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预警!(温馨提示)

王莽不是穿越,王莽不是穿越,王莽不是穿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为什么被质疑是穿越的东西(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1)

“王莽穿越人士论”

一些人认为王莽是穿越人士,并且真的给出很多论点,比如“搞土地国有制、废除奴婢制度、仇视高句丽,爱改官名、王莽老婆穿超短裙、游标卡尺、解剖学、王莽满世界追杀叫刘秀的人”。并认为王莽是一个思想先进的穿越者,更有甚者言王莽若是成功,中国提前两千年进入先进社会,称他为社会主义者。对于这些观点,我真是风中凌乱。

若说王莽是穿越人士,那也是从西周穿越去的。所以说他重生人士更贴切。翻看汉书王莽传不止一处提到“周礼、周官、周公”。王莽托古改制妄想造一个周礼中的乌托邦,是典型的复古者。王莽“慕古、稽古好古”都是史料明确记载的。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陷刑者众。

王莽性格浮躁,喜欢折腾不能安静下来。每干一件事情,总想模拟古代,不管是否适合现实社会。他不但思想不先进,其实是再开历史倒车。沉迷古法,妄想造一个自认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迷信古书的不切实际。

“仇视高句丽论”

王莽将高居丽改成下句丽因为他想调动高句丽的军队攻打匈奴,高句丽人不想去,受到郡府强迫,就都逃出边界。后面触犯法律被辽西郡大尹追击,高句丽人反将辽西郡大尹等人杀了。严尤劝王莽要安抚高句丽等,王莽不但不听还让严尤引诱高句丽侯驺到来而把他杀了,传递首级到长安。王莽很开心,于是发文把高句丽改名为下句骊。

王莽自持盛强总是四处点炮,他喜欢给别人改带有侮辱性的名称,并非单单针对高句丽,还把强行把其他人由王降为侯,是一个有着强烈歧视其他民族的自大狂。王莽最终灭亡有多种原因,其中就有他个人狭隘自大,总想用武力征服周围的原因。殊不知国虽大,好战必亡。而且他还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他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他毁了西汉后期苦心经营的西域、匈奴外交政策。后面更始帝刘玄面对匈奴反被匈奴侮辱。(由于篇幅,这个问题这里不多述)

王莽为什么被质疑是穿越的东西(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2)

“爱改官名”

 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与三公司卿凡九卿,分属三公。……令王路设进善之旌,非谤之木,敢谏之鼓。谏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门受言事者。

王莽确实爱改官名,他的特色就是大改特改,但是他改的官名羲和、纳言、典乐、共工都是古书中的官名,这足以说明王莽好古。如果王莽把大司农改成财政部长,说他是现代穿越人士还有点逻辑。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大尹、太尉,皆诣行在所。”其号令变易,皆此类也

王莽托古改官名是常态。

“搞土地国有制”

 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书》曰‘予则奴戮女’,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以虏逆贼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网上吹的最多的是王莽所谓土地国有制是现代思想,实是存在古书中的井田制而已。王莽自己都明确说明“古者…”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制度,只不过因为古代的气候和环境因素,这种制度可能只存在古书中。王莽倒是身体力行的想要实现井田制,认为是圣制,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中郎区博谏莽曰:“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夏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莽知民怨,乃下书曰:“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王莽的中郎区博进谏说的很清楚,井田虽然是圣王之法,但是废除已久。秦朝知道顺从民心所以“灭庐井而置阡陌”。即使尧、舜,没有百年之渐,也不能行。今天下初定,万民刚刚归附,根本无法实行此法。王莽知道他的“王田制”已经引起民愤,只好下诏书允许买卖土地,其实就是自打嘴巴而已

“王莽老婆穿超短裙论”

我当初看到这个说法简直不明所以,后面知道说的是哪件事简直目瞪狗呆。

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王莽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都遣各自老婆前去探病。王莽的老婆迎客,但是她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这是说她衣着朴素,衣服没有拖地而已。古代有地位有身份的家属衣服都是长裙的,尤其还是迎客,肯定得着礼服。而王莽老婆因为王莽要塑造节俭的人设,无法穿其身份应有的服饰。因为衣着不合身份,被前来探病的夫人们当成下人了。结果被现代某些人理解成王莽让老婆穿超短裙,笑喷了。

“游标卡尺论”(实际应该是铜卡尺)

汉朝科学技术发达,发明了大量的领先当时世界的先进仪器和器具,如浑天仪、地动仪、水排等,这些圆轴类零件的诞生,都昭示着刻线直尺在中国的诞生。北京博物馆典藏的“新莽铜卡尺”,经过专家考证是世界上最早的卡尺。

而一些人思维完全本末倒置,不认为新莽铜卡尺是游标卡尺的前身,非把新莽铜卡尺说成游标卡尺,还认为是王莽穿越的证据,真是╯□╰。而且新莽铜卡尺也仅仅是一把刻线卡尺,精度和使用范围都较低。只有卡尺没有游标。

解剖学论

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翟义的党羽王孙庆被捉,王莽命太医、药剂师和高明的屠手一道解剖他,测量五脏,用竹签贯通他的经脉,弄清来龙去脉,说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看似解剖学,但其本质是解剖活人而已。如果王莽真的是好奇发展医学,怎么可能只有这一个例子?那时候哪来发展解剖学的条件。这是王莽对付反贼党羽的一种残酷手段,活剖政敌。

“废除奴婢制度论”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

王莽并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他只是把奴婢改成私属,不允许买卖而已,事实上王莽时期官奴一大堆。若说对奴婢的态度像穿越者,王莽嘴上说着以人为贵,但是长安饿死几十万流民他视而不见。同样提倡以人为贵的刘秀,下诏将奴婢变为庶人,不许主人虐杀奴婢,恐怕后者更贴近基于人道主义的现代思想。

“王莽满世界追杀叫刘秀的人”

这个说法最莫名其妙,史料从未记载王莽追杀过刘秀。事实上在昆阳之战之前王莽都不认识刘秀,在他的认知里刘秀=刘歆,是那个拥立他的刘歆。刘歆改名刘秀,后期因为图谋诛杀王莽,事败自杀了,且刘歆自杀是在昆阳之战以后,彼时王莽已经是困兽了。

王莽素闻其名,大震惧,购伯升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伯升像于塾,旦起射之。“故汉氏舂陵侯群子刘伯升与其族人婚姻党及北狄胡虏逆舆洎南僰虏若豆、孟迁,不用此书。有能捕得此人者,皆封为上公,食邑万户,赐宝货五千万。”

被王莽一直视为心头之患想追杀的是刘演,不是刘秀。所以就算王莽有满世界想追杀的人,那一定是刘演同志。

王莽根据周礼想要恢复王田制,其本质是想要打压豪强集权而已。但改革土地并非一纸诏令就可实行。很多时候一个政策都是经过漫长的两代人甚至几代人才最终推行。王莽大刀阔斧,肆意妄为纯粹自取灭亡作妖。不过客观来说,王莽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替西汉背了锅,即使没有王莽篡位,西汉也撑不了多久就会大乱。因为社会发展到后期,土地兼并,流民等社会包袱严重,农民起义是必然的。

综上说王莽是创越者不过是一小部分的臆想而已,为了创造话题。请大家理性看待。

,