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某机构对北京的初中生做了一项调查。

霍元甲的扮演者黄元申,在初中生群体中间的知名度,

竟然超过了部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这得益于当年港片《霍元甲》在内地的播出。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

当初万人空巷的收视场面,

一度使得人们将黄元申与霍元甲直接划上了等号。

但是仅仅过了两三年后,媒体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报道:

“霍元甲出游向云山”、“霍元甲云游玉佛寺”。

再后来人们才逐渐得知,

这位片约不断,家有娇妻两子相伴的香港知名艺员,

居然选择出家,整日与青灯黄卷为伴了。

2004年10月,有人在江西靖安的宝峰禅寺偶遇到了黄元申。

那一年,已经是他出家的第15年。

一身杏黄色袈裟,灰布裹腿,

再加上一双黑色的布鞋,目光炯炯,神情庄重。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2)

黄元审出家后法号衍申。

当时陪同衍申前往的,是云居山真如寺的一诚方丈。

衍申从香港出发后,先后去了普陀山和九华山,

之后又一行七人来到了宝峰禅寺。

谁能想到一年后,他重新改回俗名黄元申,在美国还俗。

如果回头去看,此前一年他选择游历名山古刹,更像是一种作别。

又过了七年,也即2012年。

当年在《霍元甲》中与之合作过的米雪无意间透露,

还俗后的黄元申只身在美国生活。

至于还俗的原因,米雪当时表示或许是看破了。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3)

大红大紫之际突然出家,十六年后又突然还俗。

黄元申,出家和还俗之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切还得从他人生的前半段去寻找答案。

1989年之前,他是香港各个片场的“包教晓”。

意思是说他天文地理时事新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但实际上,无非就是在跟片场的同事吹牛罢了。

他跟人吹嘘过,12岁在鹅颈桥下,

偶遇高手然后拜师学艺的传奇经历。

而且据当时圈内的风传,

他不但武艺高强,关键是能原地起跳一米八。

真假暂且不论,但这些无疑都是他当初聊天吹水的素材。

不过,黄元申从小学武,这一点倒是没错。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4)

1948年出生在上海的他,祖籍是四川。

出生的第二年,他便跟着父母一路向南来到了香港。

从此离别故土,成了寄居和漂泊在异乡的人。

黄元申彼时尚小,体会不会到个中滋味。

待稍稍长大,家徒四壁的情况才让他有所顿悟。

就像他多年以后写的一首诗那样“生命托化三世通”。

偶然的机缘下,为了强身健体,他开始拜师学习咏春拳法。

他的机敏和刻苦,造就了一身的好功夫。

那时候的黄元申还没想到,

自己这一身好武艺,将在“托化”之后,

会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何况他中学毕业之时,更是拿到了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入学通知。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5)

要不是因为家境贫寒,

后来的工程界就该有一位学有所成的工程师了。

可惜兄弟姊妹六个,他又是家中长子,必须得为父母分担。

售货员、码头工人、酒店服务生……

所有底层的工作,在他二十出头的年纪都尝试过。

他甚至还跟着一位玉器店的师傅,学习过玉器的打磨和鉴定。

好在这样为生计奔波的日子并不长。

他的那身好武艺,很快就跟香港影视界的大气候相遇了。

七十年代初,香港的影视界开始试水武打片。

黄元申的弟弟知道他这身功夫了得。

在没有提前告知大哥的情况下,就给他报名了艺员训练班的考试。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6)

面试和应考都很顺利。

那是1971年,23岁的黄元申,正式踏入了演艺圈。

因为起步就是武打片,千言万语只有一个字:干!

从第二年开始,他只用了三四年的时间,

就在香港的功夫片领域,为自己打出了一席之地。

先是电影,之后又加入TVB开始拍摄电视剧。

西门吹雪、小鱼儿,以及警探李豪辉,

都是香港一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记忆。

尤其是《绝代双骄》里的江小鱼,

更是让黄元申一跃成为最当红的电视小生。

整个七十年代,都是他事业的飞速上升期。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7)

因为常年忙碌,他甚至多次在片场晕倒被抬进医院。

拍戏再加上常年练武,让黄元申有了十分特别的怪癖——吃生肉。

按说一个练武之人喜欢吃肉,本无可厚非。

可黄元申偏偏喜欢吃生肉,尤其是生牛肉。

那时候在整个香港影视圈,没有人不知道他这个怪习惯。

茹毛饮血般的怪癖,使得他一度被人称为“吃肉怪”。

黄元申自己的解释是,练武消耗体力,多吃肉才能有劲儿。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吃生肉的习惯,

在十多年后反倒成为了他出家的诱因之一。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8)

走红之后,黄元申也曾想过单干。

在跟史倩予结婚的那一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不过随后一系列的制作,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这一阶段在事业上的奔波,甚至不惜搭上身体的健康在片场多次晕倒,

呼应了他后来那首诗的第二句:死神来去无影踪。

没有出家之前,为了名利而奔波和争斗,黄元申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只是在出家之后,他才在沉思中收获了更多的感悟。

他曾经慨叹过一位年轻的同行,年纪轻轻却车祸而亡。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9)

那种生死不由自己的无常,

渐渐促使黄元申在工作之余迷恋上了思考和阅读。

成为演员之前,他原本就是高材生,

读书和练习书法,一直伴随黄元申左右。

也许,他在片场跟人天南海北的畅聊,各种信息和知识都源自书本。

那时候黄元申的家里都是书,这在演艺圈里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尤其是那一手好字,谁看了都会拍案叫绝。

可他还一再自谦,说从始至终都没有练好。

不过,别人说好就行。

何况,当这书法被用来写情书的时候,就更容易引起外界关注了。

这一封封手写的情书,

当年传的最广的收书之人为赵雅芝。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0)

黄元申1975年就已成家,

随后在1976年和1980年,先后生下了儿子和女儿。

另一边的赵雅芝,虽然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但是和黄元申一样,也是有家有室的人。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1)

然而,娱乐圈里,原本就会有各种意外的邂逅。

当年,黄元申和赵雅芝的第一次邂逅,

是在影视剧《剥错大牙拆错骨》里。

这是一部爱情动作喜剧片。

共同出演后,两个人居然互生情愫了。

那是八十年代初,无论是黄元申还是赵雅芝,

彼时在香港娱乐圈的知名度都很高。

因此,媒体上很快就出现了风言风语。

毛笔写信,每一封信都像书法作品般精美。

这是当初黄元申给赵雅芝写情书的报道。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2)

原本以为这是媒体的捕风捉影,

但是黄元申的妻子亲自站出来为“毛笔情书”认证了。

史倩予出示了情书,似乎表明了第三者确实存在。

更为关键的是,信的落款带有一个“芝”字。

于是,外界对黄元申和赵雅芝的猜测就更甚了。

后来,吴君如的公开表态,更是“临门一脚”。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赵雅芝确实跟黄元申有过交往。

之后被丈夫察觉,还曾挨过一顿暴打。

本来传言就不辨真假,吴君如的一席话,

更像是将两个人的关系坐实了。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3)

传闻出现伊始,黄元申和赵雅芝都曾站出来否认过。

无奈传媒和娱乐心态的推波助澜,

让这起风波在八十年代久久未能平息。

甚至于几年后黄元申出家,

外界还普遍猜测,他是因为与赵雅芝的情缘纠葛,

才最终选择遁入空门。

不过,情书风波本就是流言,

与黄元申随后的出家是否真的有瓜葛,其实并无实证。

也因此,这件事后来就遁入红尘的细微中了。

虽然绯闻缠身,但并不妨碍此时的黄元申,

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大侠霍元甲》,是他当初从TVB转战到丽的参演的。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4)

1983年,电视剧被引进到了内地。

先是在广东台播出,而后又在中央台的黄金时段播出。

仅仅20集的电视剧,在当年掀起了收视狂潮。

黄元申的知名度,也从香港红遍了全中国。

然而,此时的黄元申,心态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有关这段心路历程,在他出家以后曾经袒露过。

名气有了,钱也多到花不完,想做什么都可以。

那些日子,他经常约上三五好友,上夜店或者去唱K。

可惜一旦停下脚步,空虚和烦恼便会乘虚而入。

因为习惯于思考,他逐渐意识到,

纵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来快乐。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5)

而且,娱乐圈原本就是名利场,每天的工作压力巨大。

超负荷运转的身体,甚至让他在做梦的时候,

想的都是如何赚钱,如何设置人物剧情,

如何去跟同行争抢名利。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这种心态想停都停不下来。

最终,精神压力导致了失眠。

黄元申出家后自我剖析的这个阶段,

实际上就是他所写的那首诗的第三句:事主不论贫与富。

不过在真正出家之前,最后一道坎还没迈过去。

帮助他迈过去的,是对佛法经书有研究的林国雄。

林国雄和一些居士,劝诫黄元申不要再吃肉。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6)

那位居士,还用少林寺武僧不吃肉的例子给他讲述。

之后又送给他一本介绍佛经的书籍。

这本书看过后,黄元申思考了一个多月。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出家的念头开始在心底生根发芽了。

1989年底,黄元申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将出家之地,选在了香港的宝林禅寺。

正式剃度之前,黄元申跟父母妻儿都有商量。

彼时,家人都已移居美国。

父母想不通,孩子好好的,为何偏要出家。

协商无果,母亲最终就由着他去了。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7)

只不过父亲心头的芥蒂,一直没有消失。

倒是妻子史倩予,对他的选择表示了理解。

虽然如此,在黄元申出家后,

史倩予也曾多次去寺院,想见他一面。

但每一次都被黄元申拒绝了。

而且丈夫出家后,史倩予也没有改嫁再婚。

一双儿女,多年来也是她一个人拉扯大的。

出家后的第二年夏天,

黄元申正式获得法号衍申。

随后,他一路游历,走访了国内多处寺院。

虽然外界在当时表达了诸多的不理解,可木已成舟。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8)

在宝林禅寺,他每天的生活极其规律。

夜半三点多起床,而后就是早课时间。

五点多的早饭之后,便是经文诵读。

其余时间,他会在寺院里种菜养花。

一应吃用,全部都是自己动手。

生肉和烟酒,在出家伊始就戒了。

一天两顿饭再加上规律的生活,此前的失眠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而且,他还放弃了练武,将其改成了打坐参禅。

出家第三年,他曾委托美国的一位居士,代他去看望过两个孩子。

1993年,大儿子黄吉梁,还专门来看望过他一次。

此时的黄元申,已经成为衍申。

虽然他也还有烦恼,但已经在用修行来化解了。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19)

这样的修行,整整持续了十六年。

2005年,他又突然还俗。

个中缘由究竟是什么,其实一直无人知晓。

身边的朋友唯一知道的是,

黄元申依旧保持着僧人的习惯,几乎不参与外界的任何事务。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有关他的所有情况就都是传言了。

2013年前后,曾有传言说他和儿子回到了国内居住。

2021年,曾和他一起出演《霍元甲》的梁小龙表示,

黄元申依旧住在美国,

只是平日里深居简出,连他们这些多年交情的朋友也不见。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20)

除此之外,网上还流传一种说法,

说黄元申在2015年已经过世。

还在2007年,黄元申的贴吧里有一个帖子这样写道:

“极致繁华,不过一掬细沙,各位请回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帖子还在,

回复量也累积到了355页。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21)

有人猜测,当年的发帖人就是黄元申。

但是与不是,其实都不重要。

毕竟,他那首诗最后一句是:大限忽来戏即终。

人生就是演戏,过去是演角色,出家后是演衍申。

而还俗之后,又演回了黄元申。

不同阶段的修行修为,都是在把控自我。

正所谓,生死事大,名利为小。

如今,若黄元申公开露面的话,

想必他会真的说一句:

各位请回吧。

霍元甲黄元申 最后一战(霍元甲黄元申41岁出家)(22)

文|71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