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作品及网络小说里,经常看到主角加持光环,穿越后牛的一塌糊涂,轻而易举“连中三元”,之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平步青云,真是让人艳羡不已。然而真实历史上,能做到连中三元少之又少,我们先来看看何谓连中三元。

科举连中三元的是哪三元(何谓连中三元及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有何不同)(1)

在我国古代,“元”有头一名、第一、为首的含义,所以日常生活里有很多以元字开头的词语,如元月、元勋、元配、元凶等。因此, “三元”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三个第一”;另一个是则指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即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中元为七月十五、下元为十月十五日。当然,“连中三元”是接连中三个科举第一。

实际上我国“三元”原本是三个什么第一呢?它是指科举考试时代的乡试会试、殿试的三次考试均得第一。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科举连中三元的是哪三元(何谓连中三元及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有何不同)(2)

若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得第一,正好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得主,所以叫连中三元。

但这个近代科举制度,既不是清朝独有,也不是明朝发明,而是蒙古人建立的元代所制定。可能有的朋友会说,科举不是隋唐就已经实行了么?宋朝的科举规模也很大啊。的确如此,但直到宋代科举的制度反复仍比较大,如隋朝,总共只取了十个秀才,唐代科举即便高中也不能做官。在中唐以前,朝堂上仍是高门大族把持,科举也时开时停。宋代虽然推动了科举的普及化,但科举内容、形式却经常变化,这些内容小编可改日开单章详细说明。

科举连中三元的是哪三元(何谓连中三元及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有何不同)(3)

而元、明、清三朝三代的科举,都只有会试、乡试,比宋、辽、金少了一道府试。至此,科举的形式基本固定,没有大的变动。

元代的科举,分蒙古、色目人和汉人、南人两榜。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经义、策论。而汉人、南人要考三场,中间多了一场赋、诏、诰、表。而考试的经义自然以南宋时流行的为准。比较有意思的是,南宋时期因理学弟子多为主战派,屡屡受到打压,如秦桧曾下政令禁绝二程的洛学,宋宁宗曾发明旨禁止朱熹的道学。而到了元代,蒙古人则把二程的洛学列为官学。

科举连中三元的是哪三元(何谓连中三元及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有何不同)(4)

明、清时期沿袭了这种考试体制,但在内容上则略有不同。宋代早期是考五经,到了王安石时期,有感于经义的繁琐复杂,下政令推行以四书为主,减少诗赋,提倡策论。到了后来则又有反复。如清制,首场考四书及诗一首,次场考五经义,三场考策论。

明清时期对科举体裁有进一步做了限制,科举的文章,并不能完全算自己的,谓之代圣人言,而文体也要逐段对应。明代还略好些,给了读书人一点发挥的余地,而清代则严格规定长不过七百字,短不下三百字,这样严格的字数限制,进一步限制了士子的发挥,这一点点字,哪里有空间让你旁征博引?所以清朝的士子,对史书典故就越来越拙了,唯有对圣人言唯唯诺诺,故思想僵化的特别厉害。或许“死读书”的调侃就因此而来吧。

科举连中三元的是哪三元(何谓连中三元及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有何不同)(5)

那么我国历史上多少连中三元的人呢?据史料记载,自唐代至辛亥革命,我国古代科举累计有17名文科连中三元的,另有武科4人,总计不过21人,真可谓万里挑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