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入门的语言来讲述(CPU、显卡、内存、硬盘、散热器等)。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

1.CPU:

①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台电脑的核心,拥有整台电脑最高的核心频率,我们在选购CPU的时候,一定要综合性能与价格以及个人用途去考虑,切勿无脑片面地追求某一项。

②CPU后缀意思科普: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2)

③游戏性能基本排行(高出一根线的差距为强的不多,差一格起步为差一档)

游戏性能排行: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3)

根据它们对应的代数来考虑产品即可

④散片是什么?和盒装有什么关系?

散片和盒装相比,最直接的差距就是盒装自带一个包装盒,并且拥有三年质保,散片一般只有一年。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来源的散片,就和零售盒装的是一路货,都是intel/AMD它们对应的晶圆厂生产的。

CPU长什么样?看下面这张图: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4)

2.显卡:

(也可以叫GPU,有独立显卡、集成显卡和核芯显卡之分)

①独立显卡,是将显示芯片及相关器件制作成一个独立于电脑主板的板卡,狭义上的独显就是需要接在PCIe槽上的显卡。

②核芯显卡,也就是集成进CPU内部的显卡(可以是在基板上也可以是挂在总线上),比如说i7 10700K自带的UHD630,又比如说R5 3400G的Vega11,这些都是核显,但是受限于供电、散热以及成本的原因,核显的性能往往不会多么多么强,在独显面前,核显的性能只比较弱的,核显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CPU自带,以及对机箱空间没有要求,可以用来应付对显卡需求不高的用户,对于这种用途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独立显卡,可以理解为单独存在/单独占用PCIe槽的显卡,由于可以外接供电和散热,所以性能可以做的远胜于核显,目前最强的RTX3090甚至可以比较流畅玩8K游戏。

③集成显卡,可以理解为出厂就集成在主板上的低性能显卡,这个和我们普通人基本不沾边,所以这里不多讲了。

游戏电脑的显卡性能是可以大力追求的,当然这一定要紧扣预算。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5)

先来看各大厂商对于显卡的定位:

N卡定位解析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6)

A卡定位解析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7)

各种独立显卡: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8)

3.主板:

①一般不建议去考虑什么创作者主板,除非你对某些型号上面特有的接口比如说满血雷电3有需求或者说中意它的外观

② Intel这边,想要超CPU倍频(也就是常说的超CPU频率),除了CPU要满足带K或者带X之外,还需要主板支持,必须要Z开头或者X开头的主板,比如说Z370/Z390/Z490/Z590,或者X99/X299。若是想要超内存,那么也必须要Z或者X开头的主板,但是十一代酷睿时期的B560主板支持内存超频。

③AMD这边,主板全部支持超内存频率,而超CPU频率则需要非A系列主板(比如说B450、B550、X570),A系列主板比如说A320/A520,也就是说目前除了前面那俩主板,其他的主板都支持CPU超频。

④主板现在主要考虑华硕、微星、华擎三家,原本这里也有一个技嘉位置,但是技嘉涉嫌乳华,所以这里就彻底下掉技嘉了。

⑤在有必要削减主板预算的时候,就只想着默认用用,可以考虑一下昂达、七彩虹这种厂商的入门款主板,其他时候不建议考虑这种厂商的主板。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9)

4.内存:

内存,又叫“内存储器”,而硬盘则可以叫“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内的信息必须调入内存储器后,才能被CPU所使用,所以内存是CPU与外存储器进行沟通的桥梁。

而主流的内存已经发展到了ddr5时代,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不要买错了,不能台式机买了笔记本的内存(虽然台式机确实是有插笔记本内存的时候,但是那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只支持ddr5内存的主板千万不要买了ddr4的内存,具体ddr4还是ddr5这些都是可以在商品的宣传栏找到的,并且相对应的频率也可以找到。

RGB能提高性能?这其实是一个梗,RGB灯对性能毫无影响,千万不要把它们划等号了。

关于高频高效能内存,这个只在部分用途下是有用的,比如说某些优化不好的游戏,高频高效能内存可以明显提高帧数表现以及稳定性,高频高效能内存可以明显提高内存带宽,在部分密集计算用途里可以提高CPU的表现。但是确实是有很多对高频高效能内存不敏感的应用,很多时候可以不用无脑追求高频内存,一般来说ddr4时代,普通人建议购买的内存频率在2133-4000之间,根据个人需求以及用途来选择,切勿无脑追求高频内存,超过4000频率的内存我觉得更适合发烧友考虑。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0)

关于内存容量问题,想要流畅使用Windows,轻度用途可以考虑8-16GB的内存容量;要想无障碍玩绝大多数大型游戏,建议内存为16-32GB;如果是专业工作站,则要看具体使用的软件、各软件的使用频率来定,有高容量需求的也有低容量需求的。

关于内存通道问题,主流产品最多也只支持双通道内存,比如说i7 11700K,它就是双通道内存的产品,一般来说最好是考虑插两根或者四根。

是否为双通道和它对应的主板是双内存槽还是四内存槽无关,最大支持双通道内存的主板双槽也是双通道,四槽也是双通道,插一根内存就是单通道。

一般来说,轻度用途可以不用特别考虑内存通道问题(单通道内存的电脑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卡,更换为双通道内存之后则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在预算不是很低的情况下强烈建议用双通道内存,如无必要,最好是组装的时候就弄双通道。

HEDT和服务器级甚至有四通道、六通道、八通道内存的产品,这个就针对特殊用途再去考虑了,一般人不用考虑。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1)

关于内存条数量的问题

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主板有四根内存槽,我是选择四根8GB还是两根16GB呢?

对于双通道内存平台,如果只有两个内存槽,那么我建议你插满;

如果有四个内存槽,我建议首选插两根,比如说要满足32GB的容量那就首选16GBx2,四根8GB也可以,但是这样会插满所有的内存槽,后续没有拓展性。

对于打游戏来说,同频率时序下四根8GB的游戏帧数会略高于两根16GB的(高2%左右),四根内存也会进一步提高内存带宽(但是幅度不大),这是插满内存的优势方面。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2)

如何结合用途、预算来判断内存容量的选择?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3)

如何结合用途、预算来判断内存频率的选择?(以ddr4为例)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4)

5.硬盘:

(我们用来存储文件的介质,也叫外存储器,千万不要再把它叫成内存了)

现在的硬盘首先可以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两大类。

固态硬盘又可以分为SATA固态和NVME固态,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5)

很多小白可能对SATA固态的第二个、NVME固态的第一个搞混,不用担心,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6)

一般人只需要考虑这些就可以了: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7)

机械硬盘好认识,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8)

为什么要买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可以达到数倍于机械硬盘,这对于数据加载方面会有明显提升,

而固态硬盘对比机械硬盘提升最大的地方在于4K随机性能,这体现在你的日常使用中,有固态硬盘的系统就是比没有固态硬盘快,比如说打开一个文档,有固态硬盘就可以做到快0.5s以上,虽然数字看着听小的,但是当你感受到这份速度之后你就会特别想把系统从机械硬盘迁移到固态硬盘去,这是一个来自过来人的经验。

固态硬盘的4K随机性能可以达到机械硬盘的好几十倍,这是二者几乎不可抹掉的差距,谁不想自己的系统速度很快呢?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19)

6.散热器:

一般来说,我们说的散热器是针对CPU的,当然其实也有为GPU/内存定制的,只是我们说的多的基本上就是针对CPU的散热,CPU散热分为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风冷散热器可以理解为塔式风冷散热(单塔四热管、六热管),水冷散热可以有一体式水冷散热(240水冷、360水冷,其实也可以叫风冷)以及分体式水冷散热(比较耗钱和技术,小白可以不考虑)。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20)

这里有些需要注意的点,那就是不管是风冷散热器也好、水冷散热器也罢,都是有好有坏的,不一定谁规格高(例如360冷排、6热管之类的),就一定散热效率比规格看起来低一级的强,这里坑比较大,就简单说明就行了;

然后是顶级风冷基本上是目前好水冷的240水级别,所以要想散热效率强还是得上高端冷排(现在主流的冷排基本不漏水); 一般散热器都会标注“能解XX瓦功耗”,这个数值看看就好,并不代表每颗U都能压到这个数值的功耗。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21)

电源和机箱的科普过于多,大家想了解的多看推荐就可以了。接下来附上一些配置单供大家参考。

电脑diy入门基础知识(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