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腾讯、百度、新浪微博联合发布《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及2017年食品药品十大辟谣榜单,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滴血测癌、棉花肉松、奶茶杀精等谣言入榜。
分析显示,中老年人是食品药品类谣言的最易感人群。对于食品药品类谣言,女性比男性易感程度更高。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对食品药品类问题更为关注,在食品药品类谣言易感人群中,女性占比36.1%,而男性占比23.9%。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对食品药品类谣言更易感。
中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健康类资讯较为关注,但却相对缺乏谣言辨别意识与知识。
北京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网信办将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建设,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媒体、网站等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提升网民主动防谣、科学辨谣能力。
2017年十大食品药品辟谣榜单
1、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
谣言:
2017年2月期间,一个称为“曝光问题紫菜”的小视频疯传,视频中的市民泡发了某品牌紫菜,并不断揉搓和拉扯,称紫菜“嚼不碎、扯不断、还有腥臭味”,是“黑色废旧塑料做的”。
真相:
紫菜自身富含胶类等多糖物质、浸泡水温不够或者时间较短、偏后收割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紫菜“撕不断、嚼不碎”。作为海产品,紫菜内含有的一些物质,是构成紫菜鲜腥气味的来源。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45个紫菜样品和3个塑料薄膜样品进行了鉴别。根据检测结果,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
2、塑料加工成大米
谣言:
一段以“制作大米”为题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热传。内容是在一个车间里,操作者把白色塑料袋送进一个大型机器的漏斗里,然后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后生成白色粒状物,形似大米。
真相:
所谓“塑料大米”,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事实上,塑料价格比大米贵,用塑料生产假大米完全无利可图。
3、医学突破:一滴血就能测癌
谣言:
一则关于“一滴血就能测癌”的文章火遍互联网。文章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罗永章团队,研制出一种能测试“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能方便快捷地测出血液里面热休克蛋白90α的含量,也就是所谓“一滴血就能测癌”。
真相:
“滴血测癌”是标题党,网传有关“一滴血就能测癌”的报道,前面在说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性,但后面介绍“热休克蛋白90α”时,说的是监测癌症病情与评价疗效,与筛查早期癌症并不是一回事。热休克蛋白90α及绝大多数肿瘤标记物,都不太适合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要真正筛查癌症,还需要其他科学、可靠的检查办法,不能光靠肿瘤标记物。
4、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谣言:
一个小视频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视频的内容是某市民自己买回来一袋肉松饼,拿水浸泡后,发现里面肉松是“棉花”做的。引发公众恐慌。
真相:
肉松和棉花的成分有很大区别: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两者的口感差异大,造假几乎没可能:肉松松软,一吃就化;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
5、吃大盘鸡感染H7N9病毒死亡
谣言:
以“市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致死”为底版进行加工的谣言在全国各地出现,除了大盘鸡,泡椒凤爪也被列为“凶手”,引发担忧。
真相:
食用煮熟烧透的食物不会感染H7N9病毒,因为H7N9病毒不耐热,达到70℃,即“滚烫”时,禽肉的任何部分不再呈淡红色,病毒就被杀死了。“大盘鸡”“泡椒凤爪”都经过烧煮处理,可以放心食用。
6、未标“GB18186”代码的酱油致癌
谣言:
网传“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GB18186,凡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市场上的酱油不管是哪些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一律不要购买。”
真相:
国家卫计委回应,他们从未发布网传公告。实际上,GB18186是一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符合标准的酿造酱油会标注“GB18186”。
7、西瓜与桃一起吃会中毒
谣言:
最近几年,一则“西瓜和桃子同吃会使人中毒身亡”的流言总是被人们转发,说法称,桃子与西瓜一起吃会产生剧毒,甚至使人死亡。
真相:
@深圳公安、人民日报等进行辟谣,这一说法毫无根据,是最简单、无根据的食品谣言。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该说法没有任何依据,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不会产生剧毒。作为水果,西瓜和桃子中最大的成分是水分和糖,它们都没有什么毒性成分,一起吃也不会发生特殊化学反应,或者产生毒性物质。
8、柿子和酸奶一起吃会中毒甚至致死
谣言:
网传“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虽然很好吃,但是千万不要和酸奶、海鲜、酒一起吃。刚发生一件真事儿,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了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
真相:
网传“不能和柿子一起吃的食物清单”,大多数都是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有一定道理,主要原因在于,柿子中的鞣酸(又名单宁酸,它在尚未成熟的柿子中含量尤其高)会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如果一次吃进太多鞣酸,同一时间摄入较多蛋白质,它们二者就会发生反应,一起形成不溶于胃酸的沉淀。但不是像很多谣言说的,柿子和这些高蛋白食物吃了会中毒、会半小时死亡、会得癌症、会得结石。
资料图(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
千龙网发
9、空心菜是蔬菜里的“毒中之王”
谣言:
一则内容为介绍“蔬菜‘毒中之王’”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很火,尤其传播冠名以《“毒中之王”蔬菜竟是它!目前正大量上市,去毒方法要记牢!》,更是引起人们的关心和好奇。视频内容指出,空心菜是蔬菜里的“毒中之王”。
真相:
事实上,一些研究确实提到空心菜对于某些重金属,如铅,有比较强的富集能力。但这不意味着,空心菜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就是所有蔬菜中最强的,更不是所谓的“毒中之王”。空心菜的重金属含量高低、是否超标,主要还是得看它的产地环境,只要生态环境中(土壤、水源、农药使用等)重金属不超标,便可放心食用。而一些检测结果也显示,市场上的新鲜蔬菜,即使检出重金属、农药残留,结果也远远低于国家安全限量值。也就是说,只要是规范生产、出售的空心菜就不会出现重金属或农药残留超标。
10、奶茶杀精,导致男性不育
谣言:
有文章称,奶茶是杀精的凶手,不仅导致男性丧失生育能力,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原因是奶茶一般都含有香精和色素,甚至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这些物质对人体生殖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不育。
真相:
“奶茶杀精致不育”的说法已经流传多年,但这一说法夸大其实,存在误导。据食品专家云无心介绍,“珍珠奶茶”等用奶精调制的饮料里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只要避免使用氢化油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高的人群,精子数量与活力要低一些。但这只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二者相关,并不能证明到底是反式脂肪酸导致精子活力低,还是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高的人群的其他特征导致精子活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