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1)

柳时熏与村上晶英之战

围棋对弈中,那些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才下一着棋,称为“长考”。日本古代至上世纪的一些重要对局因不受时间限制,出现过很多超长时间的“长考”。如1907年田村保寿对井石千治一局,田村一着棋费时整整八小时余。而日本棋史上最出名的一次长考故事出现在1978年: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2)

那一年的日本第2期棋圣挑战赛七番胜负在藤泽秀行和加藤正夫之间展开,双方的第五局成为了20世纪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杀局之一。前四局1比3落后的藤泽在本局中迸发出了惊人的气魄和算路,第93手藤泽长考近3小时,将此局部的所有变化全部算尽,最终完成了这道实战“发阳论”,将加藤大龙擒获,开启了大逆转的序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棋战的用时趋向“快棋化”,动辄几个小时的大长考已经在当代棋战近乎绝迹。中韩棋战中,一着棋考虑二三十分钟以上,已可被称为“长考”;而日本比赛用时虽比中韩要长,但与上世纪相比也已缩短很多,被形容为“长考”的着法大致也在1-2小时左右。

虽然日本围棋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七八个小时的“大长考”,也曾出现过不少“长考出臭棋”的战例。但论及长考“惊人性”的程度,过去的长考与我们今天要讲的长考故事相比都显得“小巫见大巫”了:在3月7日进行的日本第45期名人战预选赛中,48岁的柳时熏九段执黑对阵35岁的村上晶英三段,这盘原本并不起眼的对局因白方村上晶英的“大长考”和最后的结果而变得“光芒四射”!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3)

白棋的第一手从计时器开钟到读秒开始,足足想了3小时之久,然后直接从读秒开始了对局。不知道如此普通的占星位,为何思考了如此之久? 在这3小时之中,村上三段都构思了些什么?也许只有他本人知道答案。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4)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5)

虽不能说是“长考出臭棋”,但这盘棋上来的“大长考”造就的却是惨淡的结局:双方激战233手后,执黑的柳时熏九段获得了盘面65目的巨大领先,最终58目半大胜村上晶英三段。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6)

3小时的大长考放在今天的职业棋战中已经足够惊人,而更惊人的是这次大长考出现在了白棋的第一手,最惊人的是这盘棋结果是长考的村上大败58目半。。。

另一个神奇之处是,职业棋手间的对局,目数差距如此之大还坚持数目的对局也近乎罕见,这盘棋中令人震惊的“点”实在太多。

育明对阵48中(第一手长考3小时)(7)

日本棋院官网上对于村上晶英的介绍

广大棋迷朋友们,你们被这盘棋“惊”到了吗? 大家是否就此记住了村上晶英这个名字呢?

(秋刀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