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的五位,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癌症患者。在导演安排的几次聚会中,观众逐步对他们有了深入的了解,然后送走他们。

死亡这个话题,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会那么轻易被提起的,千百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自有它的道理。即使死亡离得很近,也会有人选择拒绝面对它。所有认知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即使不去面对死亡也无可厚非。

但是我想说的是,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就和升学、结婚、生子等等一样,如果做好功课,有了充分的准备,是否能避免一些遗憾,也能降低一些亲有的悲痛。以一种合理的柔和的方式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走好这一段。

记录人世间100件事(记录片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死前会后悔什么)(1)

他们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一句话,那种遗憾的语气,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她身患癌症,但是很少看到自怜自爱,只是在丈夫得知自己得了癌症离开时愤怒崩溃过。她的遗愿是找到十多岁未曾见面的孩子,工作人员用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她却理性地拒绝见面。因为不想扰乱孩子的生活,知道他过得很好就好。后期的节目她拒绝参加,因为不想让人们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死也要体面有尊严的死。最后在好朋友的陪伴下离开。

记录人世间100件事(记录片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死前会后悔什么)(2)

一般,在离世前,难道不是懊恼得到的太少,或者后悔没有做过什么吗?她说“可惜了,还没有太多付出。”正好相反。

虽然不知道她内心说这句时的真正想法,但对于观者的启示就是:好好把握现在剩余的一生吧,不只是努力得到,也请为了爱的人努力付出。

纪录片海报中间瘦肉的老人叫本,他对自己的死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给自己的东西都贴好了标签,上面写好了当自己离世后要把东西送给谁。还和导演笑着说他给自己选好了葬礼的歌曲。坦然乐观,死亡就像是要出远门一样。

本也有担心的事情,因为是独居老人,他担心自己会一个人死去,也许他并不孤独,但是也不想离世的时候只有自己。但是后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本地离世是被一个外卖员发现的。听到这个消息时,影片中其他几个朋友都很难过。

感叹人还是群居性动物,不管多独立,多擅长与孤独共处,但是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中,我们还是需要有亲友在身边陪伴。

影片中没有说明本为什么一个人。不说朋友,说下最近的亲人。有时会看到有的文章给原生家庭贴上很多不好的标签,仿佛自己现在所有的困境或错误,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我觉得这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作为成年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面貌都会因为成年后的经历而改变。原生家庭也许会给童年的自己心理造成影响,但也不要忽视我们自身改变的力量。正是有个原生家庭,才有了自己。所以试着和解,共处吧,如果每个阶段都在不断的断开连接,不断的放弃关系,最后一人终老,是件很难过的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