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类:类别,种类。“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1)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意思是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2)

只要有学习意愿的人都应该教育他,不应该分开类别。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凡事愿意学习的人,都应该有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育观念完全打破了“学在官府”,读书唯贵族阶层、唯有钱人才能读书的观念,使越来越多的穷苦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机遇,做官出士并不是贵族地主等有特权人的才能做官,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的形式去当官了,这为贫苦百姓开了一扇门,也正因为孔子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一生收徒3000,培养了72名伟人。而他的学生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3)

“有教无类”现在该如何理解?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于老师来讲,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接受学习的人都能享受教育的阳光雨露,面向全体,我们不能注重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应注重孩子的长相情况,智力情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4)

现在我们依然在谈“因材施教”,而且谈得更多,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学生来讲,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我们教师只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学习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5)

学生性格各异,层次不同,既要使我们教师做到“有教无类”,面向每一个学生,又要让我们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话,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现在很多学校正在实行“走班制”教学。首先走班制教学的前提条件还是平行分班,学生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自己班级里上课,只是每天利用一节课重新打乱班级进行在分班,比如数学高手在一个班,数学中等生在一个班,数学后进生在一个班,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实际进行重新分班,在这堂课上对他们提出同样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顾高谈有教无类)(6)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他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面向全体,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定会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时至今日,这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