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说:“并不是每一条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在社交的过程中,我们能遇到与我们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人;也能遇到事事跟我们作对,三观不同,或者是让我们感到讨厌的人。
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社交中的包容性。
能够包容与我们聊得来的朋友,也能够包容跟我们志不同道不合的人。
有人敢爱敢恨,讨厌一个人恨不得挂在脸上,表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都对这个讨厌的人有明显针对的迹象。
也有一些人的心态十分平和,虽然讨厌却不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保持距离。
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呢?
-01
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无需挂在脸上
有一天你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流浪狗。
这只流浪狗冲着你龇牙咧嘴,距离很远你就能感受到这只狗狗对你的“恶意”。
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做法是:远远地避开,视而不见,保护好自己,让我们与“陌生且充满恶意”的事物保持距离。
在社交中也是这个道理。
对方向你表现出了“恶意”的一面,但他却没有做什么伤害到你利益的事情;你心里很讨厌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他保持距离。
不是我们无法保护自己,而是不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跟一个不值得的人生气,吵架,争论,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你的时间,还会让你的情绪愈发烦躁。
与其让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扰乱你的心情”,为何不选择视而不见,不跟他产生任何交集呢?
当一个人在社交中很亢奋,沾沾自喜,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嘲讽贬低他人。
遇到了这样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不闻不问,不搭不理。
他说什么,你不给回答;他做了什么,你不予评价。
他从你身边经过,就把他当成空气,不给他任何接触到你的机会。
时间久了,他自然能够明白你的心意。
如果我们与他针锋相对,用他对待别人的方式对待他,只会显得我们“格局小了”。
我一直认为:在值得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才是有意义的;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才是对我们最大的不负责任。
-02
观念不同的人,不必强求
中国有句老话:夏虫不可语冰。
意思是:一只虫子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它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冬天,没有经历过寒冷。你跟它说冬天的美丽,说冬天的寒冷,说冬天的雪与冰,它是不会知道的;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想象出来。
比喻:一个人见识的局限性,目光短浅,与我们志不同道不合。
在社交中,跟那些三观不一致的人“交往”时,经常会有“分歧和争吵”。
他有自己的大道理,有自己的坚持;而在你的心中,有着与他截然不同的想法。
你们都有理有据, 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和原则,谁也不愿意让步。
那该怎么办?其实这道题无解。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争,不勉强,不评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们说:
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相处,如果产生了观念上的差异,即便做不到尊重和赞同,也应该保持沉默。
我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记得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下课,周末泡在图书馆里面。
累的时候看小说,看影视剧,其余的时间一边学习,一边看知识类的书籍。
在那个阶段,我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又紧张。
但回到宿舍,经常有这样的声音:“装什么装啊,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这样的声音,在后来我参加工作读书时依旧能听到。
开始的时候我会反驳,但后来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既然无法赞同,我们也要接受。
如果有人贬低你,嘲讽你,跟你争论,沉默和无视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是善良的,是有意义的事情,那就值得你去做。
-03
难得糊涂,是一种“大智若愚”
我觉得在社交中,最高的一个境界就是:大智若愚。
知之为知之,知之也可为不知。
当你知道一件事的答案,明白一个道理,看透了一种生活,你也可以选择不知道,选择沉默。
有时候,你不必去争,不必去理论,不必跟他人产生口角上的争执,因为你明白你无法改变他们的思维,他们也无法动摇你的决心。
在社交中保持糊涂,并不是逃避,更不是怯弱,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方式。
大智若愚,才是做人的智慧。
在我看来,不同年龄段的人面对社交,态度也是不同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据理力争,看到不顺眼的人,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说两句,管一管,一腔热血。
中年时,我们学会了沉默,学会了闭嘴,尽管心中委屈又愤怒,但也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
中年后期到老年时,我们心怀慈悲,心怀怜悯,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看待社交,看待周围人的生活,然后寻找着自己后半生人生的意义。
人啊,大抵如此。
遇到喜欢的事情又如何?如果得不到,还不如放在心里当作回忆。
遇到讨厌的人又能如何?不如难得糊涂,坚持自己。
今日话题:
遇到讨厌的人,你会怎么做?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