。而是作为成年人我可以看曾经的我,我可以看到我现在不新鲜的模式,然后我选择同样是爱,可以爱的轻松,爱的更有智慧,爱得更有可能性。

没有退行,就没有治疗

退行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通过退行,回到能量的卡点去转化。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没有表达出来的期待。我们退行回到这个故事里面,看到妈妈指责爸爸的那个小女孩,那个情绪是什么?她的渴望是什么?当我们在哪里完结之后,我们在回到当下,那你会发现那一部分对你的负面影响就没有了,她就可以放下,她成长经历的一些包袱,在真正的面对面前的男人,而不再是面对她的爸爸。

总结:

如何看到我的策略和觉察。

发展更多策略,前提假设策略;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可能性。策略多时,就不会钻牛角尖。

本章小结:

环境可变策略VS行动可变策略。

无效的不是策略,是你的策略单一。

有问题和困扰的人往往都是策略单一的人。

无效的往往是你无法与他人策略进行有效的配合。

改变VS增加:策略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增加。

心智模式与行为(心智策略心智模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