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

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人的福音)(1)

冠心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少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积极主动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变化,根据其变化情况给予积极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紧急事件的发作。但有条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长期进行监测的患者数量很少,主要原因是时间上不能得到保证。随着互联网通信的飞速发展和心电图监测设备研发的不断更新,远程心电监测技术越来越成熟了,也就为心脏远程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心电监测设备有了长足发展,但还需要心脏病专家和心电图专家团队作为坚强的后盾,才能为冠心病人的远程监护提供可行性方案。

医生专家服务团队对冠心病人的观察

主要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冠心病人进行医学评估;

②根据远程心电监测指导冠心病人合理运动的运动处方;

③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教育、医学咨询和行为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危险因素;

④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治果结果的评判。

这些服务内容和项目实施对于冠心病患者个人的诊断和运动治疗来说是非常必需的。观察患者在运动中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反应是否正常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实际的运动能力,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人的福音)(2)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组成包括:

方式、强度、时间、频率,注意事项。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我们建议其运动强度为不超过最大运动强度的80%,每次运动时间以45min以内为宜,运动频率3~5次/周,最好每天都进行。确定运动强度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心率法,即选取患者最大心率的50%—80%作为靶强度,患者运动过程中心率必须达到靶强度才能有效发挥功效。通过远程心电图监护,可以发现运动过程中冠心病患者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以保证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安全,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最终达到降低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除了精准的远程心脏监护设备,在远程心脏监护方案实施过程中,医疗服务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在监护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医生应该能随时到位进行医学会诊和处理急诊情况以保障冠心病人的生命健康。

冠心病人心电图远程监测的实施,应该包括监测的时限或是心电监测的次数,根据每位患者运动中发生事件的危险程度而进行个性化定制。

根据美国心脏康复与运动指南关于进一步使用心电监护的推荐方案:

1. 对于低危发生的运动患者,至少要有6~18个运动阶段或运动后阶段,给予连续的心电图监测,并在适当的时候(如6~12个周期)逐渐降为间歇心电监测。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应该保持正常,在运动中和运动后未出现异常的体征和症状。

2. 对于运动中危发生患者,至少要有12~24个运动阶段或运动后阶段,给予连续心电图监测,并在适当时(如12~18个周期)逐渐降为间歇心电监测。运动中的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应该保持正常,运动中和运动后未出现异常的体征和症状,运动方案的具体进程应该是适中的。

3. 对于运动高危患者,至少要有18~36 个运动阶段或运动后阶段,给予连续心电图监测,并在适当时(如18 、24 或30 个周期)逐渐降为间歇心电监测。

基于这种多时段、多周期的运动监测要求,目前贴片式监测系统已经可以提供较长时间心电监测,存储和分析,一般可以监测1~2周。我们自己目前能为冠心病患者和体育运动爱好者提供的心电监测设备Mr.Wear,是一个防水的黏贴性心电图记录仪,大小类似于创可贴,可佩戴于胸前,已获得中国CFDA的批准,与医院Holter动态心电监测仪的诊断设备的一致性观察比较,相关度达98%,可以对24种常见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分析,且Mr.Wear监测仪平均可佩戴7.1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发现我们的心电监测仪Mr.Wear佩戴舒适,佩戴Mr.Wear的患者可以运动和洗澡。即使Mr.Wear能较长时间使用,我们仍然建议患者一般佩戴不要超过2周。

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人的福音)(3)

我们的移动心电远程监测产品支持连续配戴随时检测两种模式,并支持一键呼救指定到相应平台功能,心电数据支持回放存储以及通过内置手机模块远程发送,所有心电采集参数达到临床心电采集精度,可支持家庭或院内长期配戴。利用先进的穿戴式智能心电传感器,对患者提供高体验的、便捷的可穿戴式心电远程监护,长时间的连续心电监护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所有这些都基于穿戴式医疗智能终端、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管理APP、基于云平台的健康管理平台及生理体征数据分析算法的一体化服务。

应该明确的是,对于冠心病患者和潜在的心脏病患者,心电图监测的时长和数量对于衡量患者的运动限度、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方案和运动方案都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远程心电图监测也是未来医务人员用于患者临床观察的多项技术之一。

当然这些电子产品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还需要大量数据进一步研究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