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静 王志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防大学教授张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防大学教授张华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静 王志君
“张华!”“到!”每当夜幕降临晚点名时,张华队的学员们都会在空军军医大学学员广场,齐声替英雄答到。张华烈士的雕塑就立在广场对面,仿佛与他们进行着时空对话。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华队”队长王静告诉记者,自2018年开始,学校就将晚点名活动作为一项仪式固定下来,旨在引导学员们纪念英雄、争当英雄。
张华,空军军医大学的一名青年学员。1982年7月11日,他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生命托举起跌入化粪池的老人,将24岁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救人瞬间。从此,“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张华精神,成为学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党和国家的赤诚热爱、对崇高价值理念的不懈追求。”空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张立说。
今年是张华烈士牺牲40周年。40年过去了,张华带给人们内心的激荡始终没有改变——2009年,张华被评为“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张华跻身“最美奋斗者”。
“身为张华传人,我们充满干劲”
“作为空军军医大学特有的红色基因,张华精神是培根铸魂的最好营养剂。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意蕴,是我们培养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委王国政说。
多年来,空军军医大学官兵结合主题教育组织班会,演讲比赛,观看红色影视作品,拍摄“张华”纪录片,举办张华荣誉室解说员大赛……大家形成一股合力,着重挖掘张华精神的时代价值,共同探索如何讲好新时代的张华故事。
2021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历时半年完成改造的张华荣誉室如期开放。在开展仪式后,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学员队进行,张华烈士的母亲在现场向学员们讲述了张华儿时的故事,让学员们深受教育。
张华精神的感召引领,生发出强大的正能量——
联勤第900医院、联勤第990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民出征的队伍中,总能看到张华传人。2021年暑假,刚回到江苏老家的学员孙煜博,即刻投身志愿者队伍,为村民开展核酸检测。今年1月,西安新冠肺炎疫情封控期间,学员林欣芳等20名队员积极报名参加张华志愿者服务队,为学校居家隔离人员送水送菜。
“隔离衣上写着‘张华队’这几个字,大家很有荣誉感。身为张华传人,我们充满干劲。”林欣芳说。
争当卫勤尖兵,练就过硬本领
“班长,等我,我马上就打完吊针了!”“放心,我们等你。咱们班一个都不能少!”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张华班”组织宣誓活动之际,患重感冒的学员杨宇轩不愿缺席。5月3日下午,“张华班”全体学员在张华烈士雕塑前庄严宣誓,青春的声音响彻晴空。
多年来,“张华班”设立“张华铺”,新兵入学第一课是参观张华荣誉室,学的第一首歌是“张华队”队歌。“张华班”班长张勇军告诉记者,大家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争上游、争第一、做表率,永远是“张华班”的追求,他本人也在去年被表彰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从“张华班”“张华队”到各学员大队,所有学员在学习、训练各个方面都牢固树立学为备战、学为打赢的意识。这些卫勤尖兵、未来军医,在这里练就过硬本领。2018年以来,“张华队”专业课成绩总平均分连续6个学期位列同年级第一。在刚刚结束的卫勤尖兵-2022军事医学综合演练中,任泽盛等6名“张华队”学员获评演训先进个人。
针对医学院校特色,结合学员毕业岗位需求,学校积极鼓励学员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各项比赛。1995级“张华队”学员张健在生命科学海洋中探寻真理,成为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事医学创新中心研究员。
在这所荣誉满身的军事医学殿堂里,每个人在践行张华精神中铆足干劲,攀登科学高峰。2021年初冬,郭征教授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几天后,学校成为全军唯一双晋两院院士的高校,窦科峰教授、赵铱民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40年来,在张华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张华传人在重大任务考验中淬火成钢,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军医大学涌现出俞梦孙、陈绍洋、张西京、仲月霞等一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
“为军即爱军精武,能打胜仗;为医便是勤学苦练,救死扶伤。强军、青春、拼搏,练兵不松懈,战场勇争先。”在学校组织的强军论坛中,学员刘鸣一道出了大家的炽热心声。
“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实战搞训练,着眼打赢砺精兵。”空军军医大学“利剑军医特战队”队长幸北峰说,战场救护需要具备极高的军事训练水平,为了在未来战场上尽力发挥作用,我们训练没有节假日,风雨无阻。日复一日的高强度技战术训练,磨砺了特战队员们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品质,也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适应部队工作。
2018年7月,学员二大队21名毕业学员主动申请进疆赴藏。2021年8月,2015级学员、优秀特战队员代表魏金龙面临毕业分配,个人综合排名第一的他主动申请奔赴艰苦边远地区。“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样,戎装是最不会后悔的那一项。我要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因为那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不久前刚刚提交支边申请书、志愿赴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学员穆春欣说。
卫国戍边、砺兵沙场、科研攻关、抗击疫情……张华精神的火种,燃遍全国。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1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