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中国邮政集团与华为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华为联合创新中心”。

2019年6月4日,360金融与渤海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支付结算、普惠金融、零售金融、公司金融等七大领域开展合作。

2019年5月23日,科大讯飞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大讯飞将依托自身的人工智能优势全面助力光大银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2018年9月19日,海航集团与浦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额度500亿元。

2018年6月28日,华夏银行与新希望集团、新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关系,在信贷融资,金融科技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银企直联有哪些缺点(银企联姻)(1)

邮政与华为的签约仪式

本文要讲的银企“联姻”指的是银行与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银企“联姻”的案例数不胜数,上述只是冰山一角。银企“联姻”和现实婚姻有相同之处,比如两者结合可以相互扶持,互通有无,走的更稳更幸福。当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排他条件不同。企业的战略合作一般都会有排他条款,但是排他条款只会限定一个期限,限定一个领域等。不像现实婚姻,排他期限是终身,而且几乎在所有领域排他。再比如“联姻”原因不同。如果说,爱情是两个人能够步入婚姻殿堂的常见原因,那么利益就是银行和企业能够“联姻”的根本动力。

看到林志玲与日本人结婚的消息,我的直观感受是“祝福 惋惜”。看到企业与银行“联姻”,我的直观感受其实是“见怪不怪”!坦率讲,我见过,听过的银企“联姻”的场面数不胜数,但不外乎就银行授信型、业务互补型、科技保障型三种:

银行授信型:

此种“联姻”模式,简单粗暴。银行给企业授信,企业给银行存款和利息。你想要什么,我能给什么,大家放在桌子上,像商人一样谈判。最终敲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后,向外界发布战略合作的新闻,昭告天下。合作原因,清晰明了。

银行授信型还能往下细分,分为企业授信型,业务授信型。

企业授信型:要么就是银行以救世主的身份给予这家公司授信。要么就是企业以施舍者的身份准许银行给予授信。虽然都是给企业授信,地位孰高孰低有较大区别。

业务授信型:微粒贷、宜人贷发放金额均超过千亿,资金从哪来?除了银行,没有谁能提供这么大的资金量。银行与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说白了就是:一个给流量,一个给资金。

如果企业或项目需要的授信金额,授信利率,银行给不了;亦或是银行需要的存款或利润,企业给不了,合作就会戛然而止。当合作停止的时候,银行和企业是不会通知所有媒体的。结婚可以大摆宴席,离婚就只会偷偷进行。

银企直联有哪些缺点(银企联姻)(2)

浦发银行与海航的战略合作

比如航集团与浦发银行为了500亿授信规模的战略合作,一汽与16家银行为了万亿授信规模的战略合作就是这种模式。

业务互补型:

这种模式最为常见。通过取长补短的形式,实现业务上的互补。在传统金融领域,银行获客能力很强,但是放到互联网领域,银行的获客能力直线下降。用时髦的话讲:这是由银行基因决定的。接地气的讲:银行根本就没有储备互联网人才。

上到行长,下到产品经理,都是从传统业务出身,对互联网的知识仅局限于各种培训以及零散文章。银行与企业的诉求逐渐清晰:互联网金融公司有人才,有技术,但缺资金。银行没人才,没技术,就是不缺资金。双方合作,天造地设!他们不向对方攫取利益,而是一起向客户落下“屠刀”。

银企直联有哪些缺点(银企联姻)(3)

渤海银行与360金融的合作

比如360金融与渤海银行的合作。进行各领域全面合作之前,两家公司已经有了3年的合作经验,双方的底牌已经很清楚,没必要再兜兜转转,进行战略合作符合两家公司的共同利益。

科技保障型:

5G很火爆,区块链很神秘,人工智能很前沿。银行比谁都清楚应该上前分一杯羹,但无奈没有这个领域的人才储备。就好比,谁都知道地铁口的房子一定会涨价,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钱买。那些没钱买的人怎么办呢?到地铁口楼盘的售楼部工作。一方面努力工作,赚钱攒钱;另一方面在开盘的时候,可以凭借员工的身份获得一个内部价。

银行的思路与之非常类似:我没有这些技术的储备,但是我可以和有这些储备的企业战略合作。将来这些技术商用,尤其是投入到金融行业时,我不至于落后的太厉害。与此同时,企业也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在合作银行的配合下,不断的将新技术试用于金融商用领域。双方共同打造“新产品实验室”或者各种创新中心。其实就是银行为企业提供仿真的试验环境,同时也为银行培育相关性人才。

银企直联有哪些缺点(银企联姻)(4)

长亮的核心系统在郑州银行上线

比如邮政与华为的合作,科大讯飞与光大的合作,长亮科技与郑州银行的合作。

银企“联姻”,联的究竟是什么?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特别像养鸡厂老板与鸡的关系。养鸡场老板之所以养鸡是因为可以每天取鸡蛋换钱,养鸡场老板有利可图。鸡之所以让自己的蛋被取走,是因为鸡需要养鸡厂老板来喂食,鸡有利可图。

银行愿意为企业放贷款,是因为企业能给自己付利息,银行有利可图。企业愿意付利息,也是因为银行愿意借钱给自己,让企业活下去,企业有利可图。双方都有利可图,这就是合作的默契,也是双方能够“联姻”的基础。

无论是银行授信型、业务互补型还是科技保障型合作,都实现了双方共赢,各自有利可图的结果。银行要的是利润,是持久的利润,企业求的是生存,是长久的生存。你让我生存,我让你获利。也行这就是银企“联姻”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