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作者陈眉公。
陈眉公,清代小品文作家,生平不祥。其所著《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4篇,共231条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谓生活中总要睁着一只眼睛,不能糊涂;人非无情物,如何潇洒,欲有一番作为,必须脱俗;人生何处无烦恼,超然空灵,才能享受文学家所拥有的那种品味和灵秀。
人生的苦与乐,荣与辱有时是很微妙的,微妙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对人生的苦与乐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苦乐在我。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不嫉人有,也不笑人无。心中毫无滞碍,灵台一片空明,苦恼、烦闷自然一扫而光。《小窗幽记》著者陈眉公说: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事一番。又说: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乐世界。
心灵不执于物之不足,还必须豁达,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抛得开,收得拢。
116、尘心减时 道念方生
117、恩爱富贵时 自思反省日
119、古人是非分明 今人真伪难辨
120、己情不可纵 人情不可拂
121、天不禁人闲 人自不肯闲
122、浮云有常情 流水意厚深
123、贫士立德 闹场静心
124、心生一切 心灭一切
125、才鬼胜于顽仙 芳魂毒于虐祟
126、自悟了了 自得休休
127、简淡出豪杰 忠孝成神仙
128、招客应断尘世缘 浇花不做修道障
129、一言灵天下 百世光景新
130、人生一世有三乐 佛书佳客山水游
131、眼无成见读书多 胸无渣滓处世圆
132、不作营求 自无得失
133、勿无事而忧 勿对景不乐
134、出世者入世 入世者出世
135、诗禅酒画皆有意 真意只存吾心底
136、愁去观棋酌酒 乐来种竹浇花
137、了心看清本来面 出世堪破无常理
138、天地万物适者存 适才养性可得真
139、熏德用好香 消忧用好酒
140、破除烦恼木鱼声 见澈性灵优钵影
141、太闲生恶业 太清类俗情
142、灵丹一粒 点化俗情
143、妖冶成骷髅 功名是梦蝶
144、独坐禅房 心静神清
145、才人多放正敛之 正人多板趣通之
146、闻人善则疑 闻人恶则信
147、能脱俗便是奇 不合污便是清
148、尽心利济 天地皆容
149、读史莫怕有错词 闲居要能忍俗汉
150、明窗净几一息顷 名山胜景一登时
151、闲得一刻好快活 心中无事能行乐
152、兴来醉倒落花前 机息忘怀磐石上
153、烦恼种种 蝎蹈空花
154、休便休去 了时无了
155、意亦甚适 梦亦同趣
156、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
157、一粒沙中有世界 一朵花中有天堂
158、山泽未必有异士 异士未必在山泽
159、可爱之人可怜 可恶之人可惜
160、澄辨不急 归劝勿逼
161、比上不足时 比下可有余
162、求俭求贤 安贫乐道
163、唤醒梦中之梦 窥见身外之身
164、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
165、一笔写出 便是作手
166、隐逸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
167、经书是方法 佛性为本身
168、勿闻谤而怒 勿见誉而喜
169、人胜我无害 我胜人非福
170、闭门是深山 读书为净土
171、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
172、成名穷苦日 败事得志时
173、让利又逃名 才是真君子
174、求福速祸至 安祸速福至
175、看书不可拘旧 学理不要盲从
176、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音
177、假戏假作 真戏真作
178、一言济人 功德无量
179、闲要有余日 读书无余时
180、简傲谄谀不谓谦 苟薄不可谓明大
181、运笔之先 胸有成竹
182、云霞青松作我伴 一壶浊酒清淡心
183、耳目宽时天地窄 争务短时日月长
184、闲居家中 神游外物
185、徒号书厨 终非名饮
186、美酒一饮题花落 清爽快意在天堂
187、妙于天成 坏于人造
188、清闲无事 坐卧随心
189、舞蝶游蜂 落花飞絮
190、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士隐岩穴祸焉至
191、混迹尘中 高视物外
192、五夜鸡鸣 一觉睡醒
193、扇风不如清风 井水不及甘雨
194、月榭凭栏凌缥缈 云房启户看氤氲
195、莫惟学文而离道 勿以取艺而弃德
196、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技末之学无益身心
197、士知学恐无恒 君子贫而有志
198、用功于内者心秀 饰美于外者心空
199、盛衰之机贵人谋 性命之理求实用
200、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
201、敦厚之人可托大事 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202、已成之祸难以救 难宥之罪不能保
203、处世以忠厚 传家得勤俭
204、即物穷理 反省己心
205、善良淳谨人人喜 浮燥凶恶人人厌
206、处事宜宽平 持身贵严厉
207、天地且厚人 人不当自薄
208、知万物有道 悟求己之理
209、遗德莫遗田 勤奋定有济
210、揆诸理而信言 问诸心始行事
211、兄弟相师友 闺门若朝廷
212、友以成德 学以愈愚
213、犯罪难逃罪 得财仍破财
214、浪子回头金不换 贵人失足损于德
215、饮食有节 男女有别
216、耐贫贱易 耐富贵难
217、澹如秋水贫中味 和若春风静后功
218、兵应者胜 兵贪者败
219、险奇一时 常者永世
220、忧先于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221、尧生丹朱鲧生舜 人贵自立贵自强
222、静者心不妄动 敬者心常惺惺
223、祸者福所依 福者祸所伏
224、勤苦之人绝无痨疾 显达之士多出寒门
225、利己即害己 下人能上人
226、大孝单称虞舜 英才独颂周公
227、不能缩头休缩头 得放手时须放手
228、居易俟命 木讷近仁
229、立大功者忽小利 谋公事者去私心
230正己为率人之本 守成念创业之艰
231人生不过百 懿行千古流
116、尘心减时 道念方生
[原文]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译文]
人常常想到生病的时候,许多的尘劳欲望就会一扫而空;人常常想到死亡的时候,则追求真实而永恒的念头便自然而生。
[赏析]
人在年轻力壮时,往往无法察觉到生命的有限性。一旦病倒了,才会猛然憬悟到,原来生命是那么的脆弱。这可以迫使他对生命再反省,对自己的脚步和方向再做认定。经过这种反省和观照,他必会舍弃一些无意义的追逐,而在未来的岁月中,过着一种较真实的生活。至于一般人,那些在尘世种种尘劳爱想中奋不顾身的人,如果常常想到生病的情状,心中的热切火焰,也许会转轻些吧!
什么叫做“道念”呢?就是追求生命的真实和永恒的念头。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虚幻无常,而在原本虚幻的生命中,又有许多追求,生命更加不真实。因此,古来许多有智慧的人,能看破生命这一层虚伪的表象,转而追求另一种更真实、不生不灭而永恒的生命。
117、恩爱富贵时 自思反省日
[原文]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译文]
恩情蜜爱是我的仇敌;富贵荣华足以拖累身心。
[赏析]
许多事我们都可以从反面来思考,众人都要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是对情爱和富贵的真实性有了某种程度的反省,才讲得出来的。
世人都渴望甜蜜的爱情和财富地位,然而,有几人能获得呢?如果得不到,大部分人对生命便失望、沮丧,有的人甚至一生因此而愁惨、黯淡。难道生命仅仅如此吗?多少人是用恩爱和富贵为自己做了一个精致的牢笼呢?一旦走出牢笼,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活了。很多人活着只是像一只金丝雀或画眉,但是,对于那些在天空任意飞翔惯了的苍鹰或鸥鸟,任何笼子对它而言都是仇敌。
118、得闲有书读,世间享清福
[原文]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译文]
人生在世,若能有书可读,又能有空闲的时间读书,同时又不缺钱买书;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自我修养得丝毫不被书本所拘限,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能享世间清闲之福的,恐怕没有超过这个的了。
[赏析]
书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在过去,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书,因此,能读书是非常难得的事。同时,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候,书本也是很昂贵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买得起。所以,既有书,又有时间和金钱去读书,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在现代,教育普及,读书已成为很普通的一件事,问题在于那么多的美好的心灵空间为你开放,你是否愿意进入而已。有些人是这样的,在学校内被迫读许多自己不喜欢看的书,出了学校之后,便不想再读书了。又有些人,不读书的理由是没有时间,但是,他们却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物上。所以,在现代,能进入书本的广阔世界,悠游其中的,仍是有福的人。
为什么说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要“涵养如不识字之人”,才算是善于读书呢?因为,任何书本都只能算是一种意见,而未必是一种真理。许多人读到最后在面对生命本身和生活时,都隔着一层死文字障。要知道任何书教导我们的,只是如何把生命过得更好,而文字本身并非生命,因此,读了很多书而又能运用自如,如同不识字之人的,才是真正得到了书的旨意。
119、古人是非分明 今人真伪难辨
[原文]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
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译文]
古代的人,就好像陈列在市场之中的玉石,无论过失或美德都不加以掩饰。现代的人,就好像向商人买的古玩,是真是假就很难得知。
[赏析]
古人之心很正直,是好是坏都不加以掩饰,就像玉器一样,是瑕是瑜都十分明白。现代人的心思十分灵巧,懂得虚伪掩饰,因此,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伪,也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对方的真面目。
现代人戴着重重面具与人交往,有时连自己都弄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就以饮酒来说,古人饮酒是把臂言欢,坦诚相见;现代人饮酒却充满了目的,恨不得把对方灌醉,好签一张有利的合同。现代人活得好像戏子一样,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十分寂寞。
120、己情不可纵 人情不可拂
[原文]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译文]
本身的情念欲望不可太放纵,应当要自我克制,主要的方法就在一个“忍”字。他人所要求的事情有时不可拂逆,应当顺其愿望,主要的方法就在于一个恕字。
[赏析]
人常常讲如何克服外界的困难,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本身。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古来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是毁于纵情;情不可纵,因为,情欲如水流,放纵即横流决堤。因此,应以“忍”字待之,压抑限制,千万不要顺遂情欲的念头。
他人往往有许多要求,有时对自己本身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是却也拒绝不了,这时只以一种宽容、体谅对方的心情,去顺遂对方的要求。我们常说要顺随人情,随和处世,可知这是要内心存着“恕”道,才能做得到的。时时想着人情之常,才能愉快地与人相处。
121、天不禁人闲 人自不肯闲
[原文]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译文]
有人说,老天不禁止人富贵荣达,却禁止人过得清闲自在。其实,只是人自己不肯清闲下来罢了。如果能安于所处的环境,不图谋将来,不追悔过去,也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那么,哪有不清闲的道理呢?
[赏析]
人心中有事,则不得清闲,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而醒来之时,更是驱赶此身,作无尽的追求。问问大多数的人,为什么他们这么忙?你会发现,大家都不满意当前的环境。若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更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比尘世忙碌的人简单朴实多了,然而,他们却一身的清闲。于是,你将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实在不是绝对的必要。
122、浮云有常情 流水意厚深
[原文]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
咀世味之昏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译文]
观看世间种种情态虽然变幻无常,天上的浮云反而比人情世态有常情可循;咀嚼世间滋味昏昧空洞,倒不如潺潺流水更具有深厚的意味。
[赏析]
世间惟有“变”才是常态吧!浮云的变化明显可见,然而,生命的变化却毫无道理可寻。我们指着沧海说:“这里过去原是桑田。”安知它过去不曾为高山?无论高山或桑田,于今看来都如同幻相一般,所以说,时空都是幻相。天上的浮云不断变化,不停诉说着“变”才是“常”。
世间情味,有多少昏味?而流水不息,启发我们“不住”的智慧。若能不住于一切,就不会像岸上之花,临流照影,为凋零而黯然神伤;也不会像溪边人影,年年来照白头。我们的心灵应如流水,鉴照一切繁花衰鬓,却不带走任何影像。
123、贫士立德 闹场静心
[原文]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
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译文]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才算是在心境上的功夫。
[赏析]
同样是贫穷的人,有的是“人贫心不贫”,也有的是“人贫心亦贫”;正如同富人之中,有“人富心亦富”和“人富心更贫”的分别。富人而能施舍,倒还不难;贫士而肯助人,就十分难得了。像这样的穷人,虽然物质十分匮乏,心灵却是非常富足的。因为,他有一颗高贵的慈悲心。能把自己天性之中的仁惠德泽,表现得最为透彻的,就是这种人了。
人在喧闹的场合中,往往不易把持自己,若能不为所动,沉静而笃实地求学读书,那才算是在心性上下了工夫,所读的书,也才真正算是用来修养心性。许多人读书,并未读到心里去,读了半天,自己的习性气质一点也没改变,这种人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124、心生一切 心灭一切
[原文]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
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译文]
能了却心中之事,事便自行了却,就像把根拔掉了,草就不会再生长一样;虽然逃离尘世隐居山林,但内心仍对名声念念不忘,就像未将腥膻气味完全除去,还会招惹蚁蝇一样。
[赏析]
人世间的一切事,皆由心生,亦由心灭。心如果不生,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灭的。因此,事情之所以无法了结,往往是我们自己心中还眷恋不舍。若能彻底去除这层“心理障碍”,就没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们的心就是一切事物的根啊!
名之一字,虽处山林仍不能避免,名人居于山林,俗人便寻到山林。逃世而不逃名,终将以尘俗的名心换山林的清心。然而,正如了心了事一般,逃名逃世也在此心,名心便是尘俗之根,根若不去,俗务如何能了?
125、才鬼胜于顽仙 芳魂毒于虐祟
[原文]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
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祟。
[译文]
论举止潇洒风雅浪漫之情趣,有才气的鬼尤胜冥顽之仙。就情债之为孽障而言,美女却比恶鬼还要利害。
[赏析]
李白为鬼,其风流得意,相信必胜过猪八戒为仙,这只是个笑话,但是,却说明许多事情不可以名相论其内容。很多文人的伧俗与无趣,比山野泽畔的渔樵还不如。为鬼为仙,为教授为诗人,这些只不过是外表的名相而已,至于实际的内容如何,就很难说了。
至于情债,就比凶神恶鬼更折磨人了。因为,凶神恶鬼由外来,终有降伏之时,而情爱却由心生,外无可助,若内心又不能自止,必然憔悴至死。虐祟之来,闭之惟恐不及;芳魂未至,早已引颈盼望了。因此说:“芳魂毒于虐祟。”然而,如此亦非芳魂之过,全是人心作祟罢了!
126、自悟了了 自得休休
[原文]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
若是因他人的话而领悟事情的道理,将来一定还会迷惑,总不如亲身领悟来得清楚分明。由外界环境而产生的意趣和兴味,将来还会失去,总不如自得于心而感到真正的快乐。
[赏析]
语言可以传达经验的结论,却无法传达经验的本身。他人的经验,尽管描写得十分详尽,对自己而言,还是隔靴搔痒。每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累积并不相同,因此,他人的见解,未必能合乎自己的需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自己领悟的道理,必能清楚分明,不再迷惑。
由环境而得的意兴,等环境变迁时,往往随之消失,因为,它是依附环境而生的。至于由自己心中所生出来自得其乐的情怀,则永远不会失去。人要懂得让自己心情开朗愉快的方法,不要被环境所左右。若能如此,这个人便得到了快乐的三味。
127、简淡出豪杰 忠孝成神仙
[原文]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译文]
才智出众的人,要从简朴平淡中去求,要成为神仙,先从忠孝二字上做起。
[赏析]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豪杰,无论其天赋多高,总是要经历艰苦与奋斗,才能闯出一番功业。我们读古今伟人的传记,可以发现,伟人的生活态度都十分勤奋而简朴,即使成功了,也不改初衷。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我充实和努力功业上,不像一般人,都用来追求生活的舒适。豪杰是在艰难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从锦衣玉食中喂出来的。
西藏有一个道行甚高的喇嘛,在深山闭关修行。有一天,他母亲得重病,将要死去,希望临终能见他一面,派人再三通知他,他却说:“出家人修道要紧。”不肯回去。结果,他的徒弟指着他大骂说:“你修道是为了普渡众生,却连自己母亲的愿望都不能达到,天下哪有不孝之佛?”喇嘛立刻大悟,马上赶会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回来之后,他想:“我无师夫,惟有徒弟能责我大义,可作我师。”以后每见徒弟,便向他叩头。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所谓神仙,所谓佛,都不是只顾自己的人,而是要能普济众人;而众人当中,又有谁比父母、国家对自己的恩惠更重要呢?恩尚不能报,却侈谈帮助世人,岂非舍近求远?因此,“神仙要从忠孝上起”,是很有道理的。
128、招客应断尘世缘 浇花不做修道障
[原文]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
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译文]
乐于招待宾客,虽然十分欢愉,却是无法了断尘情的攀缘。喜欢浇种树,这种嗜好虽然十分清雅,却也是修道的障碍。
[赏析]
朋友欢宴,有时的确很愉快,有时却也很烦人。对于喜欢清静的人而言,招客留宾,偶一为之尚为可喜,多了就成为苦事了。因为,太多人在一起,难免喧嚣、浮躁。至于饮酒划拳,杯盘狼藉,看见众人烂醉如泥,内心就更觉得清静尤其可喜了。
浇花种树,固然是清雅之趣,如果执着了,反而是修道上的障碍。修道之人,对一切事物应无牵无挂,若因浇花植木,对花木产生不舍之情,就背“道”而弛了。所以才说浇花种树是道人之魔障。
集灵篇
129、一言灵天下 百世光景新
[原文]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
[译文]
天下有一句之微言,留传千古之后,听来犹感新颖;有一字之微义,百世之后读它,仿佛仍然真实。这些,怎么可以让它消失泯灭呢?风、雷、雨、露为天的灵气;山、川、民、物为地的灵气;语、言、文、字则是人的灵气。观察天、地、人三才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非是“灵“使之神妙难尽,岂可让这个灵性消失泯灭呢?
[赏析]
人为万物之灵,因其有心灵的力量。而天地万物,大而宇宙间众星罗列,日月运转;小而春夏递换,霜露雨电,无不有其灵明之性,方能丝毫不乱。
人类的文化,最初是通过语言文字而表现的,因此,文字是人类心灵的纪录。倘若没有语言文字,人类文明将无从建立与累积。风雷雨露是天的表现。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语言文字则为人类的智慧,这些现象的背后,便是心灵的力量在推动一切。我们欣赏自然界所赋予的种种美景时,正是和大自然的灵性相沟通,所以,这是一个心灵的宇宙。掌握了这心灵宇宙的钥匙,对万物才能真正的心神领会。
130、人生一世有三乐 佛书佳客山水游
[原文]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译文]
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大乐事。
[赏析]
佛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诸般尘念为之涤清,我们逐渐与一个较为纯粹的我会晤。佛经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无染当中,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明了生命并不狭隘,因此,我们便得到自在。
如果,我们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得到共鸣的快乐,我们的心扉为他们而常开。
闭门阅佛经,是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开门纳佳客,则是与人忘情交往;那么,出门寻山水,便是与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无限的美景,无尽的神态;在欣赏大自然时,我们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乐,何可言谕?
131、眼无成见读书多 胸无渣滓处世圆
[原文]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译文]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中没有龌龊之情,处世才能圆融。
[赏析]
读书人报着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书,永远只看到自己所赞成的,而看不到与他相反的意见。这就像戴了一副有颜色的眼镜,看天底下的事物一般。像这样,看再多的书也只会加深成见。一个人想要博览众籍,首先便要虚怀若谷,否则,智慧的河川将永远干涸。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些磨擦,事情也往往有不尽如意的地方,若把这些都放在心上,生活就变得很不愉快了。我们的心思要清楚明白,对事情也要有正确的主张,但是,处世的方法要圆融,做事的态度也要虚心。让我们的心像明镜一般清澈,任何事物都能照得十分清楚,且都能接受。
132、不作营求 自无得失
[原文]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译文]
不对人世间的欲望作无尽的追求,就会既没有受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也没有追求时热烈如炭的心情。
[赏析]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整日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策,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实,无论是热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这种自我折磨中,不是受无尽欲望的鞭打,就是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许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们能沉潜到激流的底层,便可以发现,在波涛汹涌的生命表象之下,原来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宁静而无所欠缺。在这里,没有冰也没有炭,只有如鱼得水般不尽的悠然乐趣。
133、勿无事而忧 勿对景不乐
[原文]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译文]
没事却烦忧不已,对着良辰美景也不快乐,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这样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狱中一般,何必再说什么地狱中的热铜床、烧铁柱,以及插满剑的树和插满刀的山呢?
[赏析]
佛家说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狱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分别,在于我们的心念之间。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是说调达坠入无间地狱后,佛的弟子目键连,乘神通之力下地狱去看他,问:“苦不苦?”他却回答:“不苦!”为什么在所有的地狱众生被肢解而大声号叫呻吟时,调达身处其中却说不苦呢?并且能够立刻乘“般若波罗蜜”之力而出地狱。这就说明,地狱其实是存在我们的心中。佛经上讲人死后所以有地狱,乃是因为众生造恶业的缘故;如果众生不造恶业,也就不会有地狱。人之为恶,最初也是在起心动念之间,所以,如果真有地狱,也是人心所造。
忧愁算不算地狱呢?当然也算。最大的地狱,莫过于人自设的地狱,别人是无法将它打开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相信。天底下并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人完全绝望的,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在这世间久住,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这一层道理,生命中就没有什么事真正能够让我们忧伤不已了。
134、出世者入世 入世者出世
[原文]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
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怀,方能入世间;否则,在尘世中易受种种攀缠而坠落。一定要深入世间,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则,就不能长久地待在空寂之境。
[赏析]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倘若我们没有智慧,就很可能迷恋而不自拔。一旦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时,那么,我们活得就像傀儡一样,我们的生命便是坠落了。所谓出世的襟怀,便是一种看透世间种种现象的智慧,能够对外界不起贪恋爱慕的心思。具有这种超越世事的心怀,便能够在世间做任何事而不至于坠落,掌握自己生命方向而不被掌握。
未曾经验人间事的人,不易看透人间事的本质。小沙弥入空门,还不免有所迷惑和怀疑,可是年届中年而入空门,就不曾犹豫不定了。事实上,极出世和极入世是合而为一的。
135、诗禅酒画皆有意 真意只存吾心底
[原文]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译文]
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懂得,却饶有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唇,却满怀醉意;一块石头也不观赏,却满眼画意。这是因为他澹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赏析]
诗意并不在字,禅意也并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画意之不在石一样,那么,诗意、禅意、酒意、画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倘若我们沉醉在功利之中,便无法体会诗意,因为诗意在情,功利伤情;倘若我们执着于六尘,则无法体会禅意,因为禅意无执;若是我们太过理性,则无法体会酒意,因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们不善用心眼观察,则无法体会画意,因为画意无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而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无所束缚的心灵中发现。
136、愁去观棋酌酒 乐来种竹浇花
[原文]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
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译文]
眉间有几分愁意时,暂且去看人下棋或浅酌几杯。心中快乐的时候,就去种竹浇花
[赏析]
愁眉深锁,何事可愁?不如去观棋。世事如棋,又何必为些许事眉头不展?在浅酌当中,可以发现许多事只是过分在意,何必自惹烦恼?在观棋酌酒之时,能使内心稍得舒解,重整心情,面对新的挑战。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不亚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竹有其高情,花也有其神态,万物各有其生机与神情,只待我们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无处不能快乐。
137、了心看清本来面 出世堪破无常理
[原文]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文]
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算对自己了然于心;能够透彻世间不变的道理,才足以谈论出世。
[赏析]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的心识作用是虚妄的,就好像眼睛有病的人,才会见到生命的生与死。我们的心识执着于肉身,以及种种自我的念头,所以才会有生死。其实,肉体和“我”的观念都是幻像,一切众生真正的本性是佛。倘若能证悟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超越虚妄的心识,了悟到自己不生不死的本来面目。
人世间的常道是什么呢?就是“变”和“空”。再伟大或渺小的事情都不停地在变,最后必然消失成空。不了解这个道理,是难以超脱世间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便希望它能长久,因此,执着于这些事物,不得超脱,这就是不了解世间常道的缘故。所谓的出世,并非逃入山林,而是在世间了悟“变”和“空”的道理,在不离人间的情形下,超出人间。
138、天地万物适者存 适才养性可得真
[原文]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
谱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译文]
调整个性的方法,性子急的人就在身上佩带熟韦,警惕自己不可过于急躁;性子缓的人就在身上佩带弓弦,警惕自己要积极行事。调适性情的方法,要像在水上坐舟船,在陆地乘车一般适情适性。
[赏析]
佩韦佩弦之说,出于《韩非子》观行篇,主要是指人在行为上的自我提醒。人的个性,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习惯养成的。如果性子太急,就容易操之过急;性子太缓,又容易丧失良机,同样足以坏事。佩韦或佩弦,就在提醒自己,这正是古人自我修养诚笃的表现。
至于调适性情的方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行事。就如在水上行舟,陆上行车,是自然的事,若硬要在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不溺死,也会寸步难行。天地万物,各自有最美好的天性,适才适性,才能过着和谐圆满的生活。
139、熏德用好香 消忧用好酒
[原文]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译文]
好香用来薰陶自己的德性,好纸用来书写垂世之作,好笔用来创作美好的篇章,好墨用来描绘灿烂的图画,好茶用来涤去烦恼,好酒用来消除忧愁。
[赏析]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使任何事物都有最美好的用途。古人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性,燃香或佩香草,正是提醒自己要修养德性。那么,一张上好的纸,在上面写下可以传世不朽的文字,岂非最为适切?一枝好笔,让我们用它来写下句句美好的篇章,绽放无数心灵的花朵。一块墨,通过我们心灵的展现,成了一幅引人耳目一新的山水花鸟,难道不是它最佳的用处?而一杯好茶,却能让我们涤除胸中烦闷,感到无比清爽。好酒则使我们忘去忧愁,而不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140、破除烦恼木鱼声 见澈性灵优钵影
[原文]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
见澈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
[译文]
聆听二更时分山中寺庙的木鱼声,烦恼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莲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彻的领悟。
[赏析]
生命中往往有许多烦恼,使我们的身心不安。你可曾在山寺中聆听和尚敲木鱼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地宁静。如果,你曾谛视那木鱼,就可看出木鱼的眼睛始终张着,原来,和尚声声敲的都是“觉醒”,要唤醒世人的痴迷。在生命的路途中,许多人都曾经迷失。在迷失中,如果有人以清醒的智慧,引导我们走出梦魇,我们将发现,来路皆梦。
莲花常被喻为佛的清净智慧。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观察宇宙中一切生命,发现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只要他们能彻悟生命的真相。我们在莲花中,仿佛看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是清净无染的。倘若我们能证悟到这样的一种清净智慧,才算彻底洞见了自己的本性。
141、太闲生恶业 太清类俗情
[原文]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
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译文]
人生没有必闲适更好的了,但是,太闲适反而会做出不善的事情。人生也没有比清高更好的了,但是,太清高反而得矫俗的名声。
[赏析]
什么叫做闲?有身闲,有心闲。身闲是身体不忙碌,心闲则是心中无事。人生能得闲适的时光,十分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都为生活而忙碌。偶尔的闲暇对我们身心有益,但是,人是很奇怪的,若生命没有什么中心主旨或确定的目标,太闲逸的日子反而有害。抛开怠惰不说,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玩乐,真正能享受心灵之乐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追求的都是物欲之乐。许多罪恶都是从玩乐中产生出来的,过度的玩乐,易使人迷失自我。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闲暇,使它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清高很好,矫俗作态就不好了。清高是对己,不是对人;是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在别人的眼中。因此,过于清高,就和俗情一样,令人不耐。
142、灵丹一粒 点化俗情
[原文]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译文]
胸中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才能变化心中的世俗之情,摆脱种种机心,超出诸多事情。
[赏析]
灵丹一粒,用以治心病。每个人均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奈何涉世一深,便为种种计算机心所蒙蔽,有如明珠蒙尘。这时,心即得病,不能真欢喜,但有假痛苦。所谓灵丹一粒,便是以真心面对自己及世界。这颗真心,便足以点化俗情,摆脱世故,而祛除百病了。更重要的是,这粒灵丹,人人皆有,只是大家浑然不觉罢了!
143、妖冶成骷髅 功名是梦蝶
[原文]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
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译文]
艳丽妩媚的美人,终将成为九泉之下的白骨。功名纵然有分,无非是梦中之蝶,醒来尽成虚幻。
[赏析]
若无可悦之心,美本不为美;若无可厌之心,丑亦不为丑。美是时空的幻相,也是自心的幻相。就时空而言,昨日的女婴,今日为美人,他日同样亦必为骷髅。就自心而言,对美的执着,不过是自己执着不放,因而产生痛苦。因此,美和丑乃是心识所生的幻相,美丑之见只是妄想罢了!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求取功名利禄;十载寒窗的代价,便是一举成名。现代人何尝不然?先是求利,继而求名,名利双收,才是“成功”了。衣锦还乡的虚荣,蒙蔽了人们的心灵。其实,一切功利,皆是浮名;既是浮名,无不可抛。无论功名是否命定,都如梦中蝴蝶,随物迁化,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144、独坐禅房 心静神清
[原文]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达摩面壁图。垂睑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译文]
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赏析]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连石壁都映上他的影子,因此,一般看到的达摩祖师像,多有面壁图。道家佛家皆有静坐,但是,道家注重身体的种种感觉;而佛家则认为,我们的身体和意识都是虚妄的,所以,佛家不重视虚妄的现象,重视心性的了悟。什么是我们的心性呢?达摩祖师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吾人心不生时是什么样子呢?用意识去想就永远不能悟见,用眼睛去看也永远不能看到。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就是我们的本净妙心。
145、才人多放正敛之 正人多板趣通之
[原文]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
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译文]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疏放而不受约束,应当以正直来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大多不知变通,应当以趣味使他的个性融通些。
[赏析]
有才气的人言行往往疏阔,若能辅以正直,劝他踏实些,或言行约束些,天赋的才华,才能更见美好。否则,言行太过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会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则和前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过拘束而显得死板,既无法应付人生的多变性,也无法从生命中获得趣味。这种人,我们要使他的心变得活泼些,让他多去接触种种变化的事物。否则,他的生命便会显得枯燥而乏味。
146、闻人善则疑 闻人恶则信
[原文]
闻人善,则疑之;
闻人恶,则信之。
此满腔杀机也。
[译文]
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就怀疑他的动机;听到别人做了坏事,却深信不疑,这是心中充满恨意和不平的人才有的胸襟。
[赏析]
一个人心中若是充满善念,即使听到某人做了不好的事,一定会想或许传闻错误,或许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即使他真的做出愚昧错误的事来,也十分可悲,应使他快快觉悟自己所犯的错误。
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人充满了嫉妒、憎恨之情,骄慢自大,那么,他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只会怀疑和嫉妒;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倒是十分相信。这种人的心中只有恨意,而无生机。
郑板桥曾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便是他的好处。”以何种心境面对世界,你就活在何种世界上。
147、能脱俗便是奇 不合污便是清
[原文]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译文]
能够超脱世俗,便是不凡;能不同流合污,便是清高。愈是巧妙的事情,愈要以拙笨的方式处理;位居高明之处,却能善自韬晦;处于动荡的环境,却能平静不乱。
[赏析]
所谓俗,是就心灵的层次而言;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而活,就可以知道他的心灵俗不俗。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肚子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脸皮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却为自己的心而活;另一些人,却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活。到底哪种人活得比较可贵不凡,相信你我都明了。
所谓清,就是不做任何有损名誉的事。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能彻底实行的却不多。对于一些巧妙的事,我们要以愚拙的方法去做它,因为,巧妙的根本在于踏实,就好像飞得再高的鹰,要以地面为家一样;最巧妙的事情,往往是从最长久而笨拙的努力中产生的。此外,巧妙的事以拙笨为外表,也是一种保护作用和返璞归真的现象。
身居高位的人,正是最容易招忌的人,因此,一个人要懂得自我保留。愈是得意之时,愈是要有谦逊和自我充实的智慧。“处动若静”,正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精神。这种身处变局而心不乱的镇静功夫,才能使我们化险为夷。所谓“以静制动”,正是这个道理。
148、尽心利济 天地皆容
[原文]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译文]
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只要尽自己的心意去利物济人,使一国之内少不得他,那么,上天自然也需要他,这便是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意义和价值。
[赏析]
安身立命之道,古圣先贤讲得非常多,讲到最后,无非是“利物济人”而已。现代人喜欢强调“毁灭”的恐惧,并为这可能来临的毁灭而怀疑生命的价值,因此,享乐主义大为盛行。其实,活着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的价值并非想象,而是实践。
花儿向这个世界吐露芬芳,对花儿本身而言,那就够了。一切事物随时在变化,倘若为了害怕凋零,花儿便因此而拒绝开放,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会死亡,物会毁灭,所以就悲观堕落,同样是错误的。
149、读史莫怕有错词 闲居要能忍俗汉
[原文]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译文]
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忍受得了歧路;踏雪忍耐得了危桥;闲暇忍受得了俗人;看花忍受得了劣酒;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史书的天地之中。
[赏析]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我们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时,也要接受瑕疵的另一部分。就以史书而论,若不能忍受断简残篇和鲁鱼亥豕的现象;就很难从其中得到乐趣。
史书是可以考据而订正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却不是经过某些人的努力,就能获得改善的。至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其趣即在“耐”字,否则就很无趣了。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有什么不快乐的呢?若要天下皆无俗人,或必须要有美酒,一个人一生就没有多少快乐时光可言了。
150、明窗净几一息顷 名山胜景一登时
[原文]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
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译文]
纵情于声色,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为荣华富贵而意念纷驰,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赏析]
声色的刺激,往往短暂而易于消逝,而且,要付出很多代价。当我们坐在窗前,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常能感到一种宁静的快乐。这时天地即在我心,平静而安祥,充满着喜悦。何妨让自己坐在净几明窗前静一静呢?
大部分人并不明了自己内心真正要的是什么,只是跟着他人盲目追求。世俗的规范和错误的看法,常常使许多人埋葬自己真正的幸福。当我们登临高山,接触大自然的美景时,仿佛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回返自然!”如果,你曾仔细聆听,便会对眼前的追求感到怀疑。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追求并非真的必要,也不是自己真正要的东西。通过这层反省,也许会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
151、闲得一刻好快活 心中无事能行乐
[原文]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译文]
若能随时行乐,立刻可以获得快乐。身体既不生病,心中也无牵挂,春天的鸟啼就是美妙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最美的妆饰;能得到一刻空闲,便能享受一刻的乐趣,哪里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乐呢?
[赏析]
人的苦恼有两种:一种是身上的苦恼,一种是心中的苦恼。但是,对一个懂得快乐真谛的人,这两种苦恼都不会降临到他身上。我们曾经看过身体有大病痛,却十分快活的人;也曾看过身体无病无痛,心灵却有沉疴之疾的人。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别处。若要外求,终不长久。
152、兴来醉倒落花前 机息忘怀磐石上
[原文]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
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
兴致来的时候,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被褥和枕头。放下机心,坐在石上,忘怀一切,古今的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赏析]
以天地为衾枕,这是何等无所至疑的胸怀?万事都像落花一般,无可执取,明白这一点,自然可以放下心机。心中无所执取,又何处不自在呢?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今种种纷争,怎能抵得住时间的洪流?吾人的心机计较,真是可怜而可笑。何不坐在磐石,仰望天光云影,抛开心中俗念,以自己清净而最初的心眼,看这无尽的天地。
153、烦恼种种 蝎蹈空花
[原文]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译文]
世间有种种的烦恼,但是以佛的智慧来看,只不过像是蝎子爬在虚幻的花上罢了!
[赏析]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一般人都是以肉眼看世界,因此,看见的只是自己触摸得到的时空,十分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执着,产生许多欠缺的苦恼。但是,如果通过法眼观照自我和世界,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一切烦恼就像蝎子攀爬在虚幻的花上一样,蝎子对虚幻的花,能有什么伤害呢?禅宗二组慧可,曾向达摩祖师说他的心不安,希望达摩祖师能使他的心静下来。达摩祖师教他拿心来,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真的,心在哪里呢?心都了不可得,哪里还有可得的烦恼?有心才有烦恼,无心何来烦恼?
154、休便休去 了时无了
[原文]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译文]
只要现在能够歇止,一切便能歇止;如想要等到事情了尽才歇止,则永远没有了尽的时候。
[赏析]
什么事不能终止呢?最难终止的,只怕是自己的心吧!一个为追求名利而苦恼的人,是因为他的心不肯停止追求,才会苦恼;一个为失去爱而痛苦的人,只是因为他不肯放弃失去的爱,痛苦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不要以为事情自己会结束。如果,你的心不肯停止,事情永远不会结束,无尽的烦恼是由无尽的欲求产生出来的。大部分的人无法发现自己心中有无尽的宝藏,那是圆满而无所欠缺的。却要像乞丐一样,不断地向世界求索空幻的影子来作虚假的满足。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满足呢?且把妄求的心,歇下来看看吧!
155、意亦甚适 梦亦同趣
[原文]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译文]
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尽回旋曲折的小溪,凡是有幽美的泉水和奇怪的岩石之处,不论多远都要到。到了目的地,坐在草地上,倒出壶中的酒,尽情地喝醉,然后就互以身体为枕酣然大睡。此时的心情甚为愉快!连做梦都有相同的情趣。了
[赏析]
这段文字,见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时,正是官场失意,被贬至永州,寄情山水之时。宦海浮沉充满了心机,而大自然的山水却是无心的。由这段文字,我们可充分感受到那份忘怀于山水的乐趣。
156、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
[原文]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译文]
罪业一旦清净,眼、耳、鼻、舌、意都成了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身上没有任何事物的拖累,便如同住在深山的茅庵中修行一般。
[赏析]
佛家说每一个人过去都有无数世的生命,每一世的生命都造了各种不同的业。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菩萨自念,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什么叫做忏悔呢?如何才能使过去一切业障都清净呢?就是要洞悉一切皆是幻心幻相,也无体相,其性亦是空,这才叫做“业净”。
业净六根成慧眼,譬如说,当我们被凡尘迷妄之时,好像在梦中,梦中做了种种罪业和遇到可怖之事。当我们了悟本心的清净,就好像醒来发现梦中的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均为虚妄,皆是幻心所生。所谓善恶烦恼菩提,无非是梦中的六根,就转成无取舍、无染净,分别一切法而不分别想的“慧眼”。
157、一粒沙中有世界 一朵花中有天堂
[原文]
茅帘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茅屋外面,传来几声犬吠鸡鸣,让人感觉好像到了远离尘世的高远之处。竹窗之外,只能听到蝉鸣鹊叫,令人感觉到寂静中的天地如此广大。
[赏析]
一个人见到的世界是何情境,完全存乎一心。智者能在一粒沙中见到世界,一朵花中见到天堂。
在犬吠鸡鸣声中,感到仿佛置身于云中世界,因为心如此,所以境如此。在宁静之中,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辽阔,因为宁静使我们的心胸开放。在事情繁杂之时,我们总是执着于眼前俗务,眼光短浅,心思拘束。在宁静中,这一切都解放了,无尽的世界像花蕾绽放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158、山泽未必有异士 异士未必在山泽
[原文]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译文]
山林泽畔,不一定有超凡绝俗之人,超凡绝俗的人,也不一定住在山林泽畔。
[赏析]
山林泽畔可以使人的心境变得宁静,对生命的观照就更为清楚而澄澈。因此,一个对生命的反省有所关心的人,在宁静的山林泽畔更容易体会出智慧。许多智者隐居在山林之中,就是这个缘故。隐居山林的人,不见得个个皆是行为特异之辈,这其中也不乏自鸣清高之人,或是“身在湖海,心怀魏阙”的假隐士。像这些人,怎能以“异士”称之呢?
人世的智者,在尘嚣闹市中,也能拥有宁静的心境。他为自己的生命作反省,同时也为众人的生命作反省;他的智慧不但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众人的问题。他不但使自己的生命获得觉悟和解脱,也要所有的人都能觉悟和解脱。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异士呢?阳光并不是自我照耀的啊!
159、可爱之人可怜 可恶之人可惜
[原文]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
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译文]
天下值得去爱的人,往往都十分可怜。而那些人人厌恶的人,却常常是十分可惜的人。
[赏析]
有的人很可爱,他们明白人天性中哪些是最好的品质,并且竭力维护它们。即使自己受到种种伤害,也不愿意失去最美好的德行。他们就好像怀着白璧,却被恶人拿着戈矛追逐的人,因此,他们的境况有时很窘迫,甚至很可怜,但是,他们心甘情愿。
另外,那些拿着戈矛的恶人,并非没有白璧,而是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遗失了。从此以后,他们就以为不需要它也能活得很好――只要有戈矛,或是珠宝。他们却没有发现,还未将戈矛刺到他人时,戈矛的另一端已刺入自己的心。他们手中的珠宝,其实是铁蒺藜,早已将双手刺得流血,不能再握住一朵花,也嗅不到花朵的芬芳,这不是很可惜吗?这种人,我们要如何帮他痊愈呢?如何在污泥中帮他找回白璧呢?
160、澄辨不急 归劝勿逼
[原文]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
事情紧急却又不能表白时,不妨宽缓下来听其自然,也许会慢慢澄清;不要急于辩解,否则,会使人更加气愤。有的人,你愈劝他,他愈是不听,这时,稍为加以放纵,不要逼得太紧,也许自己会逐渐改正;不要强迫遵从,否则会使他更为顽劣。
[赏析]
人与人交往,难免有误会。尤其是在事情紧急时,更是无法一一加以说明,也许就因此蒙受不白之冤。有时误会并非解释就可以说明白,所幸人心虽然主观,事情却是客观的,过些日子,总会真相大白,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这里最重要的,是不要操之过急的态度,平心静气面对事情。更何况“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胸怀磊落,还怕别人误解吗?
有些人做错事,怎么劝,他都不听;强迫他听从,他反而变本加厉。其实,人都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聪明的人是懂得修正自己的。何况有些人只是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非真的顽劣之徒。只要给对方一点机会,一些时间,情况或许就改观了。
161、比上不足时 比下可有余
[原文]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译文]
只要和境况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一下,人就自然会知足了。
[赏析]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地,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这里教我们的,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想法。当然,重点要放在“比下有余”上面。但是,这也不是一个根治不知足心理的方法,因为,大多数人都拿自己与那些十分富足的人相比较,所以,知足常乐的人还是很少。如果,人能够体会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物质是永远无法让人满足的。
162、求俭求贤 安贫乐道
[原文]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
贫是美称,只在难居其美。
[译文]
节俭是贤良的美德,但是,不可因为人们称赞节俭,就刻意追求这种声名。安贫往往为人所赞美,只是很少有人能安贫乐道。
[赏析]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太过奢侈固然不对,节俭而至吝啬也未必好。节俭若只为了名声,就完全失去节俭的本意了。俭是不浪费,“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以这种态度处理物资,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浪费。俭也是一种经济的观念,也就是“将最少的物资,作最大的利用。”节俭和吝啬则又不同,有的人自奉节俭,遇到他人有困难,却能慷慨解囊,这便是节俭而不吝啬。现代社会节俭的人很少。啬吝的人却是不少呢!
贫为美称,大概亦只存在于古代吧!古人对安贫乐道是很称赞的,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十分不容易,被人称赞了几千年。至于现代,“贫”简直成了一种罪恶,“安贫乐道”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简直就是消极弃世。不错,乐道未必就贫,贫也未必有道。只是在物质生活的进步中,人的心灵是否也同样在进步,这就值得怀疑了。在讲求效率和功利的现代社会,人为自己的生命保留多少空间和反省的余地?现代人物质生活不虞匮乏,心却贫乏得可怜呢!
163、唤醒梦中之梦 窥见身外之身
[原文]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
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
聆听寂静之夜传来的钟声,唤醒了生命中的种种迷惘。静观清澈潭水中的月影,仿佛窥见了超越身躯的真实自我。
[赏析]
苏东坡在夜宿燕子楼时,曾写下“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的句子,就广大的时空来看,文明也不过是人类所作的一场梦。以最微细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心识肉身,没有一刹那是存在的。当我们聆听静夜的钟声时,仿佛觉察到,生命中无论多大的伤痛,或是多深刻的凝情,都不过是梦中之梦,何必苦苦执着不放呢?
明月在佛经中常为实相的象征,禅宗以指指月,不可执指作月,是指一种超越文字所能表达的实相。所谓的身外之身,乃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真实本体。这真实本体,并不在我们之外,却也不拘限在肉身之内,而是大则“横超三际,竖遍十方。”小则纳于芥子微尘。一切的符号乃至于我们的感官意识,都是相对的,这本体却是绝对的,因此,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它,我们也无法以相对的感官意识去揣度它。但是,它却是真实的存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时空对它而言,只不过是幻相,倘若我们能认证了它,它就是宇宙无穷奥秘的解答。过去有无数智者依此超越了生死与永恒刹那的界限,未来仍有无数人会做到,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这种意愿和勇气,超越生死的迷惑,寻求永恒的觉悟。
164、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
[原文]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
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译文]
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得自在,死也能死得安然。看破了名利的虚妄,就会觉得,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好。
[赏析]
打透生死关,在佛家来说,就是超越了生死之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
在《楞严经》上,讲到观音菩萨当初为众生时,超越生死的方法,便是由耳根超越能闻所闻的对待,再达到空掉觉知与所觉知的对待,进入一种空的境界。再把这能空所空的对待也破除掉,便达到了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程度,但是,这并非空无,而是“忽然超出世间,十方圆明。”到了这种境界,即是佛家所谓的见到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此时便无生死可言,这便是打透生死关了。这是在佛经上所提到超越生死而证到永恒的方法中,较常被提到的一种。
名利亦是如此。人之超越生死,乃是参破了生死的虚妄,而对名利的超越,亦是看破了名利的虚妄性。得到名利时,若是十分欢喜,这便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失去名利时,若痛苦万分,同样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争逐名利的人,便在生死的痛苦中流转。凡是执着于名利的人,很难超越生死的痛苦。
165、一笔写出 便是作手
[原文]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手,不必说唐说宋。
[译文]
写诗的人若能把眼前所看到的情景,以及胸中的情意趣味,一笔表现出来,便是作诗的好手,不必引经据典,说唐道宋。
[赏析]
眼前光景是客观的世界,胸中情趣是主观的情意,将主观情意与客观意象融合,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文字就是诗。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然而,不管是客观之诗人,或主观之诗人,都必须具备横溢的才华,所谓“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若能将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念,一笔写出,淋漓尽致,就是个作诗好手,纵使引经据典,也未必能写出好诗来。
166、隐逸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
[原文]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译文]
在隐居的生活中,没有荣华或耻辱。在选择道义的路上,也没有人情的冷暖可言。
[赏析]
“心”是荣辱的关键,“有心”便有荣辱,“无心”便无荣辱可言。隐居山林,正因无心追逐世间的名利,当我们心中什么都不执着的时候,名利荣辱皆不会到来。“道义路上无炎凉”,这是勇气和决心的问题。选择道义,等于是选择了一条不好走的路。因为,既然选择道义,就必须抱着入世的精神,全身投入。不怕人情冷暖,不畏强权威势,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论是踽踽独行,或是有声气相应的朋友,都要像“过河卒子”,勇往直前。
167、经书是方法 佛性为本身
[原文]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
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译文]
我们的身体很快就会朽坏,但是,阿赖耶识之中的业债却始终还不清。宰杀动物来养活臭皮囊的业债,将全部藏纳到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使我们将来受报应。我们的觉悟本性是无边无际的,而经书中只是一些有限的文字而已,穷究万卷的经书来求佛性,一旦得到便会发现,经书只是方法而不是佛性的本身。
[赏析]
佛家讲十二因缘,说我们最初由一念无明(困惑迷乱),而在行为上造了种种的业。这些业藏在我们的神识中。使我们因这个受染的神识而投胎,然后产生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胎之后,便对色声香味以及思想产生相对执着,而有苦乐的感受和“我”的意识。又因为苦乐而产生爱欲和贪求,厌恶恶境,执着乐境。这些经验和记忆,都藏在能储存印象的神识中。学佛的人所致力的,便是要将有缠缚的识,转变成无缠缚的智。佛经上有许多方法,让我们去证取这本来清净的佛性,我们研读佛经的意思,乃在通过其中的文字,去认取超越生死缠缚,转识成智的方法。但是,这无上的智慧,并不是凭我们的意识去认取的,一旦我们得到了实证,我们便明白经书中的文字,乃是指导我们认证实相的手指,而非实相的本体。
168、勿闻谤而怒 勿见誉而喜
[原文]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译文]
听到毁谤的言论就勃然大怒的人,最容易接受谗言。听到赞美恭维的言论就沾沾自喜的人,最容易听进媚语。
[赏析]
就像墙什么地方有缝,风就从什么地方进来一样,谗言本来是不会发生的,它只在容易接受谗言的人心中生根发芽,因为,听到毁谤言语不先探究虚实就发怒的人,有最适合谗言生长的泥土。所以说他是谗言发生的媒介。
同样地,一个人喜欢听恭维的话,这就变成他的弱点。大部分人都喜欢听别人赞美自己,但是,如果所赞美的是事实,那便是本当如此,没什么可喜的;假如所赞美的话超过事实,这就是虚假的话,当然更不值得高兴了。因为虚假的言语而沾沾自喜,就很糟糕了。别人一知道你爱有此癖好,就来个“投其所好”,谄媚逢迎,骗得你团团转。因此,喜欢听虚假的话的人,是很少不受人愚弄的。
169、人胜我无害 我胜人非福
[原文]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
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译文]
他人胜过我,则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他便不会在心中对我积下什么妒恨。我胜过他人,倘若遇到心胸狭窄的人,恐怕会有难以预测的灾祸发生。
[赏析]
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可以说是争斗的根源,人之所以有自卑和自大的心理,便是从这里发生的。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做一些未必适合自己的事,他人也同样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任何一种竞争,到了超过双方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十分痛苦了。很少有人相信,真正该超越的是我们自己。争强斗胜,败了不足悲,胜了不足喜。败了或许反而能“明哲保身”,胜了却反招不测之祸,因为别人心有不甘,蓄意报复。倒不如以自己为竞争的对手,一日比一日充实,一年比一年长进,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上层楼,岂非自求多福?
170、闭门是深山 读书为净土
[原文]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译文]
关起门,就像住在深山中一样。能读书,则处处都是净土。
[赏析]
将门关上,没有任何人来干扰,那种感觉,就好像住在深山中一般。深山不在远处,而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时空。有时,甚至连有形的门都不需要关,便能享受如处深山的乐趣。
好书之中固然有十分令人喜悦的境界,但是,书中的境界是由我们的心灵产生出来的,可见我们心中有更可喜的境界。佛家讲投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阿弥陀佛凭其悲愿所形成的。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块净土,当我们眼见形相之时,心中却无形相;耳听声时,心中无声,鼻嗅香时,心中无香;舌尝味时,心中无味;身触觉时,心中无触;意思想时,心中无法;久而久之,便达到一种不动心的境界。然后,我们便能使感官和意识不与外界相勾结,而达到一种清明的状态,所有念头都不再生起。当这种境界稳固之后,我们面对任何事物,都能以一种清净而无染无着的思维去处理。无论在何种喧嚣的环境,都能保持心中一片最明澈的净土,不受任何干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深山吧!住在深山,还未必有这种绝对宁静的心境呢!
171、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
[原文]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译文]
想要领悟圣人的胸襟气质,必须在自己内心一尘不染的时候观察才会明白。
[赏析]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释迦牟尼则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见所谓的圣人,乃至于佛,每一个人都做得,都有成为圣人和佛的潜力。但是,大部分的人在世事中流转,以致心智昏沉而蒙昧,无法静下来面对自己的生命。
圣人的本性和我们的本性是相同的,圣人就像金矿中已提炼出来的金子,而我们则是包容着许多杂质的矿物。倘若我们要像圣人一般成为珍贵的金子,就必须把心性中的杂质除去。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能做到,便能由改善自己,进而改善别人。禅宗慧经禅师有一首偈是这样的:“清清净净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万万千千都失觉,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但是,大部分人不是不敢承当,就是不肯承当。
172、成名穷苦日 败事得志时
[原文]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译文]
一个人成名往往是在过穷苦日子的时候,失败则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
[赏析]
人在穷苦之中,比较容易立志向上,因为,困难的境况,正足以激励自己,所以,往往会不断地努力来充实自己,就像种籽在黑暗的泥土中,为了见到阳光,便不断地吸收养分往上钻。终有一天,它会冲破泥土,发芽抽枝,开出最美的花朵。
然而,人在成名之后,就容易志得意满,也失去了贫穷时那股冲劲。再加上成功之后,外界增加了许多引诱,以至于能力不断向外耗散,却没有增加。此外,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如果不懂得收敛锋芒,太过于炫耀,结果反而会招致失败。
173、让利又逃名 才是真君子
[原文]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译文]
将利益让给他人,比和他人争取利益更为明智;逃避声名比求取声名更为聪明。
[赏析]
与人交往或共事,利益往往是大家争执的起因。每个人都想获得较多的利益,也因而失去珍贵的友谊,或是做人的立场,甚至丧失人格。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宁可少得一些利益,而不要伤了彼此的友谊与和气。利字旁边一把刀,可能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争名逐利者,应引为戒。
声名使一个人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但是,众人的眼光也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将一个人牢牢地捆住。因此,明智的人逃避声名,就好像美丽的禽鸟逃避猎枪和罗网一样;否则,一旦被捕获,就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所以,“逃名巧于邀名”。
174、求福速祸至 安祸速福至
[原文]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安分速祸,将自得福。
[译文]
过分地求福,往往将使祸事突如其来;对于突如其来的灾祸安然处之,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赏析]
祸事起于过分贪求,而福事却存在安分守己之中。比方吹一个气球,吹得太胀,它就会爆炸;能适可而止,它便冉冉飘升。因此,一个人过分求福,不但连原有的福分会失去,甚至招来更大的祸害。而对于突发的灾祸,则不要太过惊慌:就像走在危桥上,如果太过害怕而手忙脚乱,很可能就会掉进激流中。所以,祸福相倚,虽难预料,但也看人是否能自守福分。
175、看书不可拘旧 学理不要盲从
[原文]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译文]
看书贵在能将书中的道理融会贯通,不可受旧学说的限制而不知变通,也不可对新学说还未了解就盲目信从。
[赏析]
书是人类运用心灵、观察外界种种现象,以及对人类自身反省的纪录。根本上而言,人心才是一切知识发生的根源。各种学说,目的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命,但是,任何学说都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意义。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及人类客观环境的变迁,它可能不再适用于人类。同时,这些学说可能有错误,而对人类本身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
学说的新旧对于其真确性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也许在旧学说中,我们发现了人性中比较基本而长久的东西,而新学说有时反而像走入迷宫,使人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了。因此,改善文明和人性的出发点――“人心”,成为最重要的学问。就这点而言,现代人做得未必比古人好。一切书中的道理,都比不上人心的改善,人具有使自己幸福的智慧和能力,但却不知好好掌握。
176、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音
[原文]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译文]
与人下棋不如观人下棋,观人下棋不如自己鼓瑟,自己鼓瑟又不如听人弹琴。古人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这句话是很可以相信的。
[赏析]
下棋难免有杀伐之气和得失之心,不如旁观者清。观棋不语真君子,眼看兵死马亡的,不说又如鲠在喉,说了又惹人厌,不如自个儿去弹瑟。但是,瑟音凄切,弹来寂寞,倒不如听人弹琴。
然而,弹琴是有心弹呢?还是无心弹呢?听琴又是有心听呢?还是无心听呢?不管有心无心,又岂在弦呢?有弦琴以有心听,何若无弦琴以无心听,更能解琴中真趣呢?世事如棋不足观,人心如琴不可弹,谁又能解“人间”这张无弦琴的真意呢?
177、假戏假作 真戏真作
[原文]
伶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很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译文]
唱戏的扮成古人,代替古人讲话,代替古人笑,甚至替古人生气,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就仿佛如此。唱戏的在戏台上很像古人,但是一下了戏台,又恢复伶人的身分了,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又和这点很相似。假使让古人见到现在的读书人,真不知他们要如何生气,如何发笑,如何讲话了。
[赏析]
这里虽然是批评读书人写文章不该像演戏的人,仅是模仿古人,但是,如果我们以同样的观点来看人生,就是这么一句话:“生命应该由其内容来决定其角色。”
无论把人生的过程当作一篇文章,一首诗,或者是一出戏,当我们在模仿他人,或是不经思索就接受一种生活模式时,是否已陷入了虚伪的生命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与自己真正的内在完全不符?我们是否真正反省过自我的生命,才选择了这个角色?还是让角色来选择我们,自己如同伶人一般,为别人哭,为别人笑,为别人生气呢?
178、一言济人 功德无量
[原文]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读书人贫穷而不能在物质上救济他人,但他人遇事糊涂迷惑之处能够用言语来点醒,或是他人遇到危难之时能用言语来解救,都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
[赏析]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是一种惠而不费的东西,智慧更是千金不易的宝贝。读书人也许在物质上无法提供给别人很多的帮助,但是,在言语和智慧上,却可以贡献给别人无尽的宝藏。
在物质上救济人并不困难,救济人的心却很不容易;用车子载人一段很容易,为痴迷的人指引一条光明的道路却很困难。读书人在物质上也许并不富足,但是,在心灵上应该较一般人更为明智。他应该在生活和生命的智慧上,让自己成为一座灯塔,帮助众人过更和谐圆满的生活。
179、闲要有余日 读书无余时
[原文]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译文]
夜晚是一天所剩余的时间,雨天是一月所剩余的时间,冬天是一年所剩余的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来往较不频繁,正好用来专心读书。
[赏析]
夜晚读书,神志较为清静。因为,一日之事已毕,白日种种纷乱的念头,都已平息下来,无人打扰,正是最好的读书时间。下雨天时,人们多半不喜出门,有的人因雨而感到烦躁,然而,聪明的人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读书,此时惟有雨声相伴,更使人心无旁骛。岂非读书最好的时候?
冬日天气寒冷,在寒气中精神更为清楚,此时读书理路甚为明白,所以最为适宜。懂得由书中汲取乐趣的人,夜晚、下雨天、冬日对他而言,都是可爱的时光。不懂得读书的人,夜晚感到无聊,下雨天觉得烦躁,冬日就干脆提早钻进被窝,真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180、简傲谄谀不谓谦 苟薄不可谓明大
[原文]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且不可谓宽大。
[译文]
不可把轻忽傲慢视为高明,也不可将阿谀谄媚视为谦逊,待人苛酷不能称之为严明,待人苟且不能称之为宽宏。
[赏析]
有很多德性极容易为人混淆,不可不辨明。像人们往往以待人傲慢,来表现自己高人一等;把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的人,当作是谦虚的人。事实上,高明在于内涵,而不在外表;谦虚出于真心,而不出于假意。真正有内涵的人,绝不轻忽傲慢;真正谦虚的人虚怀若谷,并不对人阿谀奉承。
有人误把待人苛刻当作严明,又把人格卑贱视为心胸宽大。实际上严明并不失宽大,宽大亦不失去做人的原则。苛刻不过是自私和残忍,卑贱则是毫无人格,所以,苛酷的人践踏他人,卑贱的人则是自我践踏。
181、运笔之先 胸有成竹
[原文]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译文]
画家的灵妙之处,全在下笔前的构思之时。此时如有一点杂念,便无法将神妙之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善于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便是最美妙的言语;善于讲话的人,所讲的话便是最美好的篇章。古人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我认为,最好的画如诗一般,能不尽地倾诉;最好的诗如画一般,能无穷地展现。如此,诗和画才算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赏析]
画家要下笔绘一幅画之前,必先沉思静虑,默想要表现的心灵世界,如何采撷酝酿在心灵中的风景,如何在贴切的安排中达到尽善尽美。画家画的是“意”,色彩和形相乃是他表达心中“意”的工具;倘若他在下笔之前,没有将感觉和心灵提升、纯化至某一境界,他所绘出来的画,就会有不协调的杂质出现。
画是空间的艺术,而诗是时间的艺术。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看法,真正的诗和画是时空兼容,甚至超越时空的。诗和画的神妙处不完全在诗、画的本身,而在它的画面、文字之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是此理。
182、云霞青松作我伴 一壶浊酒清淡心
[原文]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译文]
连续数月独居,虽然一屋子的冷清,但是,却有浮云彩霞作我的伴侣,青松当我的知心。空闲时,老年人会带着幼童过来拜访,这时,我便以一壶浊酒、一盘大芋招待客人,聊的都是一些家常,而不谈及市肆方面的俗事;聊得尽兴了便告辞而去,也不须起身送客。如能这样过一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赏析]
有的人认为,生命并不需要多彩多姿,只要宁静安祥地过,这种人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慢慢地流。生命在平淡中有平淡的美好,这是生活在激切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活得激切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要流向大海。只要有自己生活的境界,不见得要与别人共流。溪流虽小,载得动孩童的纸船,也映得清老年人的白发,岸边的青松和天上的云彩,最能明白这水一般自在的心境啊!
183、耳目宽时天地窄 争务短时日月长
[原文]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译文]
耳目用得太多,便会觉得天地狭隘。将争名逐利的事务减少,则时间便会变得清闲而悠长。
[赏析]
许多事情,听了还不如不听;许多世态情状,看了还不如不看。我们要有盲者和聋者的智慧,去听那无声之声,见那无色之色。当我们倾耳去听,极目去看时,我们所听所见都是有限;当我们闭目去看,掩耳去听时,我们掌握了无限。
184、闲居家中 神游外物
[原文]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译文]
在江边和溪岸的石上曲着双腿而坐,聆听水声,时而声势浩大,时而低如耳语,就好像一首大自然的乐曲一般,不禁令我怀疑是否有湘水的女神,在水中弹奏她的琴瑟。
[赏析]
湘灵只鼓瑟给伫足江边溪岸的人听吧!因为,只有他才聆听得到大自然神妙的乐音。他神清气定,内心宁静祥和,物我合一,登高山则能听高山的雄伟呼唤,临溪流则能闻溪流的喃喃私语;甚至闲坐家中,也能神游物外。只要我们凝神感受大自然的乐音是无处不在的。
185、徒号书厨 终非名饮
[原文]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
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译文]
有爱读书的癖好,却无所取舍和选择,这种人不过像书橱罢了。只具备饮酒之名,却不懂饮酒含蓄的意味,终不算是能饮之人。
[赏析]
读书而无拣择,便是对知识毫无主见了,就像一个书架,你放上什么书,它便容纳什么书。读书即使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总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吧!像朋友,有的人可以成为知己,有的人却很难沟通。虽然说各种书都应该去了解一下,但是,并不表示书中讲的都要照单全收。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经过智慧的关照和批判后,才可以决定哪些观念真正具有价值,值得我们采纳;哪些只不过是心智的残渣,应该丢弃。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一本书对他而言都像渡河的木筏,既然渡过了河流,就该舍筏登岸,有谁会在上岸之后,还拖着竹筏过日子呢?毕竟一切书本所教导我们的,是应该如何把生命过得更好。如果,我们能阅读生命这本大书,并能由其中获得智慧,那是胜过读任何书的。
饮酒的意趣不仅在酒的本身,就像画有留白,诗有无言之美,酒亦有酒外情趣。世人饮酒往往是饮得烂醉如泥,以为这才叫饮酒。名士饮酒却仅仅沾唇,或是嗅嗅酒气便已微醺,未必一定要入口,更无需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昏乱。
186、美酒一饮题花落 清爽快意在天堂
[原文]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谴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译文]
听到鸟啼,见到花落,心中有所领悟而感到十分欢喜,立刻教小僮带着酒瓮买回白酒,以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马上取来诗卷迅速读过,当作下酒的美味,这时胸中清爽快意,仿佛不在人间。
[赏析]
乐趣并不在远处,就在眼前,人们往往舍近求远。生活完全看自己如何安排,最可怜的是那些拥有金钱,却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忧苦的人在山间海涯追寻青鸟,却不知青鸟就在他的窗前,人是多么地昧于追索,而寡于欢乐啊!快乐从来未曾躲着人,只是人们无心体味快乐。
187、妙于天成 坏于人造
[原文]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译文]
古今的名山胜景,其绝妙之处大多在于天然生成,却往往被人造的景观所破坏。
[赏析]
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人没有权利去破坏它。山林的美好,不仅在其生命的自然,同时也在其远离人类的种种恶习气,然而我们看看,我们现在还有几座干净的山?人们愚弄自己的智慧不要紧,他还进一步侮辱了自然。把飞鸟赶出山林,把游鱼驱出溪流,把海洋变成毒药,把野兽囚在铁笼,这都是伟大的人类做出来的事。人真的是天之骄子,更不愧是万物之灵了。
188、清闲无事 坐卧随心
[原文]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
[译文]
清闲自在,要坐要躺随自己的心意,虽然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却觉得滋味浓厚。至于那些忧愁烦恼而患得患失的人,整日都在繁务中奔波劳碌,虽然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美味,却有万种愁苦。
[赏析]
人贵适意,不适意则无快乐可言。最傻的是那些拥有一切却不懂得享用的人,最聪明的是那些什么都不拥有,却享用一切的人。那些身上穿的是锦衣,口中食的是玉食,心却不知道遗失到哪里去的人,和木头人有什么差别呢?
不拥有一切的人,即享用一切。因为拥有,不仅是你拥有事物,也被事物所拥有,一旦有太多事物缠身,就会失去了自己。不拥有而享有,才是生活最高超的技巧。
189、舞蝶游蜂 落花飞絮
[原文]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
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译文]
蝴蝶款款飞,蜜蜂急急舞,它们忙碌中有着闲情,闲情中又显得忙碌。繁花凋落,柳絮飞扬,这样的景色中有着难言的情意,这难言的情意便隐藏在如此的景色之中。
[赏析]
蜂蝶是在翩翩飞舞呢?还是在忙碌的工作呢?人有这般的闲情吗?我们很难将工作和闲情合而为一,蜂蝶却很有办法哩!
我们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经验,就像花一般悄悄地凋落。看着落花,我们心中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们:“过去了,过去了……”是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满天的柳絮一般,随风飘逝。
190、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士隐岩穴祸焉至
[原文]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鱼潜深渊,网钓不及;
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译文]
鸟栖在高高的树枝上,弹弓难以打到它;鱼潜在水深的地方,鱼网难以捕获它;有学问的人隐居在岩窟里,祸害哪里会降临到他身上呢?
[赏析]
在古代,假如想逃避祸害兵乱,只要隐居就好了,甚至可以像桃花源记中的人,避上千年,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在现代世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士无可隐之岩穴”了,一旦发生祸乱,面临的是整体绝灭的困境,无人可以幸免,也无人可以逃避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不再是隐居岩穴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岩穴底下遍布的炸药移去的问题;不是个人祸患焉至的问题,而是整体人类祸患焉至的问题。祸患在哪里呢?祸患就在人的心里,就像“桃花源”也在人的心里一样。
191、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原文]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陶情杯酒,寄兴篇咏;
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译文]
在尘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迹。眼光却超出世间的物累,在酒杯中得到了无比的乐趣,在诗篇歌咏中寄托了自己的意兴,暂且隐匿自己的声名,只在精神上与古人为友。
[赏析]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层面,他的世界便无比地开阔自由,不为尘世所牵缚。陶情于杯酒,寄兴于篇咏,精神的醇酒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只看你饮不饮得。若是饮得,便是醍醐,便是甘露。同样地,无形的篇咏,藏于天地,亦藏于微尘,只看你会得,会不得;咏得,咏不得。若你咏得,宇宙便是无边的诗篇;若是会不得,便化一颗玲珑心成顽石,五色笔作秃笔,终不能体会风行水面之纹。
能为友者,固不在形迹;能显名者,亦不在一时。一时名声,徒扰人心;以形为友,总不知心。精神本无时空的界限,展开古人充满智慧的文章,与之神游,总比见到眼前虚情假意的人要好得多。名声能显耀一时,未必能显耀千古,无论一时或千古,总以此心无碍,不受束缚为要。
192、五夜鸡鸣 一觉睡醒
[原文]
五夜鸡鸣,唤起窗前明月;
一觉睡醒,看破梦里当年。
[译文]
五更天时,鸡啼声将睡梦中人唤醒,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窗外。我由睡梦中醒来,憬悟到当年种种就像梦幻一般虚无。
[赏析]
一夜梦中,有多少昏乱,多少追逐?多少得到的欣喜,和多少失去的悲伤?有时梦中微笑,有时泪湿枕被,有时梦里惊慌,有时梦锁双眉,这种种纷乱的梦境,都被一声鸡啼所惊醒,醒来只见窗前明月高悬。想起梦中的一切,望着枕上的泪痕,不禁哑然失笑。
是的,当年的爱恨纠缠,难分难舍,到最后难分的终究是分了,难舍的到底也舍了,如今想来,无非是梦。就像一出戏,由于演得太入神,竟在台上哭得涕泗纵横,下得台来,才想到原来是戏。但是,有人已经忘了这是戏,只好永远不停地演下去,演了一出又一出。也许,只有将戏院所有的灯光都打开,他才能觉察到粉墨的虚伪性;将所有的剧本都撕毁,他才能憬悟剧情的荒唐。
193、扇风不如清风 井水不及甘雨
[原文]
取凉于扇,不若清风之徐来;
汲水于井,不若甘雨之时降。
[译文]
以扇子取凉,不如慢慢吹拂的清风。到井中汲水,不如上天及时降下的雨水。
[赏析]
毕竟,大自然所能做的,比我们多得太多了,而且做得更好。我们无法使地球运转,无法使海洋律动,甚至山谷中的微风,我们也无力使它发生。
当我们以扇子取凉时,我们渴望的是清风;当我们汲水于井时,我们盼望的是甘露。当清风来时,我们便捐弃了扇子;当甘霖降下,我们便不再提动井绳。人类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补救自然所不肯给予的,当自然给予时,人类还复何求呢?
194、月榭凭栏凌缥缈 云房启户看氤氲
[原文]
月榭凭栏,飞凌飘缈;
云房启户,坐看氤氲。
[译文]
月光下倚靠着高台的栏杆,心思早已飞向那恍惚有无之境。打开山居的门扉,坐看山间弥漫无尽的云烟变幻。
[赏析]
天上明月,照尽无边的山河大地,无边的世间梦境。独立高台,瞻望明月,这人间的情意何时能尽?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又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真的,到底有几人能乘月归去呢?然而“千江有水千江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呢?
静静地坐着,看那山间升起的烟云千变万化,没有一刻停留,难道我们真要看到烟消云散才肯相信吗?
195、莫惟学文而离道 勿以取艺而弃德
[原文]
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译文]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剩学文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弟子求学的次序,现在只剩学艺了。
[赏析]
文代表知识,行代表行为,忠、信则是品性上的修养,这四者涵盖了由内到外的全部,是孔子教导学生的科目。然而现代的教学则不然,仅注重外在知识的获取,较之孔门只是初步,所以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运用知识,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性,也不明白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知识在他们手中,就像将军车交在不会开车的人手中一样,只会一路撞死人。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为学的次序。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言,这六者必须以前面的志道、据德、依仁为本。道是一切学问所由生的,仁德是一切行为的根本,艺则是用来娱乐自己的工具。只取艺而弃道、弃德,可说是将一个人的心和脑去掉,只要他们的四肢。如此怎能追求真理,创新学问,循则做事,不过是个会动的木偶罢了。
196、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技末之学无益身心
[原文]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
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译文]
一些不经意的过失,却可能干部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留意刑法,以免出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益处,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注重枝节。
[赏析]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刑可以作刑法,亦可以作礼法解。意思是君子念念都江堰市在礼法仁义上,而小人则处处想到小惠利益。人的行为很容易有过失,倒不一定是触犯法令,因此,要做到行不逾礼,必须时时规饬自己的身心。若是心不怀刑,往往会怀惠循利,顺从私欲,一不留下心,便要犯下过失,而使自己后悔,所以,君子心中总有一个法则在自我约束,避免像小人那般胡作非为,肆无忌惮。
所谓技末之学,是指对一个人的身心有所助益的学问。现代许多人书读得多,却无法治理自己的心,控制自己的身,往往让自己的心迷乱,投掷在声色犬马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都是因为不能务本,专事学习技末学问,不知为自己订立目标,只知放纵身心的享受。学问之道先谈修身,能将自己的身心掌握住,才能谈到其它。
197、士知学恐无恒 君子贫而有志
[原文]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
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译文]
读书人既知学问的重要,就只怕学习之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赏析]
有人讨厌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求生,学到一定程度,能混口饭吃也就够了。读书只为充颜面,出国是表示自己毕竟也留过洋。知学,乃是知道学问本身的重要性,既不是为吃饭,也不是为颜面,而是感到读书有助于对生命的拓展,理想的推行。这样才会学无止境,才是知学。知学之后还要有恒心和毅力,否则徒然知道学问重要,却无恒心去追求它,也是无用的。追求学问的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能从学问中得到趣味,那么即使不让你读,你也会偷偷地去读,恒心、毅力自是不待求而有了。
孔子在陈绝粮,子路很生气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的时候吗?”孔子顺答说:“君子固然免不了有穷的时候,却不像小人穷的时候,什么无耻的事都肯做了。”事实上,君子往往穷的时候居多,因为他不取不义之财;小人却富时候居多,因为他不问事理,只要有利可图。
穷并不可耻,只要穷得有志气,有节操,不做可耻的事。然而现在人的观念却是“笑贫不笑娼”,因此,社会上,肉体不为娼,行为却如娼的人不知多少,不穷而滥,连小人都不如的更是不计其数。
198、用功于内者心秀 饰美于外者心空
[原文]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译文]
内在努力,追求进步的人,必然对外在事物没有苛求;外表装饰,只图好看的人,必然没有什么涵养。
[赏析]
在心灵和修养上谋求进步的人,对于外界环境的美丑好坏不会计较,对于他们而言,生活简单便是好,因为他们内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求。有的人以为内在的精神生命太过理想,太过虚幻,其实并不如此。内在的精神生命往往较一切外界的事物更贴近我们的生命,而且更真实,即使是富人依然要过精神生活。它并非纯是虚幻的,不因外界现实的好坏而受到影响。如果它被影响,也是我们让它改变的。它是我们自我可以掌控的能力,有了内在的生命,就不会太执著于外在的粉饰。因为在他心中的美好,又岂是外表的美好所能比的呢?
至于太过于注重外表修饰的人,往往内在缺少真实的天地。这么说并不是反对外在美,而是内在有真实生命的人,不会过于注重外表,以至到了超越自然而至于废寝忘食的地步。注重外表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对自己不信任,一是相信别人注意的只是自己的外表。追根究底,这两种情形都出自于内在的空虚。内在充实的人,他喜欢玫瑰,也不厌恶野草,因为他在玫瑰和野草中都看到了生命,但是他却无法从脂粉上看到生命。
199、盛衰之机贵人谋 性命之理求实用
[原文]
盛衰之机,虽关运气,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
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译文]
兴盛衰败,虽然有时和运气有关,但有心人一定在人事上求得完善。有关天命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追求这方面的学问,定要能够实用。
[赏析]
所谓运气,无非是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不是我们所能选择,或加以改变的,但是属于人和的方面,却是我们所能努力的部分。天时地利的变数是固定的,而人的变数却可由零到无限大。如果天时地利都在极佳的状况,而属于人和的部分是零的话,所得的结果仍然是零。反之,人的努力无限大,即使运气不佳,所得的结果至少也不会是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去做毫无希望的事,那么也要有“为而不有”的胸怀才是。天下事本难预料,有些事看似顺利,做时却困难重重;有些事看似无望,做时却左右逢源。总要尽人事而听天命,若连人事都不尽,十之八九是要失败的。
性命之学,不可完全走到崇尚玄虚的境地。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所以驭器,器所以用道。就如人有精神肉体,不可偏废,若是偏废便不成人形,也不成有生命之物。学问亦是如此,无论偏于形而上,或偏于形而下,都是一种不平,用之会走向无生机的状态。必须两者并重,才能活泼地生长,不致空洞而死滞。
200、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
[原文]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
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译文]
像曾子那样愚笨的人,却能明白孔子之道而阐扬于后;可见天资并不足以限制个人;像颜渊那样贫穷的人,却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乐,可知境遇并不足以困住一个人。
[赏析]
朱子以《大学》为曾子所作,而《大学》可说是儒家思想最精粹、最有系统的一篇文章;《中庸》为子思所作,而子思又是曾子的弟子,由此可见,曾子是真正能将孔子一贯之道传下来的人。
然而曾子在孔门弟子中是属于愚的,可见资质并不足以限制人,人最怕的是自己限制自己,而不肯努力,那就真无法改善补救了。
人的快乐有依于环境,也有不依于环境的,如果一定要万事皆备,又有东风吹得百花开才能快乐,那么人生真的难得几回乐了。事实上,心境自由就是快乐;像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便是因为他的快乐并不依附在外界的环境上,而是由内心自生的。虽然其中有知命乐天的成分,但是生命本有的快乐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并不因环境而改,亦不因学问而生。只要每个人不缘外境,放下万虑,便可感受到这种快乐。这种快乐既然不是得之于外,所以也不会失去,只要每个人反求自心,便可见到。
201、敦厚之人可托大事 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原文]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译文]
忠厚诚挚的人,才可将大事托付给他;因此能使汉朝安定的,必是周勃这个人。言行谨慎的人,才可能建立大功业,因此能使汉室复兴的,必是孔明这个人。
[赏析]
周勃为人质朴刚毅,而又老实忠厚,这种人之所以可以托以大吉,是因为他不会变心。人的心意是很难捉摸的,若是心思灵活,而又不够老实,往往在政治上成为两头倒的墙头草,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人。所谓可以托大事,是表示他不会出卖自己。因此,无论是交朋友或是纳部属,都需要像周勃这样忠厚的人。然而,汉高祖那样称赞周勃,其中却有很深的政治意味在里面。
至于“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这是以孔明来作例子。事实上,孔明辅佐刘备,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他的神机妙算,以为非常人所及,若是仔细推究起来,无非是他谨慎过人罢了。为大事最需要谨慎,一步都错不得,往往一步之差,全盘皆输。孔明便是掌握了这一点,再加上他原有的智慧,所以才能助刘备成三分天下之局。否则以刘备一无所有之身,凭什么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并立呢?
202、已成之祸难以救 难宥之罪不能保
[原文]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
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
[译文]
像汉高祖如此大略的帝王,明知死后吕后会杀他心爱的戚夫人,却无法挽救阻止,乃是因为祸事已经酿成了。而如陶朱公那样足智多谋的人,明知他的长子会杀害其次子,却无法加以保全,是因为次子的罪孽本来难以原谅。。
[赏析]
汉高祖雄才大略,能取天下,却不能阻止吕后杀戚夫人,一方面虽是高祖已死,无能为力,其烈逾火,其毒胜鸩,乃有吕的为天下至残之事,出乎常人想象。由此可见,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便是潜藏在人心的仇恨。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如汉高祖那样力足以平天下之人,也不足以阻止家庭惨祸的发生。
范蠡的智慧是有名的,他能在佐越王灭吴之后及时隐退,可见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然而当他的次子在楚国杀人,他已知让长子带金救赎,很可能会因惜金而误事,却不出面阻止,由此可知他并不十分想保全次子。因为就情而言他当救次子,然就理而言杀人本是难恕之罪。长子由于年轻时深体父亲创业之艰,所以惜金,却导致次子被杀,这又岂是长子所能想得到的?因此,有些事并非斤斤计较、太过精明,就能办得好的。
203、处世以忠厚 传家得勤俭
[原文]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译文]
为人处世,应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榜样;而以勤劳俭朴传家便是最好的了。
[赏析]
忠厚二字可以分开来说,在社会上做事最重要的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尽己之心于工作,这就是就“忠”而言,而“厚”是待人敦厚。既不欺人,又能宽待他人,这是在人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完善地步。“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要以忠厚作为标准方可。
至于要家道历久不衰,既不在留多少财产,也不在留传家宝物,真正的传家之宝,惟有“勤俭”二字,留任何东西给子孙,他们都可能花费殆尽,只有学得勤俭的美德,子孙才可永世不致困窘,较之万贯家财,实在更为可靠有效。
204、即物穷理 反省己心
[原文]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译文]
朱子注《大学》《格物致知》一章时,特别加以说明,只怕学人误解而入虚无之道,所以要求穷尽事物之理,目的在维护孔门正教。王阳明取孟子良知良能之说,只怕学子徒会背诵,所以定要他们反观自己的本心,这是为了挽救那些只知死读书的人。
[赏析]
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要穷究事物之理,这是就知道而言,也是依经验而论,是指后天之学,而非先天之性。阳明取孟子“格君心之非”一句,而认为“格者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又主:“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指先天之性。
朱子之说注重大学之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乃是彰明要先穷尽事物之理,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并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就学问之用而言,所以不落虚无。而阳明之说乃是治朱子这说的末流,欲使学子返死知识于能辨能察的本心,然而王学末流亦不免流于虚无。
事实上,孔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镜不明,不能照物;心不照物,明而无用,心物本是合一。朱学王学都在阐扬孔门圣教,而末流不察,流于偏重,乃有徒诵,虚无之弊,本非圣贤有差,是学人执取有误。
205、善良淳谨人人喜 浮燥凶恶人人厌
[原文]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
我见人淳谨,则爱,见人浮燥,则恶;此可见浮燥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淳谨?
[译文]
别人说我善良,就很喜欢;说我凶恶,就很生气。由此可见,凶恶不是好名声,所以应当立志做个善良的人。看到别人淳厚谨慎,就很喜爱;心浮气燥,就很厌恶。由此可见,心浮气燥不是优秀之人,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淳厚谨慎的人呢?
[赏析]
别人说自己善良就高兴,说自己凶恶就发怒,可见善良不仅别人喜欢,善良之名自己也欢喜;凶恶不仅别人讨厌,自己也讨厌。那么为何要做个凶恶之人,而不做个善良之人呢?很多凶恶的人以为自己善良些就会为人所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是自卑感在作祟。你伸手向人,他就和你握手,你拿枪指人,他人自然要拿枪来对你。善良并非软弱,而是不恶意地侵犯他人,何不立志为善良的人,让他人欢喜,也让自己高兴呢?
醇厚谨慎自己看了喜欢,浮燥之人自己看了讨厌,但是别人看自己是醇谨还是浮燥呢?浮燥则难办事,所以说浮燥非佳士。如果在别人眼中自己正是一个浮燥之人,岂不是连自己都难以喜欢自己吗?那么何不做一个让大家都喜欢的醇谨之士呢?
206、处事宜宽平 持身贵严厉
[原文]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
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译文]
处理事情要宽厚平和,但是不可因此而松懈、散漫。立身最好能够严格要求,但是不可过于激烈、急迫。
[赏析]
处理事情要不疾不徐,有条有理,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操之过急,往往漏洞百出,这是欲速则不达的结果。但是过于散漫松弛,则可能永远也不达。就像种田,拔苗助长,稻子必定活不了,然而不去管它,则会造成荒芜。所以处理事情既要有宽平的态度,又不可太过松散,才能将事情办好。
持身贵在严厉,但是也不可过激,因为人的身心都是有某种程度,最好保持一个弹性。对自己太松固然不好,对自己太严也有坏处。太松则容易纵容自己偷懒,终至一事无成;太严则身心无法承受,而导致身心俱疲。一定要在一种不偏不倚、中庸而平和的心境下来要求自己。人的身心就像机器的齿轮,不去转它要生锈,转的太过又要磨损。一定要在一种适度的力量下,才能使它既不生锈,也不磨损,而生产出许多有用的东西来。
207、天地且厚人 人不当自薄
[原文]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译文]
天上有风有雨,所以人造房屋来遮蔽;地上有山有河,人造车船来交通。这就是人能弥补天地之缺失,岂可无所作为呢?人有理性,天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其秉赋;人有形体,地以黍、稷、菽、麦、稻、梁六谷来养活。天地对人尚且优厚,人岂能妄自菲薄呢?
[赏析]
人可改造环境,使它适合自己的生存。天有风雨,正如人生之有风雨;地有山川,亦如人生之有阻碍。如果当初不造宫室,至今仍不免穴居野外,任凭风雨吹打。如果人不造舟车,今日交通又岂能遍于全球?生命中的风雨和阻碍亦是如此,需要凭自己的力量去趋避,使之通达。但是,要如何去造生命中的宫室和舟车呢?这就要看自己的所为了。
人心中有理性,仁、义、礼、智、信可说是天赋的美德,是天生的良知良能,充实在我心中。而在外的形体则有地上生出的六谷来养育,使人类的生命不致断绝,由此可见天地对人尚且不薄,人岂可自轻于天地之间呢?
208、知万物有道 悟求己之理
[原文]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
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
进食需箸,而箸亦悉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
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译文]
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可见人要活得好,一定要直道而行。贫穷本是读书人应有的,读书人不安于贫,便是违背了常理。吃饭需用筷子,筷子由人使用以选择食物,由此可以了解用人的方法。写字需用笔,而笔并不能使字美好,于此可以明白凡事反求诸己的道理。
[赏析]
人生来身体便是要往直的方面发展。如果坐得不直,佝偻驼背,不仅不方便,也是生理上的病态,会使生命的机能受到影响。人的心也是如此,若是邪曲不正,也会使生命变得驼背或是残废,甚至造成心灵的死亡。读书人不贪财,也不妄求非分,所以贫者居多。既慕圣贤之道,就要能安贫,若是不安贫,去求非分之财,甚而见利忘义,那就不是读书人了。读书人不能安贫,还不如生意人本分做买卖,至少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
进食要用筷子,要吃什么,全凭自己的心意加以选择,用人之方还在良心如何操纵。若是当用筷处却用匙,欲食肉时却向菜,便是自心不明,非匙筷之过。书法欲求好,并非笔之好坏所能左右,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产生极不相同的结果。若不反求于自己,再好的助手与环境,亦不能帮助自己创造出成功的果实。
209、遗德莫遗田 勤奋定有济
[原文]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存勤,定当有济。
[译文]
家中富有的人,将积聚的田产留给子孙,但子孙未必能够保有;不如多作好事,使上天眷念其阴德,也许可使子孙福分延长。家中贫穷的人,想尽办法筹措衣食,衣食未必能够充足;不如努力于自己的职业,以知民生的根本在勤奋,也许多少会有所帮助。
[赏析]
遗物给子孙,不如遗德给子孙。“广积承德,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者,正合佛法的因果之说。人生甚短,所见甚窄,积阴功泽及子孙,实是要子孙能承受其为善事的敦厚之心,如此自然不会胡作非为,而能保福分之长久了。
“一枝草一点露”,再穷的人只要肯勤奋工作,总是还能糊口的,只怕他如秋天的蓬草,到处不扎根,那么即使是一点露,它也承受不到。小草只要深根,总能活命,穷人而勤力于本业,在衣食上也是能过得去的。
210、揆诸理而信言 问诸心始行事
[原文]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
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译文]
言谈不可完全相信,一定要在理性上加以判断,看有无虚浮不实之处。遇事不可急忙去做,一定要扪心自问,看是否违背良心。
[赏析]
话入耳中,首先要用理性去判断它,看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如果它涉及个人,首先要以过去对这个人的印象来衡量,这个人是否会做这样的事?如果它涉及事情,就要以这件事的趋势和过程来考虑,看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经过这种考虑,觉得可以相信,再进步去证实和了解。不要随便相信谣言或是不实的话。语言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的话我们可以采纳,虚伪的话则置之不理,有关的就管,无关的就不管,总要弄清楚,免得被人利用了而不知。
许多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在心中加以斟酌。譬如这件事牵涉到哪些人,会不会损害到其他人的权益?这件事该不该自己去做?有没有逾越之处?更重要的是,做这件事会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让自己感到不安。这些都是事先要考虑的,如果冒冒失失地就去做,做完了才发现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害,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211、兄弟相师友 闺门若朝廷
[原文]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
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译文]
兄弟彼此为师友,伦常之乐的极致就是如此。家庭如同朝廷一般,由此可知家法之严谨。
[赏析]
兄弟相互为师友,是在手足亲情上再加上了师友之情。兄弟本是同根生,先天上已是不可分,应当相亲相爱,而在后天上,兄在人生经验上可以为弟之师,而弟又处处礼敬兄长,互为挚友。人间有种种情意,兄弟之情是少数最值得珍贵的一种。兄弟阋墙无非是既不能体念先天的血肉相连,又不能在后天互为师友,以致为一些小事而起纷争,可不叹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古时十分重视家教严格,因为这关系着子孙的贤与不肖,所以把家规与国法并列,以示其严。《后汉书、邓禹传》云:“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可见庭训家规,关系着家庭的兴衰,如同朝廷的律法关系着朝廷的盛衰一样,子孙的成败,不可不慎。
212、友以成德 学以愈愚
[原文]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译文]
朋友可以帮助德业的进步,人如果没有朋友,则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德业便难以有成。学习是为了免除愚昧。人如果不学习,必定昏庸无知,愚昧的毛病就不能医治。
[赏析]
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也是不同的,而且既无法看清自己,也无法看到自己的背面。交朋友不仅是为了寂寞,也是为了知道自己的缺点,明白世间各种不同的心灵。每一个人生命的经历不同,但是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生命。
朋友只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朋友可以增长我们的学识,拓展我们的见闻,但最重要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背面,帮助我们做一个更完整的人。同样地,我们对于朋友,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情分。
人之所以求学问,就是为了避免无知。无知通常与愚昧同在,愚昧对于事理而言是一种毛病,无知对于人间而言也是一种病,许多灾害出于无知,许多事情坏于愚昧。人求知识,便是给无知和愚昧吓怕了,所以要治愈它。不肯求知的人,就好像永远见不到阳光的土拨鼠一般,只能活在黑暗之中。
213、犯罪难逃罪 得财仍破财
[原文]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
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译文]
明明知道而故意触犯国法,岂能侥幸逃避制裁?平白取人财物,偿还恐须更加几倍。
[赏析]
暗犯国法,迟早会被人发现而受制裁,何况是明犯。明知违法而故犯,无非是权势之徒,或是意图侥幸。权势大者岂能大于一国之民?侥幸一时岂能侥幸长久?千夫所指尚且要死,何况一国之人皆弃。今日有经济犯逃亡他国,以为得计,终日躲躲藏藏,不能叶落归根,形同放逐。褴褛于他国檐下,一旦遣送回来,更是身败名裂,何来侥幸之有?
白得人财,便是不当得而取之,自己并未付出一点血汗,便拿了他人努力的成果。你白得,必有人蒙不白之冤,这种冤枉岂能不索偿的?社会上有公道,国家有法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正理。平白取人钱财,于理不合,于法不容。如果这是坏人对你另有所图,这财又岂是好消受的?只怕到时付出的代价比法律所偿者还要重呢!
214、浪子回头金不换 贵人失足损于德
[原文]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贵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
[译文]
浪子若能改过而重新做人,仍可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君子;高贵之人一旦做了错事,连庸愚之人也要嘲笑。
[赏析]
浪子回头,是向上,因此可以原谅;高贵之人失足,却是堕落,因此要遭到嘲笑。所谓“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不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这并不是说看人只看后半截,年轻时便可荒唐胡为,实在是看一个人是立志向上还是堕落。肯向上,无论他过去如何,总是值得嘉许;趋下流,无论原先如何高尚,都是可耻的。
“贵人失足”,“贵人”并不是指富贵,而是指品德而言。“失足”则是品德上有了瑕疵,做出于道德有损的事。浪子回头,可令天下人原谅;贵人失足却教庸愚人嘲笑。这是鼓励天下浪子要改过自新,勉励有德之人要坚持到底,否则回头于名无益,失足于德无损,又何必有浪子和贵人之分呢?然而贵人失足,也不妨早些回头,我们还是会原谅他的,因为毕竟他又向上了。失足可以爬起,只要爬起后不再失足就好。就怕失足后赖在泥浆里不肯爬起,或是不好意思爬起,那么令人笑死也是自讨的。
215、饮食有节 男女有别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译文]
饮食男女,是人之欲望中主要的。然而如果放纵它,使之凌驾于一切之上,则可使道德天理沦亡。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饮食有节度,男女有分别。
[赏析]
在人类的欲望中,最主要的便是饮食的欲望和男女的情欲。前者用以维持生命,后者用以延续种族。但是,人类更有精神的生命需要维持和延续。禽兽也有饮食男女,人类如果没有精神生命,和它们又有何分别?
所谓“人欲既胜,天理或亡”。因为无论饮食或男女,其对象都是有限的,而欲望本身却是无穷的。若是放纵这些永不能满足的欲望,去争夺有限的资粮和对象,很可能使道德沦丧,天理不彰。在人欲胜过天理的情况下,人很可能做出许多互相伤害、乃至于不仁不义的事。如此一来,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有仿佛禽兽啖食淫乐的行为,岂不可哀?
所以有德之士,必不使人类的人性沦亡,因此在饮食和男女上,都要有一个节度和限制。饮食只要续命即可,无需太过豪奢,男女则有婚姻作为法度。非三餐而食不合理,暴饮暴食亦不合理,非夫妻而合谓之淫,这些都是对饮食男女的一个法则和节度。如果社会上皆重饮食口腹而不重道德,男女奔而婚姻败坏,那么人性便要沦落了。
216、耐贫贱易 耐富贵难
[原文]
东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以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译文]
苏东坡《志林》一书说:“人生要耐得住贫贱容易,要耐得住富贵却难;在勤苦中生活容易,在闲散里度日却难;忍受疼痛容易,忍受躁痒却难。如果这些难耐的富贵、闲散、躁痒,都能耐得、安得、忍得,这个人必定是有相当修养的人。”我认为像这么精要爽直的言论,足以让人常常地体会,并适合朋友相聚时加以议论,以增添谈话的内容。
[赏析]
富贵而难耐者,在于不能安于富贵,欲求不尽。而贫贱既已一无所有,自然欲求就少,能自得其乐。人在勤苦中,生活被工作充满了,根本想不到其它的问题。一旦闲散下来,时间多了,如何将生活安排得妥当,就不容易了。因为勤苦时是被动的,闲散时却要主动安排。快刀斩麻易,抽丝剥茧难。痛之易受在于其明快,痒之难忍在于其犹疑不定。能在富贵中不失其志,在闲散中心有所安,在犹疑不定中不被牵引扰乱,必定是有相当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像这些吉光片羽的良言,可以在朋友相聚时作为谈话的题材,使彼此都欢喜受益,总比谈一些无意义的事要好多了。
217、澹如秋水贫中味 和若春风静后功
[原文]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译文]
我最爱《草庐日录》中的一句话:“贫穷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流水一般淡泊,静下来的心情如同春风一样平和。”读后觉得心平气和,这话真是含意深厚,耐人咀嚼。
[赏析]
秋水淡而远,反觉天地寥廓,贫中的滋味大致如此,因为本无所有,反于万物不起执着贪爱,心境自然平坦。不像富贵中人,宛如池塘百花喧闹,反生烦恼。秋天可见万物凋零之态,至此方见富贵如繁花总不长久。能不于春夏起执情,方能见秋水之美。如此才知天地万物全是平等。富贵与贫穷,便如夏塘与秋水,对于天地而言并无偏爱,只是人心自不平等罢了。
静可以澄涤万虑,烦燥恰如走在荆棘,不过全是幻影,我们原本处在和风吹拂的草原上,只是我们不曾发觉而已。草原在我们的心中,荆棘也在我们心中,荆棘是心潮被暴风吹起的风浪,而草原则是心湖静下来的景象,我们 要常静下来徜徉于心中的春风草原,而不要淹没在心中的烦燥漩涡里。
218、兵应者胜 兵贪者败
[原文]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译文]
敌人攻打本国,不得已而与之对抗,这叫做“应兵”。不得已而应战的必然能够得胜。贪图他国土地,叫做“贪兵”,为贪他国土地而战的必然遭受失败。这是魏相论兵时所说的话。然而岂只是用兵如此呢?凡是人事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也是这样。
[赏析]
止戈为武。兵者本是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无非是为了止戈。然而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以至于用武成了攻城掠地、胁迫贤良的工具。
尉缭子兵法有云:“兵者,凶器也;争得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这种为利而用武,旨在攻城掠地,以逞私欲的人,因为师出无名,故称之暴乱,也就是此处所谓的贪兵。有仁义之心的人,不忍心人民受到涂炭,不愿善人受到欺凌,因此一怒而起,欲以戈止暴,这叫做王师,也就是此处所谓的应兵。应兵所以必胜,乃是因为人心都是爱好和平的,崇尚仁义;贪兵所以必败,乃是因为人人都不愿被侵犯,受欺凌。大至国与国之间如此,小至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所以事情的成败得失,都要本着仁义去做。
219、险奇一时 常者永世
[原文]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
[译文]
凡是世上危险奇怪之事,不要去做,虽然有人做了而侥幸得利,那也不过是偶然罢了,不可将它视为常理。可以作为常理的,一定是那些平淡无奇的事,例如耕田、读书之类便是。
[赏析]
事之为奇险,必不为常有之事,若是经常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不足成险了。奇险之事若要成功,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作为奇险,必然没有前例可循,也没有经验作为参考。如果侥幸得利益,也非常久之事。例如海中寻宝,奇则奇矣,险则险矣,岂是日日可得的,又岂可作为一生事业的依靠?
一件事称之为奇,在社会上必无广泛用途,所以没有太多人将精力投注其上。人不可能永远住在高峰,而要住在平原亦是如此。登山家在攀登喜马拉雅山,或是探险家在深入蛮荒之后,必定回到人间,因为人间才是常道。奇险不同于走在时代的前端,奇险之事现在不足为常理,未来亦不足为常理;而时代之先端则是由时代常道中看到未来的趋向,所看到的仍是常道。读书和耕田是最平淡不过的事,然而正因为它是人类不可少的,所以到处可见,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难道有一天人类竟不需要食物来补充体力,不需要读书来增加知识了吗?即使未来科技发达,也不过换了一种方式来做同样的事罢了。
220、忧先于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原文]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此唐史李绛语也,其警人之意深矣,可书以揭诸座右。
[译文]
如果事前忧虑,事到临头就不会有忧虑了;如果事到临头才去忧虑,对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这是唐史上李绛所说的话。这句话警人意味深长,可以将它题在座旁,时时提醒自己。
[赏析]
许多事情如果不事先考虑过可能遭遇到的麻烦,而加以准备的话,等到做时碰到困难,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呢?一方面事情本身像流水一般是不停止的,时机稍纵即逝;另一方面,有些困难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解决,一时之间如何能将这些条件凑齐呢?通常当你把种种条件集中起来时,事情已经无法挽救了。
就如国防,如果一个国家在平时不在国防方面努力,作种种准备的话,等到兵临城下,再去削竹制弓,便太迟了,也许连竹子还须重新种下才有呢!我们经常可以在书中看到一些警句,足以作为日常生活行事的依循,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不妨将它写在座右,时时拿来提醒自己。
221、尧生丹朱鲧生舜 人贵自立贵自强
[原文]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至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广馀殃之理,似觉难凭。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灭;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贵自立也。
[译文]
尧和舜都是古代的大圣人,却生了丹朱和商均这样不肖的儿子;瞽和鲧都是愚昧的人,却生了舜和禹这样的圣人。若以善人遗子孙以德泽,恶人遗子孙以祸殃的道理来说,似乎有些说不通。然而尧舜的圣明,并不因后代的不肖而有所损;瞽鲧的愚昧,也无法被舜尧的贤能所掩饰。所以说,人最重要的是靠自强自立。
[赏析]
尧、舜生朱、均,瞽、鲧生舜、禹,这说明了贤达之人完全是靠自己。既使祖上无德,并不妨碍一个人成圣成贤;子孙再贤德,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愚昧。
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所有外界的力量,不足以影响到一个人向上的意愿。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的心灵也是不与他人共有的。自我成长只有自己能帮得上忙,自己的生命也只有自己能照顾,谁也不能替你找算,谁也不能代替你选择。一个跌倒的人,如果他自己不想爬起来,任谁去扶他都没有用,他一样会倒下的。因此人贵自立,他人是无法帮你立的。
222、静者心不妄动 敬者心常惺惺
[原文]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译文]
程子教人持静,朱子教人主敬。静是心不起妄念妄动,敬则是常保觉醒状态。由于心不妄动,所以能延长寿命;由于常保觉醒,所以能日有长进。求学的功夫在此,养生的方法也在此。“静”“敬”二字对人的益处太大了!学子能不在这两点上下功夫吗?
[赏析]
程明道云:“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又云:“人心不得有所系。”由此可知,明道先生所谓静,乃是指心不随物转的一种境界。无论环境如何喧闹,心还是静的。因为它“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即使万物流转,心也不随之流转。如此既能看清万物,又能流转万物。什么叫做“心不妄动”呢?就是“人之情,名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自私而用智……”因为自私用智,所以有所偏取,而不能见到事物的本然。
而朱子所谓的敬,在于“我自有一个明底事物在这里,把个敬字抵敌,常存个敬字在这里,则人欲自然来不得。”敬是一种持养的功夫,静是一种不动的功夫。能静,所以心不乱,始终明明白白,不生烦恼,所以能延寿。能敬,所以不昏沉,不死寂,日起有功而常保醒觉以应物,所以能自强。
宋明理学有许多地方受佛家禅宗影响甚深,静敬二字,岂止学者务之获益甚大,即是一般人,只要学得这两字,获益又岂少哉?
223、祸者福所依 福者祸所伏
[原文]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于龟从筮逆者,仍曰作内吉。从龟筮共达于人者,仍曰用静吉。是知吉凶在人,圣人之垂戒深矣。人诚能做内而不作外,用静而不用作,循分守常,斯亦安往而不事哉!
[译文]
古代占卜,以龟甲和著草为主要工具,因此一定要龟卜筮占皆同,才可称得上吉。如果龟著有一不同,或是两者都不赞同,那么事情便是凶险而无吉兆了。但是《尚书》洪范稽疑篇中,则对龟同著不同的情形,视为作内事吉祥;即使龟著占卜都与人意相违,仍说无所作为则有利。由此可知,吉凶往往决定于自己,圣人已经教训得很明白了。人只要对内吉外凶之事内行而不外行、对全与人意相违之事守静而不动,安分守己,遵循常道,岂不是无往而不利吗?
[赏析]
吉凶往往决定于人,再凶险的事,只要不去做仍是吉的。卜筮的结论都是一些简单的道理,然而当事人却想不到,或是明知而不肯听从。凶事的发生是人受了情绪的驱使,或是性格的影响。从易经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偏激、不走极端的人生观,因为它的原理是任何事都有转换的余地,只要能掌握变易之道,就能趋吉避凶。天下没有绝对吉的事,也没有绝对凶的事。趋吉避凶之道简单易行,就看你愿不愿意听从,并掌握动静的时机。
224、勤苦之人绝无痨疾 显达之士多出寒门
[原文]
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
[译文]
常用见勤勉刻苦的人不会得病,而显要闻达之士往往是穷苦出身,这也可看成是盈则亏,消则长的自然道理吧。
[赏析]
月盈则缺,缺尽而满。季节亦复如此,夏天生机到了极盛时,便要走向冬天的凋零,凋零到了尽头,又可迎向春天的生气。勤苦之人绝无痨疾,乃是因为其外在肢体不断消耗,因此,内在生机便源源不绝,正如月之由亏缺走向盈满的阶段。享乐之人四体不勤而犹进补,反而断了内在的生机,由内起了死意,正如月之由盈满走向亏损的现象。
显达之士出于寒门,因为寒门无所有,向上弥补的结果;富门出孽子,因为富门无所缺,尽量消耗的缘故。《易经》上否极则泰来,既济之后则为未济,都是综合自然现象而归纳出的人事道理。如果不走上盈满,就不会走上亏损之路;如果始终保有未济的心情,就不会有既济之后的“初吉终乱”,这往往是由我们的态度来决定的。人心可以决定事情的变化,而事情往往要看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所以会有不同的结果。
225、利己即害己 下人能上人
[原文]
欲利己,便是害己;
肯下人,终能上人。
[译文]
本想对自己有利,往往害了自己;如能屈居人下,终能高居人上。
[赏析]
很多事情所图谋的和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恰好相反。欲利己而反害己,乃是因为人人都想利己,而利又未必能满足每一个人,因此,在利之中必有许多争斗,人们常在未蒙其利时便已先受其害,或者已得其利,而祸害随来。因为既将可争斗的“利”纳入怀里,必然就要承受争斗。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前一句便是“肯下人”的意思,后一句便是“能上人”的意思。反过来说,“不肯下人,终不能上人。”万丈高楼平地起,盖楼房岂有不打地基的?不挖地基而盖的楼房,终禁不起风吹雨打而倒塌。如果不肯把自己放得低,好好学习,凭什么本领爬得高呢?没有人生下来就是成功的,那些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由低处经过了千辛万苦才爬到高处的。捱不住的早就下来了,还谈什么成功呢?
226、大孝单称虞舜 英才独颂周公
[原文]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译文]
古来能尽孝道的人很多,然而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乃是因为他能在孝道上为人所难为之事;古来有才能的人很多,然而独称周公之才美好,乃是因为周公之才以德为本。
[赏析]
能尽孝道的人固然多,但是像舜那般受了种种陷害,仍能保有孝心的毕竟少见。舜的父亲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死后,瞽续弦生了象,由于喜欢后妻之子,因此,时常想杀死舜。有一天,瞽要舜到仓廪修补,瞽从下放火烧屋,舜利用斗笠护身跳下逃生。瞽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时候,瞽和象趁机将井填实,舜从预留的孔道逃出,得以不死,瞽虽如此待舜,舜仍然孝顺他,并且友爱兄弟,若换了他人,早就因瞽“父不父”,而自己也“子不子”了,要不然也早离家出走,能像舜这样完美无缺,实在是十分难得。
周公的美才,只要从周代的礼乐行政都出自周公之手便可见一斑,这样的美才已是后世有才之人所难企及的,然而孔子仍说:“使骄且吝,则不足观。”由此可知,周公是最难能可贵的,便是他的道德了。世人稍有才华,便趾高气扬,然而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而毫无骄吝之色。武王病时,周公祓洁斋戒,要以自己作为质押,代替王死,武王果然痊愈。武王崩逝,成王年幼,周公义不畏流言,辅助成王摄理国政,等成王长大后,再把政权交还给他。周公不仅有美才,且能不骄不吝,以德为本,所以,孔子要独称周公,并不仅是因为他曾制礼作乐的缘故。
227、不能缩头休缩头 得放手时须放手
[原文]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
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
[译文]
于情于理不当逃避的事,就要勇敢地直面它;可以放手不干的事就要将它放下。
[赏析]
人生的祸福难料,虽然每一个人都想趋吉避凶,但是,却不能事事如愿。一旦遇到于情于理都不应当逃避的事情,即使做了于己有害,仍然应该去做。“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个“义”便是“不能缩头”之事。行义本需极大的勇气,革命先烈献身革命,难道他们不知革命是要杀头的吗?只是当时人民的痛苦和列强的瓜分已经到了有识之士不能缩头的时候了,所以慷慨赴义,虽死不惜。
“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且想想人生到底有什么事不能放手?现在不放手,死时还不放手吗?一切恩愿情仇,富贵钱财,死时还管得了吗?我一直很欣赏在茶叶店里常看到的一张达摩祖师头像,在它的周围写了一圈“也可以清心”五个字,这五个字从哪一个开始念都有意思。禅宗教人放下,世人却往往为了一些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平添许多烦恼,不肯对声名放手,不肯对怨恨放手……对人生彻悟的人却唱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不能放手的人,真是永远也没有“好时节”。
228、居易俟命 木讷近仁
[原文]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言命者总不外顺其正;
木讷近仁,巧令鲜仁,求仁者即可知从入之方。
[译文]
君子日常平易居处,以待时机,一旦国家有难,便能奉献自己以救国运。讲究命运的人,总不外乎将命运投注在应当投注之处。不善言词则接近仁德,巧言令色则缺乏仁心,寻求仁德的人,由此可知怎样才能入于仁德了。
[赏析]
君子不做危险而无意义的事,因此,要保留其身用在该用之处。不像小人,将其生命虚掷在无意义的争斗上,白白地浪费了生命。有道德的君子,知道命运的取舍,若是要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一定将生命奉献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要死,也一定选择“重于泰山”的死法。因此有德的君子能“见危授命”其结果则是君子之死“重于泰山”,而小人之死“轻于鸿毛”。
凡是会用言语欺骗人、讨好人的人,因为心有所求,往往不会有什么仁心。有仁德的人只会说实话,实话往往不好听,也不讨好人,因为他无求于你。因此,求仁道的人,应该知道把自己的言行安在哪里,继而才可使自己的心“近仁”。
229、立大功者忽小利 谋公事者去私心
[原文]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
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译文]
只看见小不的利益,便不能立下大的功绩。心中存着私念,便不能为公众谋事。
[赏析]
人之所为往往依其所见而定,如果见到的是利,那么追求的便是利。如果要立下大的功业,绝不能只着眼在利上面,因为有许多事并非一个“利”字所能涵盖的。利又有“大利”和“小利”之分。“大利”是众人的利益,“小利”是个人的利益,大利犹可为,斤斤于小利则永远仅能及于个人的衣食,如何能成大功业。立大功,需要有远见。见小利的人却是短视的。立大功的人必须抛去个人的利害,这也是见小利的人无法做到的。因此,要立大功先要见大功,至少也要见大利。
“公”字本身便是“无私”的意思,惟有无私心的人才能不顾个人的利害,而为大众谋福利。如果存有私心,在公利于私利之间,必须会取私利而舍公利,而在公害与私害之间,只图免去私害而无法顾及公害。私和公经常是冲突的,不能兼得的,如果存私心,当然就无法全心地为公众谋事,而要时时顾念自身的利害了。
230、正己为率人之本 守成念创业之艰
[原文]
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
[译文]
端正自己,是带领他人的根本;保守已成的事业,要念及创业的艰难。
[赏析]
常见许多做官的,自己做错了,却要求属下做得正确,使得属下十分不服。事实上,自己做得正确不仅是一个领导统御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事情能不能办得好的效率问题。
如果带一群人到一个目的地,带路的却是一个瞎子,试想这群人到得了目的地吗?所谓“正己为率人之本”,这个“正”字不仅是端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在品德上领导他人,同时也是正确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在知识和见解上足以带领他人,否则凭什么叫他人听你的呢?
事物得来不易才弥足珍贵,惟恐失之而不再复得,守成之所以要念创业之艰的道理就在这里。任何事在开办之初,总是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取得成功的,但是经过了一段时日后,或者是当事者,或者是后人,常常会忘了当初创立时的艰辛,以至在维护上不再费心力,使得原本辛苦建立的事业毁于一旦。如果能时时不忘当初的辛苦,并提醒后人,相信许多伟大的事业不会迅速地在时光中淹没,而会不断地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前人的努力才不会白费,后人也不须再重头开始建立前人早已达到的成果,而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进一步的拓展上。
231、人生不过百 懿行千古流
[原文]
在世无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
谋生各有恒业,哪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
[译文]
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总要做个好人,存着好心,为后人留个学习榜样。谋生计是自己恒常的事业,哪有时间管些无聊的事,说些无聊的话,荒废了正当的工作。
[赏析]
人生不过百年,谁也活不了千岁,何苦不做好人?偏要在这短短的百年中争强斗狠,弄得千年总还有人责骂。有什么利益能超过百年,带进棺材的?偏有人为了一些小利,把自己的心肝都弄黑了!做个好人就算活不到百岁,也会快活舒适;存着恶心就算活上千年,仍是祸害一个。
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想要完成的理想及目标。生命并不长久,禁不起旁鹜浪费,往往一耽误,时间已经所剩无多。若要一生无憾,最重要的便是不要把生命抛掷在一些无意义的闲事上。生命要活得有意义,就要把分秒都花在最有价值的事物上。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