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河南大学一名20岁大三女学生因脑出血去世的新闻在网上掀起了一阵热评。网友们在为该患者扼腕叹息的同时,也难免疑惑脑出血不是常见于中老年人吗?青年人是如何患上脑出血的?作为医者,今天我们想要把目光聚焦于目前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另一大类脑血管病——脑出血。

脑出血急救一定要知道这三点(这些知识点要记下)(1)

知识点1: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是除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外,另一大类脑血管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导致的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密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知识点2:脑卒中为何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

以往很多人认为脑卒中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但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年吸烟、酗酒、熬夜、不节制饮食的生活方式使得相当多年轻人已确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但很多年轻患者仍不注重调整生活方式,不重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不能够遵嘱规律服药,令脑动脉粥样硬化等提早发生,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有年轻化和城市化的趋势。

特别是合并有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等基础病的患者,脑出血发病率会显著增高。

脑出血急救一定要知道这三点(这些知识点要记下)(2)

知识点3:脑出血的常见症状?

脑出血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伴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病情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快速进展。

临床症状体征常因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而异,重症患者可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除头痛外,头晕、视物不清、一侧肢体乏力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也可出现,临床上单凭症状难以与脑梗死鉴别,需进一步借助影像学等检查手段。

脑出血急救一定要知道这三点(这些知识点要记下)(3)

知识点4:急性脑出血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什么?

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检查有颅脑CT、MRI、MRA、CTA、DSA等多种选择项目。

但针对急诊患者,颅脑CT诊断急性脑出血的准确率几乎接近100%,为急性期脑出血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颅脑CT能够快速、清晰地显示脑出血的特征性高密度病灶,尤其在急性期,能准确显示血肿的部位、大小、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等。

所以在神经科急诊诊治患者时,头颅CT是医生最常开具的检查之一,有时甚至需要重复行该项检查,因为对于高危患者,病情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医生需借助头颅CT中病灶的动态变化来评估病情并作出治疗方案的调整。

知识点5:院前如何高效正确救治?

对于发现有脑卒中症状或先兆的患者,患者及家属或施救人员切忌麻痹大意,很多脑出血的患者一开始可能症状不重,但在病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急转直下,甚至突然死亡。所以一定要第一时间引起重视。

谨记: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救治。

其次,在等待120急救车到达前,可让患者保持仰卧平躺姿势,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尤其要避免头部震动。对于昏迷患者,则应采取“稳定侧卧体位”,防止因舌后坠、呕吐等原因造成窒息。确保气道通畅,千万不要喂水喂药。如患者因呕吐堵住口鼻,一定要想办法清理,不能堵塞呼吸道。

年轻生命的突然消逝总是让人难过唏嘘,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多的关心自己,关注个人身体健康,了解更多的医学健康科普常识。同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我们都应该尽责尽力,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帮助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相关科室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三科(神经内科)以中风为主攻病种,发扬中医特色,救治了许多中风急危重症患者,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脑梗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配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对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康复治疗。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进行创新性分期治疗:中风急性期治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为主;中风恢复期重视扶正,以温补脾肾为主,兼活血涤痰;中风后遗症期以益气血、补肝肾、填精益髓为主法。并根据本科成员的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益气活血片,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止血栓形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此外,近两年逐步在眩晕和颤证两个优势病种上发挥中医特色,运用陈根成主任推崇的“命门”学说,通过“温养命门”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实践,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疗效满意。

【科室文化建设】

中医治“人”,以人为本,坚持仁心仁术,科室本着“病人至上,服务患者”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互补,给患者带来了满意的疗效,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坚持“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维护患者的利益,用心治病救人。

【中医特色疗法】

开展以脑血管病为重点的中风康复治疗及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贴敷、穴位注射、中药奄包、中药外洗等。开展开天门手法治疗,对于眩晕、头痛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开展耳穴压豆治疗,对于中风、眩晕、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供稿:邹新兰、谭玉群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龙浩

初审:叶江琳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