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时代

狄龙的童年,大部分时候都是贫穷、辛酸与困苦的。

1946年8月19日,狄龙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受到刺激,不得不进入疗养院休养,剩下母亲一人,无法独力抚养,无奈之下只能将狄龙兄弟姊妹五人分散到各亲戚家寄养,小小年纪,狄龙就开始了童工生涯,他做过报童,送过牛奶,当过小工,狄龙说:“小时候家里很穷,鞋面和鞋底永远是分开的,经常是我自己用鱼线缝一缝才能穿。”

在香港,狄龙住木屋区,当时港岛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家庭打水要到山下排队,有时狄龙的妹妹去打水,会碰到一些不讲道理的人,将她的水桶放在最后。坐巴士也没有排队一说,都是谁能抢谁就第一个上去坐座位。狄龙说:“每一个地方都是要争的,你差一点,人家就吃定你,所以一定要先保护自己,就先学点拳。”

从小的寄养生活,让狄龙学会了察言观色,做童工,又让他懂得了如何生存,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弟弟妹妹,他又开始学习咏春拳。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1)

青年狄龙

再大一点,经由姐姐介绍,狄龙到尖沙咀一家高级洋服店当学徒,当时姐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弟弟能学到一门手艺,可以自食其力,混个温饱。狄龙很争气,本来学徒三年,他一年半就“结业”了,之后成为店里的师傅,主做女士西装,负责给人选料子、谈价钱、做设计,他很珍惜这份工作,不仅努力钻研布料材质,而且会根据不同人的收入、背景、体型、气质量身定制符合对方要求的衣服,狄龙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身材高达,面目英俊,当时他的顾客很多,还有一些是美国人。

就这样在洋服店做了几年,狄龙月薪加上佣金,每月已经可以有一千多港币收入,这在当时的香港已经很高了。1967年,张彻导演、王羽主演的电影《独臂刀》上映,成为香港首部票房过百万的电影,可以说火遍香江,狄龙也和朋友们也去看了好几次,因为个子高,狄龙被朋友们称为“高龙”,有个朋友对狄龙说,你脸很小,个子又高,和王羽很像,不如去考演员。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2)

王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做了多年洋服店师傅,年轻的狄龙也想试试其他可能性,说不定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王羽那样做男主角呢,到时候名成利就,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1968年,狄龙辞去了在洋服店的工作,从几百个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加入邵氏旗下的南国实验剧团,正式开始演员生涯之前,狄龙和其他入选者一起花了九个月时间参加培训,练习前翻后踢、弹床单杠、骑马兵刃等演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开始,狄龙在张彻的电影中出演一些路人甲等小角色,就是说一两句话就被人杀掉的那种,那时他还见到了王羽,在他看来,当年的王羽眼神凌厉,动如雷霆,静如山岳,非常具有大侠气质,后来,狄龙一直叫王羽师兄。

张彻曾经拿了两本很厚的相册给金庸、倪匡、董千里等朋友看,相册里全是当时几个年轻男演员不同表情不同角度的照片,倪匡后来回忆,狄龙的照片也在里面,自己从来没见过像二十多岁的狄龙那么英俊的男明星。

狄龙这个名字是张彻给他取得,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像法国巨星阿兰·德龙(香港译名阿伦·狄龙)一样,不止有盛世美颜,而且戏路宽阔,不管什么角色都能驾驭。

其实当时做演员,月薪大概只有几百块,较之狄龙在洋服店的薪水差的远了,所以一开始,狄龙只把电影当做一种爱好。

(2)英雄崛起

1969年,张彻从试镜的十个新人里选中狄龙,让其出演电影《死角》男主角,狄龙形容自己第一次被捧作男主角,既有点“受宠若惊”,又有些“患得患失”。那一年,狄龙只有23岁。

演员杨雄是狄龙在邵氏的“铁哥们”,他曾回忆与狄龙在邵氏的时光:早上六点钟一起骑马,骑到八点半,然后去喝茶(吃早餐),下午再骑马,骑完马到海边练拳,杨雄打洪拳,狄龙练咏春。之所以如此,不仅是为拍马戏做准备,而且当时邵氏拍武打戏,一套招就是二十几招三十几招,并且中间不切镜头,全部是连贯的长镜头,不像现在可以利用镜头剪辑打个一两招就停下来休息然后换角度再拍,那时演员要一口气打完三十几招,打完后累的气喘如牛,如果再NG个十次八次,对演员的体力是相当大的考验。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3)

狄龙在《新独臂刀》中饰演封俊杰

后来拍摄电影《新独臂刀》,狄龙饰演双刀封俊杰,为了练好从牛皮中抖出双刀的漂亮动作,他在片场一有空就练习,当时他与演员谷峰有对手戏,谷峰经验丰富,狄龙就偷师,仔细观察对方如何在打斗中保持眼神等面部表情。谷峰回忆他和狄龙拍决斗那场戏,两个人NG了一百次,打到最后所有道具都砸坏了,破了邵氏有史以来的拍摄记录,当时武术指导刘家良和唐佳说:“没有道具了,两个人用真家伙上阵吧,要小心,别伤了对方。”可拿到真的三节棍和双刀,两个人都有点发憷,后来二人心一横,“死就死吧!”就乒乒乓乓的打起来,虽然都受了伤,但最终还是成功了。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4)

《大海盗》

1973年,狄龙拍摄电影《大海盗》,彼时还默默无名的成龙在里面当替身,因为晕船不敢和导演说,是狄龙找到导演说明情况,并请导演特别关照成龙,成龙感动的称呼狄龙“老豆”,多年后在电影《醉拳2》里,成龙真的让狄龙演了自己的“老豆”。

那时邵氏分中班和晚班,张彻一般拍中班,即白天拍戏,晚上休息,楚原喜欢拍晚班,即晚上拍戏,白天睡觉,中班收工后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钱就花的快,晚班拍完一般都是白天睡觉,也没时间玩,很容易攒下钱,狄龙后来就选择拍晚班戏。

狄龙自己回忆起那段岁月,说:“我是真的没有受过很高等的教育,都是听朋友讲,(赚钱了)你要投资一个房子,你要交一些好朋友,到中年的时候要投资在健康上面,都是有选择的,有些可以做有些不可以做。”

(3)《刺马》

1973年,狄龙主演电影《刺马》,在其中饰演亦邪亦正的马新贻。

《刺马》由张彻导演,狄龙、姜大卫、陈观泰主演,其幕后班底堪称豪华:监制邵逸夫,副导演吴宇森,编剧倪匡,音乐陈勋奇,动作指导刘家良。

2007年,导演陈可辛翻拍《刺马》,改名《投名状》,马新贻变为庞青云,由李连杰饰演。据说,陈可辛曾想在《投名状》中邀请狄、姜、陈三人重聚,虽然最终没有成行,但陈可辛将电影中的“三公”分别取名为狄大人、姜大人和陈大人。

《刺马》一经上映,便获得极大成功,尤其是狄龙,他之前一直饰演正面人物,谁也没想到他在《刺马》中饰演了一个如此复杂的头号反派。导演张彻在拍摄狄龙的时候,始终从一个略高于其视线的角度拍摄面部特写,因而狄龙呈现的表情基本上都是垂首抬眼,他本就生的龙章凤姿,玉树临风,又正处于半青半熟的颜值巅峰,这种拍摄角度使得狄龙在美貌之下增加了很多阴狠毒辣之气,再加上双眉入鬓,手中一把折扇,角色形象又刻意模糊了正邪之分,使人物游走于阴晴不定的灰色边缘,狄龙的马新贻被赋予了更多复杂性和内涵,很多观众看后都对狄龙留下了深刻印象。狄龙也凭此角色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和第19届亚太电影节优异演技奖。狄龙后来说:“在台湾获得金马奖,给我很大的精神鼓舞,也证明了张彻导演的眼光是对的,我相信一个好演员是亦邪亦正的,就像人们说的‘上善若水’,水如容器成方圆。”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5)

狄龙在《刺马》中饰演马新贻

倪匡曾说:“狄龙演马新贻演的很好,演出了马新贻内心的矛盾与变化。”他甚至认为马新贻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奸角”,他只不过是喜欢了一个女人,那是没有罪的,他是一个悲剧人物。

因为电影《刺马》太过成功,张彻在二十年后的1992年又拍摄了剧版《刺马》,并亲任总制作人、总导演,只是马新贻一角由狄龙改为电影版中饰演张汶祥的姜大卫出演。

《刺马》之后,狄龙又相继出演了张彻导演的一系列电影,继续自己阳刚血性的小生之路。

(4)邵氏铁三角

张彻时代的狄龙,曾与姜大卫、陈观泰、李修贤、傅声并称“邵氏五虎将”。狄龙身材高大,足足有183厘米,虽略显瘦削,但一双长腿,一身肌肉,身材比例又好,长得俊美无俦,剑眉星目,潇洒刚毅,是名副其实的“香江第一美少年”,不仅是杂志封面的常客,就是只站在那里,都能迷倒万千少女少妇。

狄龙不光容貌无双,还精通咏春、跆拳道、空手道等拳术功夫,剑、棍、双刀、三节棍、拐子刀等兵刃也得心应手,除此之外,他还有一股玩命劲头,在片场能拼、能打、能煎熬、能吃苦。

1976年,狄龙在台湾拍摄电影《八道楼子》,旁边的一个“阿兵哥”因为没有经验,在一场戏里一下子趴在爆破点上,结果被炸掉了半个身子,当时狄龙就在他不远处。狄龙说,像这样危险的场面,当年在拍戏时几乎一直伴随着自己。

张彻之后,自1977年开始,狄龙又跟随导演楚原拍摄古装武侠片,主演了《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等多部爆款佳作,事业再度迎来高峰,他与楚原、古龙被称为“邵氏铁三角”。

狄龙最厉害的一个人(大侠狄龙胸怀沧海)(6)

楚原时代的狄龙

成龙刚成名时,想让古龙给他写个剧本,结果古龙直接当着成龙和导演罗维的面说,我小说的主角是给狄龙、姜大卫演的。据说,后来成龙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大哭一场。

狄龙演过楚留香、傅红雪、李寻欢、陈家洛,他古装扮相长身玉立,风采高逸,总之,武侠故事里最帅的角色,非他莫属。倪匡说,狄龙演古龙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任何困难,因为他根本就是小说中的人物。

在邵氏最后的鼎盛时代,狄龙是最璀璨耀眼的天王巨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