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怕看到的几个字

也许就是

“朗读并背诵全文”

后来

忘记了很多人

忘记了很多事

但是很多学过的课文却记得住

那时候的“背诵全文”

似乎都溶进了一生的记忆里

想重温童年时光吗?

每周一到周五晚八点

中国之声微信推出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让全中国最好的声音

演绎那些曾伴你成长的课文

与你一起入眠吧~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1)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2)

一粒花生,再平常不过,却能映照出人生。恰似这篇写于近百年前的小文,虽朴素无华,简简单单,讲出的道理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3)

— 朗读者:姚科 —

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主持人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987年版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4)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5)

小学《语文》第十册 1997年版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6)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7)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8)

作 者 介 绍

许地山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9)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也作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7年,许地山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什么?你还不知道这个人听人爱的小栏目?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10)

这里有道回到童年的传送门↓↓↓

你也可以进入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最精彩-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所有精彩内容一览无余:

落花生课文讲解完整版(落花生那些年)(11)

今日话题

你觉得还有哪些物件

和落花生具有一样的品格呢?

声明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系列朗诵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须完整转载,并署名来自“中国之声(zgzs001)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