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市珠江边著名巨石“海珠石”的传说,网上很多。现在已经消失了,美景不再,呜呼哀哉!可惜可惜…
秦汉以前, 横穿现广州市区的珠江江面十分宽阔,达2000米。
到了晋代,地处坡山的今惠福西路五仙观,是珠江边的一个渡口,距现在江岸边约1100米远。
广州市珠江边著名景点“海珠石”,与其说是一块巨石,不如说是一座屹立江心的小岛。
许多关于“海珠石”的描述的典故,有许许多多。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如是:相传有胡贾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夜辄有光怪,故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则曰海珠云。
也有传说称该石“因长期被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那是望文生义,以为”珠“就一定是圆滑的。
其实,早在南汉年间,海珠石上就有一座慈度寺。南宋吏部侍郎龙图学士李昴英及第前,常在此读书,后来人们就把他读书处称为“探花台”。又在慈度寺旁建文溪祠,祭祀这位以清操知名的吏部侍郎龙图学士。
据古书记载,海珠石广袤二亩,上有“古榕十余株,四边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阴”,小商贩们摇着小船,向游人兜售荔枝、蒲桃、芙蓉、素馨,随潮往来,怡然自乐。可见也是一处江渚胜概,并不是浑圆如珠。
据清康熙《广州府志》、清同治《番禺县志》和李琯朗《海珠志》(清乾隆十九年刊本)的记载:
广州府志
珠江。按县志,即城南江。中有石,名海珠,方广亩余,屹峙洪涛中。上有慈度寺,宋忠简公李昴英读书处。宝庆二年及第,构书院其上,遂称名胜。后人即为祠祀之。张镇孙于此结龙头会,尝以大魁自期,后状元及第。东有向阳堂,西有凭虚亭,今为炮台。
番禺县志
海珠石在城南门外江水中,长二十余丈,广半之,上有海珠寺。
海珠志
《图说》云:‘海珠在广州城南大江中,巨石平敷水面,长二十余丈,广半之。宋末呼为海珠洲,旧说有贾胡坠明珠径寸一颗于江心,后化为石,因以名洲。又谓广人知海不知江,故凡江皆呼为海,因石圆润在江心,故曰海珠。’
明清时代,海珠石所在的水域称为“沉珠浦”,相传有人下水探珠,在江底见有蛟龙盘护明珠。一传十,十传百,愈传愈神奇。清康熙《广州府志》这样记载:“沉珠浦,在府城南三里,江中有石号‘海珠’,出水高丈馀,阔二亩,上有慈度寺、李昴英祠。旧志:昔有贾胡有明月珠,跃入水中,购善没者下求之,见蛟龙盘护,遂骇而出,即其地也。其说不经。”
传说中的“海珠石”
沿江路只有雏形
广州西关河涌
照片中的两个尖塔,是广州市著名的基督教堂,市民都爱叫它“石室”。
民国时期在珠江边散步的人们。
海珠石上的海珠公园
20世纪初,海珠石仍然耸立中流,每逢大潮,水势滃然而至,骤分左右,浪声响腾,余韵不息。1928年岛上建了一座“海珠公园”,游人更是往来不绝,红裙绿衣,白叟黄童,多如过江之鲫。1931年,政府认为海珠石造成这个河段水流过急,对于航船有危险,决定炸毁海珠石,填江筑堤,开辟马路(今沿江西路)。填得土地的价值,用来支付炸石筑堤与建筑海珠桥的工程费用。当年炸海珠石的费用,为78万5125元零八仙。
几乎所有关于广州历史的书籍,都会提到海珠桥,因为它是广州城区第一座跨江大桥。1933年2月落成,当年的造价是103.2万两白银,大部分来自于填江卖地所得的钱。全长183米,整座大桥以钢铁和水泥为材料,建桥所用钢材从英国进口。
因为该桥的位置靠近“海珠石”,故名海珠桥。它外形庄严显赫,构造穷工极巧,中段桥面由电力控制起降开合,使大型轮船可以从桥下通过。
日出之际,临江遥瞩,长桥卧波,风帆上下,景色蔚为壮观。
海珠桥中间可以打开,放便船舶通航
1949年,国民党势力撤离广州市,炸毁了海珠桥。海珠桥桥断之后,硝烟弥漫…
有人在断桥前留影
1949年建国之后,广州人民政府迅速从香港进口钢材,修复了海珠桥。可惜的是,该桥中间再也无法打开。
到了1970年代,由于广州市珠江一河两岸每天上下班的骑自行车的人数巨多,在海珠桥两侧也加装了副桥,专供自行车通行。
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人们只能推着自行车过海珠桥。
拥挤到你根本没机会骑自行车。
据说这个自行车洪流,惊动了日本商人,专门拍了影像传回日本,引起轰动。他们是来广州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熟客。
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旧址,就在海珠桥边上。
海珠石遗址在爱群荟景湾旁边
1931年扩筑新堤建今沿江西路时,海珠石始沉埋地下。 2000年1月底,在广州沿江西路开挖埋藏排污大管道工程中,失踪已久的海珠石重露真容。海珠石的部分就是被大厦压在底下,剩馀部分的则被继续掩埋在沿江西路上。
1970年代广州的最高建筑——广州大厦,俗称“27层楼”。
海珠广场,因“海珠石”而得名。
现在,海珠桥上的自行车寥寥无几。人们出行靠公交车、地铁和小汽车。
在人民桥上眺望海珠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