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

一 飘零伊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在《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惆怅年老体衰,曾经的好友四散零落,世间令人欣喜的只还有气度潇洒的秀丽青山,想来青山看我也是一样美好吧。诗句美矣,美的是诗人那一份敢于青山并立观照的自信。

杨云娟、杨怜影、杨爱、柳隐、河东君,最终指向一个名字――柳如是。元末清初,这个不凡的女子可与青山比妩媚。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1)

飘如浮萍的不堪命运,从周道登辗转到钱谦益跟前,柳如是身份从“侍妾”到“妻子”,尊重更甚于宠爱,爱情归结到恩情。柳如是如烈焰飞腾,几度惊艳了秦淮河的夜空。

明崇祯五年(1632年),柳如是十四岁,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道登为侍妾。周道登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周道登曾入阁拜相,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木讷,被称为“愚蠢阁老”。然而毕竟是状元出身,饱读诗书。他亲自教授,云娟聪明伶俐,学识如春雨禾苗,抽节拔高。

周道登去世后,云娟复归于青楼,自号“影怜”。烟雨如织,豆蔻花正是妍丽可爱,云娟因着“吴江故相”宠妾的盛名,众芳摇落而独占风情。“秦淮八艳”中,唯有她一人有诗集流传,而且书画双绝,精通音律,擅长舞蹈。仰慕她的公子名士如过江之鲫,求婚者众,能使她青眼有加的才俊却少之又少。柳如是的爱情犹如两三段锦绣,光彩流溢,又仿佛铁树银花,璀璨夺目。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2)

二 与宋征舆

柳如是喜欢女扮男装,与当时的社会名流吟诗作对。在松江一带,结识了“云间三子”之一的宋征舆。宋征舆出生于富贵之家,文采斐然,对柳如是一见倾心。陈寅恪著作的《柳如是别传》有一故事:宋柳两人约好在白龙潭相见,宋征舆早早就到,这时候柳如是还没起床,吩咐人对宋说,如果真有深情,就跳进水里等候。宋果真跳进水去。柳如是深受感动,两人热恋缠绵,卿卿我我。宋征舆想娶柳如是为妻,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而柳如是心中,是怎么揣度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呢?

时有松江知府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属于被驱逐的对象,因此找宋征舆商量。宋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失望至极,凄然地说:“别人说这话不足为奇,你却不该如此。”砍断琴弦,两人就此恩断情绝。

由此可以想到,柳如是为什么会愿意在23岁时,主动把自己嫁给大他36岁的钱谦益。征服女人尤其是才女,哪里能靠年轻俊美,就算才华横溢,也不是决定性的筹码,最重要的是骨子里的气度和品质。年龄相当的宋征舆给不了柳如是尊重和依赖,但钱谦益深知柳如是兰心蕙质,他也是柳如是心悦诚服的人,他能给柳如是所希望的温暖、尊重和安稳。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3)

三 与陈子龙

柳如是与宋征舆怒而永绝后,松江衙门的公差仍然催逼柳船离松,断缆相逼。柳如是无依无靠,困难之时,陈子龙挺身而出,亲至衙门,向知府陈诉柳如是为陈继儒女弟子,并展示柳如是的书画、诗作。陈子龙帮助柳如是解了危急之困,柳如是甚为感动,视其为知己。

柳如是以名帖一封送给陈子龙,自称“女弟”。陈一时未答,柳旋以儒生打扮,登门拜访说:“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陈子龙比柳如是长10岁,是当时几社名士。几社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团体,常宴集于陆氏南园。年轻的柳如是多次参加南园宴集,与几社名士以匡时救世济民为追求,以文章气节相砥砺。陈子龙是几社核心人物,他比柳如是长10岁,才华横溢,精于诗词,经世为怀,格调高绝。陈子龙与柳如是诗歌酬答,互寄衷情。柳如是为其作《男洛神赋》,陈子龙作《湘娥赋》与之所言互应。两人相知相恋,宴游唱和,形影难离。

陈子龙早有家室,此时的柳如是或许看淡了名分地位,而知珍重爱情的实质。爱一个人,是愿意低到尘埃里去的。然而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又哪里能长相呢哝?陈子龙妻子寻到南园,柳如是悲切离开,移居松江横云山。陈柳两人仍有诗词酬和,愁绪千端,离恨万种。

陈子龙一生极具志士精神,忧国忧民,危难救亡。他矢志抗清,被清军逮捕后押往南京,途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乘守者不备,投水而亡。清军将其捞起时已经气绝,仍残暴地将其凌迟斩首,弃尸水中。陈子龙时年四十岁。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4)

四 与钱谦益

陈子龙去世时,柳如是和文坛领袖、东林宿老钱谦益共同生活已有七年。

柳如是最使我惊讶的是她的胆量。许多人能做到敢爱敢恨,可是作为一个女子,自己将自己给嫁了,世所罕见。她貌美、才高和儒士着装被称“三绝”,和陈子龙分开后约二十岁。她不断地被自命风流的公子名士追逐和纠缠,几番思量后,公开宣称,“天下惟虞山钱学士始可言才,我非才如学士者不嫁。”在此宣称之前,柳如是与钱谦益只有一面之缘。崇祯十一年初冬,柳如是客居杭州,是杭州名妓草衣道人王修微的门上常客。钱谦益被贬回乡,途经杭州,落脚在王修微家中,看到柳如是一首绝句:“垂杨小苑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清丽别致,击节称赞。第二天,钱、柳泛舟西湖,斟茶论诗。这一别两年后,柳如是方巾儒服,自称“柳儒士”到钱谦益故里拜访,被钱谦益拒而不见。第二天,钱谦益读了门房呈上的“柳儒士”的诗作,才请相见。然而,直到“柳儒士”吟出“桃花得气美人中”,他才悟到这个儒士是“如是”。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5)

钱谦益挽留柳如是在他的“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踏雪赏梅、寒舟垂钓,月下赏山,诗酒作伴。柳如是称赞钱谦益文字高超,有“江左风流”的王佐之才。又写自己愿作捧瓶持拂的侍女,表示了对钱谦益的崇拜爱慕。钱谦益于仕途潦倒之际,得此佳人知己,急令家人在他家的“拂水山庄”附近为柳如是特筑一楼。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钱谦益不顾家庭干扰及世人非议,原配尚在,却以“正妻”之礼娶了柳如是。结婚当天,有人向松江的婚船上扔石子、砖块。婚礼后,钱谦益吩咐家人一律称柳如是为“夫人”,而自己则敬称柳为“河东君”。又在西湖畔修筑“绛云楼”,楼中藏书为一时之冠。夫妻俩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传为一时佳话。黄宗羲说:“柳姬定情,为牧老平生极得意事,缠绵吟咏,屡见于诗。”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6)

钱柳结婚时,柳如是23岁,钱谦益59岁。在品格和才华面前,年龄和地位的差距都可以跨越。然而明朝崩溃,爱情也在乱世之中飘摇。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1645年,江南旧臣拥立新君于南京成立南明弘光政权。柳如是抗清复明,支持钱谦益出任南明的礼部尚书。1645年5月,清兵扫荡江南,围困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沉池,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柳如是既然敢爱敢恨,必然性子刚烈。若是寻死,哪愁没有机会?对于钱谦益的贪生,未尝没有埋怨。然而,她还是原谅了钱谦益,爱情归结到恩情中,有什么不能包容呢?

然而钱谦益给了柳如是第二次打击。1645年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豫王多铎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钱谦益北上京城任职,柳如是只身留在南方。钱以为凭其才学名声,能做宰相级别的高官,然而清廷只给了他“礼部侍郎”的虚职,负责编修明史,钱被人嘲笑为“两朝领袖”。期间柳如是不断来信规劝,“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半年后钱谦益下定决心,托病向清廷辞官,得到应允,返回南京,复携柳如是返常熟。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7)

1648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柳如是全力奔走斡旋营救,钱谦益得以免祸。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在柳如是的影响下,钱谦益表面上息影居家,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反清复明势力联络。1650年,钱谦益不顾年迈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反清。

1652年,李定国克复桂林,承制以腊丸书命钱谦益及前兵部主事严拭联络东南。钱谦益便“日夜结党,运筹部勒”。

1654年,郑成功、张名振北伐,钱谦益与柳如是又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起事失败后,钱并未灰心,仍先后与反清复明志士魏耕、归庄、鹤足道人等秘密策划,以接应郑成功再度北伐。还在长江口白茅港卜筑红豆庄,作为隐居之所,以便与各地联络,刺探海上消息。

1660年,郑成功、张煌言率水陆大军再度北伐,连克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慨然赋诗作《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诗歌,歌颂抗清之师,直斥清廷“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当这次北伐再度失败后,他才心灰意冷,痛感“败局真成万古悲”。“忍看末运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迟"。

1664年6月17日,钱谦益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后人多嘲笑钱谦益“水太冷,不可下”,他若是全了“气节”,自1650年至1660年,反清复明的志士不是少了一人?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8)

赴死自有道理,苟活也不是一无是处。不到最后一刻,谁都确定不了自己的选择。就像钱谦益,沉水前也是决心要死的,不然虚晃一枪有什么用呢,徒增笑耳?入水时心机又变了,我们可以说,他最终的选择源自他的本性,可是本性,不碾压到最后,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呢!

柳如是为什么没有再独自赴死,而是陪着钱谦益经受动荡的风云,亡国的耻辱呢?因为她对丈夫是感恩的,是懂得的。

五 情归于恩

爱情里生出的恩情若是雕刻到女人心中,如果她有十条命,你可以一条条拿去。可是人只有一条命。虞姬和霸王在垓下夜闻四面楚歌,霸王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拔剑起舞:“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饮剑自刎。

石崇姬妾众多,独对绿珠别有宠爱,在其别馆金谷园中建崇绮楼,可“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在石崇被免职后,索取绿珠,石崇不与。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9)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马嵬驿唐玄宗为求自保,赐死贵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玉环不会有犹豫和埋怨。对于女人来说,恩足够重,命不足惜。

在钱谦益被清军逮捕后,柳如是四处奔走,甚至愿意代钱谦益去死。钱谦益入狱四十多天后获释,这一天正是柳如是30岁生日,钱谦益写诗感慨道:“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

钱谦益去世后,其族人抢夺钱家的银钱地契,威胁柳如是交出财产,否则“有则生,无则死”。去世后一个多月,钱氏族人再次威胁柳如是,要把她的女儿女婿扫地出门。柳如是从容地对族人说,我上楼料理一下。随后,带着纸笔上楼。众人见久无动静,踢开房门,才发现柳如是已经自缢身亡。

柳如是在遗书上写道“夫君新丧,族人群哄,争分家产,迫死主母。”这份遗书,使她的对手最终逐一伏法。而她的生命,定格在47岁。

王国维夸赞她:“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史学大师陈寅恪称其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毕十年之功,写成八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虽然才高超人,诗词书画样样精妙,并没有像李清照那样,留下许多耳熟能详的佳句,然而历史的评价不会那么苛刻,比才华更耀眼的,是她胸中藏着万丈长虹――她的气节,就像岁寒三友,傲骨迎风,挺霜而立!

诗也无邪(如是文逸)(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