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

这得从今年国庆前期的极端高温说起,国庆前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都出现40℃以上的国家站点,实属于历史上首次。

国庆节前三天共有610个国家站(全国共有2400多个国家站)打破了10月上旬的历史最高气温纪录。比如安徽六安,连续三天破纪录后在3日冲到了40.7℃的历史同期最高位,其强度并不逊色于夏季的极端高温,将之前同期的历史纪录提升了4.1℃之多。

今年的冬天为何称拉尼娜天气(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1)

正是在这样一个极端偏暖的背景之下,一次在十月份的强冷空气从北方横扫南下,造成了极为恐怖的降温幅度。本次降温幅度巨大,大到远超过了任何定义冷空气强度达到寒潮的标准。合肥在一天多时间里便从39.9℃跌到12.2℃。

中央气象台对寒潮的定义为: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在48小时内降温10摄氏度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在4摄氏度以下(春秋季则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在4摄氏度以下)。

所以实际上这个最低气温要求是没有达到的,但是降温幅度历史之罕见让中央气象台按照发布规程第24条破格发出了寒潮预警。于是,便诞生了如此早的寒潮。

今年会出现极端寒潮吗?

这个问题现在是无法下定论的。

大家对极端寒潮的印象可能是20~21年的跨年寒潮,或者16年1月下旬的世纪寒潮。

这种级别的寒潮(冷高压中心气压达到1090hpa以上),是无法很早就下结论说今年会不会有的。因为寒潮和西风带有关系,而大寒潮往往和一次巨大的西风带波动有关:如异常高压阻塞发展导致蒙古形成巨大横槽系统,横槽转竖引导西伯利亚堆积的大量冷空气南下导致寒潮爆发。而西风带的波动,会受到小小的扰动而出现大大的变化。传言亚马逊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导致美国的一次龙卷风。这个蝴蝶效应也印证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一点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影响大气环流,因此这种三个月以后的西风带波动,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三重”拉尼娜对今年冬天会有什么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今年是连续第三年拉尼娜冬已经板上钉钉。

今年的冬天为何称拉尼娜天气(21世纪首次三重拉尼娜)(2)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的现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

拉尼娜在过去和我国冷冬也有一部分对应关系,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就是一部分拉尼娜冬原因,但是随着近年来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发展,拉尼娜和冷冬的对应关系越来越不明显。

一定程度上,拉尼娜会倾向我国冬季总体偏冷且南方大部偏干燥。但是近期的频繁冷空气是短期天气过程,和拉尼娜这类气候异常没有直接明显关联。至于“出现极端寒潮或者数十年一遇的寒冬”,没有任何显著有力依据。

在变暖背景下,总体而言我国出现强冷冬的概率不大,但典型拉尼娜年也难有强暖冬。在拉尼娜的影响下,江南华南常常会出现一个降水较为稀少的冬季;气温方面整体倾向于我国大部比常年稍冷,但并不意味着冬季均温一定偏低,有时还会出现暖冬。叠加气候变暖的趋势后,拉尼娜年冬季我国气温起伏较大,易出现强于常年的阶段性低温过程或雨雪冰冻天气。和均温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季节内变化。过去15年间共有6个冬季受拉尼娜影响,这些年份不论均温高低,都无一幸免地出现了强于常年的阶段性雨雪或低温过程,这也是今冬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全球变暖怎么影响极端寒潮呢?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的熵增加,气候更加不稳定。各纬度气候分异带更不明确,冷暖交汇加剧。夏季暴雨、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冬季的极端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都会增加、强度都会增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表示,我国冷事件的变化特征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极地系统的重要改变有密切关系。其中,冬季北极变暖与中纬度大陆变冷——也就是暖北极-冷大陆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型态。这一现象与中纬度包括我国的极端冷事件爆发有重要联系,尤其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强降温事件。冬季极涡会更容易变得不稳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引导下,冷空气会更加容易和频繁地突破西风急流屏障,从而输送至中低纬度地区,引起极寒(寒潮)天气。但是今年冬天是否会有极端寒潮,和十月期间的冷空气频繁并没有必然联系,和今年夏天的高温也没有必然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