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的英文名可谓是非常惊艳。影片《花样年华》英文名为《In The Mood For Love》,引用豆瓣网友“醉舟”的影评,They are in the mood for love,but not in the time and place for it.翻译过来是:一切的遗憾,尽在不言中。这句话也恰当的描述了影片中两位主角的情感。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1)

(看王家卫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王家卫的电影没有正确的解读,如果非要给他的电影定义,那就偏离了他要带给观众的那种东西。他的电影重点不在故事与情节,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时代人生观的表达,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重点在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爱情片,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且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这部影片于2000年在中国香港上映,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而在新世纪的到来之际,王家卫在追忆着六十年代里那曾经的美好。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2)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3)

“那是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身,走了。”从影片开头,王家卫就成功让我们陷入到一种情绪中去,如烟雾般缭绕,似梦似幻。周慕云的妻子与苏丽珍的丈夫发生了婚外情,然而双方情场上同病相怜,在了解对方有着共同爱好时感情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改变,从普通的邻居关系一步步走向彼此爱慕的情人。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但王家卫却总能与众不同。影片的镜头一直以偷窥的视角,向我们展现关于苏丽珍与周慕云的秘密。王家卫通过画外音制造了些许悬念与神秘感,周太太和陈先生始终未在影片中露脸,这种拍摄手法使主角更加突出。我们只能看到一扇敞开的门以及与陈先生对话的周慕云,还有一直在书架背后打电话的周太太。影片中慢镜头的运用将苏丽珍与周慕云之间的暧昧气氛得以渲染,在楼下餐馆相遇时的擦肩而过,在昏暗灯光下的漫步,在酒店里坐一起写小说,在这些没有过多言语的镜头里,慢镜画面中所发生着的一切便是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4)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5)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6)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两人之间这种克制又纠缠的爱,王家卫居然用苏丽珍的一双绣花拖鞋表现出来了,周慕云会将它整齐的摆在床下,苏丽珍也会在周慕云去往新加坡后独自怀念带走它,而当他回来后,发现绣花鞋不见也会知晓她曾来过他的房间。彼此克制、挣扎,挣扎在情感与道德理智的边缘,直到最后也没有人越过心中的禁忌,影片的画面最后定格在周慕云在吴哥窟的石洞前诉说着自己的秘密。将这段感情埋在树洞里,这一刻我们跟着他一起放下了。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7)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8)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9)

影片中王家卫对时间格外重视,钟表的无数次特写,年份时间的强调,甚至为了突出时间重点,在影片的最后加入了戴高乐访问柬埔寨的历史镜头。仿佛一直在告诉我们时间无情的流逝着,属于你们的花样年华也正在消逝。

相见不如怀念,他们将彼此都留在了花样的年华里。戴高乐总统访问柬埔寨,这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柬埔寨殖民统治的结束。王家卫也借助这个历史事件隐喻旧时代结束,属于那个时代的“花样年华”不复存在了,也暗示着周慕云苏丽珍的这段感情也随着时代的结束不复存在。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也许错过就是最好的结局。

花样年华最后一段话(花样年华你看懂了吗)(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