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 焦 口 碑 榜 *

List of Films

策划 | 深焦编辑部

本期统筹 | bastard

本期编辑 | parallel

在各地电影院摩拳擦掌准备重开的时刻,在以票房为标准的重映计划即将上演的时刻,本周电影院最大事件莫过于国家电影局紧急叫停影院复业的乌龙。事实上,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3月20日全国复工的486家影院当日票房仅为1.38万,平均每家票房收入仅为不到29元,其中河南省128家影院上映的208场电影对票房贡献为0,即使影院迫不及待期望一场报复性消费盛象,观众及所代表的市场也全未做好准备。因此宅在家跟随口碑榜观影才是正解。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1)

《悲惨世界》

资源方面,去年戛纳主竞赛评审团奖“手册”年度第七《悲惨世界》已经煮熟,在无人机的全知视角下,一个多世纪前的“悲惨”摇身一变披上了“黄马甲”,1862年的冉·阿让和沙威来到2018年法国世界杯夺冠的当下又各自演变为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至少有三个字幕组制作了其字幕,各位选择时注意比较筛选。(目前手册十佳仅剩杜蒙《贞德》未熟,保持生肉状态。)另外值得关注的新资源有2019年大尺度日影电影旬报十佳第一《火口的两人》、《死于明日》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新作《时光机》、2019年威尼斯最佳导演罗伊·安德森《关于无尽》、法国全明星制作《美好年代》、2018年手册第五《保罗·桑切斯回来了》等。

上周,我们向大家推送了两位大导——罗曼·波兰斯基和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重要访谈,为读者朋友推荐了去年一部重要的纪录片作品《蜂蜜之地》,评述了或许将成为美剧史上最重要作品之一的《风骚律师》系列。此外,青年导演仇晟向我们介绍了其作品《郊区的鸟》目前的发行情况,并呼吁改善电影审查制度和院线生态,也真心希望导演们可以不再因为这样的原因那么疲惫,有朝一日能获得良好的创作和观赏环境。

本期口碑榜上线两部影片。首先是是枝裕和“被戛纳拒”新作《真相》,这部后金棕榈作品中依稀能感觉到作者印迹,然而看完大概会觉得导演是德纳芙(以及法国)的“脑残粉”,可能被戛纳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部故事和人设都太像于佩尔《弗兰琪》了。另一部电影是真利子哲也导演电影旬报十佳第三《从宫本到你》,一场让人震惊的狂暴兽性之爱。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2)

《从宫本到你》

口碑榜榜单方面,萨弗迪兄弟《原钻》继续领先,《隐秘的生活》上榜两周即冲到第三位,挤掉上周第三《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上周新片《蜂蜜之地》排名第十三位,受外部因素影响严重的《我控诉》只排在第十六位。《婚姻故事》、《热情花招》、《极速车王》濒临下榜。

本周口碑榜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口碑榜,为喜爱的影片投票。

本期榜单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3)

#本期新片

真相

La vérité (2019)

导演: 是枝裕和

编剧: 是枝裕和 / 刘宇昆

主演: 凯瑟琳·德纳芙 / 朱丽叶·比诺什 / 伊桑·霍克 /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日本

语言: 法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8-28(威尼斯电影节) / 2019-10-11(日本) / 2020-01-22(法国)

片长: 106分钟 / 119分钟(特别剪辑版)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4)

北美媒体Metacritic: -/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8/5

IMDb: 6.5/10

豆瓣:7.2/10

深焦评分:73/100

肥内,《秋刀鱼之味》钻研者

90/100

不管要不要用「是枝脈絡」來看這部片,我都能得到極大的觀影樂趣。從中看到是枝非常自覺在那一條「融合」與「跨越」的線上做偶爾的出線表現;並且,可以想像他在自我風格、傳統風格、西方風格、日本風格,乃至現代風格之間找到平衡點的辛苦;但據說他拍這部片非常輕鬆,只能說他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點,被誤解也是理所當然。而我們能說他的策略失誤嗎?或許,這也是他向觀眾提出的挑戰。但很可能從來「是枝風格」就是一個假命題;而是枝卻在這一次機會中再次觸碰他感興趣的主題,並且衍生出更繁複的命題。這才是影片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意義。

Luxuan ,格勒诺布尔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85/100

开片Fabienne花园中树的特写有莫奈花园的格调——说不上来的法日融合之美。这样柔和曼妙的风格蔓延全片。绵里藏针、温柔版《秋日奏鸣曲》让观者感到细刺扎心,但又不至于痛苦绝望。是枝裕和聚焦“关系”,如投石于湖心,荡开的涟漪是人生的滋味。戏和戏中戏的对位设置倒是不算太新鲜,但这种嵌套引出Sara及其副本:作为母女共同的欲望投射对象Sara以神秘虚幻的幽灵式在场引出母女心结,后以Sara副本(幽灵的载体)的出场解开心结,细腻如丝,互相缠绕。最大的亮点在于母亲Fabienne一角非Deneuve莫属:影像与现实的互相投射令这一人物更显生动;最喜欢的桥段是母亲拥抱女儿后改不掉以现实滋养艺术的“恶习”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76/100

我们当然能觉察出是枝裕和痕迹,但更难得的是导演放手把自己交付给演员,并随波逐流到某种法国电影传统中。《咖啡时光》《红气球》固然好,但能让观众忘记是枝裕和,无意识呈现出导演的另一番趣味,或许反倒是让我们看到了是枝裕和作为导演的另一面。除却剧本多少有在向法国电影靠拢意味,本片视觉调性反倒暴露出某种改造后的日式巴洛克意味的法国,并不存在谁模仿谁的问题,我相信这更接近一种杂糅的创作游戏。对于作为作者导演的是枝裕和来说,这部作品甚至还没开始发酵就已经被遗忘,但多年后回过头去看,这或许才是是枝裕和最真实的一部分。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0/100

阿伦·雷乃,以及冒充自己同僚们的诡计家是枝裕和,仍觉得亲切甚至高于预期,在于存在相当篇幅的思考方式上处于错位进而产生错觉的垃圾时间。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69/100

融入法国语境 优秀演员群戏,证明了是枝裕和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他就只是单纯拍了一部没什么沉淀的差电影罢了。无论剧本还是调度都不够好,那些工整的错位、强硬的互文、大写加粗的真真假假,都是如此扎眼、不自信乃至保守。给好评的唯一理由是,作为一部讲演员的电影,至少德纳芙和比诺什的对戏还是足够漂亮。

刘二千,在读博士,香港电影研究者

60/100

强烈的命题作文感,情节和对白设计感太强,一直在玩真实与谎言的对倒。是枝裕和似乎有些露怯,基本全是室内戏,而对我来说他此前影片最具吸引力的大概正是日式外景与人物情绪的互动。稍有意味的一段巴黎街头戏非常短暂,片尾花絮里倒一直在放。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59/100

用顶级配置完成的一篇命题作文。看不出来是枝裕和有任何表达欲望。

从宫本到你

宮本から君へ (2019)

导演: 真利子哲也

编剧: 真利子哲也 / 港岳彦

主演: 池松壮亮 / 苍井优 / 井浦新 / 一之濑亘 /

类型: 剧情 / 爱情

官方网站: miyamotomovie.jp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9-09-27(日本)

片长: 129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5)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5

IMDb: 7.2/10

豆瓣:7.6/10

深焦评分 82/100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91/100

我们并不需要华而不实的想象力,另外预设一个星球(或规则),却仍旧以最保守方式处理着刻板人物和陈词滥调的故事;我们只需围绕着现实做夸张的摇摆,却因此动用起身体的全部潜能,被迫着发出怒吼,却最精准朝向人性中原始部分。让演员和观众的身体开始觉醒并进一步拓展,但却不需要冗余的美学花招,和炫技式的调度,这就是一个作者的自信和实力,也是新生代日本作者给我们的电影教育。

Luxuan ,格勒诺布尔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90/100

一部阳刚气十足的漫改电影吸引我的恰恰是女性角色在这充满咆哮的男性世界中的位置:一名普通女性的真实面貌得以复现。如果说宫本的幼兽气质将暴烈与决心推向极致,那么靖子小树般的纤弱和不稳定感让最终的坚韧显得含蓄、立体、巧妙。在此片中,爱情并非让位于人物和现实的搏斗,也不是成为戏剧性的推进器;相反,影片呈现出”去幻影化“后的爱情——脆弱不易,以及爱的扎根和稳固需要怎样的血与痛的浇灌吧。为这份真实的痛感干杯,也为作者这份难得的拿捏功力。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90/100

一场佩金帕式蓄力,嵌套住一个十分钟怪兽格斗番的残暴释放,彻底激活了这样一对希望与绝望并置的男女养成同谋。剪辑手法如同电影本身狂暴的行为引擎,摧毁叙事惯性摧毁旧情节程式,拳头、嘶吼、血液、泪水卷进穷途漩涡,如被逼上绝路的野兽,不择手段,互欺互救,誓死搏出的,并非尊严和价值,仅是生命的正常呼吸。下一代成了彼此牵挂幻梦的筹码,维系缥缈却坚定的脐带,只为报仇后可以麻木的止血、拥抱、顺从,继续备战下一轮血肉横飞的征服。错乱的一代的猛烈攻击性在此得到了详尽注解,不再回避,为准备死去而偏执兽性的爱着活着。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88/100

比起《错乱的一代》和剧版里对“文明”自我调适能力的承认,电影版《宫本》直接把这一套所谓的高级面目粉碎掉。暴戾如拓马平时讲的也是一口憨厚朴素的敬语。在脆弱的文明表征下,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还是那一套原始的、暴力的逻辑。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84/100

在架空语境的剧情中挖掘人物极端状态。猎奇通常使影片倒向情绪的宣泄(园子温),但经过前期剧情铺设后,暴力非但没有形成泄愤,反而使主要人物产生了无法挽救的悲剧性,无法改变结果的男性与并无选择的女性达成苟且式的契合。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深焦主编

82/100

痛感十足,以至于有点突破个人极限,身体开始本能拒斥。真利子哲也或许是下一代导演里最懂得调教演员,最能刺痛人身心的那个,巧妙植入的性别和时代议题也比同代让人看腻了的导演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不过当他把上一代的格斗场的围栏天蓬拆掉,把格斗手放到这个世界里……可能恐惧会大于欣赏。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2/100

几乎每场戏都会在各个方面上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原创性很高,最后半小时都逼得我站起来喘着气看才能看完。如果说日剧是在现实基础上塑造偶尔脱线的人物,那么作为后续的电影版则是另一种存在,里面的人成为彻头彻尾癫狂的野兽,而之前的现实性也被打碎、重组,社会被隐没,效果反而出奇,比萨弗迪兄弟和卡萨维蒂镜头下的那种躁郁人物还要更出格过火。

虽然整部电影在方方面面都以扭曲、撕碎、分裂为目的,但文本背后讲的东西又是反向的,所谓的男性尊严、男性气质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宫本赢的方式和血色浪漫也不过是下三滥的、可笑的。燃也好、激昂也好,本质都是丧。一旦短暂被隐没的社会再度浮现,更多的问题等着宫本。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50/100

有两场关于生殖器的好戏,但比《错乱的一代》退步太多。“动物性”成为一种可被调用的潜能,通过持久的锻炼和情感准备可以达到?而在《错乱的一代》里,我们随时被提醒,一旦变成动物可能就回不来了。

#上期新片

隐秘的生活

A Hidden Life (2019)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6)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主演: 奥古斯特·迪赫 / 瓦莱丽·帕赫纳 / 玛丽亚·西蒙 / 卡琳·纽荷瑟 / 托比亚斯·莫雷蒂类型: 剧情 / 爱情 / 传记 / 战争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美国语言: 英语 / 德语 / 意大利语上映日期: 2019-05-19(戛纳电影节) / 2019-12-13(美国)片长: 173分钟(戛纳电影节)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北美媒体Metacritic: 78/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8/5

IMDb: 7.5/10

豆瓣:7.8/10

深焦评分:80.5/100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95/100

同《生命之树》后的一系列作品一脉相承,对沉沦的敬畏与苦修的步道。万物生灵,在苍茫宇宙中留下一滴自我佐证的泪水,其中闪耀虔诚,众生未曾发觉,牵挂之人能够托梦足矣。圣米歇尔苍穹下的恋人,洛杉矶的音乐派对,二战时不愿屈服的信徒,以同样的方式穿梭在人间受戒,或成全或毁灭,超越洪荒,相同呼吸的时空中,组成一歌新约。马利克的影像敏感的触碰和躲避,降临尘世的魂灵为沧海之一粟的拥抱而跪礼。詹姆斯·纽顿·霍华德的配乐将这首超验之诗以最为感性的方式,传达至每一个观者的心底,聆听,唤醒,内心不可玷污的声音,终有一天,那隐秘的光芒定将洒向大地。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91/100

不难看出马力克希望通过《隐秘的生活》达到体验与叙事的平衡,但叙事任务的分布却显著地限制了体验的深入。前半部分对故事发展并无过多要求,有充分的余地探索适宜的人物状态;后半部分则因为情节的强化/场景交替的频繁而逐渐远离现实情境。人物踱步,一种临刑前的迟滞。

圆首的秘书,首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深焦主编

80/100

马力克非常明显地想要做出一些改变,包括超广角镜头里微妙的不稳定感,但与此同时,画面内在的诗性连接很大程度上被剧情取消了,叙事动力的根本性变化带来很多问题,因为找不准定位,后半程节奏也明显拖慢。被困住了。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80/100

可能是比《生命之树》更契合马利克美学的一个故事,更重要是制作这部电影过程——使隐秘之物得以显现(在众世人之前),既是(电影作为)一种当代的布道和传教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甚至可谓是一部福音书。但以此高度要求本片,缺乏充沛叙事支撑的马利克影像从来也都容易沦为一种内在神性匮乏的自然“景观”。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0/100

这么工整的剧本和表演对马力克来说,大概就是成仙后又被拉回凡界吧,没有达到预期。但作为战争片,还是有很多只有马力克会做出来的点,对二战纪录影像配以悼乐、暂时性失语的宗教及宗教信仰的内心化、对群像入微的精神状态刻画、个体存在的体验,最后归于“隐秘的殉道”,完成救赎的闭环。阿尔卑斯风景的自然奇观吸引了太多注意,某种意义上反而是本片最薄弱地方。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78/100

马力克再度流露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但个人vs国家、信仰vs律令的简单对立无法在镜头中延展更多。

肥内,《秋刀鱼之味》研究者

60/100

也许是坚持导演偏爱的风格,但总之,这是一部在形式上让我比较困惑的片:偏执地使用广角(包括在不太需要广角的宽阔外景)、执著使用手持(却又非常稳定);这让人思考形式与内容可以脱勾到什么程度。唯一能理解的几乎无视、舍弃常规正反打的意图,以制造出抽象的时间性。不过,恰恰是时间,在整体布局上,前面太松后面又太紧,显得不够统一,假如时长可以拖到四甚至五个小时应该会更恰当。但,马力克嘛……我还是敬而远之了。

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Matthias & Maxime (2019)

导演: 泽维尔·多兰编剧: 泽维尔·多兰主演: 泽维尔·多兰 / 哈里斯·迪金森 / 加布里埃尔·德阿尔梅达·弗雷塔斯 / 凯瑟琳·布吕内 / 安娜·多尔瓦尔类型: 剧情 / 同性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语言: 法语上映日期: 2019-05-22(戛纳电影节) / 2019-10-16(法国)片长: 119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7)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59/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3.3/5

IMDb: 6.8/10

豆瓣:7.3/10

深焦评分 74/100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95/100

足以让人忘记《约翰·多诺万》的存在,继续《只是世界尽头》将单一人物拆解为多人物的写作,因此尽管表达方式和语言环境都是当下的,我们却仍然能直接感受到他对伯格曼的承继。游戏与撕扯,既是群像、人际的,也是个体、内心的,具体情境的呈现和潜藏情感的发掘得以融合,一种杰出的外化方式,一位远超近年所有“家庭剧”题材导演的作者。所以,当然是Xavier&Himself。

仇晟,婴儿作家,年轻导演,老影迷

85/100

Super-impressionist and expressionist,多兰就是当代的伯格曼,用精准的镜头切入情感,黎明,POV转另一个POV,游水。成功结合阿莫多瓦和加斯·范·桑特(这对情侣像极了《我自己的爱达荷》),奏出的是不同焰火宣言的苦痛之歌。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80/100

当虚拟自传不再有效,走向反身本我分裂群戏使多兰由原始走向了超验,一种在未来苏醒的古老调度手法。两位主角即是作者的两面,生活的纠结情感,创作的困苦思辨,结局选择温柔是近乎唯一的遗憾,到底还是暂且无法坚决。忘记“约翰·多诺万”这个意外吧,他终于抵达了世界尽头,不再折返。暴雨将至的画幅变换,雷霆万钧,此刻,伯格曼托梦,泽维尔苏醒。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79/100

虽然具体段落上可能只有几场特别直冲眼前(游泳、破镜、灯闪切画幅和几次降格),但多兰这部新片还是挺不错的。哪怕仍旧是自指 重复自己,但这种重复也仍旧是具有序列性的,并非无意义。况且很少有电影能把“年轻男生友情群体”这种东西拍好,主流市场上虽然有大量男性情谊片,但基本都是较为正面化与生硬的输出,里面的情感表达很难做到这么“小”,并且直击到90世代。而多兰则是每个眼神和对话之间的缝隙里,填充入温柔体贴和渣男本渣的细微感觉,就像男性的“姐妹会”。相爱相杀、甜虐相伴,值得郭敬明学习。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30/100

有一些佳句,也有一些很细腻的时刻。可翻来覆去还是多兰那一套陈词滥调。那些充满致敬意味和轻浮气质的廉价美学风格一但脱离了年轻的语境,恐怕比一般的顾影自怜还要令人反感。

#濒临下榜

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导演: 诺亚·鲍姆巴赫

编剧: 诺亚·鲍姆巴赫

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 亚当·德赖弗 / 梅里特·韦弗 / 劳拉·邓恩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9-08-29(威尼斯电影节) / 2019-12-06(美国)

片长: 136分钟

观看状态:网飞高清中字资源上线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8)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94/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3 /5

IMDb: 8.3 /10

豆瓣:8.8 /10

深焦评分 72/100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5 /100

有点像杂交了《克莱默夫妇》之流、伍迪艾伦与卡萨维蒂的电影,比起前者更大胆,比起中者更脆弱,比起后者更工整、清新,综合挥发出了不错的的效果。无论是“双城记”式的剧本,还是两位主演看似即兴生发实则布满编排的表演,都如计算器般精准;同时,又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精准背后的不断流动的情感。寡姐初对律师、双方激烈的争吵和司机最后的割手臂与唱歌戏,都处理得极为出彩。

吴泽源,,供职于《环球银幕》,江湖人称“东直门戈达尔”

75/100

鲍姆巴赫这次真的成了独立电影界的“德帕尔玛”。过于注重技巧,却缺乏真正的情感冲击。导演与男主角在片尾处一起沉浸在对往事的怀念中,因为是前任为自己唤醒了感官,让自己“活了过来”,但如今或许有新欢让自己更能感到alive了。所以如片名所示,这真的只是个婚姻故事,而非爱情故事。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5/100

最好的一部鲍姆巴赫?(当然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其实是个挺卡萨维茨的片儿)最“简单平常”的一部鲍姆巴赫。当不再“炫耀”精英意识独享的困惑和危机,观众对角色境遇的共鸣也就由移情转为自反。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70/100

好莱坞与百老汇的爱情故事,却没有鲍姆巴赫前面几部那么强的知识分子趣味。卸下所有矫饰的婚姻生活,也是毫无新意的平庸琐碎。

Luxuan,格勒诺布尔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爱电影但从没想过拍电影的摄影迷

70/100

诺亚·鲍姆巴赫似乎失去了他一贯的幽默,变得苦大仇深。相较于前作《鱿鱼和鲸》,导演视角更加聚焦于离婚事件中的两位当事人,让我们看到两位主演以极为精湛的演技描绘令人厌恶的现实(这包括离婚制度和与之呼应的感情的爆裂式抒发)。影片虽保留着女性自我追求对于婚姻的“破坏”这一重要元素,但丝毫未能表现出这两人之外的其他人的存在感。影片用极为激烈浓郁的情感碰撞简化了本该拥有的复杂性以及苦涩之下的趣味性。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67/100

关系撕扯或表演,究竟谁才是影片的核心动作?应当是后者,关系中的特定因素之丰富使得撕扯不再普适,他们需要将一切元素的对抗表演给观众,而这样的对抗无法筑成故事背景那样曾经理想的关系。

肥内,《秋刀鱼之味》钻研者

65/100

后劲是几乎没有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两人的分化还是轻微的;但也因此更让人惋惜也许还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一切只能怪“法”的介入:婚姻关系由法确立也由法撤销。但是,精准的对白与贴切的演出(就是配角太用力),使得导演能发挥某种平实中,深具说服力的调度。比如牛皮纸袋一场戏,多么精彩。这好像也是第一次不讨厌鲍姆巴赫的作品。

热情花招

ホットギミック ガールミーツボーイ(2019)

导演: 山户结希

编剧: 相原实贵 / 山户结希

主演: 堀未央奈 / 清水寻也 / 板垣瑞生 / 间宫祥太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19-06-20(上海电影节) / 2019-06-28(日本)

片长: 119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9)

北美媒体Metacritic: -/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5

IMDb: 4.6/10

豆瓣:5.810

深焦评分68/100

Ada的B计划,一个坚决响应“新电影”,反对“老电影”的影迷

84/100

“类园子温”作品,所有人物的行为逻辑、语速语调被抽象为简易的冲撞,冲撞中形成人物发展的原动力。在小行星带中逐渐形成星球全貌。

徐若风,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0/100

去年日影的TOP5。鲜活灵动的甜虐狗血戏,来自年轻的女性导演,一部郭敬明想拍但拍不出来的电影。就是“影像花招”用得太多,导致整体看着热情如火但比较重复同化。

宋远程,京都大学电影学硕士在读,电影爱好者

72/100

媒介堆砌、对白轰炸、配乐过剩……山户结希给当代日本电影带来了难得的能量,一种类似大林宣彦的杂耍精神再次依托少女的身体而重现。

淞可,电影研究僧,偏爱“东南亚”,业余写字,拍片,做影展。生活中浪漫,电影中孤独

64/100

影像神了,手机网络画面的素材拼贴还有lo-fi感。从开场的一系列“影像花招”就定调了这部有点日本土味的少女向青春电影,神经跳跃如万花筒,仿佛看见是00后电影该有的新鲜。一段段音乐铺着影像,像少女的心情日记,而台词和剧情则像是对年轻人生活的细微式观察后的“乱炖”,导演试图瓦解一切剧情和影片类型,但太长还是易造成审美疲劳和无重力感,着实变成一次花招。人物设置是很有趣的。结尾实在太酷炫了,电影交响乐,持摄影机的人。

Peter Cat,制片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40/100

文本可以是拼贴的,飞翔的,无序的,纷呈的;但人的情感,得首先是真的,我才能认真对待你的美学花招。

极速车王

Ford v Ferrari (2019)

导演: 詹姆斯·曼高德

编剧: 詹姆斯·曼高德 / 杰斯·巴特沃斯 / 约翰-亨利·巴特沃斯

主演: 马特·达蒙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乔·博恩瑟 / 诺亚·尤佩

类型: 剧情 / 传记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 意大利语 / 法语 / 日语

上映日期: 2019-08-30(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9-11-15(美国)

片长: 152分钟

观看状态:已有中字资源

这就是真爱的评价标准(烛光喊楼不够真爱)(10)

北美媒体Metacritics: 81/100

法国媒体Allócine:4.4 /5

IMDb: 8.2 /10

豆瓣:8.5 /10

深焦评分 69/100

徐若风, 学习艺术史,杭州影迷

80/100

一部过分标准的“优等生”类型片。视角独特:在赛车题材中较少见地选取设计师与赛车手的双生组合,而他们反抗的又是在资本体系内商业价值带来的“操纵”,“速度”对他们而言是“自由”。如果剑走偏锋的拍法,可以成为赛车版的《点球成金》/《狐狸猎手》,然而编导的操作又选择了工工整整。如果搞一个2019工整排行榜、完成度排行榜,这部电影是可以拿第一的那种。不是说这种“规范答案填满考卷”的创作方向不好,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对我而言的魅力还是在于不可预知。如果全部100%都是可预知的、规范化的处理手法排布下来,即便每个手法都是对的,最多也只能给到80分了。

文森特九六,手术室里的影迷,麻醉学在读硕士,时刻考虑弃医从影

78/100

高潮戏调度莱昂内化(“逼迫”的景别变化和剪辑节奏以及“行进”的配乐“仪式”),主体做戏方式模仿自电影的制片人与本来的导演——“夜神”迈克尔·曼(赛车情节元素仅是动作点缀,《惊爆内幕》才是主要参照系,本体是现代侠意),连带着夜戏摄影也自觉般的高级起来(肯与儿子坐在日暮下的赛道中央&雨夜赛车视点带入)。曼高德永远是一个拾人牙慧的庸才,就像他从金刚狼3到本片一直在强调的“向小津学习”,莫名可笑之余,还是为其不愿生产流水线爆米花行货而多少心存敬意,也让其与自己最好作品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在当下的好莱坞,任何一个有底线与尊严的创作者,都是值得被保护和称赞的。

肥内,《秋刀鱼之味》研究者

50/100

有基本水平,不过作为赛车电影,速度感没能凸显出来,更不说两车厂的硬核设定,全都化作两种艺术家的两种选择。所以导演把焦点放在另一个其实也不算特出的面向:光的场面调度(请见我关于本片的影评)。

本文系头条号特色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