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泗东
出泉州城东北二十里,逶迤的群山到江而尽,山尽海阔,便见江流共海潮一色,此江就是洛阳江。一座蜿若卧虹的长长石桥,横架江上,这就是著名的洛阳桥。
江名为什么叫做“洛阳”?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说唐朝宣宗皇帝,未即位前曾到泉州漫游,看到这里的山川形势,赞叹它很像河南古都洛阳,因以得名。明代泉州史学家何乔远不同意此说,他引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的话,认为我国河流以漳、洛为名的甚多,漳、洛与涨、落同音,“洛阳”就是“落洋”,也就是江水流落入海洋之处。唐宣宗确实到过泉州,洛阳也确是江水落入海洋之处,两个得名的原因似乎各有其理。无妨并存。
洛阳江是今泉州市和惠安县的交界,古代则是闽、粤北上的陆路交通孔道,现在仍然是福州、泉州、厦门往来必经之地。江面水阔流急,没有建桥以前,行人必须以舟楫过渡。这个渡口很不安全,风涛起时,渡船常常失事。古人为表达他们能万无一失地安全过渡的祝愿,特意取名“万安渡”。后来桥建成了,就称为“万安桥”。“洛阳桥”是“万安桥”的俗名,此名颇可引人起“风景依稀似洛阳”之思,诗意盎然,因之不胫而走,便掩盖了“万安桥”的本名。
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泉州人李宠首先在江中筑造几个石墩,架上木板,作为浮桥。无如水急潮涌,浮桥常被冲走,不能解决问题。人们接受教训。数年后就设法把浮桥改造为固定的石桥。谈到建造洛阳桥一事,人们自然会提起蔡襄。洛阳桥之所以名闻遐迩,除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工程的艰巨伟大外,和蔡襄有莫大的关系。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咏泉州》有“桥上人歌幕状头”之句,点明洛阳桥和蔡襄有不了之缘。
蔡襄,字君漠,谥忠惠,福建莆田人。十八岁时中了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过端明殿学士,民间称为蔡学士或蔡端明。他两度出任泉州太守是北宋的名臣,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法家。
有不少关于蔡襄造洛阳桥的神话,这里举出两则:一则是“空中神语”,讲蔡氏为何要造桥。另一则是“移檄海神”,讲蔡氏怎样在深不可测的海中造桥基。
且说当年万安渡口,常有风浪和水怪为崇,每年沉舟甚多,溺人无数。某年某日有一条满载乘客的渡船,刚到中流,忽然风波骤发,船将沉没。渡客正在绝望之际,似闻空中有神人大声叫喊道:“蔡学士在此,水怪不得无礼!”声音过后马上风平浪静,船只得以安抵彼岸。登陆后,全船人非常庆幸,知是托蔡学士之福,而遍问船上之人,竟无一个是姓蔡的,只有一个怀胎的妇女夫家姓蔡,大家认为胎中之儿将来也许就是蔡学士。蔡家媳妇自己也觉神异,便向天祷告说,如果将来真的生男,长大后官居学士,一定叫他在这地方造一座桥拯救行人免冒渡涉之难。后来果然生了蔡襄,官居端明殿学士。其母追忆前事就催促蔡襄请求调回本省任泉州太守,建造洛阳桥以践诺言。这就是“空中神语”的故事。
再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神通广大,自知当遭雷击,就化作一条小青蛇,藏在蔡襄书房内的香炉中避难。那天晚上,蔡襄正挑灯夜读,突然风雨交加雷鸣电闪。闪电老是缠在他的房中,使他胆战心惊。猛然听到有神人在屋上大嚷:“雷神速退,不要惊坏蔡学士!”天色就此放晴了。吕洞宾逃了雷劫,从香炉内钻出来向蔡襄致谢,并奉赠一副笔墨给蔡,叮嘱如遇困难,可用这副笔墨写字,自会逢凶化吉,得手应心。蔡襄把笔墨珍藏着,一般的困难都不去动用,及至奉母命要造洛阳桥,海深难以奠基,正在为难,才用吕洞宾的笔墨写成一封给海神的公文,要求海神帮助择定下基的时日,兴造桥基。他打算差一个人前往海神处投纳公文,要求回复。于是召集衙门里的差役,问谁能“下得海”?其中有一个姓夏名得海的公差,吃酒醉了,迷糊中听不清事情的要领,以为是叫他的名字,就冒冒失失地回答说:“小人下得海!”蔡襄即把此事交他去办。等到夏得海酒醒,才知惹了大祸,茫茫远海,人神异途,向何处找海神呢?无如上官所命,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和老婆孩子诀别,买酒狂饮,身带公文醉卧于海滩之上,准备潮至时被淹死。不料一觉醒来,潮已退去,摸摸身上的公文已换了另一个封套,就胡乱带此信给蔡襄交帐。蔡打开一看,里面只写一个“醋”字,别无他语。蔡得到“醋”字的启示,选择在廿一日酉时下石奠基。届时潮水果然三昼夜不涨,桥基就此建成。这就是“移檄海神的故事。
既是神话,当然查无实据,然也可能事出有因。我是有考据癖的人,此两事也得考一考:第一,莆田、仙游在北宋初还是泉州辖地,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才分出设立兴化军。说蔡襄的父母辈是泉州人,因事来泉经过万安渡,并非绝无可能。第二,蔡襄所著的《蔡忠惠公集》中,有他自己写的文章,说他之所以要求从开封调回泉州,为的是就近照顾家庭,奉侍母亲。所以洛阳建桥之时,其母尚健在,奉母命造桥,也可附会说说。第三,蔡襄撰的万安桥记》记明桥动工的时间是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庚寅,那一年农历四月份的庚寅日真的是廿一日,廿一日傍晚酉时正是退潮期,择此时刻奠基合乎科学道理,“醋”字是廿一日西时的合写,尚可耐人寻味。但是据蔡襄自已说,他首次知泉州至和三年(1056年)二月初七到任。可是洛阳桥始建于皇祐五年(1053年),蔡到泉州,洛阳桥工程已进行多年,奠基之事与他无关。如此说来,所谓“移檄海神”,当然全属无稽之谈了。洛阳桥是我国古代的名桥,蔡襄是我国古代的名人,对名桥名人,人们很高兴捕风捉影地抓住某些情节,加以渲染以编造神话,引起大家的谈趣。那么,上述这些故事,我们也不便深究了。郭沫若有“不信君寞真梦醋”之诗句,即是对此神话的批评。
人们都说泉州洛阳桥有“三绝三个绝妙的特点:工程之艰巨浩大,一绝也;蔡襄自撰自写的《万安桥记》。碑文之简洁,二绝也;碑字之艺术及碑石之精雕,三绝也。下面我就按此“三绝”,逐一介绍洛阳桥的全貌。
泉州洛阳桥建造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费时七年,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筑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它首创“筏型基础”以建桥墩,又因地制宜地种殖海蛎,以固桥墩,这就是我国古代造桥工程的重要发明。初建时有桥墩四十六座,桥长三百六十丈、阔一丈五尺,桥的两侧均有石雕的扶栏。桥侧置佛塔九座,桥上筑亭七座。桥及其附属建筑都刻有很多的艺术石雕。造型优美,当时各处的高手石匠,纷纷参加建桥劳动,争展绝技。有的为栏杆雕刻披发昂首的石狮,有的在间不容指的石狮口内凿空,里头有玲珑的石球滚动,叫做“狮子含珠”。整座桥梁规模宏大,样式美观。所费一千四百万钱(约合一万四千多两银子),全是人民自动捐助的。蔡襄叫人栽种松树七百多株,使得洛阳桥两岸浓荫夹道。人们站在桥上北望,重峦叠嶂,青苍满目。东望则纵眼千里,白浪滔天。当落成之日。四面八方的人群齐来参观,真是见所未见。桥上笙乐齐奏,共举胜利之杯,欢歌达旦,盛况空前。至今我国的京戏还有一出传统剧目名为《洛阳桥》的短戏,描写桥筑告成,群众载歌载舞地经过洛阳桥的欢乐场面。
“筏型基础”的桥墩,双头尖中间大,有如船形,它可经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交互冲击,系用条石纵横交错垒砌,最上排的交接处,刻有*形的榫,上置生铁以连结排石。墩两端的中部稍向内弯,最上面的两条石则向左右挑出,使墩面加宽,以减少石梁板的跨度。闽南一带宋代所造的石桥,大多仿照这种做法。《宋史·蔡襄传》说洛阳桥“种蛎于础以为固”,利用牡蛎的繁殖来胶固桥墩,俾石桥黏着而成整体,也是前所未闻的科技创新。牡蛎闽南人称为“蠔”,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海产,味道很好。闽南人离开祖国到海外谋生,常常会思念起这种乡味。把牡蛎拌蕃薯粉煎炒,就是十分可口的闽南小食“蠔仔煎”。“殖蛎固础”的办法,即合科学原理又合经济原理,千百年来洛阳桥一带之人,还有不少靠采牡为生的。洛阳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前几年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发表文章,盛赞福建的桥梁甲天下,他还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千年以来,洛阳桥已经十七次修理。其中较大规模的约有六次。第一次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飓风袭击,桥坏重修。第二次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桥圮修理,桥面增高三尺。这次修桥,泉州民间传说是“李五添造”的,这是确有其人其事,碑刻及史藉均可稽考。他单名英,字俊育,是泉州南门外池店乡的富翁,排行第五,人称李五。《晋江县志》说:“洛阳桥岁久,海沙日积,桥址下没,英出资增高之,费金钱以万计。”说的就是这件事。第三次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这年秋天一次大地震,使北部的桥基下沉四尺,桥墩崩坍,板栏破损。经修筑桥墩和扶栏,并增筑两翼镇风塔各一座。第四次是清雍正十一年(1730年),桥崩复修。第五次是民国廿一年(1932年),福厦公路通车,古桥不适于现代的汽车通行,不得不修改,以原桥为基础,增高两米左右,又新筑钢筋水泥桥面。抗战期中,桥曾被日机轰炸。解放战争期中,国民党又加破坏,桥被炸毁数段,桥上的碑、亭和佛塔等附属文物,又遭拆损,洛阳桥已无复昔日完整宏伟的局面了。第六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屡次拨款维修,以保存历史原貌。因洛阳桥交通日益频繁,车水马龙,为减少其负荷,几年前已在旧桥之西另筑新桥,以通汽车,兼又围海作埭,扩大耕地面积,多种粮食。所以目前已有新旧两座洛阳桥了。
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61年4月间,福建省公布洛阳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翌年又会同省、地、市各级文物管理机关进行实地复查。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左右。残存桥墩31座,最大的长17.7米,宽4.8米。桥梁板的巨型条石,每条长约11米,宽1米,厚80厘米左右。各段置石梁六、七块于两墩之间,跨度一般为十米左右。
目前尚存的附属文物有亭子2座。一为“中亭”,位于桥中偏南的一个小岛——“中洲”之上。亭附近有历代碑刻12座,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摩崖石刻。
二为“西川甘露”碑亭,在中亭的左侧,从前是祈雨的地方,内有明万历年间立的“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年间刻石的“天下第一桥”横额,桥上还有石塔五座,都筑在桥旁扶栏之外,分四种形式,计有幢幡式的、六角三级实心的、方形金涂式的以及八面五级佛塔等。这些石塔都附有刻精美的浮雕与佛像。分别立在桥的南北两端的还有武士石刻造像各二尊计四尊,石像部分埋入地下,只见他上身带盔披甲,手按长剑,对视而立,煞是威武。它雕刻精致,造型古朴,是宋代的遗物。
后人在洛阳桥附近建造的纪念性建筑物,现存尚有三处。桥南街尾有“蔡忠惠公祠”,北宋时为纪念蔡襄对洛阳桥的功劳而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重建,明清代有重修。
现祠为清代建筑形式,计有三进。内有历代碑刻九座,天下闻名的蔡襄撰文并书的《万安桥记》碑刻,就立于祠中,桥北街边距桥约百余步有“昭惠庙”一座,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是与桥同时建立的海神庙,南宋淳祐间(1241-1252年)赐额“昭惠“,后代屡经重修。现存的是清代的四合院,计二进,内有明代碑刻三座。桥北街尾近海之处还有一个“真身庵”,系后人为纪念参加造桥卓著劳绩的和尚义波而建。此僧《万安桥记》曾提到其名,本在洛阳桥附近的白沙寺出家,为了造桥,始则到处化缘,筹募经费,继则日夜监工,风雨不移。他在桥边搭个草棚,事无大小皆躬亲其事,担任后勤工作,劈柴煮饭,无所不任其劳,七年之中,始终不懈。工程告成之后,有一天他就坐在为工人煮饭的大饭锅里“坐化”。人们十分钦佩他的精神,把他的尸体塑成“肉身土像”,把他居住的茅舍改建为“真身庵”,以垂纪念。庵已数度改筑,塑像也已不存,但他的事迹仍然传颂至今。
合计洛阳桥上的历代碑刻,现存尚有26座之多。这些碑记对于研究洛阳桥的建造历史,以及各个时期有关的社会情况,都有重要价值。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再谈谈洛阳桥的第二绝吧!这就是蔡襄的《万安桥记》。碑文极其简洁,字字锤炼,是一篇绝妙好词。全文仅153个字,分刻在两块石碑,每碑高2.98米,宽1.64米,厚约三厘米,碑字各6行,除一行10字外,余均为13字,每字径1.5厘米x1.8厘米,写得很大。其中一块是北宋原刻,质地为石灰岩,另一块则是1961年重刻的,质地为花岗岩。
碑文很短,照抄于下,以便共同欣赏: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佑五年庚寅,以嘉佑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祭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那些枯燥乏味的日期、数字、金额、人名及工程情况,别人写来定如记牛肉账,到了蔡襄笔底,却成为不赘一词,不脱一意,精简洗炼,抑扬铿锵的一篇妙文,充分体现我国文学上要语不繁的优美特点,难怪人们会千古诵吟。而碑文中毫不吹嘘自己的功劳,足见蔡襄为人谦虚。闽南石工手艺高超,此碑的石刻之精,更是冠绝一时。
第三绝是书法的精湛。蔡襄的书法和米南宫、苏东坡、黄鲁直齐名,谓之米蔡苏黄,是宋代书法的四大流派。此碑是他杰出之作,历史上评价极高。《皇宋书录》说:“蔡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南宋周必大说:“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书法第一。洛阳桥与吐谷浑词,皆大书之冠冕也。”明代王世贞说:“万安桥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可见其盛名之一斑。此碑因为艺术价值太大了,明朝之时甚至谣传碑被外国人偷盗而去,另外改刻一块,当时何乔远已斥为齐东野语矣。
集古代名书法家的字作楹联,这是中国方块字所独有的一种文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作品。由于“洛阳之桥天下奇”(明人凌登名诗句),加上蔡襄《万安桥记》的文字皆臻神品,后人便不断地集此碑之字,摹作对联。其中有不少佳作,例如清代翰林庄俊元集字云:“善纪阳秋,行成金锡”对“义为渊海,道作舟梁”,这是道学家语气。员外郎许祖淳集字云:“水落石易数”对“秋空月长行”。“长空万丈月未落”对“浮梁百道水始波”。探花黄贻楫集字云:“石梁千尺水浮落”对“秋月一栏人去返”。“长空未落三秋月”对“危石还支百人桥”。太史张萌庭集字云:“浮空桥落三千尺”对“波月舟支四五人”。这些则是描绘自然景色的。还有的集“既成四海不易事”对“合作千秋有数人”。“千秋作者求其是”对“数善行之乐所安”。这些则带有某些人生哲理了。曾见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中,就刻有集洛阳桥碑的联对。
大江东去,洛阳桥畔也有说不尽的怀古幽思。北宋之初,此桥未建,这里算是闽南一带的天堑,史称当时军阀“留从效等据漳泉,恃此以负固”,抗拒宋太祖的统一中国。毕竟大军南下,留从效也只得纳土投诚。明代嘉靖末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泉州深受其祸。人们就在洛阳桥的中亭筑造一座只有47个雉堞的小小城堡。设有两个城门,北称“万胜”,南称“万全”,城号“关南第一关”,以防倭寇。现在故垒已经废湮无存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之时,英国侵略者的战舰在晋江、惠安海面游弋,企图侵扰泉州。泉州所属海口的1307个村庄,就训练民兵十万人,各自为守,准备随时击退来犯之敌。这件事记载在当时泉州知府沈汝翰所立的《重修万安桥记》,碑尚嵌于蔡忠惠公祠左边走廊的墙上。清末泉州进士吴增,以《增修洛阳桥落成纪念》之题,做了一首长诗,先叙洛阳桥的一般情况后,便激昂慷慨地说:“更有一事为君说,我乡地势东南缺。自从外府失台湾,东邻逼人来咄咄!”思念要收复台湾,情殷意切。
洛阳桥上还有一则故事,说明人间有正义,我特在此转述一番:话说南宋出了一个卖国奸臣,名叫贾似道,凭借手中之权,胡作非为,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当时太学生浙江人姓叶名李,联合同学康棣等82人伏阙上书,告发贾似道。贾就捏造罪名,把叶李充军到广东雷州。不久,贾似道罪恶贯满,阴谋暴露而倒台了,也被充军去海南崖州,叶则反被赦罪回朝。真是冤家路窄,一往一来,两人恰在洛阳桥上相逢。叶在高车驷门之上,看到贾囚衣负枷,大有所感,即在洛阳桥上赋诗赠给贾似道。诗曰:“余归路,公来路,天理昭昭胡不悟?公田关会竟何如,仔细思量真自误。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客中邂逅少蒸羊,聊赠一篇长短句。”此诗颇可一读。奸臣贾似道过了洛阳桥,再几天就被淹死在漳州木棉庵的粪坑里,遗臭万年。
我所知道洛阳桥的史话全数在此说完了,现赋一诗,以作本文结尾:
唐水唐山怅落洋
海天遥忆荔枝香。
行人恰似南归雁,
一到名桥是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