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毛发的生长源于气血的濡养。头面为诸阳脉之会,人体气血上聚头部,使毛发得以正常生长。若气血不能上荣头部,则可导致头发变白。

正如隋《诸病源候论·白发候》所说:“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又如《素问》所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八八,则齿发去。”

现代医学认为,头发是皮肤附属器官之一,分布广泛,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创伤、防止电磁辐射、感受外界刺激、隔热、清除皮肤表面鳞屑和污物等生理作用。人一生中仅在毛囊发育期有毛囊形成,此后其数目基本是恒定的。毛发呈周期性生长,一般分为生长期、退化期与静止期。毛发中含有大量黑色素,由毛囊黑素细胞合成。

下面我们就从人类的不同发育时期来揭开头发的秘密。

头发一般是什么时间生长(从人的不同发育时期)(1)

图片来源:摄图网

“黄毛丫头”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期头发的多少有个体差异,与亲代幼年时是否存在头发稀疏情况有关联。换句话说,新生儿头发稀疏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大部分婴幼儿随着身体发育,毛囊乳头也会随着一起发育长大。这样,头发就会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由细到粗。

姜擦头皮能生发吗

有些家长以为,勤剪头发或是用姜擦头皮,可以使婴幼儿头发浓密。其实是不合理的。

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极快,所以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在6个月前,最好每天给婴幼儿洗一次头发。尤其是天气炎热时,经常清洗头发,保持头发毛囊部清洁爽快,有助于头发的生长。

及时补充维生素A、D,给予充足的蛋白质营养,4~6个月以后适时循序渐进补充微量元素。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头发长得更结实、更秀丽,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

头发长会“压个儿”吗

老辈人常说,头发太长会跟大脑、骨骼抢夺营养,使人变笨、长不高,因此看到谁家小女孩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又恰好个子比同龄小伙伴矮,便会拿这个理由来说教。

其实,人的头发从毛囊中“破皮而出”后,就会成为毛干,即头发露在头皮表面的部分。毛干是已经死亡的角质细胞,本身不会有新陈代谢,当然也不会消耗营养。也就是说,只有健康的毛囊在生发时需要消耗一定的营养,无论头发长与短,健康的毛囊都会“定期定量”地长出毛发。

头发长会导致大量掉发吗

人的头发数量在出生后即已固定,以后不可能再生新头发。头发存在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头发并非同时生长或脱落,头发中约80%处于生长期,正常人每日可脱落约70~100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因此,留长发不会增加头发生长的营养需要,剪短头发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掉发问题。

少白头是怎么回事

目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精神压力增加,休息、睡眠严重不足等因素造成头发所需营养失衡,致使中青年白发人群越来越多。

头发呈黑色是因为头发中有大量黑色素,黑色素是由存在于毛发根部的黑色素细胞合成的。合成黑色素需要酪氨酸、维生素C等物质的参与,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与正常功能的黑色素合成系统存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造成黑色素合成障碍而出现白头发。

父母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紧张情绪、环境污染等导致毛囊细胞黑色素生成与色素沉着障碍,是少年白发的主要原因。针对青少年的白发,要讲究营养均衡,保持心情愉悦,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尽量减少青中年白发发生率。

人至中年为何易脱发

脱发是困扰很多中年男性人群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医学称之为“雄激素性脱发”。其病理特点是生长期毛囊与休止期毛囊的比例由正常的12∶1降到5∶1,毛囊逐渐缩小及毛囊密度由正常成年人的326个/平方厘米,减少到278个/平方厘米。

造成上述病理变化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遗传因素、雄激素及5α-还原酶的共同作用,是男性脱发的主要病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了新的发现,如某些酶的代谢异常,内分泌改变及某些疾病,都与男性脱发有关。

总之,男性脱发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男性脱发的发病机理选择治疗药物,是男性脱发的治疗原则。

对女性而言,毛囊的功能在绝经期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头发的生长和颜色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雌激素对毛囊的作用相当复杂,有明显种属、部位和性别的差异,这主要基于雌激素依赖的基因调节显著不同。雌激素受体βRsaⅠ酶切位点突变,可能影响到绝经后女性白发的产生。

如何科学保养头发,减少脱发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为肾之候”,毛发的生长荣枯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密切有关。

近代医家认为,毒邪(风、湿、热)蕴羁、瘀血阻络是脱发的病因病机;解毒通络是其治疗大法;过食肥甘炙、贪饮酒浆、多坐少动、用神太过、劳伤心脾、营血暗耗或气郁化火、热毒内生、损伤肾水,是其致病因素;毒瘀损络、毛窍痹阻、发根失荣,是其病理变化。

脱发证见多端,但根据脏腑理论,其病因以肝肾不足为本,血瘀、血热、湿热为标。随着社会发展、工作节奏、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脱发不仅仅是由虚而致,更是由于精神压力增加以及饮食失衡所导致的一种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的病证。治疗脱发应从气、血、肝、肾、心、脾入手,养血生发可贯穿始终,根据证型的不同,或养肝肾之阴,以生阴血;或补后天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头发的护理和保养是关键。例如减少烫染次数,烈日下要戴帽子,等。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乌发补血的食物,如黑米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体内代谢,促使头发乌黑,同时还可营养毛囊细胞;花生富含头发的主要成分胱氨酸、甲硫胺酸,也可作为养发、护发的营养食品。对于一些伴有的少白头、脱发等病理性情况,要及时就医,尽量给予正规治疗,避免其进一步发展。

文/孟长海 朱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