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火箭产业园什么时候开工(武汉火箭园卫星园相继投产)(1)

5月13日,嘉宾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参观卫星智能生产线。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长江日报讯卫星产业园,可年产240颗小卫星;火箭产业园,可年产20枚火箭。火箭、卫星,批量生产,制造、组装、联控联调,在相邻的两个园区内完成。

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随着汉产卫星、汉产火箭陆续投产,武汉航天产业初具规模,一座航天新城在长江北岸崛起。

火箭园加快建设,4枚火箭蓄势待发

5月13日,新洲双柳航天大道北侧,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内,在我国首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上,下线了第一颗“武汉造”卫星。这里,可以年产240颗1吨以下的小卫星。

航天大道另一侧的火箭产业园内,四枚快舟火箭蓄势待发,其中包括一枚被命名为“新洲号”的汉产快舟火箭。“新洲号”快舟火箭,是首枚真正意义上的汉产火箭——它的组装、调试都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内完成。接到“新洲号”发射指令后,它将在火箭产业园装箱、运抵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搭载一颗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是我国首个商业火箭产业园,园区一期工程2020年建成,快舟火箭总装总调项目已经投产,具备年产20发火箭能力。

据介绍,已经投产的火箭产业园一期,建有综合厂房、总装测试中心和综合楼等。今年,火箭产业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补充建设了辅助厂房和数字化生产线,加快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还会增加液体发动机、液体火箭等研发功能,下半年可望投入使用。

22个航天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

5月13日,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增添商业航天新军——22家国内知名企业携22个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与新洲区政府签约,投资总额80亿余元。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短短3年多时间,基地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成型,被列为“十四五”湖北省“四大重点基地”、武汉市“965六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新洲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洲区围绕商业航天领域开展大招商,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快速集聚,形成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基础,以卫星平台研制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为特色的完整产业链。

据悉,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内首个商业火箭产业园一期2020年建成,快舟火箭总装总调项目已经投产,具备年产20发火箭能力;国内首个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行云天基物联网项目测运控中心投入使用;武汉卫星产业园今年5月13日投产,建成国内首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卫星生产步入批量化生产时代。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磁电项目今年将建成。航天智慧应用、神舟船舶、科虹特种钢、宙通科技、鼎甲软件、繁星动力等一批科创型、成长型项目陆续开工。基地2019年被国家发改委授牌微小卫星商业发射与应用技术国家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被科技部授牌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站)。

新洲区负责人表示,该区将遵循新发展理念,按照东部产业核心区、中部商务中心区、北部生态创新区和西部产业配套区梯次开发,重点发展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规划在“十四五”末建成千亿产值航天产业基地,打造一座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新城。

武汉火箭产业园什么时候开工(武汉火箭园卫星园相继投产)(2)

5月13日,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投产。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智能生产线助力卫星生产率提高40%

机械臂快速、精准地来回作业,一个装着卫星的箱子被精准地推送至仓库的产品架上……5月13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以下简称“武汉卫星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中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时刻——首颗卫星下线。

据了解,该条卫星智能生产线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发,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 满足1吨以下小卫星年产240颗总装集成测试(AIT) 的需求。生产线建成后,小卫星的生产效率将提高40%以上,单颗面积需求将减少70%以上,单星生产周期将缩短80%以上,人员生产效率将提升10倍以上。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东明介绍,该条生产线通过硬件软件的柔性智能设计,构建卫星智能制造运营管理数据采集,实现柔性的智能化生产;利用数字孪生,打通卫星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流程,实现研发设计、工艺设计、实验验证的协同以及研发设计、工艺设计、实验验证、测试等业务的协同;采用国际领导的云制造模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集成,推进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统一平台一体的数字化企业。

“建设武汉卫星产业园,是二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的重要举措,是落实航天科工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战略部署、推动航天产业、雷达与电子信息产业、网络信息产业三大业务板块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杰表示,后续,二院将依托武汉卫星产业园,构建以“聚合、开放、共享、创新、普惠”为特征的卫星产业生态圈,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

发挥武汉优势 快速推动遥感卫星产业化步伐

武汉火箭产业园什么时候开工(武汉火箭园卫星园相继投产)(3)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作主题演讲。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我们希望武汉以及整个湖北能够发挥在空天信息与遥感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火箭、卫星、载荷、信息处理与应用完整产业链。”5月13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以下简称“武汉卫星产业园”)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在作主题演讲时提出,要聚焦天基遥感实时监视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湖北卫星批量生产制造能力,快速推动遥感卫星产业化步伐,引导遥感卫星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龚健雅表示,武汉目前已经投入建设珞珈实验室,通信、遥感技术是它的重点发展方向,希望基于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发展更多相关企业,让他们加入到遥感卫星产业基地中来,打造完整产业链。同时,加快制定遥感卫星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引导遥感卫星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据悉,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师超过300人,每年在读研究生超过1000人。2017年开始,该学科每年全球评估排在世界第一位,2018年底,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龚健雅认为,武汉大学完全具备研发卫星和载荷的条件和能力,希望能够与科工集团合作,让卫星与运载协同优化产业链,快速推动遥感卫星产业化步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刘石泉:

自觉融入武汉 构建开放共享的航天产业生态

“长期以来,航天科工得到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自觉融入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了一批战略性的新型技术产业。”武汉卫星产业园主题活动现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石泉表示,航天科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协同打造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卫星产业园为代表的航天高科技产业项目,推动构建资源开放共享的航天产业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5月13日,历经两年建设,武汉卫星产业园开园,一期工程即将投产运营。“今天,产业园首颗卫星正式下线,必将为中国航天事业奋勇前进,为武汉崛起,谱写绚丽的篇章,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 刘石泉介绍,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将卫星研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等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推动卫星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为后续批量化卫星制造和大型星座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武汉卫星产业园开园,其集聚效应初步显现。13日,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北京吾天科技有限公司等集团内外10家单位签约入驻武汉卫星产业园,李伯虎院士工作站、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挂牌。

据介绍,航天科工集团将依托武汉卫星产业园,以卫星智能生产线为核心,不断吸引卫星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产业生态聚集,构建自主可控、多态化的完整供应链,全力打造国内最具研产实力和行业资源吸引力的以“聚合、开放、共享、创新、普惠”特征的“三公里生态圈”,推动航天产业、区域经济发展。

“面向‘十四五’开局,航天科工集团将继续坚定信心、砥砺前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卫星设计、制造、运用等体系化服务,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刘石泉说。

(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柳莺 李亦中 通讯员陈静 程书雄 何升望 陈奎)

【编辑:贺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