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愁,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这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做的一首思乡之诗,这首《乡愁》非常直接地表达出了台湾海峡另一侧的人们对于“母亲”的惦念之情。
回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更是每一代人永远记在心里的一个烙印。
随着时光飞逝,对于无法回到家乡的父辈们来说,让灵魂回到故土只能依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希望他们去自己的故乡走走,以慰藉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所有的故事,都从东北那个小屯开始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先生,出生于辽宁鞍山鄂家村一个小村落——张家窝堡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张氏家族出来的张学良,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地就被授予授陆军炮兵上校军衔。
但意外总是来得如此快,时光荏苒,自他的父亲张作霖在被日本军炸死以后,张学良便接手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对东北进行统治。
工作中,意气风发,但是在生活中,却意外重重。
作为“少帅”的张学良,他的一生中,地位十分显赫,有过许多位妻子,但为他生儿育女的只有两位:原配夫人于凤至女士,以及一直陪伴他生命最后路程的赵一荻女士。
于凤至女士为张学良生育了共四个子女,但由于天灾人祸,三儿一女中,只剩长女张闾瑛于美国定居。
而四儿子张闾琳,便是张学良与赵一荻所生。
他一直定居国外,直到1994年国内的大小风波平息后,才有了这难得的机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看看这张家故居。
一位身不由己的母亲赵一荻,是张闾琳的母亲,可以说她是国内现代史上集传奇、高贵等于一身的一位女性。
她和张学良的相爱,就如海鸟跟鱼之间的相遇一般。那年,赵一荻小姐来到东北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外宣称是张学良少将的秘书,并无名分。
在1937年的“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不作为计划被全国人民怨骂,而赵一荻也因为这样被大家冠以“红颜祸水”之名。
生下张闾琳之后,赵四小姐一边要不停奔波的陪伴张学良,一边还要照顾自己年幼的儿子,但是光是小心照顾孩子没有用,得处处防止有人加害于自己的儿子。
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赵一荻做了一个十分痛苦的决定——将张闾琳交给自己的好朋友,伊雅格夫妇带去美国照顾。
血浓于水!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异地,而是异国啊!那么遥远的大洋彼岸,年幼的张闾琳能适应美国的生活吗?他能安全健康地长大吗?
这对于赵一荻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这更是作为一位母亲无能为力的心痛!
但是幸运的是,养父母对张闾琳视如己出,在生活和学习上,为他遮风挡雨。伊雅格夫妇用他们的无微不至,爱护着这颗“种子”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
一位特殊少年的成长之路不会有人知道这样一位特殊的少年是思索自己的过去的。他自己也不会知道,原来在10岁前的日子里,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是怎么度过一个个难熬的夜晚的。
伊雅格夫妇为了确保他的安全,从来不会在一个城市逗留太长时间。张闾琳在天使之城学习完小学知识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搬了家。
不知不觉时光又过了多年,年少的张闾琳,中学毕业了。成绩优异的他,顺利进入了美国的加州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天资聪颖的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航天专业。
经过几十载刻苦钻研,张闾琳成为了一名优秀航天方面的专家,在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直至退休,一直在美国担任高级工程师的工作。
回头想想,若是没有年少时的那场变故,张闾琳可能完全不会踏上航天工程这条路。而他一帆风顺、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在1955年被打破。
就这么平静的一天,一切如旧,而董显光夫妻俩找到他时的情况,我们不为所知,但是在这过程中,张闾琳的心路历程,大概能够猜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只是“15”这样一个没有温度的数字。
时隔十五年,一家三口终得短聚。重逢时刻,万千思绪夹杂在三个人的脑海里,一个简单的拥抱等了太久太久。
乡愁,是中国人的咏叹调1990年底,失去自由的张学良,终于再次能够自由的与这个世界再次握手。
张学良在获得自由时,已经是90岁了。
思考良久,他还是决定定居夏威夷,虽然有一个“小家”,但是依旧弥补不了这位心系“国家”,又无法落叶归根的游子的抱憾之情。
一直到临终也未能再回国内,成为了张学良这一生的遗憾。
而他的遗憾之二,则是自1928年6月张作霖死后,至死未能来父亲坟前祭奠,更是成为张学良这辈子对父亲最大的愧疚。
转眼,时间来到了1994年。
当张闾琳带着父亲的遗憾踏上东北这片土地时,立刻赶去了沈阳大南门附近的“大帅府”。
尽管已经做了许多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看见“大帅府”的那一刻,泪水还是模糊了双眼。往事如电影闪现般不停回放。回顾往年,是因为母亲的坚强和肯定,才有了今天的他。
张闾琳前往张作霖之墓时,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了沿路的每一处细。
临走前或许是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闪现,张闾琳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就在那一刻,他双膝跪地,一字一句地呼喊出:“我替您儿子来看您了!”
回美国后,张闾琳与父亲分享了一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看着一张张相片,这位一生都很少流泪的军人,也抑制不住情绪了。
结语在这之后,张闾琳又往返东北多次,主动代表父亲回家乡看望父老乡亲们,也看看父亲曾经的老友,而每每都能感受到温暖。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也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只要家在心中,无论什么时候“回家”,都能在身体里发出一股暖意。
张闾琳生于一个军阀乱战的年代,但晚年却能够平安自在,并回归祖国,这,大概是属于他的一份温暖与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