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咩呀,母鸡等词语,一听到就知道是粤语,广州除了被大众所熟知的美食、建筑,还有粤语。粤语作为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广州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叫"粤语讲古","讲古"的意思是说书、讲故事,即艺人用粤语来讲故事,故事内容是对小说、民间故事、民间传奇、故事进行再创作之后再来讲演。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说唱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曲艺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的统称,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是以"说"、"唱"为主。说唱艺术相声近几年大热,而犹如单口相声的粤语讲古却渐渐鲜为人知,粤语讲古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对比相声的说唱,粤语讲古只说不唱。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粤语讲古起源于明末清初,受北方评书影响发展起来,相传是江苏说书大师柳敬亭随军南下带到广东,因此,柳敬亭被尊为祖师爷。粤语说书艺人被称为"讲古佬",讲古的场地被称为"书场"或"讲古坛",粤语讲古最早出现在庙宇中,讲述的是"劝世文";后至民国时期已成长为广州、佛山、江门等地独树一帜的民间曲艺,讲古场地开始分为三类,一是为了底层人民设立的表演"讲古寮",往往能吸引大量的观众,二是低档的茶楼,迎合听众的消费水平,还可以给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听古环境,三是"开街档",说书艺人在人多的地方临时开个档口,讲古艺人往往在讲到故事精彩之处时,就做个中断,卖个关子,停下来向听众收钱;民国时期是粤语讲古的稳定发展期; 1950年,电台、广播等大众媒体兴起,许多优秀的讲古人开始了电台讲古生涯。20世纪末,迎来了粤语电台讲古的鼎盛时期,著名粤语讲古大师张悦楷、林兆明等在广东电台播讲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创造了省内万人空巷"听古仔"的奇观。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粤语讲古的题材内容主要有民间民俗风情、广州民间传说、地方风物介绍、地方名人故事、长篇文学名著五种内容,代表作分别是《老广的乞巧节》、《五羊传说》、《五眼桥的来历》、《刘永福三请黄飞鸿》、《西游记》等,说书艺人往往首选地道广府特色的民间民俗风情、广州民间传说向听众表演。粤语讲古的故事分为两种体裁,第一种是长篇故事,是传统说书的主要体裁,大多数是经典的文学名著,如《射雕英雄传》、《水浒传》,由于故事长,说书艺人讲古可以说上一个月至几个月,因此,说书艺人在有固定书场、有稳定时间安排的情况下都会选择讲长篇故事。第二种是折子故事,折子故事只讲45分钟左右,开头必有一首"定场诗",主题鲜明,人物性格突出,故事首尾完整,语言精练、简洁。说书艺人在保留节目或者专场演出时多选择折子故事来演绎。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张台、一把扇、一块醒目,这些简单的道具就是粤语讲古市说书艺人所能用到的。说书艺人一般是右手持扇,左手拍醒目,讲古讲的好不好,还得看说书艺人的一张口,同时会加入一些借鉴于戏曲的表情、肢体表演技巧,来吸引听众。讲古叙述角度多以第三者旁述为主,内容着重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和润饰,并运用大量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进行加工。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语,在老一辈里家喻户晓,早已成为粤语讲古的经典。在了解粤语讲古后,有没兴趣打开电台或直播平台线上听古?

老广味道里面的广东菜谱(旧时老广的下饭菜)(6)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