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一直在更新迭代,也有了很多版本的改变。家长也很少关注这些,辅导孩子的时候还是按照以前的记忆,难免会闹出“笑话”。

一次考试后,孩子拿着99分的语文卷子回家,妈妈看了半天也没明白错在哪了。题目要求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老师把孩子写得“热闹”的“热”圈了起来,扣了1分。妈妈觉得不可思议,“热”不就是这样写的吗,是不是老师改错了。问孩子为什么,孩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开学后家长的一天(热闹的热咋错了)(1)

这位妈妈只好私信问了老师:老师,这是改错了吧,“热”不就是这样写的吗?

老师简单地回复:看仔细,第五笔写错了。

第五笔写错了,孩子妈妈朦朦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赶快上网查询,原来真的错了。第五笔的“横斜钩”写成了“横折弯钩”。

经常有家长质疑:现在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字体要工整,笔顺要正确,这有没有必要?

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都没这样要求,现在不也会写字吗?只要知道字怎么写的,能够认出来不就行了吗?

笔顺和字体之所以被需要,主要是为了书写的便利,根据笔顺写汉字更合理、更流畅,写出的汉字更漂亮。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接触田字格。

语文课本的每一课课后的生字,都是在田字格里的。小学生开始学习写字也是用的田字格,田字格符合低年级孩子的需求。田字格就像汉字的定位坐标,中心点能够稳定住独体字的中心,竖中线是对左右结构的字提供参照,横中线是对上下结构的字提供参照。

孩子们通过观察一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的比重关系,结合笔顺的一撇一捺。基本上能够理解汉字各个部分之间的结合规律,为下一步写好汉字打下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开始采用“电脑阅卷”

有些地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电脑阅卷”,尤其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

电脑阅卷对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就有了更多的要求。有时候,孩子自认为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结果成绩发下来就傻眼了,真实成绩和自己估算的相差太大。这就是因为解题不规范,有些字迹无法辨认,导致的失分。

一份工整、清晰的答题卡,无疑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少则1分、2分的卷面分,多则5分、7分的卷面分就得到了。

所以说,重视孩子的书写很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