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朝的故事宋徽宗时,有个叫计安的人在京城枢密院当押番枢密院掌管天下军马,押番就是地位较高的士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家族悲剧模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族悲剧模式(不幸的家庭是悲剧之源)

家族悲剧模式

这是宋朝的故事。

宋徽宗时,有个叫计安的人在京城枢密院当押番。枢密院掌管天下军马,押番就是地位较高的士兵。

东京城外有个金明池,在“三言”的小说世界里,这个地方是东京汴梁的地标,年轻人都爱到这里游玩。

有一天计安下了值,天气还很热,就去金明池钓鱼。他钓了半天,一条鱼没钓到。最后一竿,钓上了一条金色鳗鱼。

在民间的迷信传说当中,鲤鱼、鳗鱼一旦带上金色,就是非常之物,最好放掉。

当时天色已晚,没地方去卖这条鱼,于是计安拎着鱼回家。路上,这条金鳗忽然开口说话:“计安,我是金明池池神,你如果放了我,我给你荣华富贵,要是敢伤害我,我叫你全家死于非命!”

计安看看周围,没有人,确定是金鳗在说话。计安是个不信邪的狠角色,他说了一句“却不作怪”,把鱼带回了家。

刚一进门,同僚来了,让他赶紧去见太尉,计安放下钓竿和鱼,跟着同僚走了。回来一看,媳妇把饭做好了—香喷喷的一盘鳗鱼。

计安害怕了:“我这性命休了!”

计安的老婆吓了一跳:“好端端的怎么要死要活?”

计安赶紧说了这条鱼开口说话的事。

“吃了它,我们全家都会死于非命!”

老婆狠狠啐了一口:“却不是放屁!”

“金鳗怎么会说起话!我见没有菜,才吃这条鱼。你不吃,我全吃了。”

媳妇不相信计安的话,觉得是丈夫舍不得给自己鱼吃。这俩倒是般配。

到了晚上,计安心里害怕,闷闷不乐。

那夜之后,计安老婆有了身孕,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起名庆奴。

庆奴

庆奴十几岁了,长得非常漂亮。

池神那个“叫你全家死于非命”的诅咒,好像也没有应验。

在这期间,金兵攻破了汴梁,这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多少官员、百姓,死在了这场大难里,或者被劫掠到了北方。

计家带着老婆和女儿成功逃到了临安,在这里住下,而且找到了旧时的上司。老首长安排计安重新当上了押番,计安的生活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差之余,计安还在家里开了一个小酒馆,提升一下家里的收入水平。

老婆和女儿可以卖酒、记账,但是需要有个干力气活的人。计安招了一个伙计,这个人“从小在临安讨衣饭吃,没爹娘,独自一个,姓周名得,排行第三”。周三相当能干,很勤快,而且是烹饪高手,会做点心,是一个多面手。

像这种情况,就得想一想,这个人这么有本事,为什么还到处打短工?只有两种可能,这人经济上有问题,要不就是生活作风上有问题。

几个月之后,计安发现女儿和周三眉来眼去。计安就让老婆去问,一问就问出了究竟。

老婆回来对计安说:“果然像你所说,那丫头和周三有事。”

计安一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要去打那周三。

这就奇怪了,这个时候要打周三,打给谁看呢?这就是计安没有担当的地方,他早就知道女儿和周三好了,但是如果让他自己说找周三做女婿,他会觉得没面子。

计安老婆拦住了:“你是个官人,咱们不能随便打人杀人。”

计安道:“我指望教这贱人去个官员府第,她却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丫头养不得了,不如打死了吧!”

打死了周三要吃官司,如果打死自己家女儿,罪过就没那么大。

计安老婆“再三再四劝了一个时辰”,计安的气才消了一点。

其实计安并没有什么具体计划,庆奴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要送进官员府里,就应该赶紧行动。计安根本没有动作,而是让女儿当垆卖酒,给家里的酒店打工。事前不计划,事后不宽容,糟糕的父亲往往都是这样的。

老婆对计安说:“只有一个不装幌子的办法,就是把周三招赘了。”装幌子,就是丢面子。

计安听了妻子的话,说:“这也使得。”

为什么答应得这么快?其实计安早就想到这个主意了,但是他自己说出来会丢面子,所以等着老婆开口。因为毫无担当,所以永远正确,事后总可以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

这样的家庭,有这样自私、喜欢算计的家长,可以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女儿。庆奴的悲剧,正是来自她的家庭。

两次婚姻

周三和庆奴成亲之后,受不了爹娘的唠叨,准备搬出去生活。

这种情况在今天很常见,但是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一种叛逆行为。

计安招的就是养老女婿,闺女给了周三,周三就得给他养老。

周三和庆奴也做得出来,立刻自暴自弃。在家早睡晚起,干活偷懒,嘴上还指桑骂槐。周三的计划是,如果老两口觉得自己和庆奴不像话,就让他们出去住。

他小看了计安,这老头儿是个狠角色—他勒令女儿夺休!

古代离婚有三种方式:休妻,男方提出离婚;和离,双方和平分手;夺休,女方提出离婚。周三被老丈人计安赶出了家门,这下可是失算了。

离婚后几个月,媒人来了,介绍一个对象给庆奴。这人是虎翼营的一个禁军,叫戚青。对方的条件还不错,第一,虎翼营是禁军精锐,待遇不错;第二,这人在官员身边当差,不在基层,在机关。

计安和老婆答应了,戚青是个当兵的,庆奴找了他,就不怕周三再来纠缠了。

庆奴对戚青不满意,这位军爷年纪大,庆奴对戚青各种嫌弃。

庆奴天天在家里吵闹,很快,计家又一次夺休。

戚青可没周三那么好说话,他脾气很坏,离婚后经常来骂人。有一天,他公开宣称,要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这两句话好玩。它表达的都是代人受过的意思。戚青的话其实是:“我不找庆奴,我就找你计安。”戚青看得明白,计安老头儿一辈子各种推卸责任,是这个家庭的真正祸源。戚青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一语成谶,日后代人受过,丢了性命。

计安被戚青骂了两次,就有点害怕,其实坐下来跟戚青聊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戚青也是官身,不会做什么太过分的事。

但还是那句话,计安毫无担当,他想着干脆把闺女嫁远一点,省得戚青惦记。

计安开始张罗女儿的三婚。

第三次婚姻

有个媒婆来找计安:“小娘子两遍说亲都不太顺利,要不找个好官员家去工作?三五年之后出来,再说亲也不迟。”

计安一直都在筹划让闺女去官员家工作,但没有找到门路,他想了想,现在女儿两次夺休,非常丢人,再想要嫁人也难。

这个父亲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女儿。两次挑女婿挑走眼,他都是第一责任人,应该好好关心庆奴一下才好,但计安不是,他现在就想尽快把女儿出手。

媒婆图穷匕见:“有个官人要小娘子,他曾来酒店里吃酒,认得小娘子。他是高邮军主簿,如今来这里处理公事,没人相伴。只是要带回家中做小,却不知押番肯是不肯?”

本来说的是进府里工作,出来再说亲,突然就变成了说娶庆奴做小。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打开一个招聘网站,进去了却发现是一个相亲网站一样。

对方早就在酒店里看上了庆奴,却要从介绍工作开始说,这就很可疑。主簿是因为孤独娶个妾,如果到带女儿回去,女儿会不会受正妻的气?这都是父母应该考虑的。

但是计安不在乎,他满眼看到的就是“高邮主簿”这四个字。宋朝的县主簿,大概是八品或者九品,算是县里的第三把手,虽然级别不高,但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官员,一个正经的“老爷”。

计安就这么把女儿卖了。

主簿名叫李子由,他娶了庆奴,十分宠爱,庆奴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庆奴从小生活在压抑而痛苦的家庭,从来没见过这样温柔大方的男人,也不曾感受过如此体贴的宠爱。

他俩有多亲近呢?“日间寒食节,夜里正月半。”

寒食和清明是两个很近的节日。正月半,就是元宵节,正经的中国情人节。

俩人白天要分开,就像过清明节似的,晚上嘛,就像梁静茹《分手快乐》里唱的:“其实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这样过了几个月,李子由家里来信。李子由带着庆奴坐船回家,“在路贪花恋酒,迁延程途,直是怏怏”。娶了妾,本来应该高兴,却觉得像世界末日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男人根本就没有跟家里的妻子沟通好,他在家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一个妾带回来了。

李子由的计划简单愚蠢,他带着庆奴直接进家来参拜妻子,妻子只要受了妾的礼,就不能不认了。这计划一上来就被李夫人识破了:“等等,你先别拜,你是什么人?”

庆奴傻了,对呀,我是什么人呢?她如今是一个孤立无援、没有名分的人。

李子由说:“在都下早晚无人使唤,胡乱讨来相伴。今日带来伏事恭人。”都下,这里指临安。恭人,就是夫人。

夫人把怒火撒到了庆奴身上:“你和官人好快活!来我这里做什么?”

这个话头就不对。其实官人真的想要说服夫人,那就软中带硬:1.这个女孩子对我很重要;2.如果你接纳了她,我会对你更加尊重和感激;3.如果你非要为难她,那就冲我来。

这三点亮明白,夫人是不会把李子由怎么样的,也就不会为难庆奴了。

但是李子由怎么说的?“早晚无人使唤”“胡乱讨来相伴”“带来伏事恭人”。你把这个女人贬低为工具、奴隶,那不是任凭妻子糟蹋她吗?

夫人决定扒去庆奴的衣服首饰,送到厨房里去干粗活。

庆奴只得叫苦,哭告夫人道:“看奴家中有老爹娘之面。若不要庆奴,情愿转纳身钱,还归宅中。”庆奴家里不是过不下去要卖女儿,所以她还希望娘家能救她。

夫人说:“你想走最好,不过我还是希望能你去厨房里受苦,你从前可是快活够了。”这就是成心要折磨人。

庆奴看着那官人道:“你带我来,却让我受这个委屈,快帮我求情啊。”

李子由道:“你看夫人什么脾气!清官包大人也断不得这事。我自己都性命难保;等她气消了,我再劝。”

这都是鬼扯,你一个官员,怎么会性命难保?无非是害怕冲突、回避冲突,这就是没担当的表现。

庆奴被送到厨房干粗活去了。

杀人

李子由等到夫人气消,跟夫人说,已经把庆奴退回娘家了。但他暗中干了一件事,在附近租了套房子,金屋藏娇。

李子由差一个心腹虞候,叫作张彬,负责租房,给庆奴送粮买菜……

很眼熟是不是,李子由和计安一样,安排了一个年轻后生在家里。虞候张彬,给这位如夫人忙里忙外。

李子由家有个小少爷叫佛郎,才七岁,长得聪明可爱,他爹偶尔用孩子打掩护,号称带着孩子出去玩,就来了庆奴这里。

李子由对佛郎说:“这是你姐姐,别跟你妈妈说。”

佛郎知道帮爹打掩护,但是小孩子偶尔撞见了庆奴和张彬在一起。

“我回去说给我爹听!”佛郎大叫道。

两个人来不及回避,庆奴一把抱住佛郎,张彬连忙走开躲了。庆奴说:“小官人不要胡说。姐姐自己在这里吃酒。”佛郎问:“你和张虞候两个做什么?”

在这一刻之前,庆奴还是个有很多缺点的苦人,下一秒,她就成了一个狠毒阴冷的歹人。庆奴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宁苦你,莫苦我。没奈何,来年今月今日今时,是你忌辰!”

她掏出一条手巾来,把小佛郎活活勒死了。庆奴也太狠了,虽然这孩子的母亲对你狠辣,但你和这孩子的父亲也有情分,杀他,如何下得去手呢?

但张彬更不对,他一跑了之,让一个女子来应对残局。

其实冷静下来,把小孩子一捆,俩人跑路也就好了,害了孩子,就永远没有了回头之日。

庆奴杀完孩子,张彬才回来看动静。

“我要跟你跑。”庆奴看看张彬。“我家里还有老娘。”张彬不愿意跑。

“我也有老娘,你赶紧收拾东西,跟我跑回娘家去!”

张彬在庆奴的胁迫下,逃走了,他们逃到了镇江,张彬病倒在客店里,俩人的钱也花光了。

庆奴会唱曲,她准备卖唱挣钱,给张彬抓药,给他治病。

直到这时,庆奴还是一副好孩子的模样,要卖唱救治情人,希望他恢复健康,和自己回到临安,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

怎么可能呢?杀了人,最先被追查的就是自己的老家,庆奴逃到临安,只会更快落网。

其实这个时候,庆奴的家也没了。

周三

庆奴的第一任丈夫周三已经走投无路了,被庆奴夺休之后,他一度去外地谋生,但几经波折,又回到了杭州。

深秋的杭州被蒙蒙秋雨笼罩着。计安在门前站着,看见了落魄的周三。

周三给前丈人行了个礼。计安见他身上褴褛,动了恻隐之心,便道:“进来吧,请你吃一碗酒。”

计安是个鸡贼的人,但是这一刻,他可能确实有怜悯之心。

周三喝了酒走了,天色晚了,雨又下起来了。周三道:“他还留我吃酒呢!他家没什么不好,都是我自讨得这场烦恼。”

倘若当初好好当赘婿,也不至于今天混到无家可归。秋天后面就是冬天,没有工作的话,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到这里,起了歹心。

他半夜偷偷进了计家。老太太听见有动静,让老头儿起来看看。

周三去灶头边摸着把刀,在黑暗里立着。

计安毫无防备,走出房门看时,周三“让他过一步,劈脑后便剁”。

计安死了。周三悄悄摸进屋,揭开帐子,把老太太也杀了。可怜这老两口子,没有大奸大恶,死得不明不白。

周三点起了灯,卷走了计家的全部金银细软。

第二天酒店没有开门,邻居推开了门,发现老头儿和老太太都死了。

第一嫌疑人就是庆奴的前夫,爱喝酒、爱骂街、喜欢威胁人的戚青被官府抓了。

“就是他!天天说要砍死老丈人!”大家一作证,临安府从速办理,把戚青砍了。

周三一路逃跑,从杭州跑到了镇江。他在一个酒店里吃酒,忽然看见了庆奴进来卖唱。

对庆奴来说,那就是“莫非在梦里”。

张彬其实和庆奴谈不上恩爱,大家各自用对方来消遣。庆奴杀了人,张彬成了同谋,不得不和庆奴一起逃亡。张彬病倒了,庆奴也要被迫照顾他。

看见了周三,庆奴得意了,这下不再是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了。

周三是她在杭州最美好的回忆,周三也是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男人。庆奴是真的信任周三,上来就说自己和张彬杀了小官人的事。

庆奴道:“今天真是幸运,遇见了你,一会儿我和你同归店中。”

周三不乐意:“那个张彬必定是你老公一般,我不去。”

一是嫉妒,二是担心自己的事情败露,所以周三不想去。庆奴说她自有计较,拉着周三回去了。

张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以前庆奴还给他抓药,现在有了周三,庆奴就任由张彬自生自灭。

张彬吃没得吃,喝没得喝,看着这俩人在眼前,又恨又气,终于一命呜呼。

庆奴和周三住在一起,依旧做夫妻。庆奴还是想着回家,周三没忍住,把自己杀了庆奴父母的事情说了。

庆奴大哭起来,扯住周三道:“你如何把我爹娘杀了?”

周三道:“不要闹了!我不该杀了你爹娘,你也不该杀小官人和张彬,大家都是死路一条。”

熟悉的味道,周三倒像是计安的亲儿子,甩锅高手,反省自己的同时,不忘指责别人。

庆奴杀人是一时情急,周三杀人是谋财害命,张彬也不是庆奴杀的,是被这俩人气死的。周三把几件事情连在一起说,把庆奴给弄糊涂了。

有的恶人就是这样,他自己做了恶,不承认自己是恶毒的,而是去强调别人和自己一样坏。

两个都已经回不去了,恶人和恶人一起相依为命吧。

结局

又过了几个月,周三也病倒了。

古人觉得这是“冤鬼缠身”,其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心理压力过大。杀了人,背着命案逃亡,那种滋味不会好受。

周三从庆奴家里抢来的钱物,也都用光了。庆奴只能又出去卖唱。周三生怕自己重蹈张彬的覆辙,他变得敏感恶毒,如果庆奴卖唱没有挣到钱,就要被周三一通骂:“你一定又去贴汉子了!”

庆奴虽然狠辣,但在周三这样更坏的人面前,只能服服帖帖。

正是深冬天气,下起了雪。庆奴立在楼上,倚着栏杆发愣,这时,三四个客人上楼来吃酒。

庆奴高兴了,有客人来,就可能听她卖唱,自己就能赚着钱。她揭开帘儿,看见这几个客人,不由得大声叫苦。这几个客人,是李子由家里的仆人。

几个人也认出她来了,大叫一声:“庆奴,你做了好事!原来藏在这里!”吓得庆奴不敢做声。

几个人当下报官,把庆奴抓了。庆奴一想,自己反正要死,得把周三带上,这个人杀了自己爹妈,趁机把仇也报了吧。

周三,庆奴,都被送到官府,判了斩立决。这个故事里,计安夫妇、戚青、小佛郎、张彬,加上周三、庆奴,一共死了七个人。

冯梦龙点评说,这么多的惨案,都是金明池神报复,遇到比较神奇灵异的动物,趁早放了比较好。

其实这不是什么金色鳗鱼的报复,庆奴也不是被诅咒的丧门星女儿。

这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计安夫妇是那种贪图小便宜、丝毫没担当的人,他们教育出来的女儿,必然也是这样的人。

庆奴其实有本事,能卖酒、会唱曲,长得也好看,但她沉溺于欲望,在强权之下畏惧,又在弱小面前狂暴。

她没有被真正爱过,也不懂得什么是爱。她的一切压抑、委屈,都在成年之后化为了恶毒、狠辣的心肠。倘若她有一个有担当的父亲,有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体验过真正的疼爱,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

一个愿意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家庭,家里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可以讲道理、可以沟通的。如果家里有牢骚满腹,什么事都先埋怨人的父母,那他们的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也会充满牢骚,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爱可以生爱,担当可以生担当。但是没见识过爱的人,想要懂爱,真的很难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