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
什刹海地区导游图
1.钟鼓楼:钟鼓楼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敲钟击鼓,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即人们常说的“晨钟暮鼓”。北京钟鼓楼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钟鼓楼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鼓楼
鼓楼
钟楼
钟楼
2.金锭桥: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与古老的银锭桥遥相呼应。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拥来,水声涛涛,岸线蜿蜒,垂柳依依,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金锭桥
金锭桥
3.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银锭桥“三绝”:
“三绝”之首是银锭观山。人们站在北京城内的任何一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站在与地面等高的银锭桥上,却可引颈西望,领略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银锭观山”是旧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确记载,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曾喻此处为“北京第一山水”。西山之美,曾使乾隆皇帝吟咏不已。其中一首诗曰:“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特别是在雨过天晴的夏日,碧空如洗,放眼西眺,但见西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
远眺西山
“三绝”之雅是观赏荷花。在什刹海,每当赤日炎炎的盛夏,正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竞相吐艳之时。晴日,红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银珠,盈盈欲坠;风过,莲蓬摇曳,清香飘溢。
后海赏荷
“三绝”之美是品尝烤肉。“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距银锭桥数十步处,便是百年老字号“烤肉季”。
百年老字号“烤肉季”
桥边小吃
4.火神庙:即“敕建火德真君庙”,位于金锭桥东北。该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年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又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火神庙主要供奉南方火德真君(火神)。火神庙现免费开放。
火神庙南门
火神庙东门
5.生命的力量——长在“鸦儿渡口”房顶上的小树
树上屋顶
6.大藏龙华寺:位于什刹海后海北沿23号,始建于明朝。清朝道光年间曾更名为“心华寺”,为拈花寺之下院,又名“小龙华寺”。清朝末年,为摄政王载沣的家庙。现为北海幼儿园托儿部使用。
大藏龙华寺
7.雲起——天地神一般地配合。
雲起
雲起
8.望海楼:位于北京什刹海风景区后海北岸半岛上,是一座三面环水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建筑群。望海一楼独享燕山灵韵,坐拥玉泉清流,四朝龙脉所聚,乘龙问鼎,得天独厚,沿天坛、紫禁城、景山、鼓楼一线形成的中轴线与玉泉山清流、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一线水脉结合的体系,巧妙的处理了建筑、艺术、风水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便应了 “无水则风散、有水而气止,得水之地为上”的古语,更体现了皇权建筑的尊崇。
望海楼
望海楼
望海楼前望海
9.廓然、静舍:月亮门上边刻着“廓然”、左边写着“静舍”,廓然独居、空旷寂静,好有意境。
廓然、静舍月亮门
10.摄政王(醇亲王)府:醇王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醇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现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办公地点。
摄政王(醇亲王)府
摄政王(醇亲王)府内部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12.摄政王府马号:位于醇亲王府东边,为对外开放。从门缝窥视,可见院内还保存有石马槽。
摄政王府马号
13.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1982年5月29日起对外开放 。
宋庆龄故居
14.什刹海两岸风光
—— 2020.9.23 北京 ——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