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西省是我国的两个省区,两省相邻并且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陕”和“山”两个字的发音差不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还对“陕西”、“山西”两个名字有了探究之心,看它们都有何来历。

山西省很好理解了,其名字里的“山”字,就是山西省和河北省两省之间的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省”。

陕西省的“陕”字又是哪里呢?

在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方向有片长约10余公里、宽约2——3公里的狭长高地,这种以深深的沟壑分离开、顶部平整的高地就是当地人称为一种为“塬”的地形,这片塬在古代有个名字为“陕塬”。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1)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陕塬,尚未经过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大的破坏

陕塬的面积在所有以“塬”为名的地形地貌里并不算大,但是这片塬却有着古老的历史以及重要的地理意义。据清朝的《直隶陕州志》记载: 陕原(原即塬),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志:“周、召分陕不因城名,以原为界也”。

这句话先是说明了陕原的位置,在陕州西南二十五里。今天的陕州区是在1994年搬迁到现址的。老陕州城是在今天三门峡市区西北的位置,相对于它来说,陕原就位于西南了。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2)

仿古陕州以及三门峡、陕源的位置示意图

至于“周、召分陕”之事,则有一段臣子辅佐国君,君臣相契、共同努力终于使国家富强的堪称典范的故事,以至于被后世的皇帝、大臣所学习、借鉴。

周武王灭商四年后,就因劳病而逝,而即位的周成王十分年幼,国内却暗流奔涌。为了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召(shào)公奭(shì)两人作为辅政大臣便考虑把周朝故有领土和新占领的原商朝领土分开治理。

当时的周、商虽然和后世的历朝历代一样被称为“朝代”,但其实它们的国土面积都不算太大,基本上周朝故土和原商朝领土大小差不太多,既然两人商议要分开而治,就选择了一个两个区域的中间点或者说是分界点,这个点大约就在“陕塬”附近,并且由于陕塬是南北狭长的形状,向南、向北的延长线恰巧适合作为两块地域的分界线。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3)

周、召二公确定好后,就凿了一根相当于今天三米五高度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这根石柱就被称为“分陕石”,这个事件被称作“立柱为界”。《左传·隐公五年》记载为:“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陕塬以东由周公旦负责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以及新拓展领地的治理开发,陕塬以东由召公奭负责搞好经济,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今天,在三门峡市文物陈列馆里现还存有一柱形界石,叫做“分陕石柱”,也叫“周召分界石”。

在这个事件里,以“陕塬”而划分出东、西两块区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陕西”的名称。

虽然出现了“陕西”之名,但是自周朝之后,至唐朝出现的1000多年时间里,却没再使用过。直到唐朝快结束的时候,陕西之名再次出现,并且促成了唐以后的朝代把“陕西”这个名字变成了固定的行政区域名称,一直用到今天。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4)

唐朝陕州、虢州、华州形势图

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在“陕塬”东北方向黄河岸边的要害之处陕县,这里地处联系关中平原和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在东汉、唐两朝有着长安、洛阳两京制的朝代里更是这样,因此,陕县对于国家安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南北朝的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就升为了陕州。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呈现出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处于要害中的要害地位的陕州也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58年)设立了陕虢华节度使,下辖陕州、虢州、华州,治所在陕州。759年,由陕虢华节度使管理潼关。朝廷把两京西进、东出之道彻底掌控在了手里,而任用的来瑱、李倕、郭英乂历任将领均为有能力、有忠心之人。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5)

唐朝藩镇图的陕虢节度使

陕虢华节度使于760年改为陕西节度使,兼神策军。762年,改为陕西观察使。781年,设立陕西防御使,783年为节度使,784年废除。这是“陕西”之名第二次出现在我国历史上,虽然这次使用时断时续,也仅有10几年的历史,但是在一百多年后,陕西的名字再次出现,并且成为正式行政区域的名字。

时间到了北宋初年,《宋史沈伦传》有个记载:乾德元年(963年)春,沈伦为陕西转运使,而到了至道三年,陕西路已成为宋朝的十五路之一。到了元朝时,建立了陕西行省,历经明、清两朝,直到今天,陕西已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省份。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6)

明清陕州图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7)

陕州舆地图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8)

陕州直隶州全域图

陕西各县区名称的由来(陕西省为何被称为)(9)

上个世纪60年代末陕州古城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后的卫星图

纵观“陕西”省名的确定,周朝的周公旦和召公奭以陕塬确定陕东、陕西只是形式上的多一些,可以当作楷模和榜样,而真正成为现实意义上的“陕西”行政区域,则是在唐朝时候的“陕西节度使”,是因为处于陕州以西而得名,这样反而更为实际和确切。唐朝时候的“陕西”节度使所经历的时间很短,所覆盖的范围也很小,但是毕竟因为有了陕州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名,而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开端,把陕西从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地区之名。因此,虽然朝代和形势不同,但是陕西之名却和陕州和陕塬是分不开的,尽管西周时期是因为陕塬,唐宋时期因为陕州,但是这个方位和起始点是什么时候也错不了的。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