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385年10月12日,东晋政治家、名士谢安逝世。

中国古代有两个人被称为是完美男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他们被无数文人雅士所崇拜,如诗圣杜甫就是诸葛亮的粉丝,不仅写诗歌颂诸葛亮,还一度搬到成都武侯祠附近居住。诗仙李白则把谢安当成了偶像,为谢安写了十多首诗,在南京居住时经常搜寻谢安活动过的地方。

王安石的父亲因为仰慕谢安,所以给儿子起名王安石,因为谢安字安石。苏轼、辛弃疾等也都在词中称赞过谢安,那么众星拱月般的谢安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下这位完美的男人。

谢安一代风流甲天下(谢安江左风流宰相)(1)

谢安像

第一:他是第一个不纳妾的宰相。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谢氏是东晋时期仅次于王氏的世家大族。在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谢安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加上他长相清秀俊美,德才兼备,是男神一般的存在。

喜欢谢安的妹子恐怕要排成队,但是驸马刘惔,当时的名士,先下手为强,把妹妹嫁给了他。谢安娶了刘氏后非常专一,很喜欢妻子的真性情,终其一生也没有纳妾,谢安是第一个不纳妾的宰相,后来的王安石、司马光大概都在学他。

有一次,妻子问他:“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谢安回答说他一直在用言行来教育孩子。关于他教育孩子的事最有名的是“咏雪”的典故:一天下大雪,谢安问子侄们:“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非常满意。谢道韫就是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一代才女,在孙恩反叛时曾手刃贼兵。

谢安一代风流甲天下(谢安江左风流宰相)(2)

咏雪

还有一件事是教育谢玄,谢玄年轻时是个美男子,喜欢戴香囊。谢安就假意和他打赌玩,赌他的香囊,谢安赢了后直接把香囊扔进火中,谢玄很受触动,再也不玩香囊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第二:他是东晋第一演技派淡定哥。

谢安的淡定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有三件事可以说明。其一是他还没出山时,和朋友一起乘船在海上玩,结果遇到了风浪,朋友们都吓得惊慌失措,只有谢安吹着口哨,安然自若,众人无不钦佩他的淡定风度。

其二是桓温准备造反时,召见谢安和王坦之,打算趁机除掉他俩。王坦之当时吓得汗流浃背,脸色苍白,连手版都拿反了。而谢安却淡定从容,反过来责问桓温,桓温心虚,就没动手杀他俩。

其三是淝水之战时,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东晋朝廷一时人心惶惶。作为晋军将领的谢玄也着急地来问叔叔有啥安排,没想到谢安只回了句:朝廷已有安排。谢玄走后还是不放心,派张玄来请示,谢安叫张玄陪自己下棋,赌一座别墅。谢安本不是张玄的对手,但是张玄心神不定所以没赢了。后来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捷报传来时他正在和一个客人下棋,客人见他读完捷报后半天没什么反应,就憋不住问,结果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军了。”等到客人走后,他高兴得跳着跑回屋里,木屐上的屐齿都碰断了,可见他的淡定都是装出来的。

淝水之战晋军获胜的消息传来时,谢安正在故作淡定地下棋。

谢安一代风流甲天下(谢安江左风流宰相)(3)

影视剧中的李白

第三:他是李白处处模仿的魏晋名士。

谢安早年喜欢清谈,过着自由自在的名士生活,不想当官,但是弟弟被贬后,谢家在朝中无人,这才出山,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他。

一出山便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挫败了桓温的谋反计划,二是指挥晋军打赢了淝水之战。这样潇洒的人生令李白羡慕不已,所以李白处处模仿他。怎么模仿呢?首先,谢安喜欢结交名士,与王羲之等都是好朋友,没事一起外出游乐、喝酒吟诗,流觞曲水的兰亭集会中就有谢安。李白呢?他没有那么高贵的出身,只好结交一些江湖侠客,喝酒吟诗倒是他的强项,他也纵情山水,写了好多名篇。

谢安一代风流甲天下(谢安江左风流宰相)(4)

兰亭集会上名士云集

其次,谢安喜欢音乐和舞蹈,经常让艺妓给他唱歌跳舞。李白曾作诗:“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他见偶像这么做,自己也没少携妓,不过和音乐、舞蹈相比,他更注重艺妓的美色。

再次,谢安生活奢华,宴饮、携妓花了不少钱,从他下棋赌别墅就可以看出他有多阔了。这一点李白也学得不错,所以才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的诗句。

最后,谢安是政绩突出的名士。李白也想像谢安一样,靠名气来谋个一官半职,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他的才能仅限于写文章,处理政事没什么大才能只好落拓江湖。

历代评价:

一、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主脑人物。美之极,即雄强之极。淝水的大捷植根于谢安这美的人格和风度中。

——宗白华

二、东晋朝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是和谢安完全继承王导力求大族间势力平衡的作法分不开的。

——范文澜

三、谢安不仅有卓越的军政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世称“大才叠叠谢安”,这对于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帝的权臣来说,是很难得的。难怪后人以为“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白寿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