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早餐老话说民以食为天食者,一日三餐也在长期的生存中,人们对如何吃好一日三餐有了历史性,科学性的总结那就是“皇帝的早餐,平民的午餐,乞丐的晚餐”从中可以看出早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就说一说早餐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漫话日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漫话日常(漫话早餐)

漫话日常

漫话早餐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食者,一日三餐也。在长期的生存中,人们对如何吃好一日三餐有了历史性,科学性的总结。那就是“皇帝的早餐,平民的午餐,乞丐的晚餐”。从中可以看出早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就说一说早餐吧!

我是地道的西安人,出生成在西安。是吃着西安的饭食长大的。所以对西安风味,乃至对陕西风味的饭食尤其早餐情有独钟。18岁离开西安到宝鸡陇县插队,三年后进工厂到蔡家坡一呆就是近二十年。对陕西西府酸辣风味的饭食臊子面和凉皮以及锅盔等欣然接受并很快喜爱。我清楚的记得,成家后,早上若不在家里吃早点,就就去街上买早点,除去豆浆油条,菜盒,包子等不说,经常买烧饼夹凉皮当早点,酥脆外皮的热烧饼配上酸辣筋道的凉皮,别有风味。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早上,吃完烧饼夹凉皮,再喝上一杯滚烫浓酽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浑身上下都暖暖和和舒舒服服,那种惬意的感觉无以伦比。当然了,还有比这种感觉好的是吃当地一种独特的美食套餐——凉皮 醪糟甑糕。凉皮是岐山擀面皮,但这醪糟甑糕可是岐山的独特小吃,就是把醪糟烧开后里面煮上少许甑糕,煮上几分钟粘乎后就成了,白色的醪糟大米配上红褐的大枣,既有醪糟淡淡的酒香味,又混合着甑糕的香甜,可以说是美味可口,就好似西安的八宝稀饭。吃完凉皮再喝一碗醪糟甑糕,先酸辣,后香甜,那真是风味独特,妙不可言。可惜离开岐山就再也吃不着了。八十年代末,因工作调动,来到咸阳,至今也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对咸阳的饭食自然能接受。咸阳的各种面食很喜欢,咸阳的风味小吃锅盔牙子荷叶饼夹肉,它们类似西安的肉夹馍,自然喜爱,还有豆腐脑,油茶,菜盒等也都喜欢吃。但几近年我感觉咸阳的早餐退步了,新品种增加不多,老品种急剧减少,即使尚存的也质量下降。先说说老品种减少和质量下降问题,作为早餐的咸阳的特色小吃锅盔牙子和蒸肉荷叶饼现在的卖家已经比前些年少得多了,以我居住地咸阳西站路来说,偌大的一条拥有高铁和普铁火车站还有五,六个小区数万居民的交通枢纽,大一点的饭店没有一个,在宝泉路上离我们近一点的中等餐馆也仅一,两家,西站路上小餐馆和经营早餐的摊位只有五,六家。没有卖锅盔牙子的,没有卖油条,菜盒,油茶的,仅有卖荷叶饼夹肉,包子,凉皮和菜加馍的各一家,卖豆腐脑的也仅有两家。还有一家回民卖水煎包和河南胡辣汤。造成了居民吃早餐难和吃饭难!再一个就是小吃的质量下降了,以咸阳市民爱吃的豆腐脑为例,前几年的豆腐脑端上来,还配有咸菜丁,有一小勺黄豆粒,浇上卤汁和辣子油,最后再撒上一小撮绿绿的香菜末。五颜六色,飒是好看,让人食欲大振。吃起来口感丰富而有层次,有滋有味。我知道,原始的豆腐脑没有任何配菜,就是豆腐脑浇卤汁和油泼辣子。但前几年这些卖家敢于创新,给豆腐脑增加了几种配菜,这是一种传承和发展,是值得肯定的。早上摊位上顾客不断,就说明广大群众是非常喜爱这个改良了的豆腐脑的。然而现在又退回去了,豆腐脑浇上卤水,吃辣的人滴上一点辣子油。不吃辣的人就是光秃秃的一碗豆腐脑。不好看,口感差。我认为是卖豆腐脑的懒和奸。去掉那几种配菜,既省工还省钱。但他却损坏了咸阳豆腐脑的美名。还有就是卖锅盔牙子的也很少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就是老品种严重减少。下面就说一说早点新品种增加不多的问题。在西安随处可见的肉丸糊辣汤,但在偌大的咸阳市难见踪影。肉丸糊辣汤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安回民创新推出的一道美食,主要作为早餐供应。它集四五种时令蔬菜和牛肉丸及面粉于一身,营养全面,味道鲜美。一改西安美食以面为主的做法,很快就得到西安老百姓的喜爱且迅速风靡全国,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为满足顾客需要,肉丸胡辣汤成为西安名小吃全天候供应,甚至有夜宵供应。四十多年的时间,肉丸糊辣汤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成为西安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它与羊肉泡馍,油泼面一同成为西安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了!难怪有人说,不吃肉丸糊辣汤就等于没到西安。我很喜欢肉丸糊辣汤,退休前因工作关系,经常去西安,所以每次去只要有时间必须吃一碗。退休后去西安少了,就希望在咸阳也能吃到这个美食,但很困难。据我所知,在咸阳西郊这一片,仅汇通十字有一家经营西安肉丸糊辣汤和腊牛肉夹馍的早餐店。这家店卖糊辣汤有十多年了,味道不错,顾客也不少。我吃过几次,因为汇通十字距离我住的小区有三,四公里远,又没有直达公交车,要去只能骑自行车或开车去,很不方便。所以就去得很少。我注意到,这两年,在虹桥市场陆续开过三家肉丸糊辣汤店,我都一一拜吃过,味道还凑合。但很可惜,估计是顾客少的原因,这几家店都很快倒闭关门了。对我来说是很遗憾的事!还有在西安很受欢迎的牛肉饼,在咸阳也很难见到。在西郊,我就知道在虹桥市场东门口有一家。两口子经营,男的叫蔡向荣。肉饼就叫蔡向荣牛肉饼。味道不错,与在西安回民街的相差无几。这个店开了二十多年了。经营很好。肉丸糊辣汤因为远一点我偶尔去吃一次,牛肉饼因相对近一些,我时常买。骑自行车也就十分钟。想吃了在去虹桥市场买菜时顺便买了。因此我从内心感谢这个牛肉饼和肉丸糊辣汤铺。他让我不用回西安也能吃到家乡的美味。我期盼咸阳引入更多的餐饮企业,也期盼西安的各种早餐美食能早日进驻咸阳,让咸阳市民品尝到更多更好的美食早餐。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宋代的苏东坡先生,他曾在陕西凤翔县当过官,他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家。他不论在身居高位期间还是在因故被贬流放外地之时,都不忘寻访当地美食,且自己动手制作,他发明制作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等美食被大家喜爱,并载入史册,流传至今。苏东坡在湖北黄州做官时,那里的猪肉很便宜,他很爱吃,做了一首《猪肉颂》的诗,其中这样写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看来苏东坡不但重视早餐而且饭量够大的,一顿早餐就要吃两碗“东坡肉”。还不让别人说他吃得多。他被贬至广东惠州时,发现那里的荔枝十分的香甜美味,诗兴大发,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假如哪天我在咸阳也能出门就吃到肉丸糊辣汤和牛肉饼,我也会套用东坡先生的诗句说:“日啖肉饼糊辣汤,不辞长作咸阳人”!

飞翔

写于壬寅年七月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