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看《风起陇西》之前,我看了一点评论,很多人都说看不懂的,觉得出场角色太多,剪辑混乱。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1)

为此我特意去看了点原著,然后想给诸位看官提个醒,切勿将电视剧版本和小说版本混为一谈。

小说名场面消失

其实《风起陇西》一共有2条主线。

一条是已经播放了4集之后出现的剧情内容,那就是白宇扮演的荀诩,陈坤扮演的陈恭,要找出潜伏在蜀国的魏国间谍——烛龙。

而另一条主线,其实在第四集最后片尾处有简单提了一下,可能有些人会忽略。那就是郭刚提到了蜀国最新研制的弩箭。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2)

蜀国想要找到潜伏在自己内部的魏国密探烛龙,而魏国想要得到蜀国最新的弓弩。两条剧情线就这么徐徐展开。

但可惜的是,小说开始时的名场面没有出现,导致第二条夺得弓弩的主线并没有那么的清晰。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3)

小说开篇也是战争场面,但是这场战争的主角是魏国的将军王双。他正在面临一场死战,这场死战并不是兵马上的悬殊导致,而是因为蜀国所持有的武器所致。

王双很快听到头顶上传来了一声带着蜀人口音的呼号。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向右侧的山谷顶端望去。

这一次他看清楚了,一百多名弩手一字排开,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具宽头弩机,弩箭在阳光下冷冷地睥睨着下方的骑兵,金属箭头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几百支弩箭铺天盖地朝魏国军队射去,宛如草垛中飞驰的蝗虫。

几十名士兵未及反应就被射倒在地,一些距离弩车较近的骑兵甚至被连人带马钉在了山壁之上,血花四溅。

还没等魏军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第二阵密集的射击接踵而至,然后是第三阵、第四阵、第五阵……这种气势彻底震撼了魏军,整个队伍登时乱成一团,在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下显得茫然失措。

当第八阵齐射结束的时候,魏军已经彻底崩溃了;原本齐整的骑兵队变成了一团惊恐的人与战马,一边发出绝望的叫喊一边朝着谷口仓皇地拥去,沿途有很多士兵与马匹被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箭攒成刺猬;蜀军的弩手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射出的弩箭却有几千支,一浪接着一浪吞噬着魏军的生命。

这是原著中对于弓弩杀伤力的描述,而也正是因为蜀国拥有如此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才让魏国动了心思,一定要得到有关于弓弩的一切信息。不然魏国在之后的交战中,根本就不是蜀国的敌手。

而这个才是魏国“烛龙”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4)

白帝黑帝身份大反转

在原著中,陈恭的真实身份是司闻曹潜伏在魏国的间谍,明面上的身份是天水太守府主记,实则是司闻曹的“黑帝”。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5)

但是在剧版中,陈恭的身份从“黑帝”变成了“白帝”。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6)

原本担任白帝的谷正,从原本太守府任副都尉的官衔,变成了马行的老板。

这个身份的转变,其实就改变了一部分故事的走向。

而荀诩则顶替了陈恭原来的身份,成为了“黑帝”。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7)

而除了黑帝和白帝两个身份外,还有一名代号为赤帝的人和谷正做对线联系。

但是陈恭和荀诩两人在调查谷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谷正本应该只是和白帝陈恭单线联系的,这个赤帝,压根不应该存在。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8)

所以陈恭猜测,这个赤帝的代号,是烛龙自己捏造的。 赤和烛,都有红的意思。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9)

从这一推断也能表明,烛龙在司闻曹拥有着非常高的身份,甚至是司闻曹的内部高官,身份比陈恭潜伏得更加高。

看到这里,烛龙、白帝、黑帝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但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

看过原著等于没看

既然白帝和黑帝的身份,和原著已经不一样了,那是不是意味着,烛龙的身份,也会不一样呢?

当然,我还是不会透露烛龙在小说原著中到底是谁,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看小说。

但是我想说的是,按照目前的剧情走向,小说和剧版其实已经有些走在剧情的岔路口了。

随着人物的身份转变,我相信剧情也会跟着发生转变。

对于很多纠结于原著不原著的朋友来说,其实压根就没必要纠结。

不一样的剧情人设,只是起了同一个IP名字而已,真的没必要拿那两个来比较。

电视剧风起陇西cctv8(风起陇西剧版完全颠覆原著)(10)

对于十玖来说,几个老戏骨的演技在线,出场的人物到现在为止人设都有立住。同时剧情展开中糅杂了敌我阵营间的那些纠葛和情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古代谍战剧还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我是@十玖踪影观跟我一起追剧,品剧,品人生百味,我们下一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