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沙漠村庄游客(非洲200天25红沙漠中的日本女人)(1)

纳米干沙漠犹如一片雕塑的静海,车在里面穿行,无边无际地没有尽头,有一种随时被沙漠吞没的错觉。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地悬在头顶上,似乎要把整个沙漠都烧起来。

这样煎熬约六个小时后,远方隐隐约约显出一栋萧索的房子,让我吃了一惊。

我问导游莱希提,这么荒凉的大沙漠里怎么还有人家呀!

那是家庭旅店,晚上咱们就在那儿歇了。莱希蒂扯着嗓子,像是在给一个大轿子车的游客讲话。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有一种终于要熬出来的感觉。

这是一栋很简易的平房,孤孤单单地伫立在茫茫沙漠里,房前的黄沙子地里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小花园。我平素很喜欢园艺,旅途中,非常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花园设计风格。眼前这个荒漠里的花园设计独特,和我以往看到的郁郁葱葱有很大不同。因为干旱,花园里只稀稀落落地种着几棵耐旱的仙人掌和低矮的灌木丛。

可能是为了弥补绿植的不足,沙子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小雕塑。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尊泥巴捏成的小毛驴,拉着一辆双轱辘小车,里面装着满满的,冒了尖的黄沙,在荒漠中艰难地跋涉。驴的旁边一对绿衣人坐在长椅上露着一口白牙嘻嘻地笑着。如此大的反差让我很诧异,假如这头驴是在诉说活着的艰辛,那这对绿衣人一定是尽全力搜刮隐藏在艰辛中的所有温柔。

就在我瞎琢磨的时候,一个柔柔的悦耳细声在我身后传来,您好。

我回头一看,一位中年的亚裔女子向我款款走来。她身材高挑,胖瘦适中,横横的两条柳叶眉,像新剔拔过或描画过的,两只细长的眼睛含着柔和的光。

欢迎您,我是早记。

您好!我回应着。脑子里却在转,这大沙漠里咋会冒出个日本女人!

我随着早记来到客厅,见墙上挂着很多黑白相片,其中一张,早记和一个个子高大的白人站在中间,旁边站着一对儿女,一高一矮,大的估摸20来岁,小的约10来岁。

这是我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大的在英国工作,小的在城里读寄宿。早记说话的声音柔柔的,带着甜味。

我好奇地问,哦,您嫁到这里的?

早记回答,是啊。那年我和同学到红沙漠旅游,就在这个客栈碰到了我的丈夫汤姆。他是这家店的老板,之后我就留在这里了。哎呀,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儿近30年了!

一个日本女孩千里迢迢,嫁到荒芜孤寂的大漠里,而且一呆就是近30年,这件事让我很好奇。

哎呀,我的早记,又见面了,好想你呀。莱西蒂冲了进来,一边和早记拥抱,一边兴奋地叫着。

咦, 原来她俩认识啊?

晚饭时,我问莱西蒂,您早就认识早记呀?

莱西蒂口气显得很自豪,说,当然认识了,早记可不是一般的女人,人家是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画家。汤姆原先是中学的图画老师,是他教早记画画的。

我这才注意到这个厅里的墙上几处都挂着油画,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装饰画呢。

早记怎么嫁到这来了?我好奇心大发。

莱西蒂说,这事说来话长了。听说那年她和另外一个女生到沙漠旅游,住在这家店里,不知怎么的,看上汤姆了,死活都要嫁给他。一战之后,德国就失去了对纳米比亚的殖民统治。 1990年之前这里都是南非的地盘。南非政府实行种族隔离,白人不能和黄种人通婚,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是要做监狱的。

哎呀,那可怎么办呢?我急着问。

莱西蒂接着说,这早记看起来低眉顺眼的,可那心里坚韧得很呐。听说当年她和汤姆在这房子地底下挖了地道,警察来搜的时候,早记就躲在地道里, 那警察前脚一走,她立马就蹦出来,接着画她画,接着和他的男人打情骂俏。那日子过得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后来还有邪乎的那,早记怀上了,您猜怎么着? 人家还真敢把孩子生下来。”

哎呦,那警察来了,带着孩子怎么躲呢,这孩子会哭吧?我突然想起中国的超生游击队,最难的是没身份。

我急着问,那孩子大了上户口有问题吧?

可不是嘛,警察一来,早记抱着孩子藏在灌木丛里,警察一走,痛苦倏忽不见,两口子抱着孩子翩翩起舞。一直到种族隔离政策废除之后,她们才正式结婚,老大才有了户口,那老二是后来生的。

听到这儿,我心想,这早记比金庸的笑傲江湖还牛,生活再难,管他娘的,喝酒喝酒,咱先乐在眼下!这可真不是一般的境界。

那个汤姆还是个有妇之夫,有三个孩子,比早记大10来岁呢。莱希蒂突然压低了声音,把嘴凑到我的耳根底下说。

啊?又是犯法,又是婚外恋,那汤姆愿意吗?就说汤姆愿意,他的媳妇也不会干吧,没去警局控告他们吗?我惊地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一开始汤姆是拒绝的,但是架不住早记死磕呀。在这大荒漠,孤男寡女日久生情,撕都撕不开,粘糊着呐。 汤姆的媳妇是个荷兰后裔,当初带着孩子住在城里。 听说这事后,您猜怎么着,这荷兰女的一句话没说,在家难受了两天,第三天就穿着大花裙子,抹着鲜艳的口红出去约会去了。前面不远灯火阑珊处,又一段全新的恋情等着呢,人家这叫爱得有尊严。

听了莱西蒂这段话,我暗想,这欧洲女人对于失恋的处理,符合她们的文化。可是一个水灵灵的日本黄花大姑娘一脑袋扎在这么个荒凉的地方, 想到这里我问,您说这早记背井离乡地来到大沙漠,名不正言不顺的,她图什么呀?

哎呦欸,这您还不懂吗?这就是爱情呀!没有理由,动物性的感觉和反应。对于早记来说,什么政治和法律,贫穷和富有,她都毫不在乎。她只关心两个人是否相爱,只需这一条,便足够让她竭尽全力地去追求,酣畅淋漓地过好每一天。

那汤姆呢? 他对早记怎样?他的压力不会比早记小吧?我接着问。

汤姆真是非常地爱早记。他教她画画,没日没夜地给她做人体模特。人家都说,这30年,早记给汤姆画了几千张的人体像,几个屋子都装不下。您说神不神,这早记30年就给一个爷们画像,从画壮爷们一直到画老头,哈哈,太逗了。这些年,汤姆没事就带着早记出去写生。您还别说,这早记的画能有今天的成就,汤姆功不可没。莱希蒂边说边嘎嘎地笑着。

非洲沙漠村庄游客(非洲200天25红沙漠中的日本女人)(2)

那天晚上我久久未能入睡,脑子里一直在转早记的故事。 虽然她拥有汤姆忘我的爱,但一个女人远离故土和亲人,要有多大的意志和勇气才能在这大沙漠里一呆就是30年。要是换一个中国的年轻女孩,她们能做到吗? 我的答案是“No!”不但中国女孩做不到,恐怕其他国度的女孩也很难做到。

早记对待爱情果断义勇,为了幸福担当隐忍,虽如乱世之浮萍, 却似松柏之坚韧。这种当死即死,该机则击的果断和激情,这种活在眼下的精神素质不是一般女人所具备的。

我的直觉告诉我,早记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温柔贤惠的日本女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乘着早餐的机会,拉着莱希蒂和早记聊了起来。

我问,昨天莱希提给我讲了你的故事,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那些年这警察天天来,日子过得够糟心的吧?

嗨,时间长了,我和汤姆都迟钝了。前一秒钟,还觉得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呢,后一秒就破涕为笑,小日子照过。早记慢悠悠地说着,就像在讲一段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往事。

这么多年,您没有想回日本住吗? 或者搬到大城市住?我心想,这早记是个画家,不差钱的。

想过,我父母在日本算大户人家,给我留了房子,但汤姆不愿意去。他说,你嫁给我就得跟着我住,我有啥日子你就过啥日子。您瞧,我这不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吗。

我接着问,那你们家在日本是做生意的吗?

不是,我家祖上是武士。

原来这个早记出身于日本武士的家庭,我昨晚思考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我说,我到过日本,对武士道略有研究。它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义、勇、仁、礼、忠、诚。我听说日本武士家中的女人对待人生和爱情也有相同品质,是这样吗?

早记看我对武士道有些研究,很高兴,兴致也变得高了起来。说,是的,她们对待人生和爱情的态度,隐忍中不乏义勇,热情中保持仁礼,抉择中相信忠诚。这些正与武士道精神中所提倡的不谋而合。她们选择伴侣从不考虑凡俗的物质因素。她们可以为爱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这并不单纯是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而是为了追求她们自己的幸福,这就是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

亲爱的,我回来了。正聊着呢,一个高个子男人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进来。

他大约60来岁,身体健硕,笑起来干净而温和。我一猜就是汤姆。

他简单和我打了个招呼,急切地对早记说,今早出去抓个跳兔,回来晚了, 耽误你画画了吧。接着搂着早记的腰就往楼上走去。

估摸这早记又要开始给汤姆画画了。莱希蒂在我耳边低声说。

离开客栈前,我特意看了一下早记的画。这个女人为爱情死去活来,却一点没有耽误自己的创作,仿佛除了吃饭,睡觉,追男人,就是埋头创作,真的让我佩服至极!

其中一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画的是日本的樱花,枝影展展,丰姿绰绰。日本人崇尚樱花,这和日本武士道的理念一脉相承。樱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15天左右,但却绚烂多彩。武士道精神中独树一帜的人生美学,其精华就是看透死亡,人生无常常来,人生无常常去。这种人生信念犹如飞蛾扑火般壮烈,烟火绽放般迸发出一瞬的光彩。

看着眼前的樱花,探究建立在武士道基础上的日本文化,我似乎洞悉了早记这个出生在武士家族的女人对待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态度。就像樱花,盛开时灿灿其貌, 灼灼其华,待要谢时,饱满的花瓣瞬间从枝头滑落,露一样寂灭,不让你感念枯萎的哀伤。

对于早记来说,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精彩。她没有时间去悲叹苦难,而是全身心地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早记用她的生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武士道。她大胆追寻、活在当下,用独立和坚忍缔造了浪漫不羁,绚烂美好的人生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