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先民唱起悠扬的歌,歌声缭绕在南亩稷黍,缭绕在在水一方,缭绕在青铜祭台。华夏文学由此诞生在这篇广袤丰饶的大地,古老的《诗经》如同锦绣花园的,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清流,滋润温养着汉语文学,最终培育凝结出了唐诗宋词两朵并蒂奇葩,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一.唐诗巅峰之作

历经千载春秋更替,唐诗宋词至今已有无数名篇,虽说文无第一,但想必大家都有最喜欢的诗词,在心中占据着第一的地位。当大家心中的最爱汇聚在一起,总有一首最受欢迎的。曾有人大数据统计过引用、研究、收录最多的唐诗,第一名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唐诗宋词经典50首赏析(唐诗宋词各选一首巅峰之作)(1)

但是就文学艺术角度来说,许多名家认为巅峰之作当属《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此诗的作者是王之涣,他是山西太原人,祖上有人在朝中为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王之涣以门荫入仕,任衡水主薄,后在天宝年间担任县尉一职,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五十五岁那年,他在任上去世。

王之涣素有文名,但传世诗作不过六首,这首《登鹳雀楼》是他壮年回乡时所作,以抒发心中胸襟抱负。

2. 《登鹳雀楼》好在哪里

此诗只有短短二十字,更无生僻字和典故,所以一直被选录在小学课本。但这并不代表这首作品没有水平,往往简单才是优秀之作,大道至简便是如此。

唐诗宋词经典50首赏析(唐诗宋词各选一首巅峰之作)(2)

首先诗的四句都是对仗的,而且对仗十分工整,后面两句还是流水对,整体浑然天成,《唐诗别裁》称“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很多赏析说首句,是诗人看见夕阳西落群山之中,目送黄河流入大海。其实诗人表现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流转。红色的才是夕阳,白日则是上午的太阳,所以首句的时间是变幻流逝的。

人目光所及,从鹳雀楼是看不到黄河入海的,但目不能至,心却能至。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们似乎看见黄河从青藏高原,一直流过鹳雀楼,最后留至大海,流经了华夏大地,流过了无数个的晨昏更替,从白日到红日西沉。瞬息之间光阴变幻,咫尺之中万里腾挪。

后两句更是蕴含哲理,日本僧人空海来唐,读到这首诗惊叹不已,称其“景入理势”。正所谓登高才可以望远,这两句无论是用在什么场合,都非常适用。

唐诗宋词经典50首赏析(唐诗宋词各选一首巅峰之作)(3)

少年时读来,可以勉励学子努力读书;青年时读来,可以勉励自己拼搏向前。我国数次外交场合,都有领导人引用此诗,或表达外交关系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计较眼前得失;或是表达外交关系将走上新的台阶。此种格力,尤臻绝顶,尽显盛唐气象。

《唐诗摘钞》推此诗为五绝第一,然而称其为唐诗第一,同样是当之无愧。

二、宋词巅峰之作

华夏文化,历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家。诗在唐朝到了巅峰,文情高妙的宋人便创造了词,一种不逊色于诗,拥有别种美感的文体,这便是词了。

两宋时期诞生了许多名家,论整体水准,辛弃疾、周邦彦、苏轼等人无疑是站在巅峰的词人,不过就单首来说,很多人认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堪称巅峰之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唐诗宋词经典50首赏析(唐诗宋词各选一首巅峰之作)(4)

1. 《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是蒋捷,同为宋朝词人,他没有看过北宋开封的梨花院落,没有感受过临安的西湖歌舞。中进士没有几年,蒙元的铁蹄便踏碎了两宋的风流蕴藉。他饱经战乱、颠沛流离,目睹国破家亡,集万千感伤写下了这首词。

2.《虞美人·听雨》好在哪里

这首词极其流动自然,有洗练缜密。不过描写三幅听雨画面,却将一生的悲欢融入其中。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的生计奔波,老年的萧索孤寂,仿佛在雨中看遍了红尘万千,这是蒋捷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你我的人生。

唐诗宋词经典50首赏析(唐诗宋词各选一首巅峰之作)(5)

唐宋诗词佳作很多,但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存留的精华不过字词精美,但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类的句子,纵使千百年过去,某种时候依旧能契合读者的心境,或是离别,或是相逢,或是思念,不过这些都是感悟人生的某个瞬间,像《虞美人·听雨》这般,寥寥几十个字写尽人生的,实在佳作的佳作。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这两首作品,近是我心中唐诗宋词的巅峰,不知各位心中的巅峰,是那首作品呢?#文史知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