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4日)

上海最高气温再次突破40℃

高居全国气温排行榜首位

详情戳:

全国最热!上海今天再破40℃!多地出现热射病致死病例,上海市总工会发声

烧烤模式持续

有这么一群户外工作者

他们身浴热浪

炎炎烈日下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维护这座城市的运转

坚守在道路上确保道路畅通的警员

40℃爬到十几层楼外修空调的维修员

身着防护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大白”

每一个高温下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

烈日炙烤下的高架交警

7月14日14时许,鲁班立交东进口热浪滚滚,测温枪显示地面更是高达54℃,摩托车的黑色坐垫温度更是超过60℃,顶着烈日站立于高架之上仅仅几分钟,就已汗流浃背,地面的热蒸汽混杂着汽油味有点让人透不过气。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1)

在南北高架鲁班立交进口处,身穿长袖衬衫、皮肤黝黑的高架交警高云峰,他的衬衫已经湿透,和后背粘在一起,由于需要长时间在室外进行工作,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晒伤,高架交警不得不身着长袖制服在岗位上工作。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2)

高云峰是交警总队高架支队三大队警长,自2013年从警以来,已连续9年积极投身于夏季高温工作。他负责的管段主要为南北高架和内环高架的部分路段,鲁班立交三合一是他开展执勤疏导的重点岗位,排堵疏导是他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14时20分,电台呼叫有辆车在南北高架南向北近徐家汇下匝道处抛锚,高云峰立即将准备好的矿泉水浇湿摩托车坐垫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3)

果然,驾驶员因车辆发生故障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打开双闪灯向民警求助。高云峰细致的检查了车辆,发现是由于水温过高而引发的故障。夏季的高温天气使得车辆常常发生水箱“开锅”现象。经验丰富的高云峰连忙打开车辆前引擎盖,从警车中取出备好的冷水加入水箱中,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高云峰得到了驾驶员的连声感谢。

“高温天,高架道路上的事故、抛锚数要明显上升,现在我们三大队南北高架平均每天4到5个抛锚事故,一天正常接警15次左右,基本就是事故加抛锚。”

高云峰表示,他今天上的是早班,早上七点上岗,下午两点半下班,但基本上还会加班到4点多,他的工作以反复巡逻配合定点执法为主。他每天摩托车巡逻不少于60公里,在见警率、管事率上做好保障。

验车大棚里的“桑拿天”

7月14日早上9时许,车管所各分所机动车查验通道内,预约办理业务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队,负责查验的民警辅警们早已提前到岗,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4)

民警仇昊炫熟练地打开送检汽车的引擎盖,一头钻进热烘烘的车盖内仔细查验车辆,等查验完毕再看到他时已是满头大汗,他顾不上擦汗,便又钻进下一辆车的车厢。上月中旬,仇昊炫刚从增援方舱医院的抗疫一线回来,隔离期满后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繁忙的车管工作中。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5)

此时的室外温度已蹿升至39℃,但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连日超过40℃的高温,车辆上牌的高峰却丝毫未减

最热的不是来自骄阳,而是待检车辆的引擎。查验员们查验车辆时,刚熄火的发动机温度极高,贴身作业极易被烫伤。“其实,车子停下来过会儿再查验温度就会慢慢下降,但如果每辆车都多停几分钟,办事群众就得多等很久,所以我们得尽快查验,车子烫手也得上。”仇昊炫说。

他们每天人均要查验各类机动车六七十辆,除了中午吃饭间歇,在酷暑下验车长达7个小时以上。时而钻入闷热的车厢,时而贴近地面和车底,经受着翻天热浪与车辆引擎高温的双重“烤验”,遇到不符合规定的车辆,还要耐心劝导群众整改,一丝不苟把好源头管理关。

经过长时间日晒,查验员们一个个皮肤黝黑,有的人甚至出现了蜕皮现象,手上也有不少烫伤的痕迹。有时,前来验车的群众看到湿透的衬衫和黝黑的皮肤,也会由衷地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是让查验民警很欣慰的事情。

像高云峰、仇昊炫这样在高温天里坚守岗位,是眼下千余名上海交警和辅警们的工作日常。他们用坚守和奉献,铸就起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良好交通通行秩序和安全文明的交通出行环境。

40℃爬到十几层楼外修空调

作为夏天的刚需型大家电,空调的安装与维修服务也随之进入“尖峰时刻”。

上海苏宁易购帮客总经理董荣生告诉记者,“今年,上海市场空调安装量和维修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苏宁易购上海地区本周安装量周度环比增长了65%,检修量也环比增长63%。”

进入夏季空调大忙期后,这些帮客维修师傅每天工作接近10个小,常常要爬到十几层的高楼外。经过暴晒的室外机,温度至少50-60度,有时候外机安装环境的不合理,对我们来说挑战难度更大。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6)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7)

对此,从7月开始,我们也进一步强化空调安装的能力筹备,并对服务工程师进行了多轮次的网络培训和线下实操。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大数据技术,针对全国的销量、温度、物流、售后等多个维度进行实时监控,对可能爆量地区提前进行大忙增援安排,保障用户服务时效和标准。”董荣生说。

据悉,为抓好疫情防控和保障民生需求,确保广大市民安全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安然度过酷暑时节。962512上海家电服务热线、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根据市商务委指导和要求,召集部分品牌骨干企业,动员部署全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酷暑季节保障家电维修服务工作,全行业行动起来。

要求全市18000余名持有统一上门服务证的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门、亮证服务;

所有服务企业都必须明示收费标准,不得随意增加收取费用;

所有厂商服务热线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服务应对,发挥962512家电服务热线统筹服务力量的能力,保证服务高峰期间48小时的响应速度,主要是要保障老人和孩童的需要,保证在24小时内解决高温条件下的空调维修诉求。

核酸筛查遭遇高温“烤”验

各街镇送清凉“各显神通”

面对高温炙烤及一轮轮核酸大筛,奋战在抗疫前线、在户外穿着“大白”的核酸采样人员格外辛苦

为了做好核酸采样点防暑降温工作,上海各街镇奇思妙想各显神通,努力为挥汗如雨的“大白”们送上一丝丝清凉。

7月12日下午,徐汇区新一轮全域便民核酸采样服务正式启动,在长桥街道光华园居民区,一块块弥漫着冷气的大冰块,被志愿者搬到采样“大白”的身边。除了冰凉贴、大冰块、绿豆汤,考虑到高温天闷热难耐,志愿者实行轮岗制,每隔两小时换班,确保“大白”安全有效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8)

记者走访杨浦部分核酸采样点位发现,为应对高温天气,大部分点位都在采样亭内安装了空调,在排队区域设置遮阳棚,一些点位还放有冰块,提供冰水、冰棒等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9)

为保障高温天气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和采样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杨浦区红十字会开展相关点位排摸及救护包配置工作,向全区常态化核酸采样点配发防暑救护包

救护包里干货满满:除了有藿香正气丸、风油精等常规解暑药品外,也有降温清凉喷雾、冰凉贴等快速降温用品。这些用品易操作且见效快,一旦出现中暑症状都可以及时得到处理。以杨浦区复地四季广场的核酸采样点位为例,由于靠近地铁站及办公园区,采样高峰可能会出现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因此配备防暑救护包很有必要。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10)

闵行区虹桥镇和七宝镇则精心为核酸采样人员配备了一件防暑神器——“冰马甲”,助力“大白”们清凉上阵。防护服里增加了这么一件神器,虽然从外观看不出变化,可是“大白”们的感受却天差地别。“降温效果非常好,特别凉爽!”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说,以往穿上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几分钟就湿透了,现在有了“冰马甲”穿在里面,一点也没有感觉到闷热,降温效果明显。

上海老人过马路被困(高温下的上海户外工作者)(11)

来源:东方网

记者:薛宁薇、程琦、王洁敏、朱贝尔、张力韵、黄丽春、王泳婷、王佳燕

编辑:柚子、卫宜斐

审稿:卞英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