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前20年懵懵懂懂,后20年哆哆嗦嗦,中间这30年或者40年要么为名,要么为利。

懵懵懂懂的前20年,我们捧着书本,想不到自己也会成为俗不可耐的俗人,为名为利的30年,我们想不到耄耋之年会是怎样的无可奈何。

什么未来啊、什么筹谋啊、什么梦想啊………,道理人人都懂。可日子就是繁忙、庸碌、琐碎,琐碎得忘了梦想,庸碌得忘了筹谋、繁忙得忘了未来。

都说站在未来看当下,可落到现实又有几人能看清?

1

近几年,老龄化与少子化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不仅频率高,还成为媒体楼市论的重要依据:

唱空楼市的憨皮指着老龄化和少子化,拿出种种数据力证房多人少是趋势,急赤白脸的告诉大家,房要塌、人要洼,可以躺平等待啦;

唱多楼市的憨皮指着老龄化和少子化,拿出日、美、韩大城市人口数据力证大城市虹吸趋势,得意洋洋的告诉大家,房是宝、人是草,哪里有钱哪里跑;

他们为了卖房,满心满眼都是房子。

自然就看不到这‘一老一少’对产业、对经济、对政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宏大。他们更看不到这“一老一少”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养老金。

文章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不屑。指着下面的数据告诉我,退休的大爷大妈不仅工资年年涨,连福利都涨了,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

回望过去,确实如此。

退休人员已经连续19年工资上涨了。人力保障和社会资源会议上,再次明确从2022年3月开始,退休人员包括养老金、工伤、失业保险待遇提高。涨工资对象为为2008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人员。调整水平以当地基本工资水平为准。

你瞧,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每年上涨4%-10%的幅度真让996干饭人无地自容。

不过话说回来,养老金的上涨确有平衡物价上涨的因素,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出生量高、就业人口多、养老金规模不断增长,而领取养老金的比例相对较少。

说简单直白点,就是10个年轻人交钱、1个老年人花。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就会嘀咕:啥意思?我们交的钱,供养广场舞大爷大妈吗?

是的。

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现在的年轻人供养已经退休的大爷大妈,咱们老了,由咱们的下一代供养着,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就叫做先收现付制,是我们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唯二之一。

时间推演到现在,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不是10年轻人供养1个老年人了,而是6-8个年轻人供养一位退休人员(据国家统计局,近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增长至17.8%。这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约17.8名老年人,也就意味着1名老年人需要约6个劳动年龄人口来负担)

换句话说,年轻人必须是老年人的N多倍,上一辈才能持续的薅下一辈,一但下一辈人口基数减少,上一辈的大爷大妈又贼拉命长,先收现付制度就完犊子了。

咋了?没钱了呗!好巧不巧,咱们现在正是这种情况。

首先、出生人口持续下滑。

过去中国人口从8亿到10亿,花了12年;从10亿到12亿,花了14年;从12亿到14亿,花了24年,在以此时间和人口下滑的比例速度推算,人口将于2024年达到14.5亿的峰值,其后大幅回落。

新时候养老的思考(瞧自己养老大势所趋)(1)

暂无官方权威的数据预测,各机构预测大致数据是:

2050年中国人口将较2022年减少9%,2075年将较2050年减少22%,2100年将较2075年减少25%,即降至约7.5亿。

我们曾经有三次婴儿潮,很可惜,因为长期坚持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一家一个孩,现在的育龄女性大幅减少,我们的第四次次婴儿潮消失了。

再回看七八十年代作为的生育标语,竟是如此的讽刺和好笑。

新时候养老的思考(瞧自己养老大势所趋)(2)

第四次婴儿潮没有了,第一波老龄潮却来了。

其次、老龄化持续加剧。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数据来源:七普)。

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也就是说,每10人里面有4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5个人里面就有2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

2022年距离2057年还有35年,试问,再过35年,你多大年纪?这十分之四的比例是否包括你呢?

老龄化不仅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增加,还有寿命也在延长,2020年已上升至77.3岁,预期2030年将达到79岁,2040至2045年间将进一步上升到81岁。

如果到2035年你还能满地蹦跶,看见异性内心暗爽,恭喜你终于薅上羊毛,大约会有两位年轻人在供养你了。

预计2050年老年供养比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数据来源:人口统计局。)

你看,之前是6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未来是2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供养的年轻人在减少,老年人却又多又命长。薅羊毛开始费劲了。

2

回看前文的那句话:站在未来看当下。

关于未来,前文已经把话挑明了,可以薅羊毛的年轻人不够用,不是不给你养老金,是羊太少薅秃毛也就那么多。

赚钱的年轻人变少,花钱的老人却变多,心有余而力不足,懂么!

先不说2050年这30年后的事情,就说眼下各个地方城市养老金能收支平衡的都很少。

我看到数据都很惊讶,反复查看才确认: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仅有8个省份的养老金征缴收入大于支出。

新时候养老的思考(瞧自己养老大势所趋)(3)

除了上述8个省份能做到收支平衡,其余省份都是财政补贴,如果不计算财政补贴的数额,2021已经出现了高达-1321.09亿元的当期赤字。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数据来源:社科院)

各个省份的情况就是分化,穷的穷死,富的富死。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劫富济贫啊!

中央把钱收齐,再分拨到各个省份,这就是现行的中央调剂制度。

以2019年为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5万亿元,其中广东省结余最多,有1万亿,最可怜的东北三省合计结余0.11亿,调剂之后各个省份养老金都有着落。

可到了2035年结余的钱花光了,能从盈余省份手里调剂出来的钱给亏空省份,但是数额能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啊!

瞧见没有,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未来是个什么情况呢,打个比喻,或许不准确却便于理解。

家里的余粮仅能坚持10年,没办法啊,就只能将高产大户家的粮食腾挪给亏空的家庭,让大家都有得吃别饿死,可问题是粮食就这么多,人人都吃就意味着要从吃米饭变成喝米粥,凑合着不饿死。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如果未来养老金减少,你愿意降低生活质量吗?降低生活质量,能维持老去的憨皮有尊严地活着吗?

这些问题,在当下必然不会有答案。

唯一可以预见的结论就是:养老金持续上涨的情况不可持续,或者说养老金与物价上涨的比例大概率会失衡。

养老金肯定会有,就是多和少的问题。

随着结余的耗尽、随着年轻人的减少,随着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加深,养老金能否维持体面、有尊严的老去,仍是不确定的问题。

而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我看了一下,大体意思就是自己给自己养老账户存钱,国家不收你这部分钱的税,每年限定上限1.2万元。

憨皮们看着每年1.2万的上限额度的数字,摸着降薪的腰包、看着物价上涨的标签,不禁感叹,“体面活、尊严老”这个事只能指望自己啊!

3

其实呢,养老金有几大支柱、多少结余、上限是多少对于普通人而言,卵用没有。普通人就关心两点:什么时候退休、退休能拿多少钱?

退休能拿多少,前文已经把逻辑撸清楚了,关于什么时候能退休,再说说。

从当下情形看,想早退休、早拿钱、早快活的概率会越来越低,国外老龄化国家减缓养老金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延迟退休年龄。

那么,能延长到多少岁呢?

以隔壁岛国为例。2021年4月1日日本将退休年龄由65岁延迟至70岁。我想后续小日本可能会把退休年龄继续延长,反正你敢活,我就敢延,谁怕谁啊!

至于咱们能延长多久,从现在‘吹风’、‘专家建议’、‘机构预判’的情况看,女性由55岁延长到60岁,男性由60岁延长到65岁是大概率事件。

新时候养老的思考(瞧自己养老大势所趋)(4)

延长退休年限,对于有稳定工作的人而言,或许不算坏事,老糟头子还能去单位素餐尸位混日子也挺好,但落到一二线城市的996干饭人而言,境况就截然不同。他们面临的情况很可能是:45岁的降薪、裁员、50岁投简历找工作的局面。

如果投简历有工作,万事好说,要是简历投递之后都是泥牛入海,可能连续15年缴纳社保都成问题,毕竟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对于40岁女性和45岁男性都是有着年龄歧视的。

更要命的是,如果不仅退休年限延长,连缴纳社保的年限也由现在的15年延长到20年,那就让所有人都感到压力了。

4

大家猜,这种局面哪个年份出生的人最先踩坑?答案是75至80先, 85和95后。

也就是说75年、80年出生的憨皮,将最先赶上这波退休潮。不仅退休年龄会延长、退休金也会“有限发放”。

80年出生的人,其幸运程度堪比双色球,不仅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还赶上了第一波延迟退休潮,不仅要赡养4个老人,还要有2-3个娃娃读书,现在更赶上了好时候,终于可以自己养老了。

对于75后的所有人而言,为了这种幸运,真得多吃肉、多锻炼身体让自己的命更长些,因为命长才能拿到退休金,才能拿回自己缴纳的份额,才能薅下一代的羊毛。

至于“体面活”“尊严老”这事就看每个人的想法了,怎么活都将老去,但要“体面活”“尊严老”就只能靠自己的荷包了。

千万别对孩子养老这事有什么幻想,未来人口减少、经济发展受阻,年轻人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新时候养老的思考(瞧自己养老大势所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