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盘古开天地,人间开片就直到今。共工拿脑瓜撞天柱,刑天提着石斧轮,黄帝召唤骑着滚滚,蚩尤炼金作了五兵。三十六计坑人的法,十八般兵器取人命,道士伏火配个火药,升天可比那仙丹还灵。造得加农榴弹和臼炮,加特林外加马克沁,嫌这些杀人还不够狠,又布下铁丝网和壕沟群。英吉利贤相丘吉尔,苟利国家有声名,铁皮蒙车称水柜,大号坦克叫小游民。
博伊拉特机械初号机
今日讲的就是坦克初起之事。
20世纪初,战场上横行的那还是步骑炮工辎,坦克尚是乌有之物。说起那步兵,人称战场皇后。何谓皇后?可不是那深宫内苑的哀家本宫,而是那西洋棋里面的后,便如象棋里的車一般,端的厉害。可那时候炮兵势大,又加上西洋人好奇技淫巧,造得连珠火铳加特林、马克沁、哈奇开斯之类,当真是炮火连天弹如雨下。又有人作带刺铁丝网,盘盘绕绕堆于阵前。那步兵上前,登时被铁丝网挡住进退不得,炮铳打来上天无路,只有掘地为壕躲避,是为堑壕战。
要说以我中原诗书礼仪之邦,要么干戚起舞,跳他个三年,敌寇自然感怀,不战而降;要么养吾浩然正气,堂堂走去,示以福祸,敌寇自然羞惭而去;再不济泼他个几十马桶黑狗血,那铁丝网阵不破也破了。可那洋夷哪里晓得这许多礼义廉耻,什么法势大道,唯以机巧末技为能,所以当时各国贤达之士都在研发机关之术,以破铁丝网和壕沟之阵。
当时欧罗巴洲至西之处有英吉利国,有丘吉尔、斯文顿等造菱形坦克,此即后世坦克血脉正朔;欧罗巴洲至东又有罗刹国,造大轱辘三轮车,号为沙皇坦克,然实属无用废物。
想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天地间的灵气,岂有只给两边不给中间之理?两国之间,尚有法兰西国,仗着这天地灵气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竟也被他们造出个坦克来。
我们还是好好说吧……
1914年法国一位工程师路易斯·博伊拉特,发明了一种能够压平铁丝网和越过战壕的机械,当时小游民还没影呢,自然也没人拿水柜命名,所以这个东西就被称为博伊拉特机械(Boirault machine)。
1914年12月,博伊拉特就向法国战争部提交了建议。1915年1月,初号机就进行了第一次测试。
博伊拉特机械的初号机简单描述就是一个六块框架组成的连续轨道包裹着一个动力核心。每块框架长4米,宽3米,有四根横梁,内侧有两根轨道。整体思路就是利用多边型的变形能力越过壕沟和障碍,或者可以把它看作是六块巨型履带板连接成的履带。
动力核心呈三角形,卡在框架内侧的两根轨道上。中部是驾驶室和80马力汽油发动机,在三角形的每个角上都有一对轮子,由链条把动力输送到轮子上。整套系统全重30吨,乘员2人,包括驾驶员和一个机械师。
初号机不动的时候就是个规则的长方形,长8米,高4米,宽3米。如果要前进,核心首先利用下方的两个轮子一直前进到框架最前方,然后利用上方的动力轮把落在后面的框架收到前方,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不断前进。
博伊拉特机械前进方式示意图
老实说这个东西的外形和运动方式都挺难描述的,这种巨型框架变形结构我总觉得好像是儿童益智玩具里的东西,而里面的动力核心让我想起煤堆或者化肥厂的传送带……我真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
测试中的初号机
经过测试,该项目于6月10日被法国战争部正式否决。但是原发明者非常坚持,于是初号机又进行了修改。11月又进行了新的测试,测试中该机加上了9吨配重,成功压平了一片8米宽的带刺铁丝网,越过了直径5米的弹坑,又越过了2米宽的壕沟。然后就再次被枪毙了。
驾驶员可以通过框架空隙观察前方
测试中博伊拉特机械初号机给军队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首先这玩意看上去既笨重又脆弱又不灵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居中的驾驶室视线受到框架阻挡;整套机械运作起来噪声震天;机动性极差,其设计时速为3千米,在11月的实测中达到了1.6千米。
如果单单只是上面几点也许还有挽救的余地,但博伊拉特机械初号机有个最大的缺陷实在让法国军队无法接受:它不能转向。
常规的坦克是靠两条履带速度不同转向的,要再不济你设个转向轮也能拧拧吧,可这博伊拉特机械就这么一个单框架,啥也没有,所以它只能一直沿着预设方向前进。如果天真到相信它能一直开到柏林去也许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非要转向只有硬干。两名乘员下车,用千斤顶把机体顶起来,然后再用小型千斤顶转动机体对准新的方向,这在战场条件下简直是找死。
不过博伊拉特机械初号机的框架倒是给观看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便因此得名“军国梁龙”(Diplodocus militaris)。那时候梁龙骨骼化石是社会热点之一,他们复原的梁龙是像王八或者鳄鱼一样腿从身体两边横着伸出去的。
初号机被毙掉后,博伊拉特并没有灰心。1916年8月他又提交了二号机的成品并且立刻得到了测试,看来法国战争部也一直没有放弃希望。
博伊拉特与二号机的合影
二号机后视
二号机可以说是初号机的实用版,无论是框架还是内部核心都要紧凑得多。动力核心被装甲包裹,配备乘员3人,武器为拟安装在凸出框架的侧门上的两挺8毫米机枪。博伊拉特为二号机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转向控制机构,现在这个车能转弯了。
测试中的二号机
测试中的二号机
8月20日二号机进行了测试,自主前进了1500米,越过了一条铁路,压垮了宽1.5米和1.8米的两道铁丝网,越过了一个2米直径的弹坑,然后又被枪毙了。
测试中二号机的最高时速为1千米,比初号机还慢,转弯半径则为100米。我不负责任地推断所谓简易转向机构可能就是用千斤顶把机体一侧顶起来,框架只有一边着地,绕着千斤顶转向。
评测报告指出,博伊拉特机械二号机在实战条件下毫无机动性可言,事实上它根本没法对准选择的目标前进,总而言之到此为止了。
实际上在此之前的1916年2月,法国政府已经订购了400辆施耐德公司生产的CA1型坦克。博伊拉特机械二号机的测试无非是病人要求再抢救一下,结果抢救无效而已。
施耐德CA1坦克
要说起这个施耐德CA1,真是一种毫无创意的设计,看上去比英国的马克I型还像小游民的孝子贤孙,真是法兰西之耻、法奸,我们应该谴责它。
既然原型车都完了那么整条科技树也没了,所以现在我们还是只能看两条履带的坦克。这就是一个创意死亡的故事,时代的悲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